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血壓,是許多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十分關注的問題,高血壓對人們並不陌生。在這個方面,可能你難以想像,我國年齡在45到59歲之間的人群裡,有高血壓症狀的人數,居然超過了1億人,這個讓人擔憂的數字,基本上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總人口數了,比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口還要多。
人在50歲後,血壓在高壓160低壓100,安全嗎?醫生給出解釋
看到這裡,相信您身邊應該也有人有高血壓的。得了高血壓,多數人會服用抗壓藥來控制血壓值,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人的年齡達到或超過50歲後,如果血壓值處在高壓160而低壓100上,那麼會有危險嗎?血壓值在什麼程度上,就需要以服藥來降壓呢?對此,心內科醫生已經有了解釋。
人體血壓的正常範圍,是分級的,一般來講,高壓160低壓100,這一血壓範圍,屬中度高血壓,固然中度高血壓並不如深度高血壓可怕,然而它對於我們身體,也有較大程度的危害,因此如果血壓處在這個範圍內,也是不可以放鬆警惕的。
話說回來,這個血壓值雖然需要注意,但還不是十分可怕。如果此時的身體,除了血壓偏高外,其他方面處在正常範圍內,那就不需要過度緊張了,我們只需要控制住好血壓值就行了。對於有抽菸喝酒習慣的人,身體如果又有高血壓,又有心腦血管病、心臟病、視網膜病變、腎病,甚至還有肥胖症的話,那麼危險度就會大幅提升,這時需要密切關注血壓變動的情況。
人的血壓處在血壓值在高壓160低壓100 的情況下,要吃降壓藥嗎?
1、假如血壓值是剛剛升到中度高血壓範圍,通常情況下並沒有必要去吃降壓藥。不過,日常生活中要管住嘴,不可以繼續抽菸喝酒了。
2、如果這個血壓值已經維持了三個月或以上時間,並且沒有下降趨勢,這時就需要採取降壓措施了,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並且遵從醫生囑咐降壓,這樣方能避免血壓突然升高給身體帶來危害。
總的來說,我們日常生活中,要讓我們的飲食健康合理,這對人們從中年過渡到老年的這個時期,很重要,如果身體出現異樣,就應該及時地到醫院進行檢查,別讓小毛病發展成大問題。每天測一測血壓,清楚認知自己血壓的變變情況,很有必要。
醫生建議:對於降壓,除服用降壓藥外,下面幾個方法可以進行嘗試
1、堅持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
對中老年人來說,適當的運動能提高身體免疫力,加速體內血液的流通,對清理體內垃圾及毒素有益,從而更易於血壓的穩定,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當然,運動的強度要控制好,過於劇烈的運動,還有強度過高運動還是別去做的好,適當的慢跑、跳廣場舞或打打太極拳是良好的運動方式。
2、把體重維持在合理範圍內
根據調查,通常情況下女性超重的機率高於男性。在肥胖上,人的腰圍每增加2.5CM,則體內血壓數值可能就要升高1mmhg,相反地,如果人的體重下降5.1kg,則血壓值中的高壓,將隨之平均降低5.55mmhg,低壓值則下降3.57mmhg。如果體重維持在合理範圍內,那麼血壓值將相對穩定。
3、儘量少喝或不喝酒
人在剛開始喝酒時,血壓有一個時間短暫降低的過程,但很快會開始升高,直至超過未喝酒前。人如果有長期喝酒的習慣,那麼血壓值將會越來越高,直至最終傷害血管。可見,長期喝酒讓人們患上高血壓病症的概率變得更高,並有產生併發症的可能,因此高血壓的人,務必要少喝酒,最好不再喝酒。
4、醫生推薦,多喝降壓好幫手----降壓茶
我們日常中要控制好飲食,每天還要給身體補充水分,多喝水對血壓的穩定有益,能讓血液變得更加乾淨,預防出現血管堵塞的情況。如果我們能在水中加進有助於穩定血壓的食材,那麼對降壓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益於身體的健康。哪些食材有這方面的作用呢?
中國古醫籍《神農本草經》裡就提到過,大麥、苦瓜、羅漢果、薄荷、金銀花、蒲公英、甘草等食材,有這方面的作用。如果我們能把這些食材按科學方法配比,後以水煮開,長期飲用,那麼對穩定甚至降低血壓,可以發揮作用。
羅漢果:包含有較多的無機元素、胺基酸及蛋白質等,生津、緩解咽喉腫痛、化瘀、止咳,且清熱。
蒲公英:富含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有助於清理血管中的垃圾及有害毒素,降血脂,有助於降壓。
金銀花:清熱滋陰、降溫解暑、潤肺、降火氣、潤喉,有輔助降壓的作用。
如果您血壓偏高,那麼可以把上面的食材搭配後泡水喝,長期堅持,對維持血壓穩定有益。當然,每次要喝都要準備這些食材,也很麻煩。我們可以選擇現成的降壓茶包,每次要喝時只要拿出一小包泡水喝,既降壓而且很方便,省時省力效果又好。每次只要花幾分鐘時間,就能喝到一杯溫熱的降壓茶了。
下面這款,是根據上麵食材按科學比例搭配好的茶包,不要錯過了,點擊下面↓↓↓卡片獲得吧,為了健康,這點小付出很值得!
5、保持飲食的合理性
平時多吃些新鮮的瓜果蔬菜,喝點牛奶等食品,能補充微量元素及鈣質,對血壓的穩定有好處。對油脂類的食品,則應少吃,尤其對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最好不吃,主食適當增加粗糧比例,碳水化合物含量大的食品及肥肉等,要儘量減少攝入量。我們堅持全面均衡營養的飲食習慣,維護好我們的血壓,讓我們都健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