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讀《西廂》」前的參悟是「強說愁」?|從87版《紅樓夢》到原著

2020-12-07 中華書局

87版《紅樓夢》是電視史上的經典之作,其優美的音樂和出色的表演鑄就了它經典的品質。文學文本向大眾媒介的轉換,取捨之間,難免存在細節有誤、情節壓縮挪移失真等問題。

近期入選了2020年10月中國好書榜單的《有聲有色說紅樓》一書中,李山、徐德琳、貢方舟、薛宇四人對談,從電視劇聊到原著。且看第十集《聽曲文寶玉悟禪機》的「悟禪機」和「讀《西廂》」,融於一集是否妥當。

情節梗概

《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對應小說《紅樓夢》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回部分內容,圍繞賈母為寶釵過生日等事展開。

主要劇情如下:

寶釵、黛玉、寶玉及眾姊妹分別入住大觀園之蘅蕪苑、瀟湘館、怡紅院等處,姊妹丫頭日常間讀書寫字、彈琴下棋、作畫吟詩、描鸞刺鳳、鬥草簪花、低吟淺唱、拆字猜枚,十分快活。

鳳姐之女巧姐出痘疹,賈璉趁搬至外書房齋戒之機與廚子媳婦多姑娘私通。巧姐痊癒後,平兒在賈璉的行李中抖出一綹頭髮,幫其瞞過鳳姐。

賈母張羅替寶釵過將笄之年的生辰,酒席間有昆弋之曲助興。寶釵為討賈母歡心,點《醉打山門》,寶玉質疑,寶釵念「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句引得寶玉大讚,黛玉用《山門》《妝瘋》揶揄他。心直口快的湘雲直言齡官容貌似黛玉,寶玉使眼色制止,卻將湘雲、黛玉一併惹怒。他怏怏不樂,憶《南華經》、作偈語、填《寄生草》。黛玉、寶釵合力令寶玉收痴心。

茗煙為寶玉弄來許多古今小說傳奇本子,黛玉與寶玉花下共讀《西廂》。寶玉自比「多愁多病身」,說黛玉是「傾國傾城貌」,惹其帶怒含嗔,此時從梨香院傳來《牡丹亭》的婉轉歌聲。

對談紅樓

01 情節刪挪「露馬腿」

李山老師:電視劇87版《紅樓夢》第十集《聽曲文寶玉悟禪機》開始寶玉和諸姐妹入住大觀園,小說中本應是整個「紅樓」故事「新紀元」似的一個開端,電視劇改編者卻莫名其妙地將前面幾回寶玉悟道參禪的故事,剜過來加在入住大觀園後的情節中,其意圖似乎是想集中展現寶玉的內心精神與情感變化。問題是,寶玉的參悟與寶黛共讀《西廂記》兩件事,在小說分開是有其特定原因的;放在一起,要表達什麼?一會兒受「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啟發要離棄世界,一會兒又共讀《西廂》表露愛情,這樣演,表達寶玉做人沒個準星?兩事如冰與炭不可同爐,電視劇竟這樣攪和在了一起!

曹雪芹將寶玉的參悟放在入大觀園之前寫,還是在表現他「不知愁滋味」時的「強說愁」,是其後大徹大悟的一個小鋪墊,猶如交響樂中一個主題的初步「奏鳴」,是因「愛」而生的「厭」,但還不是真正的徹底的「厭」。徹底的「厭」是要隨著大觀園美麗青春世界倒塌,隨著「萬豔同悲」「千紅一哭」的真實向主人公寶玉完全展露後,才可到達的。就是說,這裡因與姐妹鬧彆扭而發生的參悟,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頭緒,經黛玉兩句轉語(禪宗詞,意謂可使參悟更透徹的言語)一番揶揄,以及寶釵博古通今的講解,也就暫時打消了(不過那兩句「無立足境,是方乾淨」,現在是對寶玉的「鎮壓」,以後卻變成二人的讖語)。到後來大觀園倒塌、一片「白茫茫」時,頭緒再次出現,可就再無「轉語」可下了(能下轉語的也已不在了)。總之,悟道參禪這個情節被割裂到大觀園內的故事情節中,十分不合理。

