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到有微商為它吵架 臨安小香薯之父說現在的口感最好

2020-12-06 浙江在線

2017-07-31 10:48 |都市快報

圖源網絡

臨安小香薯最近火了,火到有人為它吵架了。

7月10日,一篇題為《假薯傷農之痛何時消,央視力推正宗天目山小香薯要絕產,不讓樸實薯農血本無歸!愛心接力求傳遞》的微信文章說:一個叫「曹蔚」的年輕農業慈善家,接到臨安74歲老農「樓長根」的求助電話,「樓長根」帶著沮喪哀求的聲音一句句地問「曹蔚」:「你書讀得多,家裡的番薯再賣不出去都要爛掉了,可以幫忙想想辦法處理下嗎?」

文章圖文展現「曹蔚」在「樓大伯」家裡挖香薯、煮香薯的過程,號召廣大網友幫一把「樓長根」,「大地上還有很多很多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後直奔主題:賣香薯。

這篇微信文章說:「5斤正宗天目山小香薯,只要67元,更重要的是,這批小香薯總量約為40萬斤,由於正宗的小香薯一年只產一季,一旦售完,再需要購買就要等到來年……」文章的末尾有個二維碼,掃描進去是一家叫「遇見好物」的微商店鋪。

昨天(7月30日)晚上,這家「遇見好物」微商店鋪出售的香薯產品,已賣出1.7萬份。

過了幾天,網上又出來另一篇文章:《揭露「臨安小香薯滯銷公益義賣」真相,別讓你的愛,成了害!》文章質疑前一撥「曹蔚」的行為是「假慈善」。主要有三點疑問:

1.樓大伯從來都不認識「曹蔚」,更沒有給「曹蔚」打過求助電話;

2.「曹蔚」在樓大伯家收購了少量小香薯,是以比市場收購價低很多的價格收購的。精品按照3.2元的單價,小規格一點的按照1.8元收購。平均單價2.5元。這個價格遠遠低於臨安當地小香薯收購價;

3.目前臨安當地小香薯正在熱銷,沒有任何滯銷情況。樓大伯家裡只有5畝地,總產量1500斤。「曹蔚」先生公益文中說滯銷總量為40萬斤,如果按照平均畝產300斤來測算,要一千多畝地。一千多畝地的滯銷,臨安政府早就會來解決了。

記者在臨安於潛鎮祈祥村拿出薯農「樓長根」的照片給村委會辨認。村委說,照片上的人叫李樂盈,家裡有6畝地種小香薯,年產6000多斤。

這位「樓大伯」是誰? 

他家的香薯真的賣不掉了嗎?

7月25日,記者赴臨安,實地尋訪在爭議中頻頻出現的「樓長根」大伯。

根據文章描述,我們找到了臨安於潛鎮祈祥村。但並沒有找到一個叫「樓長根」的薯農。

「朱長根倒是有一個。」盈村村委會一位人士說。翻出照片給他們看,有人說此人叫李樂盈,就住在不遠處的河岸邊,往深山走過一座橋就到了。

李樂盈大伯70歲,種了10多年小香薯。

李大伯的家在小丘陵半腰,一間正屋、一間偏屋。正屋又有兩層,一層用來做飯、洗漱等生活起居,二樓住人;偏屋用來養家畜。屋前的寬綽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

此時大伯在睡覺,兒子李雲剛剛從地裡挖番薯回來,一身汗。

大伯不會說普通話,會說福建方言和臨安當地方言,兒子李雲在一旁翻譯。聽下來,他們在民國初期舉家從福建遷徙到臨安於潛,世代務農,目前一人分得6分地,加上承包的土地一共6畝地,都用來種小香薯,年產6000多斤。而番薯藤用來餵豬。家裡養了兩頭豬。

李大伯說,20多天前兩個男人突然到訪,聽語氣是姐夫和小舅子的關係。他們打算收購李大伯家的小香薯,精品按照3.2元的單價,小一點的按照1.8元收購。平均單價2.5元。

大伯說,文章中的「曹蔚」來過,但他之前沒給他打電話求助過,「當時他拍了照片,但沒說要發到網上,也就沒問過我年齡、姓名。」大伯臉上顯出無奈,攤了攤雙手,「照片都拍了,都放到網上去了,也沒辦法了。」

第二撥來的人是一男一女,女人全部收購李大伯家裡的小香薯,好的3.8元一斤,次一點的2.6元一斤。女人說,地裡還沒有收割的,等以後挖出來,電話打給她,她馬上會派人過來收購。「他們做生意講信用,他們有一塊業務也是做番薯生意的。」李大伯說。

曾有兩撥人馬到訪李樂盈大伯的家,但李大伯堅稱他沒有向任何人求助過賣香薯。

去「樓大伯」家的兩撥人是誰? 

