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 這份孝心和耐心真讓人感動

2020-12-19 川北在線網

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 這份孝心和耐心真讓人感動

時間:2020-10-03 21: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 這份孝心和耐心真讓人感動 近日,吉林四平56歲的鄭力師傅陪82歲的母親用擀麵杖打球的視頻走紅。鄭力師傅說,他從2000年開始陪母親鍛鍊,至今已經20年了。他還自創用擀麵杖頂球,母親最喜歡運動就是頂球和飛碟。現在每天都要陪母親

  原標題: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 這份孝心和耐心真讓人感動

 

  近日,吉林四平56歲的鄭力師傅陪82歲的母親用擀麵杖打球的視頻走紅。鄭力師傅說,他從2000年開始陪母親鍛鍊,至今已經20年了。他還自創用擀麵杖頂球,母親最喜歡運動就是頂球和飛碟。現在每天都要陪母親打球。

 

  孝敬是日復一日身體力行,孝心沒有休止符!這個鍛鍊活動是從2000年開始的,都是兒子換花樣好動腦筋,這些個好項目都是我自個創意出來的,就是變個花樣嘛,都有一些難度和樂趣,主要是他最喜歡的擊球和飛碟,所以這兩個就可以說百百玩兒不厭呢,多的話就是早晨下午,下午晚上都得開。在我在做飯的時候。那飯鍋還冒氣兒呢,那邊兒要炒菜了,母親都要陪她玩一下。有很多人都被感動了。

 

  用擀麵杖擊球,這技術真是沒有20年練不出來。我自己用桌球拍都不會打的這麼好。看奶奶的技術簡直就是國家隊下來的。飛碟玩的堪比專業選手,太颯了!這真是應了那句話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個告白可能就是兒子對母親的孝順吧!奶奶接飛碟時候不經意的樣子大概就是絕世高手的樣子。