情節移動的不合理,馬上還會在電視劇裡顯露。看「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戲,鳳姐指著小旦角說:「這個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湘雲脫口而出:「是像林姐姐的模樣兒。」(第二十二回)這件事,挑事惹禍的鳳姐沒事,息事寧人的寶玉反而既得罪了湘雲,又惹惱了黛玉,活脫兒一隻兩頭受氣的風箱裡的老鼠。看黛玉說的氣話:「你又拿我作情,倒說我小性兒、行動肯惱。」這分明指寶玉勸湘雲「林妹妹是個多心的人,別人分明知道,不肯說出來,也皆因怕他惱」之言,就是說寶玉私下對湘雲說的話也被黛玉聽去,此無他,只說明這三人住的地方很近,都在賈母房屋的範圍內。若是進了大觀園,一人一個院落,寶玉對湘雲說的話,黛玉如何聽得見?電視劇的馬腳露得也太過,簡直連馬腿都露了。

方舟:誠如李山老師所說,電視劇第九、十兩集把小說內容刪改、移動得有些多了,很多情節邏輯性不強,人物塑造也略嫌倉促,比如這個「湘雲事件」。史湘雲算是很多人心目中除了寶黛釵、鳳姐外頂頂重要的關鍵人物,電視為了突出矛盾衝突,讓她上來就展現心直口快的性格特徵,把重要的情節鋪墊——寶黛、湘雲的日常相處刪了個乾淨。於是,就很難理解,為啥明明湘雲得罪了黛玉,黛玉好像不大計較?兩人照樣一處玩、一處睡,反而是賈寶玉來背了鍋、頂了缸。用現在的話說,黛玉和湘雲可是實打實的「閨蜜」。閨蜜間說話無所顧忌很正常,而一個男孩子跟著瞎攙和,活該被罵!

小說第二十一回中有一段很有趣的情節被刪掉了,那就是寶玉到黛玉屋裡,正巧趕上黛玉、湘雲起床梳洗,寶玉用了湘雲的洗臉水,還意圖吃胭脂。這就是幾個小兒女的日常!而且,正是因為寶玉與黛、湘親熱,才惹得自己的丫頭襲人不滿,襲人因此給寶玉臉色看,寶玉才有了讀《莊子》悟道的由頭。這個情節既是寶玉少年悟道的序端,又能說明黛玉、湘雲從小同吃同睡的關係,很重要。

02 賭咒達人賈寶玉

德琳老師:小說中湘雲惱恨寶玉給她使眼色,和寶玉拌了一回嘴,到賈母裡間,「忿忿的躺著去了」。寶玉只好又來找黛玉做解釋。這之前,湘雲到賈府都是在黛玉房中安歇的。寶玉天明時分「披衣靸鞋」來看她們。黛玉嬌弱,睡覺老老實實地蓋好被子。湘雲卻如淘氣小子,被子只齊胸,尤其「一彎雪白的膀子掠於被外」。寶玉只當湘雲是好兄弟,見了雪白的膀子,只是嘆湘雲睡覺不老實,還輕輕地替她蓋好被子。後文寫寶玉見到寶釵雪白一段酥臂,不覺動了羨慕之心。兩相對照,可見寶玉對湘雲從來沒有男女之情的。

不過還是有人吃醋生氣了。誰呢?襲人。襲人一是站在道德的立場上向寶釵表達不滿,這不滿當然是打著為寶玉好的旗號。她說寶玉「沒個黑家白日鬧的」,這樣做不符合分寸禮節,贏得了寶釵的高看。可是襲人忘了她和寶玉偷試雲雨,早已經不符合禮節了。二是氣色非往日可比,不理寶玉,要和寶玉「丟開手」。寶玉在無趣之中續《莊子》,賭咒發誓哄好了襲人。不過很快他又同時得罪了湘雲和黛玉。寶玉急得又發起惡誓來,可湘雲不理他這一套。尋了黛玉解釋,也落得個無趣而返。「暱而敬之,恐拂其意,愛博而心勞,而憂患亦日甚矣。」魯迅先生把這句話贈送給寶玉,真是恰當極了。

03 悟道還來讀《西廂》?