他們各自的意圖是什麼?

記者試圖聯繫前兩撥掐架人士。

根據李大伯兒子李雲提供的第一撥來訪人的聯繫電話,記者打了三次電話沒接,第四次終於接了。對方表示:「曹蔚那天和我一起去的李大伯家,」他說,這家小香薯每年是他們在收的,他收購李大伯家的價格比市場收購價高出3-5毛錢。

為什麼賣得比市場價高一些?他說:「你得算上人工成本、運輸成本,所以價格會超過一點。」

至於把李大伯杜撰為樓長根、李大伯沒有女兒說成有女兒、李大伯沒有打過電話求助說打過電話求助等問題,他回答:「這個要問文案方,他們要怎麼寫就怎麼寫,我只是一個合作者。」

問能否提供文案方的電話,他說,「這個沒有必要提供。」

記者核實到第二撥去李大伯家的,有一個上海女人,姓餘,網名叫「惜福老餘」。她在微信公眾號「惜福食品」發表了對曹蔚的質疑文章。

餘女士回應記者:

我自己在做農產品電商的,之前一些客戶給我們看曹蔚搞紅棗的事情,我請教了幾位業內專家和紅棗供應商,找出證據來證實這場公益是有水分的。結果過了一段日子,他開始搞小香薯了,小香薯是我們在做的商品,我們很專業的,就想去看看滯銷求助是不是真的,如果真的是公益,我們可以聯手去幫樓大伯。事實證明這個公益也是有很大水分的。

不過,當時餘女士不知道「樓長根」這個名字是假的,她在質疑文章中,仍用的是「樓長根」大伯的名字。

「當時在臨安樓大伯家,我拿曹蔚照片給他看,問是不是這個人,他說是的,不認識,也沒打過求助電話。」餘女士說。

臨安新聞網2016年7月13日報導,CCTV-7軍事·農業頻道《聚焦三農》欄目組來臨安天目山鎮橫塘村,拍攝了當地種植和收穫天目香薯的場景。報導說,小香薯是臨安特色雜糧,近幾年來俏銷長三角,去年藉助電子商務,銷售進一步走旺

村支書說,小香薯沒有往年火了 

不過,滯銷的情況倒是沒有

小香薯到底有多火,要鬧到掐架的地步?

臨安於潛鎮祈祥村村支部書記史先生說,祈祥村的農民種了十幾年小香薯,一開始是有人試驗種植小香薯,後來種的人越來越多。「其實今年的小香薯沒有往年火了。6月24日洪水災害一弄,產量下來了,同時受到外來香薯的衝擊……現在好一點的臨安小香薯,收購價大概4塊多錢一斤,這比去年低多了,去年要七八塊呢!」

祈祥村隔壁、臨安天目山鎮九裡村村支部書記朱益勝也說,「因為前期雨水多,加上去年冬天溫度比較高,導致苗不大好,所以今年小香薯產量低……不過,滯銷情況倒是沒有,只是價格上不去,因為外面的小香薯進來不少,全部冒充天目香薯在賣,所以天目香薯價格低下來了。」

臨安小香薯的來歷

記者找到了臨安小香薯的鼻祖——浙江省農科院季志仙教授,他說:

以前我們都培育那種大番薯的,味道淡,有粗纖維。1998年,我們挑了一批小個頭的紅薯去省農博會賣,發現十分暢銷,我們開始考慮培育種植小香薯。當時我們有一些品種產小紅薯的概率較高,但那時候的品種,早挖出來不好吃,要等到11月份才好吃,後來我們改進了,培育出一種「心香」品種,早挖一樣好吃。

2003年,我們找到臨安一些種植戶,教他們去種小香薯,在當地種植成功,這在全國是首例,後來在臨安當地慢慢推廣開來,價格一年比一年好。再後來,品種引來引去,全國都開始種植了。

臨安小香薯在七月八月挖出來的品質是最好的,外觀上,臨安小香薯是紅皮黃心的,裡面纖維基本沒有,吃起來是甜的香的,口感很好。

(原標題《火到有微商為它吵架 樓長根大伯真有其人嗎?》,原作者羅傳達,編輯呂藝真)

