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往事》研討會在海口舉行 57萬字講述「闖海人」故事

2020-12-16 南海網

  海南省作協主辦《海南往事》作品研討會,全省20多位作家、學者參加了研討。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5月1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李曉梅)這是一部被戲稱為「可以當枕頭」作品,這部凝聚了57萬字的長篇小說《海南往事》近日由南方出版社出版。5月9日,海南省作協主辦《海南往事》作品研討會,全省20多位作家、學者參加了研討。

  長篇小說《海南往事》。

  《海南往事》是一部反映闖海人在海南艱苦奮鬥,開創生活,實現海南夢的長篇小說,共分三部,記敘了一批闖海人在海南發展的三個有代表性年度中生活與創業的故事,由陸勝平歷時近20年寫就,並以此獻禮海南建省30周年。

  「因為闖海人在闖蕩中求發展,在迷茫中求生存,走過的那一段歡樂與痛苦、絢麗又無奈的人生旅程,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想像的!」「闖海南」是來自江蘇南通的陸勝平此生很獨特的一段經歷。他說,每個闖海人,都經歷過事業上的停頓、生活中的折磨、精神上的壓抑。「是與海南風雨同舟、堅信低潮過後是高潮的信念,讓他們堅持下來,也是海南寬廣的胸懷和海南人民的真摯情義,讓他們留了下來。」

  《海南往事》作者陸勝平。

  「紙上的傳奇。」著名文學評論家、海南省作協主席孔見用5個字表達了對這部作品的印象。他點評說,海南的生活豐富了陸勝平的人生閱歷,觸動了他內心的隱秘感情和道德根基,令他久久不能平靜,一定要以當事人的身份將它們記錄下來,心甘情願的成為這段跌宕起伏的歷史的見證人,於是就有了一系列長篇小說,他的《瘋狂的歲月》、《燃情歲月》、《海南往事》等作品,都富有激情地再現了海南島這段特殊的生活,讓讀者重溫這段歷史。

  作家王卓森說,還有《海南往事》如白銀洩地,以文字的形式再現了闖海人的故事和時代印記,還有依託這些個體的經歷和群體經驗而升騰起來的「闖海精神」。《海南往事》中每個主角的入場,都從一個側面帶進了那個時代一個單幕劇式的故事,文風流暢、清亮、細緻,讓讀者閱讀小說時沒有障礙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和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和敘事的平衡感,這部作品給了我很多啟示。」王卓森說。

  在作家林森看來,《海南往事》三部曲不僅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印跡,也把人性的複雜和多面性表現了出來,能讓年輕一代以及沒有經過闖海經歷的人感受時代的風雲,也是海南文藝界對闖海題材文學作品的又一探索。

  據了解,陸勝平是江蘇南通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檢察官文聯文學協會理事,海南省作家協會原副秘書長,省檢察院退休幹部。下過鄉、當過兵、務過工、從過警,曾在多家新聞單位任職,1992年調入海南。他文學創作的旺盛期是在來海南後,海南給了他沸騰的生活,精彩的經歷,也給了他許許多多文學創作的素材,已出版的長篇小說素材或人物的原型都出自海南,如《櫻花胸針》,素材來自海口某銀行的一起貪汙案,《罪惡》則取材於海南的一個抗訴案,他說,以後還要為美麗新海南繼續寫下去。

