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李時珍稱它為「血氣雙補之王」,請您重視,若山裡遇到,好好珍惜!
文:三農小七
說起這「仙人餘糧」,還得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有個著名的醫家叫「陶弘景」,他把一種植物稱為了「仙人餘糧」!
古人認為它屬於芝草類,就是靈芝等仙草一類,但這個「仙人餘糧」並沒有入「九大仙草」榜單。雖然未入榜,但是一些古代打著修仙、煉丹旗號的人士還是非常喜它。
平時食用,煉丹等都喜歡用它。至於能否吃它成仙?就另當別論了,都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但你我皆凡人,又怎辨真假?
修仙成功與否,煉丹成敗也罷。古人痴迷,比如:「嫦娥後悔偷靈藥」!羽化而飛仙,只在神話中出現。
但,「仙人餘糧」的名稱,倒是流傳於世了。至於是不是神仙吃過的,就未可知了。但歷代醫家對它推崇備至,倒是真的。哪怕時至今日,它,依然名聲赫赫!
古人稱它為「仙人餘糧」,其實,並不是非常稀奇古怪的東西,在您的家鄉可能還有,若您在山裡面遇到它,記得好好珍惜,別錯過大好機會哦。
這種「仙人餘糧」,如今的名字叫做——黃精!
01黃精科普
黃精的植株高度能夠長到1米左右,它的地上莖光滑無毛,葉片也比較光滑。它的根狀莖呈圓柱狀,但是有結節,結節處比較膨大。
它的「結節」一頭大,一頭小,植株比較高大,但是也不是特別堅硬,有時候會依附到別的植物上。葉片輪生,一般每輪4枚,有的5、6枚,葉片呈條狀披針形,長度在幾釐米到15釐米之間,寬度卻往往不足2釐米。
花序為傘形花序,一般2到4朵在一起,花序的梗長度一般在一兩釐米左右,單獨的花梗長度往往不足1釐米。花漂亮,花多,每年的5、6月份開花,果實的成熟期在8、9月份。
它花漂亮,塊根肥大,看起來肉肉的,但價值很大,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值得重視、珍惜的植物。
02黃精的價值參考
黃精被古人稱為「仙人餘糧」,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起碼它的價值比較大。沒有價值的東西,無論如何吹噓都不會得到流傳,更不會像黃精這樣流傳很廣,而且流傳了上千年。
不光是陶弘景對黃精讚譽有加,明朝的李時珍也對它頗為看重,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這樣寫道:
「黃精為服食要藥,故《別錄》列於草部之首,仙家以為芝草之類,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謂之黃精。」
這裡的《別錄》,指的是一部典籍,叫做《名醫別錄》,它也是對黃精非常看重的,在裡面有這樣的記載:
「黃精……久服輕身、延年、不飢。」
東晉時代著名的醫家葛洪則在《抱樸子·仙藥》中稱黃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李時珍稱它為「氣血雙補之王」。而在另外一部典籍,是一部道家典籍,就是那部列出「九大仙草」榜單的典籍。名叫——《道藏》,在這部書的《道藏·神仙芝草經》章節中這樣記載:
「肌肉充盛,骨體堅強,其力倍,多年不老,顏色鮮明,發白更黑,齒落更生。」
黃精的藥用價值很大,具有滋補作用,同時它含有大量的澱粉,糖分,蛋白質,胡蘿蔔素,脂肪,多種維生素和多種胺基酸,以及鈣,鐵,磷等多種微量元素。由於它的營養價值很大,古人說它「久服不飢,延年益壽」也是情理之中的。
它的食用價值很大,而且味道甘甜,吃起來味道爽脆,確實能夠起到一定的強身健體之作用。而且《救荒本草》也將它列入了古代「救命糧」名單,也是救荒糧之一。
它的吃法很多,實在飢餓,生吃也可以,味道甜甜的,略微澀口。當然,弄熟肯定更好吃,是非常不錯的煲湯原材料之一,廣東,福建,浙江一帶喜歡用它煲湯喝。
煲雞湯,煲排骨湯,煲老鴨湯或者燉其他的湯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即便沒有其他原材料,黃精煮熟喝也是非常不錯。當然,在民間最著名的當屬黃精的「九蒸九曬」吃法了。
03結束語
黃精被歷代醫家重視,被歷代本草收錄,價值很大,值得我們重視。若您在山裡遇到它,還請您多多重視,可要記得好好珍惜它,別錯過了好機會哦。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讚、留言與轉發哦,若讚賞,我不會拒絕的,您的支持和鼓勵,是我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寫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