  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孝敬是日復一日身體力行,孝心沒有休止符!最牛的還是兒子,每一個球都能打到奶奶手臂接球範圍內。這兒子難道是年輕的時候應該是社區桌球冠軍選手吧!太有愛心和耐心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兒子陪八旬母親用擀麵杖打球
    近日「兒子陪八旬母親用擀麵杖打球」的視頻火了除了用擀麵杖打球他們還會用兵乓球拍的手柄同時打兩個球兩手用陀螺交替打球2000年開始陪母親鍛鍊至今已20年鄭力自創了用擀麵杖、木棍等工具打桌球希望能增加鍛鍊的難度和樂趣
  • 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 現實版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太感人...
    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 現實版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太感人了 ​時間:2020-10-04 11:09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 現實版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太感人了 近日 兒子陪八旬母親用擀麵杖打球 的視頻火了 除了用擀麵杖打球
  • 近六旬兒子陪八旬母親擀麵杖打球,20年不間斷
    近六旬兒子陪八旬母親擀麵杖打球,20年不間斷吉林省四平市的鄭力今年56歲他的母親鞠淑清已經82歲高齡為了緩解母親的腰腿疼和肩周炎從2000年開始只要天氣允許他就會帶著母親到家附近的廣場或者體育場打球、點擊播放 GIF 2.1M從扔飛盤、打羽毛球到打桌球即便是在狹窄的屋子裡母子倆照樣玩得不亦樂乎鄭力還自創了用擀麵杖
  • 真厲害!擀麵杖都能打桌球
    真厲害! 近日「兒子陪八旬母親用擀麵杖打球」的視頻火了視頻中的男子是吉林省四平市56歲的鄭力師傅他的母親已經82歲高齡
  • 安徽好人:樅陽最美孝心兒子——李飛
    安徽樅陽縣湯溝鎮陳公村紅心組青年農民李飛在照顧癱瘓父親8年的過程中,經歷了太多的艱辛和挫折,卻始終無怨無悔,用行動詮釋了「百善孝為先」傳統美德。 被網友譽為「最美孝心兒子」、「為人子女的楷模,和諧社會之榜樣」的樅陽縣湯溝鎮陳公村紅心組青年農民李飛,面對高位癱瘓、已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長達8年之久的父親,他放棄了學業、工作和婚姻,不離不棄,悉心照料,無怨無悔,用愛心和孝心演繹著人間真情,他的事跡經媒體報導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人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李飛,好樣的」。
  • 這個成人禮,他的做法感動了無數人
    亦或是用攢了好久的零花錢買的一件襯衣……我的18歲2月27日,成都市溫江區第二中學2019屆高中學生成人儀式上,高三三班學生曾沐嶺森用一枚鑽戒,來表達他對母親的感激和承諾,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彌補母親的遺憾。
  • 菏澤八旬兒子為母親琢磨三餐 111歲母親每晚都會「點菜單」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袁野 定陶報導11月27日,大眾網菏澤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題為《菏澤85歲兒給111歲媽餵水果:我老了娘還在是最大的福》的文章,一段兒子用熱水燙過葡萄,細心剝皮後餵給母親吃的視頻,感動了眾多網友。
  • 擀麵杖打球的奶奶又學會背三十六計 這奶奶太厲害了
    擀麵杖打球的奶奶又學會背三十六計 這奶奶太厲害了時間:2020-10-26 11: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擀麵杖打球的奶奶又學會背三十六計 這奶奶太厲害了 為幫患有肩周炎的母親強健身體,鄭力20多年來堅持帶母親運動,還開發出新玩法,扔飛盤、用擀麵杖打桌球擔心母親未來打不了球
  • 又和詹姆斯槓上了!倫納德揭秘,為何注重養生:要陪兒子一起打球
    緊接著這位FMVP還坦言:我的兒子是我繼續打球的動力,一旦他到了可以打籃球的年齡,我希望還能跟他一起打球。從倫納德的言語中,明顯能夠感覺到小卡非常期待與兒子在球場上同場競技的那一天。
  • 母親救人反被害,兒子大罵老天無眼,老天卻說是兒子害了母親!
    因為那年鎮上的人為了搶食物,都是撕破了臉皮,村口住著一對母子,母親黃秀蘭和兒子張漢,母親黃秀蘭是一個勤勞心善的女子,哪怕是這饑荒年,看見熬不下去的人,她也會幫一幫。也就是因為幫助快餓死的人,她暴露了糧食,被鄉民們一槍二光,這些日子她和兒子熬不下去了,就一家一家上門求糧,可鎮上的人卻好像聽不見一樣,閉門不出,走投無路的黃秀蘭只好帶著兒子離開了風華鎮,去外面尋找食物。
  • 百歲母親給七旬女兒壓歲錢 何止是感動