責任編輯:張紅霞

相關焦點

  • 海南城市沙龍落幕 多位「闖海人」分享闖海故事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9日電(盧才珍)「初心與使命——31載『闖海夢』初心不改新篇章」城市主題沙龍第七站8日下午在海口舉行,多位「闖海人」現場分享他們的「闖海故事」,回顧海南商業發展歷程,挖掘城市獨特的文化和魅力。圖為沙龍現場。
  • 著名詩人樂冰在海口舉辦主題講座 傳播海南文化
    人民網海口8月15日電 日前,受書香(海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邀請,著名詩人樂冰在海口舉辦主題講座,與眾多文朋詩友分享他的闖海故事、互動交流。 樂冰,著名作家、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海南省作家協會理事、海南省詩歌學會副主席。
  • 黃一鳴:闖海人
    著有《黃一鳴紀實攝影作品集》《海南故事》攝影作品集《黑白海南》攝影集《時代映象》《鏡間本色》《海南「慰安婦」》《汶川大地震攝影紀實》、《慰安婦》(德國)《紀實攝影斷想》《闖海人》《海南紀事》《海南先住民》《三亞往事》及長篇小說《守候晨光》等17部專著。作品被美國威斯頓家族、明尼蘇達大學等多家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和私人機構收藏。
  • 【我與海南30年】新「闖海人」陳智慧:講好閱讀故事 建設書香海南
    中新網海南新聞4月20日電 題:新「闖海人」陳智慧:講好閱讀故事,建設書香海南  陳智慧  因為朋友無意一句「海南是個好地方」的感慨的機緣巧合,2007年3月15日,我來到了海南。  下飛機那一刻,我對海南有了明顯不同的感覺:老家湖南尚是春寒料峭,海南已是陽春熱浪撲面。
  • 「闖海人」與海南:奮鬥中共成長的精彩故事
    中新社海口4月15日電 題:「闖海人」與海南:奮鬥中共成長的精彩故事中新社記者 尹海明 王辛莉 張茜翼 王子謙 王曉斌「走,到海南去,做特區人!」30年前,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撥動了無數人的心弦,「十萬人才下海南」蔚為壯觀,演繹了一個個與海南共奮鬥共成長的精彩故事。1988年「丟下」高校講師工作的王曉華從福建來到海南,儘管「那時的海口好似面黃肌瘦的小男孩,至多就像內陸縣城而已」,但「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幾乎擠『破』了這座城市」。
  • 海南日報數字報-開放的海南,擁抱每一個「闖海人」
    胡彬說,第一次登島,這裡與家鄉截然不同的風景讓人印象深刻。剛下船,從海口新港一路走到海口人民公園,他完全沉浸在碧海藍天中,享受著椰風海韻,「我愛上了這裡,一定要留在這兒!」  想要在海南有個好的開始,得想好自己能幹什麼。當時的海口人民公園旁,有一面貼滿了各類招聘信息和自薦書的牆,很多「闖海人」在那裡找工作。那裡也常被人稱為「三角池」。
  • 海南特區20年:當年"闖海人" 今朝重溫"海南夢"
    海南特區20年:當年"闖海人" 今朝重溫"海南夢" 2008年03月30日 00: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題:當年「闖海人」 今朝重溫「海南夢」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誰不愛自己的家?
  • 獨家整合|海口博愛南三角池片區,曾經10萬闖海人的聚集地
    今天,海口改造博愛街道三角池片區的消息見報了,徵收範圍也劃出來。回憶起海南建省之初,十萬人才過海峽的壯景,有不少闖海人最初都是聚集在三角池片區來開始他們的闖海夢。三角池位於海口市海秀路與博愛路、海府路三條路交叉地帶,周圍有海口人民公園、海口人民廣場等公共場所,又緊挨海南省委、省政府,距當年的人才交流中心也不過六七百米。
  • 天涯十五載:「闖海人」熱憶「十萬人才下海南」
    中新社海口四月十二日電題:天涯十五載:闖海人熱憶「十萬人才下海南」  作者 關向東 劉峭  十五年前,即一九八八年四月,經中央批准,原隸屬廣東省的海南行政區撤區建省,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由此宣告成立。地處南疆的海南島開始了大發展的歷程,「十萬人才下海南」就是這一歷程的一個縮影。
  • ...海南中視集團董事長劉文軍堅守30載 書就一代闖海人文化夢
