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了,又到了吃餃子的季節。要說餃子與中國節日的聯繫,有句話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作為一個北方人,我要說:「不管什麼節,吃餃子就對了。」
餃子作為北方的一種備受喜愛的傳統主食,已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了,至於究竟有多長,百科告訴我是一千八百多年,也就是東漢時期,就有餃子了,那個時候叫「月牙餛飩」。據傳是由醫生張仲景發明,最開始是用於治療病人耳朵上的凍瘡。
到了唐代,餃子已經發展於現在別無二致的樣子了,吃法也與現在相同。而餃子與餛飩的區別也越來越明顯,所以在唐代才正式將餃子和餛飩區分開來。
後來在宋代,餃子被稱為「角兒」,也就是「餃子」一詞的起源。也是在宋代,餃子傳入了蒙古,成為現在蒙古蒸餃的起源,之後又隨著蒙古國的四處徵戰,傳入了俄羅斯、波蘭、土耳其、義大利等國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俄羅斯餃子、印度餃子、墨西哥餃子、義大利餃子等。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世界各地的餃子都有什麼不同。
中國
首先我們肯定要先來說說中國的餃子,因為光是中國的餃子就已經有很多種了。
從做法上分類就有水餃、蒸餃、煎餃、炸餃子等等。
而從包法又分了鎖邊餃、三角餃、蛤蜊餃、波波餃、元寶餃、四喜蒸餃等等,最多的教程足足有35種,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餃子包不成的。
若是從地域分類,那又各有各的不同。比如四川鍾水餃、揚州蟹黃蒸餃、廣州澄粉蝦餃、北方水餃、蘇州狀元餃等等不同味道,不同形狀,不同材料的餃子。
中國的餃子,我們真是太熟悉了,這裡也就不多說了,而且中國餃子的文化博大精深,真是說也說不完。
俄羅斯
又蒙古人傳過去的餃子,如今在俄羅斯也成了非常有人氣的一道料理。外形和我們常見的鎖邊餃和元寶餃很像,不過不知道俄羅斯的餃子經歷了些什麼,才變成現在這樣。俄羅斯餃子是分葷素的,也有我們常見的一些肉餡,但重點在於它的蘸料。如果說,我們吃餃子一般要蘸得是醋,那麼俄羅斯人吃餃子要蘸得,是酸奶或者奶油。沒錯,是酸奶。
而俄羅斯素餡餃子在從沒吃過俄羅斯餃子的人看來,絕對是一種黑暗料理。比如什麼土豆泥餡、蘋果餡、櫻桃餡……土豆泥餡還能接受,想來不會很難吃,但是這個櫻桃餡是什麼鬼……不過很多吃過的人都說,會慢慢愛上櫻桃餡,難道櫻桃餡有一種神奇的魔力?
義大利餃子
義大利餃子也是義大利的一道傳統美食,雖說名叫餃子,但感覺和義大利麵很像。傳統吃法是與高湯一起煮著吃,不過現在也有澆醬吃的,就像義大利麵。
義大利餃子的麵皮是用面和雞蛋製成的,包餃子的方法也與我們有很大的不同,中國是先擀出餃子皮,再包住肉餡。而義大利餃子的餃子則是先將皮擀成一個長條,然後一堆兒一堆兒的放好餡料,再放上一張麵皮,最後直接用到刀,像切披薩一樣,將一個個餃子切開就完成了,製作方法可以說是非常簡單了。
不過和俄羅斯餃子有一點很像的是,義大利餃子也暗藏黑黑暗料理的潛質。比如奶酪餡、南瓜泥餡、菠菜餡……我還是覺得牛肉餡的比較好吃……不過它的各種醬可是讓我流口水~畢竟我是一個愛吃義大利麵的人~牛肉餡餃子加奶油芝士醬是絕對不會錯的!
除了這兩個國家之外,他國家也有各種各樣的餃子,比如波蘭的奶渣餡餃子、印度的烤餃子、匈牙利的果醬餡餃子。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包不上!
不過雖然現在看著感覺這些餃子很奇葩,沒準吃過一次之後就上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