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杭州5月14日訊(記者 顏偉傑)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爭議,所以我國對轉基因食品的進口、生產、銷售都有嚴格的規定。5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2014年3月的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名單,其中,永和豆漿因被檢出轉基因成分而榜上有名。
消息一出,「永和豆漿」「轉基因」等字眼瞬間成了網際網路上的熱門搜索詞。不少網友轉載的同時,不禁擔心,「我經常到永和豆漿吃早餐,會不會有這家公司進口的轉基因產品?」
記者了解,這批被退貨的永和豆漿是福州永德心進出口有限公司從永和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共360千克。在確定有轉基因成分後,產品在已福建辦理了退貨手續。永和豆漿也在其官網發表聲明,表示產品已經退貨,並沒有在大陸市場銷售。
不過,面對網上眾多消費者的質疑,記者來到了位於萬塘路上的永和豆漿在杭州的唯一一家門店。進店之後,一份「關於『永和進口豆漿被檢出轉基因成分』的聲明」被貼在收銀處的顯眼位置。
「公司一早就把聲明發到了店裡,說我們在大陸市場所生產、銷售的豆漿產品,原料均為來自東北非轉基因大豆,不含有任何轉基因成分。」永和豆漿萬塘路店的值班經理說,公司會定期向廠家索要相關報告,確保其為非轉基因產品。
而店裡正在用餐的消費者對「轉基因」風波的反應似乎也頗為平靜。在附近寫字樓上班的倪俊傑告訴記者,一日三餐他基本上都在永和豆漿解決,「豆漿也常喝。」倪俊傑說,現在轉基因的東西很多,防不勝防。不過,他也表示會繼續關注,假如真是使用轉基因大豆冒充非轉基因大豆,以後可能就少喝點吧。
「轉基因」風波一起,最無辜的恐怕就是遍布杭州的「永和大王」。記者在杭州市體育場路、武林路等地採訪時發現,不少年輕人都對永和豆漿的轉基因大豆被退貨事件有所耳聞,「手機新聞,刷開就是。」武林路某服裝店主王小姐告訴記者,但她並不清楚「永和豆漿」和「永和大王」的區別,「都叫永和應該就是一家吧。」
王小姐的疑惑也正是多數人的誤解。不過,此「永和」並非彼「永和」,據記者了解,身陷此次風波的「永和豆漿」,隸屬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永和豆漿國際連鎖事業發展的中國區餐飲總部,其前身為成立1985年的臺灣永和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而永和大王則是1995年成立於上海,2004年與菲律賓快餐巨頭快樂蜂餐飲集團合併的中式快餐品牌。
「兩者最顯著的區別,永和豆漿的頭像是個帶草帽的小人兒,英文名YONHO,而永和大王則是一隻冒熱氣的碗,英文標識YONGHE KING。」微博網友「高加索圖斯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