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組圖:困頓中的浪漫 宋畫之花鳥卷

2020-12-19 人民網

  宋畫之美,美在簡單、含蓄、謙卑、輕柔的藝術態度,在困頓中浪漫,在缺憾中讚美,於人物、山川、花鳥中輕叩生命的價值。

  花 鳥 卷

  《白薔薇圖頁》 宋 馬遠 絹本設色 26.2cm×25.8cm

  白薔薇花開碩大,枝葉繁茂,顯得光彩奪目。畫家以細筆勾出花形,用白粉暈染花瓣,以深淺汁綠塗染枝葉,筆法嚴謹,一絲不苟,畫風清麗、活潑,頗具生氣,代表了南宋畫院花鳥畫的典型風貌。

  《杏花圖》 宋 趙昌 絹本設色 25.2cm×27.3cm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此圖繪一枝杏花,繁花盛開。畫家用極寫實的手法,將杏花粉白含俏、堆霜集雪之姿,刻畫得栩栩如生,勾線精細,以粉白染瓣,富有層次。杏花盡顯其晶瑩剔透、冰姿雪清之雅韻。

  《碧桃圖頁》宋 紈扇頁 絹本設色 24.8cm×27cm

  盛開的碧桃紅白相映,雖然畫面上僅繪桃花兩枝,但它的繁花簇簇、苞蕾盈枝則透露出濃鬱的春意。整幅畫面賦色淡雅,自然生動,體現了宋代冊頁畫小中見大的風貌。

  《出水芙蓉圖頁》 宋 紈扇頁 絹本設色 縱23.8cm 橫25cm

  一朵盛開的粉紅色荷花佔據整個畫面,在碧綠的荷葉映襯下搶眼而奪目,布局、設色端莊大氣,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君子氣質表現得十分完美。

  《白頭叢竹圖頁》 宋 紈扇頁 絹本設色 縱25.4cm 橫28.9cm

  小竹數竿,清翠嫩綠,兩隻白頭鵯棲於枝頭,一隻低頭梳理羽毛,一隻遙視前方。竹用雙鉤填彩畫法,筆墨縝密嚴謹,色調沉著。山雀用淡彩層層暈染,再以尖毫細筆繪出絨羽,刻畫準確,富有毛絨的質感。

  《花籃圖頁》 南宋 李嵩 絹本設色 19.1cm×26.5cm

  竹籃編織精巧,裡面放滿了各色鮮花,有秋葵、梔子、百合、廣玉蘭、石榴等,小小的花籃折射出繁花似錦的大自然——美麗、多樣、蓬勃、朝氣,讓人看了之後感到十分親切,畫家對自然、生命的熱愛和關注亦油然絹上。

  《海棠蛺蝶圖頁》 宋 絹本設色 縱25cm 橫24.5cm

  陽春三月,蛺蝶翩翩起舞於海棠花枝間,畫家著重表現海棠在乍起的春風中花枝招展的動感瞬間,通過描繪有形的花葉,成功地渲染出了無形的醉人春風,和雋永的春意宋代花鳥。這類作品所繪形象逼真,筆法活躍構圖疏密得體,給人以清新活潑之感極富生活情趣。

  《榴枝黃鳥圖頁》 宋 絹本設色 24.6c×25.4cm

  深秋時節,石榴露出累累的果實。石榴葉由綠變黃,或枯萎,或被蟲蛀蝕,體現出秋日的蕭瑟。一隻肥碩的黃鸝銜著小蟲棲於榴枝上,顯得悠哉悠哉。黃鸝鳥的羽毛經淡赭、黃色暈染後,再用白線勾描,片片羽毛一絲不苟,近於「沒骨」。

  《芙蓉錦雞圖》 絹本設色 縱81.5釐米 橫53.6釐米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全圖設色豔麗,繪芙蓉及菊花,芙蓉枝頭微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錦雞,扭首顧望花叢上的雙蝶,比較生動地描寫了錦雞的動態。五彩錦雞、芙蓉、蝴蝶雖然均為華麗的題材,但如此構圖便不同於一般裝飾,而充滿了活趣。

