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眾人熟知的「阿彌陀佛」為何被釋迦摩尼讚嘆為「佛中之王」

2020-12-20 新咖醉文化

佛教萬千佛,佛佛尊阿陀。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如果提到佛教,必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如來佛釋迦摩尼,也就是人們通常稱之為的:如來佛祖。但是,在佛教中,身為佛祖的釋伽牟尼,卻口口不絕的稱讚起另一位佛,不但這尊佛稱之為:無量光佛,甚至還說他是當之無愧的佛中之王,這個被釋迦摩尼大為讚嘆的佛,他就是阿彌陀佛。

在佛教中,諸佛雖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卻也是大小有別,大的佛,譬如如來佛祖,那就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至於小一點的佛,也是多如牛毛,在《西遊記》中,唐僧西去取經,觀音菩薩在臨行前給了他一件袈裟,這件袈裟其中的一個好處,就是動輒七佛隨身,也就是說,同樣身為佛,有的佛只能是做一些看護保佑的工作。到底是什麼造就了佛和佛的不同呢,這裡面是有說法的。

每一個追隨佛法的人,都會依靠自己對於大千世界的認識以及心中的慈悲程度來發宏願,所謂的宏願,便是佛教所謂的度,你是度己,你便只能成自己的佛,你要度人,你便是一個具有慈悲心的佛,你要度三千大千世界,就會得到如來佛這樣的成就。

佛法講究的就是捨己為人,觀音菩薩在證得佛果後,打算前往靈山成佛,可是在途中卻看到了眾生悲苦,因此他放棄成佛,又發了宏願,說是除非這世上再也沒有受苦受難的人,他才願意做佛陀,這種大慈大悲的宏願,讓觀音菩薩得到了無限的尊敬,也是為什麼觀音菩薩不是佛陀卻讓所有人尊敬的原因。

阿彌陀佛發的宏願,則是諸佛之中最為宏大的,甚至來說,他要度的世界不是三千世界,也不是萬千世界,而是一切十方世界,阿彌陀佛真正要做到的,就是讓光普照,普照一切的眾生,這就是讓釋迦摩尼如來佛稱之為佛王的原因。阿彌陀佛的另一個重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西方淨土,這方淨土是接受一切向佛之人的往生極樂之地,也是信奉佛教之人所最能期盼的佛果。

阿彌陀佛跟佛教的因緣,跟如來佛大有關係,當時成佛前的阿彌陀佛是世俗的一個大國王,本來一生是可以尊享榮華富貴的。在有一次路過舍衛國時,看到這裡的眾人,神情祥和,目光慈悲,他覺得非常的詫異,在詢問之後,得知是如來佛在此宣揚佛法,阿彌陀佛於是就在僕人的陪同下,前往孤獨園聽聞釋迦摩尼的講演。

本來釋迦摩尼每日只是講演三個時辰,但是那一天,阿彌陀佛卻覺得自己歷了八百四十二億年的光景,等到釋伽牟尼停講以後,阿彌陀佛覺得自己已經覺悟了,當下就要遣散僕人,追隨釋伽牟尼。

但是釋伽牟尼卻拒絕了他,說讓他回去自己的國土,然後再做打算。阿彌陀佛只能聽從釋伽牟尼的教導,他在回去的路上,閉目而行,口中念念不絕,說的就是「阿彌陀佛」,等到了國土上,他才開口說話,對他的兒女們宣講他所頓悟的佛法,其他的人都無動於衷,只有大兒子心神俱明,後來的證成了觀世音菩薩。

阿彌陀佛在辭去王位後,隻身趕回舍衛國,可是在接近舍衛國時,他卻停下來腳步,因為如來所宣揚的是三千大千世界,而阿彌陀佛卻認為一切世界都應普渡,要讓佛光無處不在,於是他沒有面見如來,而是自己發了大宏願,獨自修行。

阿彌陀佛發下宏願時,釋迦摩尼說他看到了無邊的佛光,而那種景象是不可思議的宏大,因此釋迦摩尼稱之為無量光,無量壽,無量佛。阿彌陀佛成佛後,就常駐在西方極樂,他不拒絕任何人成佛,也被稱為接引佛。在凡世中的人們,如果誰在死前念起阿彌陀佛的佛號,那麼只要他心誠願往,就會看到阿彌陀佛前來接引,而且阿彌陀佛所能現的佛像。

