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魚別太鈍,學會判斷鉛墜觸底,避免錯過魚口

2020-12-28 眼鏡哥說魚

有經驗的釣魚人都知道,魚的食慾好壞會對浮漂信號產生巨大的影響,當魚的食慾旺盛時,魚咬鉤時浮漂信號的幅度較大,同時魚吃死口的概率也更大。但是冬季由於水溫大幅降低,魚的食慾會明顯下降,此時魚咬鉤帶動浮漂出現的信號幅度就會明顯減弱,並且魚吃死口的概率也會大幅降低,也就是說如果釣魚人不能通過浮漂信號來判斷出魚已經咬鉤,那麼魚很快就會將魚鉤吐出來揚長而去。

所以,冬季釣魚往往是採用靈敏度較高的釣法來應對,既然是要釣靈,那麼就應該避免鉛墜觸底,這樣一來子線在水底的彎曲幅度較小,浮漂出現信號也就更加及時。但是對於很多釣魚初學者來說,他們對調釣的理解以及把控能力還不夠成熟,很多時候其實鉛墜已經觸底,但是他們自己卻渾然不知。對此,我來列舉一些判斷鉛墜觸底的常用方法,供大家參考。

浮漂頻繁上頂中魚

臺釣也被稱為懸墜釣,顧名思義鉛墜是懸浮在水中的,但是如果不注意釣組搭配以及調釣等細節,就很可能出現鉛墜到底的情況。當鉛墜懸浮在水中時,浮漂出現下頓或者是黑漂信號較多,中魚率也比較高。但是當鉛墜觸底時,幾乎就很難見到有力的下頓信號,即便偶爾出現黑漂信號中魚率也不會很高,反而是浮漂上頂時中魚率比較高。

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在鉛墜觸底時,由於子線彎曲幅度過大,魚將鉤餌吃進嘴的瞬間並不會帶動浮漂出現信號,只有魚將鉤餌吃進嘴之後抬頭浮漂才會上頂,所以浮漂頻繁上頂中魚可以作為判斷鉛墜觸底的重要依據。

浮漂行程較短

鉛墜之所以會觸底,根本原因是鉛墜的重量過大,並且鉛墜重量已經幾乎等於或大於浮漂的吃鉛量。如果鉛墜的重量明顯小於浮漂吃鉛量,在浮漂的剩餘浮力作用下,鉛墜以及鉤餌下沉的速度會比較慢,也就是拋竿入水之後浮漂會在水面上橫躺一段時間,然後翻身站立起來,接著開始下沉。

但是如果鉛墜的重量過大,浮漂已經幾乎沒有剩餘浮力,此時拋竿入水之後,浮漂就會很快翻身站立起來,然後快速下沉。也就是說浮漂在水中的行程非常短暫,這也是判斷鉛墜觸底的重要標準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當餌團的重量較大時,也可能出現浮漂快速下沉的現象,為了排除餌重因素的影響,我們可以空鉤不掛餌拋竿入水,如果浮漂依然快速下沉,那麼就可以基本判定鉛墜確實已經觸底。

釣目變化無常

由於鉛墜的重量過大,浮漂的剩餘浮力過小,所以鉛墜觸底沉底的速度會很快,這樣一來拋竿入水之後鉛墜就很有可能落在浮漂的前方的位置,並且牢牢的固定在水底。但是如果釣魚人不拋滿竿,鉛墜沉底的位置又有可能稍稍靠後。正是由於鉛墜沉底的前後位置不同,浮漂的釣目也會出現較大差異,鉛墜沉底位置靠前時釣目較低,而鉛墜沉底的位置靠後時釣目較高。也就是說隨著拋竿遠近的變化,釣目也會發生反常的變化。

總結:摸清鉛墜狀態,明明白白釣魚

或許有人會認為,鉛墜觸底反正也能釣到魚,所以完全不必過於精益求精。確實,無論我們如何調釣,鉛墜是否觸底都一定能夠釣到魚,因為總會有一些魚吃死口,但是冬季魚吃死口的概率很低,在鉛墜觸底的情況下想要漁獲滿滿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建議廣大釣魚人多細心觀察,認真思考,明明白白釣魚才能有更多收穫。