  《梅竹雙雀圖頁》 宋 絹本設色 26c×26.5cm

  綠竹叢中逶迤伸出白梅兩枝,清麗冷豔。兩隻鴝鵒棲於枝頭,翹首顧盼。鳥羽用細筆勾描,然後以墨或淡彩暈染,近似「沒骨」法。梅花用白粉和淡黃色鉤填,層次豐富。竹葉用雙鉤法勾勒輪廓,隨後染以花青、汁綠、赭石等色。

  《寒雀圖卷》 崔白 絹本設色 23.5c×101.4cm

  作品描繪隆冬的黃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棲入寐的景象。作者在構圖上把雀群分為三部分:左側三雀,已經憩息安眠,處於靜態;右側二雀,乍來遲到,處於動態;而中間四雀,作為此圖的重心,呼應上下左右,串聯氣脈,由動至靜,使之渾然一體。

  《牡丹圖頁》 宋 紈扇頁 絹本設色 24.8c×22cm

  牡丹花後魏紫,花冠碩大,重瓣層疊,嬌豔富麗,左右以綠葉相扶。花瓣層次豐富,刻畫入微,先用中鋒細筆勾花瓣,然後用胭脂紅層層渲染,以淺黃色點花蕊,以花青汁綠染花葉。精工富麗,美不勝收,設色豔而不俗,構圖亦豐滿。

  《枇杷山鳥圖頁》 宋 絹本設色 縱26.9cm 橫27.2cm

  江南五月,成熟的枇杷果在夏日的光照下分外誘人。一隻繡眼翹尾引頸棲於枇杷枝上正欲啄食果實,卻發現其上有一隻螞蟻,便回喙定睛端詳,神情十分生動有趣。枇杷枝仿佛隨著繡眼的動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顫動,畫面靜中有動,妙趣橫生。

  《秋柳雙鴉圖頁》 宋 梁楷 紈扇頁 絹本設色 縱24.7cm 橫25.7cm

  以渴筆焦墨繪一節斷裂的枯柳,三兩根枝條昂揚向上又飄拂而下,突兀地將整幅扇頁中分為二,構圖大膽,以奇致勝。大片空白處淡墨暈染出的薄雲滿月,給空谷春山平添了幾分神秘。初升的月亮驚起的兩隻山鳥奮飛呼鳴,打破了夜空的靜寂,老柳雖然細弱,枝條卻仍堅韌,使觀者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搏動。

  《紅寥水禽圖》 宋 徐崇矩 紈扇 絹本設色 縱25.1釐米 橫26.8釐米

  徐崇矩是徐熙的孫子。《宣和畫譜》云:「畫克有祖之風格。熙畫花竹禽魚,蟬蝶蔬菜之類,極奪造化之妙。一時從學者,莫能窺其藩也。崇矩兄弟,遂能不墜所學。作仕女益工,曲眉豐臉,蓋寫花蝶之餘思。」此圖狀水禽棲於枝上,雙目凝注於水裡的遊蝦之態,最為俊逸可喜。

  《群魚戲藻圖頁》 宋 紈扇頁 絹本設色 24.5cm×25.5cm

  小魚歡快地遊戲於荇藻之間。魚身用沒骨法墨染而成,線條圓渾流暢;黑脊與白肚之間過渡自然,口、眼、鰭、尾刻畫立體逼真。魚的遊向各異,遠近分明,荇藻輕靈富於動感,構圖生動活潑,是宋人畫魚的名作。

  《疏荷沙鳥圖頁》 宋 絹本設色 縱25cm 橫25.6cm

  殘敗的荷葉暗示了秋日荷塘的一角,一枝枯瘦的蓮蓬橫出畫面,鶺鴒棲止於蓮梗上,側首注視著上方的一隻小蜂。鶺鴒與蓮蓬巧妙地平衡了蓮梗的兩端,而鶺鴒目向小蜂的視線,則帶動了觀者的視線落於畫面上方,這種布局使畫面顯得既穩定又生動。