不但是三千世界,是一切世界中,都能隨時所往的,因此人們就常會念叨阿彌陀佛,而期望這個光之無量佛可以隨時為自己指引迷津。釋伽牟尼身為世尊,卻不敢自居在阿彌陀佛之上,雖然阿彌陀佛是聽了他的佛法宣講才有了法門緣分。譬如在中國,除了信奉釋迦摩尼的佛教徒外,還有不少的是歸於淨土宗,而淨土宗就是以阿彌陀佛為首,以接引和普照為修行的理念。

相關焦點

  • 阿彌陀佛成佛10劫,為何遠超諸佛稱為佛中之王,這是有很大原因的
    阿彌陀佛成佛10劫,為何遠超諸佛稱為佛中之王,這是有很大原因的。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49年,廣法門粗略的說就有八萬四千種法門。所以對於初學佛的人來說,有時會感到迷茫。站在佛的角度,每一種法門都能解脫成佛。但是站在凡夫的角度,要想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沒有善知識的指導,確實不容易。
  • 藥師佛、釋迦摩尼佛、阿彌陀佛,他們結的「手印」代表著什麼意思
    前面我們說過,大雄寶殿中分別供奉了什麼佛?那麼他們結印坐於蓮臺之上,細心的人可能觀察到了,他們的所結的印都是不一樣,每一尊佛所結的手印也不一樣。譬如萬佛樓,一萬尊佛,所塑形象也不一樣。那麼他們所結的手印是什麼意思呢?
  •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在我們的印象中,這三個不同的稱呼,指的應該就是同一尊佛,而且是佛門中絕對的大佬,那麼,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呢?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問題吧。
  • 「釋迦摩尼佛」與「阿彌陀佛」有什麼區別,看完你就明白了
    阿彌陀佛通常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代表無量的光明、智慧和壽命。阿彌陀佛創建了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生活的眾生壽命無量,並且永遠處在極樂的狀態修行,直至成佛。釋迦牟尼佛則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佛教創始人,如果沒有他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將無法接觸佛法。
  • 阿彌陀佛的老師,世自在王佛
    世自在王佛又稱為饒王佛、世間自在佛、樓夷亙羅佛,世自在王佛是阿彌陀佛的老師。世自在王是佛界大能,佛界之王,道力無邊,曾與鴻蒙道人賭鬥,一勝一負一平手,自誇先有造化後有天,我身還在造化前,疑似度過了十八個混沌紀元,後進入永生之門中,和洪荒祖龍,鴻蒙道人與方 寒聯手對抗諸位仙王,身上有卍字、佛字、禪字,實力極強,無法估量。
  • 佛教常識:為什麼說阿彌陀佛是十方三世第一的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上稱讚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非凡認為這可絕對不是客套話,而是釋迦世尊對阿彌陀佛無量功德的由衷讚嘆。阿彌陀佛佛佛同源,佛佛同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同一法身,無有差別。那麼,為什麼說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呢?
  • 如來佛?阿彌陀佛?是同一尊佛嗎?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想必看過《西遊記》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產生這麼一個問題。那麼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其實並不是,雖說,在西遊記之中,如來佛居住於西方。其於阿彌陀佛的佛國淨土「極樂世界」是一個方向,但卻實打實的「如來佛」並非阿彌陀佛!
  • 南中國上空拍到阿彌陀佛顯聖像 揭秘這尊佛的身世(圖)
    先不說照片中是不是阿彌陀佛,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佛教中最著名的這位佛,他為何叫做阿彌陀佛,有著怎樣的來歷,他是如何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又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 阿彌陀佛身世及成佛經歷(圖片來源:資料圖)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濁世之人,只要精勤心稱念阿彌陀佛,在臨終時,阿彌陀佛會親自接引是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不受輪迴之苦。
  • 簡單說說: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
    既然阿彌陀佛是本願成就的佛,那麼他成佛之後,他過去發願救度眾生的方式,以及他的光明能力,都要一一兌現,成佛就必須兌現,這叫「本願成就」。最主要的是第十八願,必須兌現。所以,我們要了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首先要了解四十八願。
  • 阿彌陀佛與如來佛是同個佛嗎?
    阿彌陀佛與如來佛不是同一個佛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大乘經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
  • 西遊如來佛每日誦念的阿彌陀佛是誰?誰在老君後再度化胡為佛?