    視頻記錄了105歲母親給74歲女兒壓歲錢的溫馨一幕,視頻的背後,是這個五世同堂家庭的子孫賢孝,是百歲人瑞的幸福晚年。(見2月11日的中新網)  百歲母親給七旬女兒壓歲錢,看後,讓我們做子女的十分感動。因為無論子女有多大,在媽媽的眼裡永遠是個孩子。這種親子觀念早已根深蒂固,那么子女們的感恩意識和孝道觀念不能像脆弱的絲線,經不起拉扯,而應當也根深蒂固。
  • 悉心照料癱瘓公婆 孝心事跡感動鄉鄰
    點擊藍字2020羅連香,一名極為普通的農村婦女,作為一個兒媳,多年來她一直不辭辛勞悉心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婆婆,用一顆善良孝順的心譜寫了近幾年婆婆胡月英癱瘓在床,原本她老公有兩兄弟,弟弟意外死亡後,弟媳帶著兒子外出務工,因此照顧婆婆的擔子就落到了羅連香一個人的肩上,幾年來婆婆身體一直不好,生病吃藥是經常的事,羅連香悉心照料,一看到婆婆身體不舒服便會馬上帶去看病,及時治療,端茶遞水每頓藥都親自照顧婆婆服下。羅連香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孝」的含義。
  • 感動!母親去世,他帶父環遊中國,用大江大河治癒悲傷
    今年5月,36歲安徽男子白宇的母親因患癌症不幸去世,對白宇父親造成很大的打擊。為了治癒父親心中的悲傷,白宇帶著父親歷時150多天環遊中國,走遍了除東北、海南、臺灣以為的所有省份。這6個月裡,他陪在父親身邊,給父親拍照、拍攝視頻,一起走過名山大川,讓父親漸漸走出心中的悲傷,更讓他重新認識了父親。「原來父親並不是個沉默寡言的人,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他開心得像個孩子。」這件事看似平常,但要做到並不容易。捫心自問,緊張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有多少人能騰出150天專程陪伴父親旅遊?
  • 致愛母親 濟寧一拉麵館送出1500碗孝心牛肉麵
    原標題:致愛母親 濟寧一拉麵館送出1500碗孝心牛肉麵大眾網濟寧·海報新聞5月12日訊(見習記者 蔡國建 宋子群) 12日,濟寧城區一家牛肉拉麵館為感恩母親,在母親節當天免費送出1500碗孝心面。
  • 孝心感天動地,就算是和平星附著的鯉魚旗也能被感動,放下仇恨
    摘要:世界這麼大,但是在任何時候有一種情那是無與倫比的,可以把任何事任何人感動,那就是孝心。在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孝心一直是我們所追求的,因為孝心是我們一個人自身教育的體現,假如一個人沒有孝心那還有其它的情義嗎?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爸爸媽媽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了我們連對生我養我的父母親都不孝,還配生活在這個世界嗎?
  • 兒子50萬元敬獻母親 母親悉數捐給曾任教的小學
    這幾天,在寧波象山縣石浦鎮番頭村,有一件善事讓村民津津樂道:退休教師孫美果將兒子給她買房子養老的50萬元悉數捐給了當地的番頭小學。今年66歲的孫美果曾是番頭小學的老師,在那裡工作了14年,2003年從該校退休。孫老師一直想儘自己所能為曾經工作過的學校做點事。
  • 金枝欲孽:太醫是被玉瑩的孝心感動,誰知玉瑩會利用他的同情心
    用自己笨拙的一隻左手亂拆一通,是她和母親的畫像。她笑了,喜極而泣的表情,語無倫次的說著話。在孫白楊眼裡看來,這應該是玉瑩的真性情,只有說起她母親的時候,才會有溫柔的目光。是被玉瑩的孝心感動?的確有點這個因素,但更多的是孫白楊自身對母親的思念湧上心頭,是他心裡的「內在小孩作祟」。所以主動完成玉瑩剩下來要做的事情。比起玉瑩本人陳述,在安茜口中說起玉瑩的身世,令孫白楊更有代入感。1.孫白楊讓玉瑩忍讓,玉瑩表示自己還忍得不夠多嗎?她也想自私一次,不用看別人臉色。
  • 兒子孝心是「良藥」:八旬老人與食道癌抗爭16年
    馮二妮得知自己得了食道癌後和王永方抱頭痛哭。王永方回憶說:「我們全家都是農民,確實拿不出錢為我母親治病。我母親當時一直要求放棄治療,可我是她的兒子,不能棄她不管哪。就算是貸款、借錢背上一身債,我也要為她治病。只要有希望,我就不會放棄。」聽說林州市有治療食道癌的專家,王永方就帶著母親到林州做手術。手術後,醫生說再觀察觀察吧,即使能挺過去,情況再好也只能撐10年。
  • 六旬女兒訓八旬母親,退休老人新型壓力出現
    記得曾經看到看到過一個短視頻,視頻中是一位86歲的老母親拿著棍正在打46歲正在吃飯的兒子,母親邊打,兒子邊樂。旁人問他,被打了為什麼還笑,他卻說,媽媽年紀那麼大了還能打我,我怎麼能不開心。兒子轉頭對母親說,好好地活,活個200歲,你還可以天天打我。「你就不能讓我省點心?」
  • 一餐一飯每天不重樣 成都女子用孝心書寫「媽媽的菜單」
    成都溫江區的張志秀,手寫的一本「媽媽的菜單」,讓這份陪伴又多了一份健康和快樂。從一起居住、相守到每天的照顧,張志秀已和母親走過了54年的歲月,如今輪到了女兒照顧母親的時候,在為92歲的母親製作一日三餐時,她堅持每天的飯菜不重樣,並由此制定了媽媽專屬的食譜菜單,有網友稱:「沒有比這更昂貴的菜單。」她說:「陪伴是作為子女應該做的,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希望媽媽的晚年能吃好一點,身體更健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