  《水仙圖頁》 宋 紈扇頁 絹本設色 24.6cm×26cm

  水仙花開,嬌嫩可人,葉片清瘦羸弱,飄逸瀟灑,四展卻不零亂,將畫面有序地分割成五個部分,花蕊處於中心偏上位置,奪人視線,又不致於沉悶、單調。花瓣以尖細之筆勾勒輪廓,再染白粉,用橘黃點染花蕊。設色淡雅清逸,給人以香遠益清的舒適感受。

  《秋塘雙雁圖》 北宋 佚名 絹本設色 170×167cm 臺北故宮藏

  淺灘洲岸上的雙鵝,在微微風意中,一隻仰天引頸而望;一隻蹲伏在紅蓼下理翎。與二隻或掠空飛過;或佇足蓮杆上棲息的翡翠,交相呼應。 畫中描畫精準,強調畫面中央空曠平遠的構圖意念,皆可將本畫作定為北宋徽宗朝畫院之作。

  《香實垂金圖》 宋 佚名 設色絹本 縱24.3釐米 橫27.5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責編:潘佳佳、魯婧)

相關焦點

  • 高清組圖:困頓中的浪漫 宋畫之山水卷
    宋畫之美,美在簡單、含蓄、謙卑、輕柔的藝術態度,在困頓中浪漫,在缺憾中讚美,於人物、山川、花鳥中輕叩生命的價值。   山 水 卷   在整個中國繪畫傳統中,最獨特最輝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畫。
  • 為什麼宋畫是花鳥畫的黃金時代?
    花鳥畫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彩陶器皿上,後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在宋代大放異彩,據《宣和畫譜》記載,當時宮廷藏畫見於著錄的作品中,有三十位花鳥畫家,近兩千件作品,所畫花卉品種達兩萬餘種,可見花鳥畫創作在宋代的發展盛況。
  • 「宋徽宗是故宮精神上的第一任院長」:宋畫的審美世界
    藝術史學家高居翰(James Cahill)在《圖說中國繪畫史》一書中讚嘆宋畫之美:「在他們的作品中,自然與藝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們使用奇異的技巧,以達到恰當的繪畫效果,但是他們從不純以奇技感人;一種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個表現,不容流於濫情。藝術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觸到了自然,以驚嘆而敬畏的心情來回應自然。他們視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後世無可比擬的。」
  • 宋畫花鳥歷代受人推崇,堪稱後人學習楷模,原來畫的這麼美!
    宋畫花鳥歷代受人推崇,堪稱後人學習楷模,宋代是古代花鳥畫空前發展並取得重大成就的時期,社會上中山階層的需求及工藝裝飾,也促進了花鳥畫的發展和活躍。宋人不僅把花鳥形象達到精微傳神,而且從中表現對生活的熱情與理想,把自然屬性與道德品格相聯繫,創作出大量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
  • 春風十裡不如你:宋畫中的無限春光
    華夏文明造極於宋。而宋畫,是一朵奇葩,讓人美不勝收,如痴如醉,嘆為觀止。目前雖處於全球疫情中,但走進宋畫的世界,能讓人暫時忘卻災難的困擾,得以解脫。《海棠蛺蝶圖頁》局部畫面著重表現海棠在乍起的春風中花枝招展的動感瞬間,花朵偃仰向背,葉片翻卷輾轉,枝幹呈「S」形的曲張之態,通過描繪有形的花葉,成功地渲染出了無形的醉人春風和雋永的春意
  • 日本山水花鳥畫,有唐的影子宋的風格,明清出現一流文人畫