相關焦點

  • 秋冬季節釣鯽魚必學技巧:天氣變冷魚口變輕,調漂鈍好還是靈好?
    氣溫變低,水溫變低,鯽魚的活性會受到影響,魚口開始變輕。魚口輕的秋冬季節,調漂應該怎麼調呢?是釣鈍還是釣靈?一、靈鈍之分要說魚口輕,釣鈍好還是釣靈好,首先需要知道什麼是靈什麼是鈍。釣目、調目的高低會影響靈鈍,但是影響較小,靈鈍的對比主要看的是雙餌在水底的狀態效果,當雙餌在水底的狀態效果完全相同,此時釣目的高低對靈鈍才會有影響。比如都是一餌躺底一餌觸底的狀態,釣目稍高會稍鈍,但是這個鈍只能說很有限,影響不是很大。或者都是釣目相同,一個狀態是一餌觸底一餌懸浮,一個是鉛墜躺底,自然是鉛墜躺底會鈍很多。
  • 黑坑調漂,別再說微調找口,調靈釣鈍其實就看魚口
    凡是有一定垂釣經驗,尤其是黑坑釣經驗的釣友都知道,釣魚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出釣時間的變化,魚情、魚口都是一直在變,甚至是鉤餌落點的水底,也是一直在變化;脫離魚情、魚口,罔談調漂的靈鈍,本來就是不太靠譜的,而隨後又有一種說法,就是微調找口,在很長一段時間在新手的釣魚圈子裡,非常有市場;什麼是微調找口呢
  • 【釣魚技巧】冬季魚口輕,調釣宜鈍不宜靈,原因就在這
    每年冬季來臨,對於釣魚新手來說是釣魚最難的時候。但對於老釣手來講反而是一個好釣魚的季節。冬季小魚基本不鬧漂,走水現象也比較少。只要經驗豐富,找到魚兒藏身之所,調釣得當,抓口準確,基本釣的都是大板鯽為多,好不過癮!
  • 無口卻中魚,是釣得太鈍?冬季你還這麼想,難怪釣不到魚
    冬天釣魚也會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例如昨天我在釣魚的時候,就遇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說出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新手釣友在冬季調漂時有所幫助。昨天下午在河邊釣魚,魚口不算很好,隔三差五的上一條,但是我旁邊有個新手釣友,他來得比我早,上午就來了,用的經典的調4目釣2目。但是浮漂釣了一個上午動都不動,但是有幾次打算換餌時卻中魚了。
  • 深秋初冬魚口輕,浮漂應該這樣調,魚口清晰,提竿就中魚!
    正是深秋到初冬的過渡時期,外出釣魚主要以釣鯽魚為主。鯽魚同樣是變溫動物,一舉一動都受到水溫變化的影響,所以水溫低的時候魚口輕,這是常態。但是我們需要了解魚口輕是啥意思,魚口輕並非魚不進食,這時候魚是完全正常進食的。
  • 冬季釣魚,浮漂選擇很關鍵,選擇硬尾還是軟尾,魚口完全不一樣!
    冬季魚不好釣,因為魚口輕,如果遇上天氣不好的時候出釣,完全可能沒口。所以冬季釣魚天氣選擇很重要,要選擇溫度變化小,晝夜溫差小的天氣出釣。釣位也重要,因為講究人找魚,找到魚窩事半功倍。線組搭配也重要,魚竿要輕軟,線組要細。浮漂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因為浮漂是需要反映魚進食動作的,魚口輕,浮漂應該怎麼選呢?
  • 冬季釣魚調漂公式:調N目釣N目,調N目釣N+0.5目,最適合冬季魚情
    冬季釣魚在調漂上有比較大的誤區,很多釣友認為氣溫低魚口輕,應該釣靈一些,這樣的好處是信號傳遞迅速,漂相也比較明顯。所謂靈鈍,我們可以從雙餌在水中的狀態效果來區分,一餌觸底一餌懸浮是最靈狀態,雙鉤躺底是最鈍狀態。
  • 釣魚技巧:小鉛墜中的大學問,經常釣不到魚?把鉛墜動一動!
    鉛墜在釣組中的主要作用就是配重,讓釣組可以正常下沉,讓餌料達到某個水層,才能實現釣魚的目的,所以鉛墜的作用是異常重要的。以臺釣釣組為例,鉛墜所在位置不同,對釣組的影響巨大,通過調整鉛墜在釣組上的不同位置,可以實現釣不同魚情的作用。
  • 釣目選擇別亂來,鉤餌在水底的狀態才是爆護關鍵,記牢了
    很多初學釣友有個習慣,調好漂之後就用這個釣目釣一天,很少注意魚情魚口的變化。雖然有些釣友會根據魚情來調整自己的釣目,但是卻不清楚釣目變化後餌料和子線的的狀態會變成什麼樣子。或者說不知道用什麼樣的釣目來對應什麼樣的魚口。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來聊聊,釣目變化會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改變。