1501469335000

相關焦點

  • 臨安小香薯!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美食臨安小香薯,我的創作領域可能不太會給大家介紹美食,為什麼給大家介紹,是因為最近它成為了我每日必吃的食物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身上的肉肉是越來越多,最近也是也在和脂肪做鬥爭。對於這款小香薯我只能說是百吃不膩,首先說說產地:臨安小香薯,臨安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歷史呢也是可以延伸到宋朝,19年也是入選了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臨安小香薯也就是眾多農產品之一了。
  • 臨安天目山小香薯文化節即將開幕
    臨安天目山小香薯文化節即將開幕 2018年07月06日 21:38:24來源:  一年一度的天目山小香薯文化節又要來啦。7月12日,臨安天目山第三屆小香薯文化節將在天目山鎮九裡村開幕。當天除了有新上市的小香薯及系列產品外,天目山小香薯的特製「身份證」也將揭開神秘面紗。
  • 臨安天目山小香薯又到收穫季節了,你到底吃過幾次真品?
    田林海——臨安天目山九裡村人。15歲開始跟著父親下地幹活種紅薯,到現在已經有45年的時間了,現在他是村裡的種薯大戶,也是村裡小香薯種植的第一人。起初田伯種的也是普通的紅薯,個頭比較大,口感一般,因此也沒什麼銷路,基本每年種出來的紅薯都是賣給廠裡做紅薯幹或給自己家裡的豬吃。
  • 三伏天,想它了! 臨安沈奶奶的天目山小香薯 江浙滬求代購
    已售:5386掃碼抱回家眼下,正是臨安天目山小香薯的上市季。 天目山小香薯,產自臨安天目山,是浙江省農科院十多年精心培育的成果,曾被評為「浙江省十二五十大好品種」。因為地理氣候因素,一般地方引種的小香薯,與它相比外形、口感相差不是一點點。當然,即使同是產自臨安的天目山小香薯,也有高下之分。
  • 正宗臨安天目山小香薯來啦!香粉甜糯,一吃難忘
    它啊 即使在炎熱的夏天 可以吃到香甜軟糯的紅薯 也會是一件幸福感爆棚的事 仿佛聽到了群眾的呼聲 臨安天目山小香薯 不容錯過!!!
  • 今年的小香薯很「行俏」
    「今天小香薯有沒有?」「現在誰有小香薯?」「昨天我還差一個客戶15斤小香薯,整個村都沒有。」這兩天,臨安區於潛新農人的微信群裡,小香薯出現的頻率很高。16日,在臨安區於潛鎮光明村的小香薯地裡,村裡的種植大戶張銀芳正帶著10多位幫工一起挖小香薯。「現在小香薯大量上市,銷售情況可以說供不應求,淘寶微商來批發的很多,有些從很遠的地方來,以前附近的人比較多。」已經種了幾年小香薯的張銀芳,今年種了100多畝小香薯。
  • 小香薯緣何產生過億年產值? 看看臨安是怎麼做到的
    陳群經營的臨安市板橋鎮群意家庭農場,種得最多的就是小香薯,達100多畝。這些天,他一直樂呵呵的,因為農場的小香薯在網上供不應求。從今年6月初第一季小香薯上市開始,陳群和工人們就一直沒停過。每天天剛亮,陳群已經與工人們一起,將地裡的小香薯挖起、裝籃,用機器分揀、稱重、打包,按訂單地址發往全國各地。「最好的時候一天能賣5000多斤,平時也能賣一兩千斤。」
  • 從種香薯到賣香薯幹 臨安農村電商走上發展快車道
    位於臨安天目山鎮橫塘村的杭州臨安阿郎馨香食品有限公司,就從種植小香薯起步,到研發小香薯衍生產品,通過電商成功完成了從一產到三產的轉型。近日,在杭州臨安阿郎馨香食品有限公司的倉庫裡,剛剛收購的香薯堆放得整整齊齊。公司董事長郎國槿正在查看收購香薯的品質。交談中,記者了解到,老郎曾經就是一個小香薯種植大戶。
  • 浙江臨安天目山小香薯,皮薄如紙,粉糯香甜,你吃過嗎?
    與一般的紅薯有點不同,臨安天目山小香薯個頭小、糖心金黃,足足證明了濃縮就是精華,小小的很容易入味。這種小香薯蒸熟後,甜香撲鼻,皮薄如紙,輕輕一剝就能吃。只有品嘗過小香薯的人,才能知曉其過人之處。挖起一勺趁熱吃,帶著蒸汽的水分,甜甜糯糯的,沒有纖維來影響口感,說是入口即化也不為過了。
  • 天目山小香薯搶「鮮」出爐,粉糯香甜,細膩無渣,被稱為臨安一寶,吃了忘不了
    >小心翼翼收穫這款盛夏的小紅薯忍著酷暑,帶來「薯」(暑)之美味來頭不簡單、出市不一般上過CCTV的臨安一寶天目山小香薯會有一些外地的大番薯提前挖掉沒成型的果冒充天目山小香薯實際上也很好分辨外表上正宗天目小香薯表皮更粉,果型更細長
  • 臨安小香薯一個村一天郵出15000斤