    宋,元兩代的重彩花鳥畫,以及「表現禪境的水墨風景畫再度大量傳之日本,宋代的水墨畫風靡一時,日本此時代的繪畫非常重視作品的高雅格調強調筆墨線條的道勁。當時出現有名的禪僧畫家有如明,如拙、周文等,如拙所畫的「瓢鯰」,表面上是禪僧的戲墨畫實質內含禪境的寓意。
  • 貴州侗寨:魚香伴春耕【高清組圖】
    貴州侗寨:魚香伴春耕【高清組圖】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15年04月27日16:04 4月26日,榕江縣仁裡水族鄉仁吉村田壩寨的孩子高興地抬起從田裡捉來的魚。(王炳真 攝影報導) 熱聞推薦: 春之習水花飛揚【高清組圖】 加拿大情侶貴州侗寨自拍婚紗照【高清組圖】 英國遊客迷戀苗家梯田農耕文化(高清組圖)
  • 宋畫裡的花鳥魚蟲叫醒春天,6幅在美國,2幅在日本
    〔北宋〕趙佶 桃鳩圖 花鳥畫在宋代有著飛躍般的提高,這得感謝宋徽宗趙佶。或許,這一字一畫可以抵消江山之恨?我們不得而知。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趙佶的《桃鳩圖》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我們還是從趙佶的這幅《桃鳩圖》開始,穿越千年,從詞人的詩句裡去欣賞宋代的花鳥魚蟲吧!
  • 宋畫之美:李迪和他的花鳥畫
    上鈐:「御前之印」。據記載,緝熙殿建成於宋理宗紹定六年(1233),所以此題為宋理宗所寫。理宗為南宋第五位皇帝,是寧宗的侄子,他大力推崇理學,執政前期一度勵精圖治,很有一番中興的願望。政事之餘,他在畫院眾多花團錦簇的花鳥畫中選擇了這幅作題似也有心懷民生的深意。
  • 明畫家傳:明代花鳥畫第一家呂紀,全景寫意、工筆花鳥畫第一人
    呂紀像明朝畫院復興之時具有代表性、極負盛名的的花鳥畫家和宮廷畫家,長於花竹翎毛,亦能山水、人物,尤以花鳥著稱於世,是與邊景昭、林良齊名的院體花鳥畫代表者,以擅畫花鳥與林良鼎足於中國美術史林畫野逸,呂作富貴,各有特色。《兩浙名賢錄》卷四十九稱其「初學邊景昭(即邊文進)花鳥,袁忠徹見之,謂出景昭上,館於家,使臨唐宋以來名畫,遂入妙品,獨步當代」。有人甚至認為其「前與宋元並肩,後當無復能繼其踵者」(沈思孝跋呂紀《薔薇圖卷》)。
  • 宋畫,叩響生命的價值|水墨|構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
    《繡櫳曉鏡圖》宋 王詵 團扇 絹本設色 縱24.2釐米 橫25釐米宋畫之美,美在簡單、含蓄、謙卑、輕柔的藝術態度,在困頓中浪漫,在缺憾中讚美,於人物、山川、花鳥中輕叩生命的價值。山水卷在整個中國繪畫傳統中,最獨特最輝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畫。
  • 宋代小品畫:折枝花鳥畫
    「折枝花」是宋代花鳥小品畫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既是一種繪畫題材也是一種構圖方式。「折枝」一詞始見於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中:「邊鸞,京兆人也。少攻丹青,最長於花鳥,折枝草木之妙,未之有也。」
  • 相映成趣:楊晉、高其佩花鳥畫作賞
    一、楊晉 花鳥寫生圖卷 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紙本 設色 手卷 縱25釐米,橫571釐米全圖工筆設色繪花草、梅竹、雜樹、昆蟲、小鳥圖案,勾描精緻,敷彩妍麗;卷面題寫文字五段,卷尾所題為:「丙申九秋下浣,水雲精舍學元人遊戲寫生一卷,白石翁有詩云