  • 【釣魚技巧】冬魚口弱不好抓,這幾招能可以試試
    冬釣,在很多釣友的認知中,最難的是克服冬季的寒冷,因為手都抽不出來,更遑論開餌、上餌、拋竿、施釣,別說帶手套,就保暖這個功能而言,釣魚用的手套,有和沒有是一樣的;但是,真的臨釣之時,卻會發現,一難找魚窩,二難看漂;平素的季節,魚有活性,四處亂遊都很難找對點,而冬季裡,水溫極低,魚的活性更差,這就更不好找魚了,而且就算僥倖找到了
  • 冬季這3種天氣出釣,魚口最好,千萬別錯過!
    冬季這3種天氣出釣,魚口最好,千萬別錯過! 原標題:冬季這3種天氣出釣,魚口最好,千萬別錯過!
  • 釣魚調漂技巧:軟尾浮漂的調漂技巧,跟硬尾浮漂差異巨大!
    這裡簡單介紹下,畢竟到了冬季在浮漂的選用上有釣友喜歡使用細硬尾,還有部分釣友偏好使用軟尾浮漂。一、使用上的差異軟尾比硬尾自重更輕,所以可以承擔的重量更大,這就導致相同的力度作用在漂尾上,軟尾動作幅度會更小,硬尾動作幅度會更大。
  • 釣魚時,如何判斷調漂是釣靈了還是釣鈍了?
    閒時興起,就和眾釣友們交流下,在我們釣魚過程中一些細節的問題。今天,根據我的釣魚知識積累與實戰經驗積累淡下,在作釣中,如何來判斷我釣靈了,還是釣頓了?憑據上下鉤餌的中魚現象,怎麼來判斷出?又怎麼來調整?因每個釣者的釣魚水平和理解層次不同,也存在認識上的不同。
  • 【釣魚技巧】冬季釣魚心得分享,為釣不到魚發愁的釣友,看過來吧
    那就是分享一些冬季釣魚心得,如果你還在為釣不到魚而發愁,那就不要錯過今天的分享!因為這些心得非常適合新手,只要你多多參考借鑑,釣好魚是很容易的!話不多說了,大家往下看吧! 冬季外邊比較冷,因此要想釣好魚,儘可能的選擇溫度升溫的時段去垂釣,一般早上的10點左右,溫度會有所回升,水溫也會受到改變,魚自然也會更加活躍,這樣就不愁釣不到魚了,下午最好在
  • 冬季釣魚,如何應對魚口輕?做這幾方面調整,輕微漂相也會被放大
    冬季的魚情特點是魚口輕,氣溫低,魚的活性不足,這個是冬季魚情的常態,想要在冬季把魚釣好,只能去適應,如何適應輕口魚,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做足功夫,對收穫絕對有改善效果。一、精選天氣出釣冬季適合出釣的天氣其實不多,但是好的天氣魚情會好很多,魚的開口情況更好自然會更好釣一些。冬季釣魚在天氣的選擇上主要以持續的某種天氣為主,這樣的天氣水溫變化幅度小,水溫穩定魚就是開口的。比如持續的晴天或者陰天,持續的晴天水溫會更高一些,外出釣魚也比較舒適,魚情自然會好很多。
  • 不管魚情怎麼變,學會這幾招就夠了
    如果餌料開得太松,或許餌料剛剛到底就脫落了,在子線雙鉤都觸底的情況下從浮漂上也看不出來,魚雖然進窩了但是吃的都是散落下來的餌料,自然不會有魚口。如果餌料太硬,魚吸入餌料的動作雖然有了,但是你一提竿,可能整個餌料又從魚嘴裡給提出來了。而且冬季的魚兒吸食餌料都比較輕,餌料太重,魚都吸不進嘴裡。
  • 解決冬季魚口輕,只需要從這三點出發,稍作調整就可以放大魚口
    眾所周知,冬季釣魚,要比其他季節要更加艱難。不僅要克服寒冷的天氣,還要克服魚兒吃口弱的影響。天氣寒冷對我們釣魚人來說並不算什麼,但是,沒有魚口或者魚口輕,卻是我們釣魚人無法忍受的。但是在冬季,這一做法就不合適了。此時氣溫低,魚口又比較弱,魚兒吸食餌料近乎是靠本能了,如果線組搭配用的過粗,線組靈敏度會明顯的降低,吃口信號傳遞損失比較大。正常情況下,在野釣時,主線不超過0.8號,子線不超過0.6號。即使釣到兩三斤的鯉魚,也可與其搏鬥一番,當然要注意遛魚的手法。
  • 冬季釣魚的4大誤區,釣不到魚是這些原因在「作怪」,你中了幾個
    冬季晴天不是不可以釣魚,要注意選擇持續幾天的晴天。雨後的晴天,雪後的晴天,持續陰天后的晴天,其實都不適合釣魚。二、用餌忽略了餌重第二個誤區是關於用餌的,冬季氣溫低魚口輕,進食力度比較小,所以餌料必須注意餌團的大小和輕重,讓魚方便吃餌是很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