    本文為「打通封神看西遊」第三章 封神演義中提到,封神大戰結束數百年後燃燈道人成為佛祖,又提到「多寶西方拜釋迦」。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寶道人在許多年後,為何會跑去靈山當了釋迦牟尼、如來佛祖呢?  如來佛祖執掌下的佛教,人人開口都念「阿彌陀佛」,大家想必都會猜測,這個阿彌陀佛是誰?為何如來佛祖對此人那麼尊敬,沒說一句話那都要道一句他的法號?  只因,阿彌陀佛正是引導釋迦牟尼得證金身正果之人。沒有阿彌陀佛,那就不會有如來佛祖。
  • 孫悟空封鬥戰聖佛,鬥戰勝佛和觀音菩薩比誰大?
    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彌勒尊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旃檀功德佛。南無鬥戰聖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文殊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淨壇使者菩薩。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 阿彌陀佛被稱為佛中之「王」,你知道怎樣念佛才會有感應嗎?
    念佛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簡單「念佛」的問題,我們知道阿彌陀佛的願力宏深,眾生就是憑藉阿彌陀佛的願力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我們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宏名,必得感應。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就包括了佛教所有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所謂「千句經文不如一句佛號」,可以說這一句名號是佛法之中的深奧之處。
  • 寺院中,阿彌陀佛的塑像,為何總是站著?
    詩文上說「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就是對淨土信仰之廣泛的最好寫照。正因如此,我們遊覽寺院時,見到最多的塑像,除了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大雄寶殿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也是其中之一。令許多善男信女疑惑不解的是,其他諸佛往往端坐在七寶蓮臺之上,眉眼低垂,法相莊嚴,給人不怒自威的感覺。
  • 釋迦摩尼佛的密乘法脈——大日明王上師SunGuru
    《釋迦摩尼佛的密乘法脈--大日明王上師》釋迦摩尼佛本身就是上師,兩千五百年前示現成佛,是幾千次示現成佛的其中一次。釋迦摩尼佛在古遠前,依止燃燈古佛上師,在密嚴剎土授記成佛。燃燈古佛也被稱為過去佛,是釋迦摩尼佛的上師。
  • 銅像阿彌陀佛擺件
    阿彌陀佛又稱無量清淨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觀自在王極樂世界中的阿彌陀佛佛、甘露王。密號為清靜。在釋迦牟尼未出世前,已經有佛的出現。接引道人便是釋迦牟尼前的佛祖,此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南無阿彌陀佛。
  • 彌勒佛在西天排行僅僅第八,為何卻被稱為極樂場中第一尊?
    極樂場梵文本意是幸福所在之處,是阿彌陀佛成佛時依因地修行所發四十八大願所感之莊嚴清淨佛國淨土,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極樂國土中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又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由金、銀、琉璃、頗梨(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頗梨、車磲(一種寶玉)、赤珠、馬瑙嚴飾之。
  • 供佛贊佛的功德很大,不必糾結用什麼水果,牢記兩個字很重要
    當弗沙如來觀察二人根基後,決定先度釋迦牟尼佛成佛,於是入火光三昧,等待釋迦菩薩到來。釋迦菩薩上山採藥,看見佛坐寶窟中放大光明,法相莊嚴,心裡生起歡喜敬信,隨即合掌向佛,一心諦觀,七天七夜用一偈贊佛: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釋迦菩薩七日七夜以一偈贊佛的功德,令他超越彌勒菩薩九劫成佛。
  •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不要再愚痴了!
    提到「如來佛」,大家也許都不陌生,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尋找到他的存在,「如來佛」,聽上去仿佛是佛教裡地位最高的。那麼在佛教中真的有「如來佛」這種說法嗎?我們常聽寺院裡僧人念「阿彌陀佛」,難道他和「阿彌陀佛」是同一尊佛嗎?如果不是,那「阿彌陀佛」指的又是誰呢?
  • 為什麼佛號是「南無阿彌陀佛」?理解「南無」二字的含義是關鍵
    類似於道教的「三清」,佛教也有「三尊」之說,阿彌陀佛就是佛教的三尊之一,而另外兩位尊佛是釋迦摩尼佛、藥師佛。能與這二人平起平坐,可見阿彌陀佛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首先我們來看「阿彌陀佛」的含義,因為佛教是古印度傳入中國的,所以「阿彌陀佛」是梵語的音譯,我們不能用漢語來理解。在梵語中,「阿」表示「沒有」的意思。「彌陀」是「限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