李山老師:這集的寶玉悟道、參禪,其實是有一個過程的,小說將這個過程分布在第二十一、二十二兩回中。讀《莊子》、仿《莊子》要淺些,起因是襲人叫他學好,還有湘雲見他「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邊送」,「伸手來『拍』的一下,從手中將胭脂打落」。接著,在小說的下一回,寶玉遭受到力度更大的夾擊,心中產生更大的無奈,遂「悟禪機」。先在薛寶釵生日看魯智深的戲,其中《寄生草》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讓他歡喜,「拍膝畫圈」地「稱賞不已」,寶玉頗似頓悟派。

然後因為給直爽的湘雲使眼色,既得罪了黛玉,又得罪了湘雲,一片好心好意,兩頭落不是。這是兩頭夾擊,形同撞牆,衝擊更強。寶玉因而「大哭」,感悟遂也更深一層,像模像樣地寫「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的偈子。這在小說勾畫的賈寶玉精神嬗變中,是未來大結局的端倪初見,很重要,不可忽略。也就在這時候,林黛玉特有的伶俐明爽的姿致,難得地得到展現。一句慧黠的「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的問語,一句透徹的「無立足境,是方乾淨」的「轉語」,把寶玉的危險念頭澆滅。這才是黛玉在寶玉危難處的挺拔,仿佛救苦救難的小菩薩一位。歷來信道家的,不一定出家,所以見寶玉仿《莊子》文,黛玉還只以「醜語」譏諷;可是,若迷上了禪,苗頭就危險了。這是黛玉絕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她要出手相救,以更透徹的了悟,讓寶玉知難而退。對寶玉,這是「截斷眾流」;在黛玉,則是「壁立千仞」。

寶釵呢?她說:「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兒一支曲子惹出來的。這些道書禪機最能移性。明兒認真說起這些瘋話來,存了這個意思,都是從我這一支曲子上來,我成了個罪魁了。」先自擔過責,他人也就不好再加責怪。這樣的行為邏輯,在寶釵是根本就不假思索的,因為她整個心理就是這樣構造的。繼而,她把寶玉的字紙撕得粉粹,並命人燒掉。林黛玉不同,她能急中生智,用智慧攔回寶玉的心。她的身姿挺拔,就在這樣的挽救中顯現,誰說黛玉一味嬌弱!作為黛玉的「友軍」,寶釵講禪宗「燈錄」中六祖慧能的典故,以此來對黛玉的救助行動做一個知識補充。一機智,一博雅,其間明顯的差別,又是不言而喻的。

方舟:在本集三十多分鐘裡,既有寶玉參禪悟道,又有他和黛玉共讀《西廂》,與小說的邏輯不合拍。參禪這事兒,李山老師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未來寶玉是要出家的,大家都知道,小說首次出現他參禪就是這裡,但這裡的參禪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強說愁」,黛玉一點一勸也就迴轉了。這裡,我想聊聊寶黛共讀《西廂》。

首先,只能是寶黛共讀,你能想像寶釵陪寶玉讀《西廂》嗎?畫面「太違和」,不敢看呀!寶釵肯定得嘮叨叨,寶玉也不能自己往槍口上撞!其次,只有寶黛共讀才能讀出意趣、讀出默契、讀出情懷,因為他們心靈相通,同樣不在乎世俗,以情為上,不論是花下共讀的《西廂》,還是梨香院裡飄出的《牡丹亭》,「情」都是其主旨,世俗傳統都是純真情感發展的阻礙,於寶黛何嘗不如此呢?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呀!最後,寶玉說自己是「多愁多病身」,黛玉是「傾國傾城貌」,這話出自《西廂》張生之口,寶玉說來還不清楚通透嗎?

