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豐都縣緊緊圍繞「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保障安全百分百、群眾滿意百分百」總目標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精準聚焦、定標施策,集中攻堅、定向發力,紮實推進落實危房改造工作。
豐都縣三元鎮梯子河村C級危房經過加固改造後亮麗一新。通訊員 鄧堯予 攝
「改」出美麗鄉村
「以前住的土房一下雨就漏,生怕時間久了屋頂垮塌,天天提心弔膽。現在通過D級危房改造後,房子牢固,住得既省心又放心。」12月9日,豐都縣湛普鎮中坪村貧困戶吳先德開心地說,此前,他一直住在牆體開裂的土房子裡,雨天漏雨、晴天漏風。因家境貧困,翻修房屋成為他的最大渴望。
2015年,湛普鎮政府將他家的房子納入D級危房改造範圍,政府補貼21000元,吳先德自籌一部分錢,將舊房推倒,建起磚混結構的新房。
「現在有了新房,感覺生活越來越好了,真心感謝黨的好政策。」吳先德說。
自農村危房改造以來,豐都縣農房風貌大為改觀,農民新村及危房實施拆舊建新,美化了農村環境,提高了農村群眾生活水平。
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農房「四改」9.2萬餘處,在13個鄉鎮23個村打造人居環境示範片(點),開展「三類人群」住房安全等級鑑定掛牌28916戶,全覆蓋實施農村住房安全等級鑑定掛牌142864戶。
通過高投入、全覆蓋、高標準的住房安全保障項目實施,農村住房保障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宜居水平得以提升,全縣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
「搬」出幸福生活
大力推進易地搬遷安置,解決高寒邊遠山區農村貧困人口「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問題。
走進豐都縣虎威鎮五角丘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棟棟獨具特色的紅藍相間民居映入眼帘。
筆者來到一家搬遷到安置點生活的農戶家中,與其交談得知,該農戶陳順珍一家三口於2017年從山上的老房子搬到安置點。
陳順珍居住的是三室一廳二衛一廚的房子,屋內整潔,地面全貼了瓷磚,客廳擺有沙發、茶几、電視櫃,臥室擺放著1.8米寬的大床和衣櫃,廁所擺著各種洗漱用品。
「起初大家心裡打鼓,擔心搬出去後難以為繼,直到扶貧幹部把村民帶去周邊搬遷點,看看住房、就業情況後,我立馬就決定搬了。」陳順珍說,她是第一批搬遷入住的居民。
從不想搬到立即搬的改變源於何處?「社區為搬遷居民配備了學校、農貿市場、村民自種地等,並引入企業開辦扶貧車間,解決就業問題。」該鎮相關負責人宋曉文介紹,為了讓貧困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虎威鎮黨委、政府持續在提升公共服務、產業帶動、就業幫扶、社會保障等方面發力,確保每個搬遷貧困戶至少有1人實現穩定就業或參與1個持續增收項目。
據悉,「十三五」期間,豐都縣共實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1773戶7369人。
原標題:
豐都:「改」出美麗鄉村 「搬」出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