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長江經濟帶建設的穩步推進,積極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潛在作用,發展高效綠色的航運船舶成為基礎工作之一。12月8日,湖北造「漢海5號」江海直達貨櫃船示範船下水並圓滿完成試航,這標誌著湖北建造的全國內河最先進、最大裝載量的江海直達貨櫃船即將交付、投入運行。新型1140TEU江海直達貨櫃運輸船試航成功,為長江航運再添利器。
「嘟……」隨著一聲響亮的汽笛聲從江面傳來,湖北首艘1140TEU江海直達標準貨櫃運輸船「漢海5號」順利駛出理工光大造船廠碼頭,在鄂州海事處巡邏艇的引導下進入長江航道試航,調試正常後將交付使用。
據【船順】提供的船舶資料顯示:「漢海5號」船型長140米,型寬26米,吃水6.9米,總噸位約1.9萬噸,可載箱1140個標準貨櫃,與現行長江主力船型相比,新型船舶運輸效能大幅提升,在多項領域取得創新性成果。該船已於11月9日完成荷載試驗,預計在2020年底前交付。
該型貨櫃運輸船,為江海直達敞口貨櫃船,設計在武漢到上海洋山港之間航行,突破了原來江海直達航線船舶原有限制,使漢申線江海直達船舶單船平均載箱量由570個標準貨櫃提高到1140個,增長率達100%。單箱日油耗降低23%,貨櫃運輸成本下降30%以上。
據了解,國家正在建設武漢至安慶的6米深水航道疏浚工程,航道整治前,長江流域有20餘萬艘運輸船舶,船型混亂,規模小、汙染大、耗能高,安全事故多、擠佔航道、岸線。
武漢新港委提出,要抓住「645」治理時機,以武漢為節點,在長江上下遊打造大型化、節能環保型的貨櫃示範船型,推動長江航運結構優化,實現航運運力的供給側改革,助力長江航運結構優化。
2016年10月26日,武漢新港管委會與中遠海運、長航集團、中谷海運、武漢理工船舶等大型知名企業籤訂協議,共同建造5艘漢申線(武漢—上海洋山)江海直達1140貨櫃示範船。截至目前,共有4艘1140標箱江海直達貨櫃示範船投入使用。「漢海5號」下水試航標誌5艘1140標箱江海直達貨櫃示範船全部建造完畢。
1140示範船,就像是長江上的高鐵「復興號」,最大載重量約為16800噸,可載箱1140個標準貨櫃。與現行主力船型相比,新型船舶裝箱量翻了一番,節能、性能良好,堪稱長江航運版的新「航母」。2018年武漢新港委正式啟動5艘1140標箱江海直達貨櫃示範船建造工作。當年5艘船都舉行了開工儀式。截至目前,之前4艘1140標箱江海直達貨櫃示範船已投入使用。
推進1140標箱江海直達示範船建造運用,是落實長江生態大保護的一項重要舉措,該船型能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小,佔用航道省,佔用碼頭少,可以有效助推綠色長江建設。新型貨櫃船下水將有利於提升長江航運效率,樹立鄂州造船市場品牌服務優勢,為加快長江多式聯運發展、更好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新型示範船可令武漢—上海洋山的貨櫃運輸成本下降30%左右,將大大改變長江運輸模式,形成武漢與上遊的重慶及下遊的上海協調呼應的良好局面。1140標箱示範船投入使用,將對集聚長江中上遊地區的貨櫃到武漢集並中轉,發揮武漢「出海口」功能有著積極的作用。
資料擴展:【船順】是基於AIS為基礎的查船軟體,它可以在線查詢全球AIS船位,擁有全球230多萬艘船舶的實時信息,提供船隊管理、船舶搜索、船舶篩選、全球AIS船位查詢、歷史軌跡查詢、颱風預警、自定義電子圍欄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