德琳老師:黛玉葬花是《紅樓夢》中的經典情節,提及時大家一般會想到第二十七回的《埋香冢飛燕泣殘紅》。但黛玉第一次葬花卻是在本集,也就是小說的第二十三回。第二十七回的葬花伴著悲泣,是傷己、是憑弔,是發自靈魂深處的哀吟。而這一回的葬花是愛惜,是珍重,是寶黛共讀《西廂》的背景。寶玉在沁芳閘桃花底下看《會真記》,也就是《西廂記》。書中的「落紅成陣」觸動了他對眼前「落紅成陣」的珍惜。桃花落得滿身滿書滿地都是,寶玉擔心落花被踐踏,於是兜了花瓣,將其抖到水中。恰遇到黛玉來葬花,黛玉將落花裝在絹袋中,埋在花冢,讓落花隨土而化,認為這是最乾淨的。

引寶黛二人葬花的「落紅成陣」出自《西廂記》中的曲子《混江龍》:

落紅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池塘夢曉,闌檻辭春。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塵。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

這支曲子寫崔鶯鶯見了張生後情思悵惘。暮春時節,惜花自憐,只覺得所思之人雖隔花之近,卻遠於天涯。曲辭之美,正是黛玉讀完後「辭藻警人,餘香滿口」之類。而它所表達的情懷也正暗示了寶玉內心深處難以對黛玉說出的愛情。當寶黛二人共讀《西廂》之後,在書中情感的激蕩之下,寶玉情不自禁地借書中人物表白了自己的感情。

(節選自李山、徐德琳、貢方舟、薛宇著《有聲有色說紅樓:從87版電視劇到原著》,中華書局2020年8月出版,標題為編輯所加)

掃碼購買《有聲有色說紅樓——從87版電視劇到原著》【贈伯鴻獨家藏書票一枚】

(統籌:陸藜;編輯:思岐)

