高手總結的王羲之《蘭亭序》的4大妙處,句句經典

2020-12-17 沐石陪您學書法

書聖王羲之大家都知道,可以說是諸體皆能,最負盛名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至今仍是書法愛好者的最佳行書臨寫範本。《蘭亭序》雖好,可是你真的知道她妙在哪裡嗎?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高手總結的王羲之《蘭亭序》的4大妙處,可以說是句句經典,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一、妙在具有中和之美

通過王羲之《蘭亭序》的用筆我們可以看到,全篇不肥不瘦,疏密得當,方圓兼施,奇正相錯,把各種對立關係巧到好處的融合到了一起,從而表現出一種「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的至高藝術境界。正如唐太宗評論的那樣:「觀其點畫之功,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勢如斜而反直。」可謂精妙無比。

二、妙在具有自然之美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她的最高境界是什麼?當然是去除人工刻畫的痕跡,渾然天成,才能稱得上是精品中的精品。王羲之的《蘭亭序》就將創作的美感和自然的美感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真行妍美,粉黛無施,風姿自然,堪稱經典。

三、妙在變化之美

王羲之的《蘭亭序》,全篇洋洋灑灑,極具變化,327個字,姿態各異,其中的20個「之」字,皆能順勢而變,妙趣天成。這其中變化的精彩,如有神助,達到了登峰造極的至高境界。

四、妙在富有剛柔之美

《蘭亭序》整體看上去瀟灑飄逸,但在這字形妍美的同時,又筆勢雄強,將遒媚和蒼勁很自然的融為一體,表現出一種飄逸瀟灑,精到剛勁的大氣書風,令觀者回味無窮。

當然了,以上4點描述的只是蘭亭序的整體風貌,並沒有在一筆一畫上做細緻的推敲。喜歡《蘭亭序》的朋友可以從上面4點出發,通過一些細節去感悟王羲之《蘭亭序》的更多美妙之處。

