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副作品是在1520—1523年期間創作完成,這副作品是一副布面油畫它的寬高分別176.5cm×191cm。愛上一個人時,會有觸電般的感覺。至今為止,除了提香·韋切利奧的《酒神巴克斯與阿里阿德涅》之外,我還未看到如此準確有力地表達出這種感情的作品。這幅畫以蔚藍的天空為背景,描繪了克裡特的公主阿里阿德涅與酒神巴克斯相遇時的場景。
據奧維德的《變形記》記載,阿里阿德涅幫助英雄提修斯(Theseus)殺死半人半牛怪彌諾陶洛斯(Minotaurus),從迷宮中逃了出來。但不知道為何提修斯殺死怪物之後,棄阿里阿德涅而去。失戀後沉浸在悲傷之中的阿里阿德涅在海邊散步,突然聽到一聲雷鳴般的巨響。原來是酒神帶著一群薩堤爾在樹林裡玩耍時看到了阿里阿德涅,對她一見鍾情,駕著戰車一陣風地飛奔過來,並承諾"我會給你真正的愛情"。作為定情信物,他取下阿里阿德涅的頭冠拋向天空。飛向天空的王冠變成了星宿,見證著神的誓言。
巴克斯從戰車上下來,取下阿里阿德涅的王冠,拋向天空,提香畫的正是這個瞬間。整幅畫的主題和內容都充滿力量。位於中央位置的巴克斯,保持著投手扔出球後的動作。象徵著炙熱激情的紅色披風,飛舞在他身後那片蔚藍的天空中。左側的阿里阿德涅(她身上也有和巴克斯一樣的紅色披風)正因這突如其來的求婚而不知所措,而她頭頂上的星星圍作王冠狀在太陽下閃閃發光,剛剛她頭上戴的那頂王冠化作了"北冕座"。
《酒神巴克斯與阿里阿德涅》一眼看上去,十分明快敞亮。之所以給人這種感覺,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從構圖來看,這幅畫接近正方形,整體可分為左上角和右下角兩個三角形。在左上角的三角形中,是阿里阿德涅的世界,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湛藍的大海仿佛昭示著阿里阿德涅單純明朗的性格,身披藍色長袍的阿里阿德涅看起來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相反,在右下角的三角形中,匯聚薩堤爾、豹子、狗和蛇的酒神巴克斯的世界毫無秩序、狂放不羈、陰暗混亂,而且這個三角形中的背景顏色是昏暗的褐色。巴克斯雖屬於這個世界,但剛剛墜入愛河的他的身體正從"褐色三角形"飛向"藍色三角形",他搖搖欲墜,身上裹著的披風飛舞在風中,呼呼作響。
這幅畫吸引人眼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佔整個畫布一半以上的蔚藍天空。提香用玻璃般閃亮的藍色顏料塗了整個畫面,500年前的作品中使用這麼鮮亮的藍色,是非常罕見的。其實,藍色顏料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提香與喬凡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喬爾喬納(Giorgione)等人是16世紀威尼斯的著名畫家。(現在他們被稱為威尼斯畫派。)當時的威尼斯是貿易強國,幾乎每天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神奇物品在這裡中轉。
因此威尼斯有在別的城市見不到的顏料商人,他們會親自混合顏料,製作新的顏料。他們不僅將這些顏料賣給畫家,還為歐洲其他地區的畫家傳達繪畫界的最新動向。中世紀之後,威尼斯就成了玻璃工藝技術的麥加之城。威尼斯畫家在顏料商人的幫助下,將玻璃工藝裡粉碎的碎屑或玻璃質的著色劑摻到顏料中使用,因此提香等威尼斯的畫家能夠比歐洲其他地區更早地開始使用優質的顏料。
提香受費拉拉公爵阿方索之託,創作了這幅《酒神巴克斯與阿里阿德涅》。費拉拉公爵阿方索為了裝飾自己的王宮,委託當時最有名的畫家們為他創作一組神話系列的作品,提香便是其中之一。提香為了畫好希臘神話中酒神巴克斯與阿里阿德涅相遇的場景,仔細翻閱了希臘神話文獻。
在畫作的右下方,有一個與蛇糾纏的肌肉男,他的原型應該是1506年在羅馬近郊發現的拉奧孔群像雕塑。年輕的米開朗琪羅以及看過拉奧孔群像雕塑的畫家,都對那身發達的肌肉感到震撼,這個雕像也對之後的米開朗琪羅、提香和魯本斯等後代畫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酒神巴克斯與阿里阿德涅》不僅是描繪古代神話的一個場景的作品,也是展現卓越畫家提香才能的一幅巨作,因為他是在沒有畫任何草圖的情況下,直接在帆布上作畫的。如果提香沒有生活在威尼斯,估計也無法創作出如此閃耀的色彩。無論作品的主題是歷史久遠的古代神話,還是耶穌受難,作品本身也只是當下時代的產物而已。
說到這幅畫,有個故事一定要告訴你們。在阿里阿德涅的腳邊有個閃著金光的罐子,上面印有提香自己的籤名。提香對畫家這份工作感到無比自豪,他也是史上第一位在作品中留下簽名的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