相關焦點

  • 七彩雲南攜手87版《紅樓夢》開播30周年致敬經典
    1987年5月2日,87版《紅樓夢》正式開播,一度創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觀,成為中國電視劇史上不可逾越的經典。今年是87版《紅樓夢》開播30周年,七彩雲南與《紅樓夢》因玉結緣,一場紅樓盛宴在北京七彩雲南唯美啟幕。明媚六月,北京七彩雲南攜手87版《紅樓夢》開播30周年打造系列活動,致敬經典,致敬中國傳統文化。
  • 想當年|87版《紅樓夢》30年(6)——歸結紅樓
    1987年春節試播六集,便已反響熱烈,而5月正式播出後,更是舉國轟動,收視率高達65%-75%,街頭巷陌,莫不議論,一度引起全民讀紅樓的狂熱浪潮,仿佛數百年前的境況重演——「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清·得輿《京都竹枝詞》)。
  • 87紅樓夢:黛玉對寶玉說「你就是騎自行車,我坐後面都高興」
    偌大一個賈府,從主子到奴才,個個心裡都有自己的算盤,行動就愛嚼舌根,在這種環境下,徹底成為孤兒的黛玉,除了賈母,她只信寶玉和紫鵑,只有這三個人,才會真心待她,給她「風刀霜劍」的日子,帶去溫暖和快樂。寶玉雖好,卻好得太泛濫了,對所有姐姐妹妹,以及丫頭們都好,這讓黛玉十分不放心,於是黛玉常常和他鬧。
  • 87版紅樓夢小演員今昔對比,變化太大認不出!
    87版《紅樓夢》能夠成為經典,除了眾所周知的原因,還有一點不能不說,那就是劇組對小演員的篩選和戲份的拍攝,也做得非常精細,絲毫都不含糊。今天我們就說說87版紅樓夢裡的幾個小演員。三十多年前,要拍電視找演員不難,難的是找小演員,拍小孩子的戲,這個不容易,因為那時候真正的童星不多,且劇組找演員的標準也不是找童星,而是要找最接近原著的一群孩子,經過培訓,化妝,讓他們在氣質上無限接近原著。87版中最有名的小演員,要數小英蓮了,扮演小英蓮的史可,當年只有四歲多,在北京讀幼兒園。
  • 胡玫版《紅樓夢》備受矚目,寶黛選角貼近原著,有望超越小戲骨版
    凡是對《紅樓夢》這部名著感興趣的讀者,大多應該都看過一點87版、李少紅版,以及小戲骨版的影視作品。而這幾部之間拉開的差距也是顯而易見的,87版已經成為了封神之作,小戲骨版的口碑也遠遠高於眾星雲集的李少紅版。
  • 87《紅樓夢》這段親密戲,劇本上沒有,他非要加上,說對得起場面
    87版《紅樓夢》拍攝的時候,王扶林導演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的篡改,原著中怎麼寫,他就怎麼拍,根本不像現在的編劇,可以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王扶林都是嚴格按照劇本,「忠於原著、妙於裁剪」的原則,進行拍攝。劇本由周雷,劉耕路,周嶺三位編劇,當時定下的原則,是確定《紅樓夢》原著範圍為前80回,後40回是另手續作。編劇按照原著的精神,周嶺年輕力盛、創作欲強,又是脂硯齋批註的擁護者,在上級決定對原著後四十回進行改編後,便承擔了改寫結局的重任。
  • 87版《紅樓夢》她所有戲份都被刪,如今在德國開餐館
    摯愛原稿《紅樓夢》的,大多也對87版的電視劇《紅樓夢》推崇備至。但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會有遺憾。我們看到的許多影視劇都經過了審核修剪的,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永遠是刪節版,87版《紅樓夢》也是。不知道的都會納悶,為什麼電視劇《紅樓夢》裡沒有秦鐘的戲份?因為刪了呀。
  • 為什麼87版的湘雲這麼可愛卻不符合原著?
    但是,要說她和寶玉最後修成正果,卻是很難符合作者原意的,畢竟最後的結局是「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不過,今天我們要談論的不是這一點,而是湘雲長什麼樣問題。關於兩大女主黛玉和寶釵的形象,《紅樓夢》中或寫意,或寫實,都突出了二人各自的特點,大家對此也都會形成比較統一的印象,不至於將「環肥燕瘦」搞混。可是對於史湘雲,原著中似乎著墨不多,因此大部分人眼中的史湘雲都是像87版中郭霄珍扮演的那樣,胖乎乎的,憨憨的可愛。
  • 《紅樓夢》裡為什麼要安排甄寶玉這個人物?
    因為在《紅樓夢》中,銜著通靈寶玉出生的是賈寶玉,不是甄寶玉,書中著力描繪的「木石前盟」,其中一方是石,石自然是假寶玉,也就是賈寶玉,不是真寶玉(甄寶玉);兩個寶玉都做夢,甄寶玉的夢境沒有所謂的一僧一道的神道點化,也沒有甄士隱、賈雨村見證,夢裡的那座廟也不是太虛幻境或者真如福地,也就是說,這個甄(真)寶玉無神話來歷,是實實在在的。
  • 87版紅樓夢演員罕見戲裝照,最後一張很多人沒認出來!