相關焦點

  •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何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蘭亭集序》是王羲之於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這天與友人謝安、孫綽等41人會聚蘭亭一起過「禊節」而為那天的詩賦合集作的一篇序,即後來有名的《蘭亭集序》。《蘭亭集序》全貼共28行,324字,王羲之和他的好友們飲酒賦詩、流觴曲水,寫完這篇序後,相傳酒醒後王羲之又寫了好幾遍,但都不及這篇寫得好。王羲之也對他十分珍惜,視為珍寶。
  • 王羲之所有的書法消失?包括《蘭亭集序》,這事竟與他有關?
    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王羲之這個大書法家,為什麼要分兩篇文章來寫王羲之?因為王羲之的書法裡面,有件作品特別被大家推崇的就是《蘭亭集序》,天下第一行書,這需要單獨寫篇文章來表達我對它的喜愛。修禊:古代傳統民俗,農曆三月初三,官吏和百姓都到水邊嬉戲,是古已有之的消災祈福儀式,後來演變成中國古代文人雅聚的經典範式。因為他們的聚會,山陰蘭亭這個地方到現在都很有名。我曾經有去過,碰到了一群日本遊客,因為《蘭亭集序》太有名了,所以這個地方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景點。
  • 王羲之千古名作《蘭亭集序》賞析
    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注釋】 永和九年:353年。
  • 王羲之《蘭亭序》究竟有多好?其中有5美,美到令人窒息!
    二小書法/書法名作窺探說起王羲之,必然讓人想到他的書法,想到他的書法,必然就會談到他的《蘭亭序》。我們都知道《蘭亭序》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件極品之作,也知道它是「天下第一行書」,更知道他是最好書法,但是《蘭亭序》究竟好在哪卻眾說不一。
  • 《蘭亭集序》並非王羲之最偉大的作品
    王羲之被尊為「書聖」,唐太宗李世民立了首功。李世民不僅親手寫了《晉書·王羲之傳》,還在民間廣泛收集王羲之的作品三千多件,讓褚遂良負責編輯整理收藏。特別是「蕭翼賺蘭亭」和《蘭亭集序》隨葬兩件事更顯出了李世民對《蘭亭集序》的深愛。
  • 《蘭亭集序》只是王羲之酒後塗改多次的草稿,為何之後無法超越?
    《蘭亭集序》只是王羲之酒後塗改多次的草稿,為何之後再也超越不了?漢字因為是標準的方塊字,所以書法能夠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蘭亭集序》作為天下第一行書,這樣的稱號絕不是歷朝歷代虛加,歷經時間的長河,我們可以發現《蘭亭集序》的藝術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他所在的時代,成為了我國文化界的瑰寶。《蘭亭集序》書寫者王羲之在酒醒之後感覺他寫的這篇字實在是過於潦草,所以想認認真真再寫一遍。可是無論他再怎麼發揮再怎麼練習,都沒有超過最開始的那篇。
  • 書聖王羲之的巔峰之作《蘭亭集序》,創作地就在浙江紹興
    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許多人雖然沒見過但也有所耳聞,這是一篇書法巨作,堪稱王羲之的巔峰之作。《蘭亭集序》在書法界的地位無人能及,連後人臨摹的版本都能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內,歷代皇帝對其鍾愛更讓它身價倍增。《蘭亭集序》的創作地,就在浙江紹興一個叫蘭亭的地方。
  • 一本小說引發《蘭亭序》真假大爭議
    一本小說引發《蘭亭序》真假大爭議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2016年05月28日19:06 王羲之乘酒興現場揮就了一篇《蘭亭序》。這篇書法共324字,凡字有復重者,皆變化不一,精美絕倫,堪稱神品,其文辭也雋永非凡,被後世作為古文典範來吟詠背誦。 經典的誕生往往就在轉瞬之間,卻凝結了創作者半生的功力,貫通了當世與後世的文化血脈,讓歷史的瞬間變為永恆。歷代書法家和文學家在談到蘭亭集會時,都會有一種悠然神往的意緒。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創造了書法與文學的兩座高峰。
  • 《蘭亭序》到底是什麼序
    雅集當日,不僅有王羲之所作序,存世的還有與會諸人所作「蘭亭詩」41首及孫綽序1篇。仔細研讀、梳理這些詩、文,會發現他們同王羲之《蘭亭序》在思想和內容方面存在高度一致性,可從另一角度證明《蘭亭序》確真無疑。   一、「蘭亭詩」與王羲之儒道雜糅思想相呼應。王羲之本人崇儒愛道,《蘭亭序》表現了其思想特質。
  • 書壇頂級高手臨摹《蘭亭序》,惟妙惟肖,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原帖!
    《蘭亭序》作為「天下第一行書」,筆法可謂出神入化,連王羲之都無法復原,更是令後人崇拜不已,無數人加以臨摹,可惜無一人能超越,能得其精髓之一者,便可開宗立派,自成一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李北海、趙子昂、文徵明無不如此,這些學習王羲之的大咖們,文徵明臨摹最不像,而被書法史評為「臨的最好」!