    點擊進入專題海南日報版面截圖  海南中視集團董事長劉文軍堅守30載,書就一代闖海人文化夢——  一片文心在天涯海南中視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文軍:堅守30年寫就闖海人的文化夢  劉文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 發揚「海闖精神」「闖海精神」 創新能力是關鍵
    海創客網、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2月6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馬偉元)作為海南籍島外創業精英暨海歸、外國人在瓊創業精英高級分享會重要環節,「網際網路創業時代如何發揚『海闖精神』『闖海精神』」為主題的圓桌論壇,12月6日上午在海南網際網路+眾創中心舉行。
  • 從「闖海人」到科創板首富,「玻尿酸女王」 趙燕的海南往事
    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 這個中國最年輕的省份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大學生南下。十萬人才來此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時代掀起一股「闖海」之風,馮侖、潘石屹等後來大有成就的企業家都是同一時代的闖海人。
  • 闖海牆:見證上個世紀80年代"十萬人才下海南"歷史
    2006年2月初,海南省闖海文化研究會的一群闖海人自發舉行了一次小型的集會,大家提出,儘管闖海者當年經歷了種種艱難困苦,今天回望那段歷史,令人最難以忘懷的是那個年代闖海人在艱苦中奮鬥的精神,他們希望即將建設的闖海紀念牆能體現出闖海人追求自由,擁抱理想,艱苦創業,憧憬未來的精神。
  • 海南日報數字報-「闖海人」精神就是一往無前走下去
    30年間,這些「闖海人」與海南本地人民一起陪伴著這方熱土共同成長,海南為他們提供了大好天地施展拳腳,他們則用青春和汗水回報海南。
  • 海南80後作家林森小說創作研討會在海口召開
    林森是我省具有代表性的青年作家,現任《天涯》雜誌副主編、海南省青年詩人協會主席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12月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望)2016年12月7日上午,由海南省作家協會和魯迅文學院聯合主辦的「林森小說創作研討會」在海口燕泰大酒店舉行。
  • 話劇《大海》首演:闖海人的斑斕 「浮世繪」
    榮獲2019「中國長詩獎」的《闖海歌》就講述了主人公從登上火車下海南到最終在海南站穩腳跟的闖海經歷。  「《闖海歌》第一次在長詩裡展示了詩歌表達現實的能力。」陳丙傑認為,《闖海歌》是對詩歌傳統的接續和復活,由此達到現實和傳統、藝術和時代的互相激活。「《大海》的改編說明,李少君的這種詩歌探索形式,具有極大的美學潛力。」
  • 海南雞飯創新發展論壇海口舉行
    本報1月21日訊(記者謝大強 通訊員陸建安)1月21日,中國(海口)海南雞飯創新發展論壇及海南雞飯主題品鑑會在海口舉行。以此促進做強做大海南雞飯品牌效應,帶動海口特色餐飲業發展,推進海口國際美食之都建設。副市長馮鴻浩出席會議並講話。
  • 新一批闖海人:他們為什麼來海南?
    (南方周末記者 周小鈴/圖) 2020年6月8日,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公開表示要吸引「百萬人才下海南」。此前七天,《海南自貿港總體方案》剛剛出臺。 這不是海南第一次向內地的人才拋出橄欖枝。1988年,十萬闖海人南下淘金,海口的街頭人頭攢動。但在一場轟轟烈烈的地產泡沫破滅後,闖海人黯然離去,留下一地爛尾樓。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口下月舉辦「闖海」文化主題展
    南國都市報3月18日訊(記者紀燕玲 實習生楊敏 通訊員劉偉 劉琰)2017「闖海」文化系列主題展新聞通氣會
  • 通訊:自貿港吸引來了「新闖海人」
    中新社海口8月1日電 題:自貿港吸引來了「新闖海人」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王曉斌李孟浩6月中旬領到大學畢業證就買了一張機票飛到海口。理了一個時髦髮型的他,在海南免稅店保稅倉貼標工作間眾多同齡人中頗是顯眼。「看新聞知道海南要建自貿港就來了」。保稅倉遠離城區,第一次到海南的他,要過的第一關是適應單調且經常加班的工作環境。雖在試用期,家中獨子的他準備把湖南懷化的戶口遷到海口。他自信:「旅遊專業畢業有助我在海南站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