  • 一百幅宋畫:帶你領略國畫之美
    ,成功地渲染出了無形的醉人春風,和雋永的春意宋代花鳥。《紅寥水禽圖》,宋,徐崇矩,紈扇,絹本設色,縱25.1釐米,橫26.8釐米徐崇矩是徐熙的孫子。《宣和畫譜》云:「畫克有祖之風格。熙畫花竹禽魚,蟬蝶蔬菜之類,極奪造化之妙。一時從學者,莫能窺其藩也。崇矩兄弟,遂能不墜所學。作仕女益工,曲眉豐臉,蓋寫花蝶之餘思。」此圖狀水禽棲於枝上,雙目凝注於水裡的遊蝦之態,最為俊逸可喜。
  • 不看100幅宋畫,怎懂中國美術!
    ▲ 《雜技戲孩圖》宋 蘇漢臣 絹本設色此軸亦無款印,舊題為蘇漢臣所作,其畫風與其它作品比較相似,頗有大家之氣,是典型的宋人作品。畫面以山石、花木為背景,顯得生機盎然,人、景、物在畫中完美統一,傳達著一種天真爛漫的氛圍。
  • 墨跡移動國畫-北宋 李公麟 臨韋偃牧放圖卷(全卷)絹本46X400-高清...
    墨跡移動國畫-北宋 李公麟 臨韋偃牧放圖卷(全卷)絹本46X400-高清大圖 宋李公麟臨韋偃牧放圖卷,現藏故宮博物院。此圖的母本系唐代韋偃的精品,是李公麟奉宋徽宗之旨而摹,表現了幸官馬夫牧放皇家良駟的壯觀,氣勢如虹的場景,共畫了1286匹馬和143個人,顯示出大唐帝國的強盛。全卷的氣勢由雄壯剛勁,轉化為柔和平緩,構圖從密集緊湊漸成疏鬆流暢,敷色精細而無華貴之氣,畫風清雅,淳樸溫潤,全卷構圖講究章法,疏密聚散變化有致,前半部擁塞、緊張,後半部疏散、鬆弛,富於節奏感,足見畫者功夫之深厚,展現我國古代人的風採。
  • 王一容花鳥工筆畫高清大圖 款款讓人震撼
    王一容六尺橫幅國畫葡萄圖《碩果纍纍》  王一容的工筆花鳥畫也是如此,她筆下的花鳥蟲魚都富有生命力,讓賞畫的人在對其作品進行觀賞的時候,能與王一容進行思想上的碰撞,從而融入到當時她的繪畫環境中去,從而體現出花鳥繪畫的意境之美。
  • 全能畫家劉奎齡工筆花鳥畫90幅(高清),值得收藏!
    中國近現代美術史開派巨匠,動物畫一代宗師,被譽為「全能畫家」,能工善寫,擅長動物、植物、人物畫及山水畫,他描摹的動物種類之多,範圍之廣至今無人可追。除了花鳥、蟲魚、家禽、人物、故事、風俗等傳統題材,劉奎齡最搶眼的作品是大型走獸,如獅、虎、豹、鹿、馬、驢、猞猁等。此外,劉奎齡筆下的貓、犬、猴、羊、兔、松鼠等小動物也充滿了靈動的生命力。這些小動物被劉奎齡用畫筆定格在一個個經典的瞬間,成為傳世精品。據粗略統計,劉奎齡作品題材有走獸、花鳥、草蟲、翎毛、人物、山水等一百五十餘種。
  • 入戶見什麼畫最吉利,三款玄關吉利花鳥畫推薦
    入戶見什麼畫最吉利,三款玄關吉利花鳥畫推薦 2019年09月12日 14:2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石開三尺豎幅牡丹畫佳作《福滿人間春似錦》正在【易從網】展售 牡丹花開,奼紫嫣紅,雍容華貴,從氣質上給人以富貴之感。
  • 米芾書法神品真跡《吳江舟中詩卷》高清全卷(梅多鮑利坦美術館)
    宋 米芾 吳江舟中詩帖 紙本 31.3×559.8cm 美國梅多鮑利坦美術館藏米芾《吳江舟中詩卷》,全卷31.3×559.8cm,原為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約翰·克勞弗德藏,現寄贈與梅多鮑利坦美術館。米芾大行書傳世書跡不多,以吳江舟中詩卷最著名。此帖是在吳江舟中,為朱邦彥所書,是一首五言古詩,凡44行,為米芾晚年力作,既有中年書風的痛快淋漓,又有晚年老道的清古從容,枯筆疏行,欹側隨意。這件墨跡本來在清宮內府,後流失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