    好不容易從網上各處搜羅來了一組87版紅樓演員的戲裝照,一起分享給你喜歡紅樓夢的你們,看看你們都猜得出他們是誰嗎?有的很好認,有的就不那麼認了。原著裡,襲人是寶玉身邊的首席丫鬟,像一個保姆兼大管家一樣,負責寶玉的飲食起居,管理著怡紅院裡的大小事務,是個溫柔和順,忠誠沉穩的女子,可以說,袁枚把襲人演活了。
  • 87版劉姥姥和李少紅版劉姥姥,哪一個更符合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呢?
    在這些以《紅樓夢》原著為依據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最為觀眾所喜愛的當屬王扶林導演執導的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這部電視劇無論是從情節的選取、演員的選擇,還是服裝的設計、音樂的編排上都堪稱經典。電視劇裡面塑造出的經典人物形象數不勝數:除了寶玉、黛玉、寶釵、探春、王熙鳳等主要人物以外,就連那些出場次數不多的小人物也被塑造得栩栩如生。
  • 如果曹雪芹現在還活著,他對87版紅樓夢電視劇滿意嗎?
    不過87版紅樓夢是第一次把《紅樓夢》小說完完整整的搬上螢屏,從第一次的角度上來講,曹雪芹對87版紅樓夢電視劇應該是滿意的。每個人都會有第一次的情懷。拿金庸劇來說吧,我們非常喜歡的《神鵰俠侶》是古天樂李若彤這一版,認為劇中人物最接近原著,但是相比較小說的作者金庸,他更喜歡劉德華陳玉蓮版的《神鵰俠侶》,換句話說香港人最喜歡的《神鵰俠侶》也是劉德華陳玉蓮這個版本。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時代情懷。
  • 上海越劇院版《紅樓夢》唱響 與87版「紅樓」喜相逢
    上海越劇院版《紅樓夢》唱響 與87版「紅樓」喜相逢 2018年08月20日 09:43   來源:北京青年報
  • 窮到吃不起肉、36集拍了3年,87版《紅樓夢》幕後全是心酸
    這部紀錄片主要講的是當年拍攝87版《紅樓夢》的一些故事。現在的小盆友可能沒有看過87版《紅樓夢》,這一版《紅樓夢》真的是良心大作,經典到難以被超越。為了讓演員們氣質不違和,開拍前給演員們開班補習,每天上課到深夜。
  • 史家被抄後,87版紅樓夢安排史湘雲做船妓為何惹爭議?
    也正是在那裡,史湘雲說了一句「寒塘渡鶴影」,而黛玉回的則是有些傷感的「冷月葬花魂」。這個聯句,當時或許不覺得有些悽涼,但後來史家出事以後,黛玉也因病重最後在絕望中淚盡而亡。那個中秋後來成了史湘雲最美也是最後的回憶,關於史湘雲的結局,史家被抄後,87版紅樓夢安排她做了船妓,卻引來了爭議,原因有二,如下:一、前八十回中沒有做船妓的線索。在前八十回中,根據書中描寫,史湘雲前後共進賈府三次,每次都有詳細的描寫。尤其是第二次進賈府,提到了史湘雲的婚事。
  • 為什麼總有人說,花襲人處處提防林黛玉?紅樓夢是宮鬥劇嗎?
    更可笑的是,有不少讀者,都支持黛玉晴雯,認為這一派是正統,或者說這就是電視劇裡的正面人物,至於薛寶釵襲人等輩,成為反派。如果這麼讀紅樓夢的話,或許也有一番風味。可是如果一直這麼讀紅樓夢的話,只能說很幼稚。紅樓夢雖然是全景式地描寫豪門貴族的生活,但大體上描寫的是家長裡短的生活。絕非是三國演義,今天苦肉計,明天連環計,後天反間計。
  • 87版《紅樓夢》16首全版插曲,讓你一次聽過癮!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我國文藝剛從「文革」中甦醒並進入到迄今為止最為繁榮的黃金時間。王先生在潛心研讀原著後,經過慎重選詞和反覆推敲,沒有用任何現成的素材,純粹按《紅樓夢》本身的內容,運用了今人所能理解的全新的、只屬於《紅樓夢》的音樂語言,嘔心瀝血,歷時四年半,創作出《枉凝眉》、《葬花吟》、《紅豆曲》、《秋窗風雨夕》等曲子,都堪稱傳世經典。
  • 上海青浦大觀園,讀經典看名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寶玉來過,卻在這裡做了千古一夢,一場千古夢魘。《紅樓夢》中的原話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當你把真實的東西當作虛幻的東西來看時,那虛假的東西甚至比真實的顯得更加真實,把不存在的東西說成是存在的東西時,那捏造的事實甚至比存在的事實更顯真實。太虛幻境是天上的大觀園,大觀園是人間的太虛幻境,這便是看懂紅樓的第一步。
  • 87紅樓夢:「賈寶玉」頭上有隻蒼蠅,陳曉旭一句話,逗得全場大笑
    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
  • 《紅樓夢》前80回,曹公筆中22首黛玉寫的詩,別有洞天!(收藏)
    87版《紅樓夢》林黛玉劇照1.黛玉:葬花吟這首詩是借寶玉尋黛玉時,以寶玉的視覺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