    80多個專供種植基地  讓農產品快捷進城  以杭州的農產品為例,這幾年杭州郵政通過與市縣各級農辦合作,成功建立了一批郵政專供農產品種植基地,臨安小香薯就是其中一個。  這個小香薯基地位於臨安天目山鎮九裡村,這裡被譽為「小香薯之鄉」,小香薯產量佔全鎮80%。2014年開始,當地成立了臨安農家小香薯專業合作社聯合社。
  • 為大別山小香薯代言 人大代表變身「苕哥苕妹」
    正值中伏,驕陽似火,但比陽光更熾熱的,是群眾們無法抵擋的熱情。8月1日,新洲區人大代表彭新明、程雄俊、曾光明等冒著酷暑為徐古「小香薯」站臺代言。活動現場,吃徐古苕、品藍莓酒、聽音樂會, 500份免費贈送的小香薯馬上被一搶而空,群眾們交口稱讚。
  • 辰頤物語:天目山小香薯
    小香薯好吃,但有不少的小香薯果肉裡有絲,吃起來難免影響口感。 ▲左圖為冒牌,右圖為正宗小香薯 辰頤物語就為大家找到了一款真正無絲的小香薯,這款香薯通過了專業的檢測,每一枚都做到綿密無絲,口感簡直絕了。
  • 小香薯長成大香薯就賣不動,100多萬斤,能幫幫我們嗎?
    昨天,臨安靈溪甘薯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雲潔輾轉找到小時新聞記者,訴說了他的苦惱。正常的小香薯王雲潔是臨安於潛人,2002年開始種植小香薯,是臨安當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06年成立臨安靈溪甘薯專業合作社,帶動當地農民一起走上致富路,目前在臨安的小香薯種植面積達到到1000多畝。
  • 無筋絲不噎喉,細膩如蛋黃的小香薯!熱量低,易飽腹,吃它半月小肚子...
    大象推薦一種既好吃又實惠的,天天吃不膩的紅薯--衢(qu)州小香薯!顧名思義:小香薯。就知道它個頭比較迷你,最小的只有拇指大小,皮薄到有點透明,所以吃的時候不用剝皮。和普通紅薯不同,它的果皮是淺紅色的,蒸熟後的薯肉如蛋黃,帶著一股淡淡的薯香味。
  • 綿糯無絲、入口即化,這根小香薯絕了!
    紅薯現在倒是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但對很多人來說,總是冬日裡的格外香甜。   不過在浙江臨安,最香甜的紅薯可不是冬天專屬。這裡的人們也愛紅薯,他們心心念念的,不是冬日裡的大塊頭,而是每年春夏之際開始收成的小香薯。   區別於適合烤制的蜜薯,小香薯有其獨有的迷人之處。
  •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12年精心培育的香薯,因口感香甜細膩,名聲大噪
    甜甜糯糯的口感,一口接一口吃著,令人愛不釋口,又溫暖又幸福,幸福指數爆棚~但是現在,紅薯可不是冬天的專屬,在浙江臨安天目山,最香甜的紅薯現在才成熟!這是來自於臨安「天目山」的小香薯,一種與眾不同的地瓜,因其獨有的甜糯、香甜、口感細膩一夜之間,迅速風靡。
  • 正宗天目山小香薯,糯甜清香,入口即化,吃了讓人忘不了
    不過在浙江臨安,最香甜的紅薯可不是冬天的專屬,而是每年夏初開始收成的小香薯。這個小香薯有點不一般,據說紅了好幾年。 臨安天目山,就是小香薯的靈魂。臨安天目山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加上遠離汙染、土壤純淨,種出來的小香薯分外香甜、品質優異,價格要比同種類高一些。
  • 天目山第三屆小香薯文化節拉開帷幕!2018「網紅」小香薯開賣啦
    身材纖細,皮薄無渣,口感香甜,薯肉呈淡黃色......一到7月初,上過央視的「網紅」天目山小香薯又要開賣啦,吃貨們有口福了。「浙江小香薯在臨安。」作為浙江小香薯種植示範基地,天目山種植的小香薯甜度可達7-12度,接近水蜜桃、葡萄等糖分高的水果。臨安小香薯4月播種,7月初收穫,一年只有2個月時間可嘗鮮。今天,天目山鎮第三屆小香薯文化節拉開帷幕,大批客商、遊客來到天目山九裡村,品嘗正宗的天目山小香薯,感受美麗的的天目山。
  • 辰頤物語:天目山小香薯幹又回來了,好吃、無糖、
    臨安天目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就是小香薯粉糯軟甜,好吃到停不下來的秘訣。生活在北緯30°的天目山小香薯,每天喝著天然的山泉水,在新鮮的空氣中,吸收著對人體同樣有益的「負離子」。先擦擦你的口水,接下來我們就是我們要重點介紹天目山小香薯做的香薯幹冬天到了,天一冷嘴巴總是閒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