  • 蘭亭集序:不止有天下第一行書的華麗,還暗藏王羲之對人生的理解
    《蘭亭集序》是書聖王羲之的傳世行書名品,書法之好已無須討論。值得注意的是,《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唯一一篇把個人創作的文章,完整地書寫出來,並從中寄託了極端深厚的人生體會。在華麗的書法外衣下,文章本身的內容同樣值得細細評味。
  • 《蘭亭集序》隱藏的書法密碼你知道嗎?
    會議的主要成果,就是王羲的的會議總結《蘭亭集序》。這也是王羲之走向「書聖」的會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從此成為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巔峰之作。根據歷史記載,到了唐代,帝王李世民對《蘭亭集序》的喜歡,到了痴狂的地步,費盡心機,終於把《蘭亭集序》佔為已有。
  • 深度解析:日本第248個年號「令和」與王羲之《蘭亭集序》的關係
    想像回到當年太宰府賞梅歌詠的時空,觀其展現的情境、意趣的生命美學,顯然是和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宴相契合的。實際的表現又有哪些相似呢?大伴旅人的詩歌情感洋溢,對人、事的詠懷詩是其特色,「令和」所出的《梅花歌·序》就是純粹的漢詩文的作品,其中展現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學(漢文學)的素養和觸發。《梅花歌·序》的創作底本和觸發就是來自於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 《昭明文選》為何不錄《蘭亭序》
    唐代以後,《蘭亭序》被屢屢刻成法帖,文本又一次次入選不同選本。唐房玄齡撰修《晉書》時,太宗李世民親為王羲之作傳,推崇備至,「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  「文選學」日趨成為顯學,《蘭亭序》慢慢成為經典。宋代有人探究《文選》不錄《蘭亭序》的原因是王羲之遣詞造句有誤,認為「氣清」不能描繪暮春之景,且「絲竹管弦」有重複之嫌。
  • 結合《蘭亭集序》從王羲之書寫的專業角度,說說怎樣欣賞書法作品
    一談起書法,必談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很多人不明白,這帖書法作品被公認為行書第一,是名人效應,還是真的這麼好?這可以毫不猶豫地告訴你,這件作品是真的好,它的好在神採、用筆和筆勢三個方面都屬於領先者。我們不妨結合《蘭亭集序》,從這三個方面逐一分析一下,看看書法作品到底要怎樣來欣賞。王羲之的墨跡原作,到今天已經見不到了,但是可以藉助唐朝的摹本。其中神農本是各摹本中最聞名的,據說是運用近似於工筆的響拓的方法。
  • 《蘭亭序》實為王羲之隨手作品,全文324字,一字多體,無一雷同
    王羲之此後,據說在他的書齋裡又寫了幾遍《蘭亭序》,結果沒有一件比得過他在蘭溪岸邊急就的這一幅妙,於是把後寫的幾幅全部撕毀,只留下最初的那一幅。當然,摹寫了《蘭亭序》的這幾個人,也是個個了得,他們是弘文館的馮承素,所摹寫的也就是現在的「神龍本」,以及大書法家虞世南和褚遂良的摹本。
  • 蘭亭集序描寫的內容輕快祥和,卻隱藏著當時不能說明的事實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隨著酒勁寫下的一篇絕妙詩文,其中包含對生死無常的感概。王羲之是著名的書法家,其書法在現代都是很多人崇拜效仿的。世人多驚嘆其書法達行雲流水,揮灑自如之境界,更有人引曹植《洛神賦》之句讚嘆其書法若流風之回雪。
  • 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王羲之《蘭亭序》臨寫不可流俗、扭捏作態!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今日繼續書法技巧分享——王羲之《蘭亭序》「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是歷代書家臨摹和取法的優秀範本。網友發布的此臨寫習作,我們一起來看看。
  • 硬筆楷書寫名篇 - 王羲之蘭亭集序
    硬筆書楷書作品寫了很多,對於蘭亭序這個天下第一行書從來沒有完整書寫過,即便日常練習也是用硬筆臨摹成行書,楷書沒有寫過,在上幾次給大家講了硬筆書法的偏旁部首的一些書寫方法,雖然還沒有系統性地講完,間架結構還沒有講,但是書法學習除了日常的基本功練習外(筆畫,部首,結構),日常的讀帖或者是看一些自己喜歡的硬筆書法作品對硬筆書法學習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蘭亭集序》為啥「仰觀宇宙之大」
    若問《蘭亭集序》是啥東西,多數人會回答是「天下第一行書」。嚴格說來,這個回答是錯的,錯就錯在答非所問,明明是文(文章)嘛,你卻說是書(書法)。從思維慣性說,這個錯誤情有可原,因為王羲之寫的這個書法實在是太好了,好到讓人們情不自禁地想讚嘆,哪怕犯點邏輯錯誤也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