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生下「果凍寶寶」,陪產爸爸急哭,醫生卻說:寶寶很幸運

2021-01-12 騰訊網

孩子的健康是每一個家庭都關心的問題,每個寶媽都希望自己肚裡的寶寶能夠健康的出生。有了寶寶之後,寶媽也會變得很細心。

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健康是每一個家庭都關心的問題,每個寶媽都希望自己肚裡的寶寶能夠健康的出生。有了寶寶之後,寶媽也會變得很細心。

但是網上一個「果凍寶寶」的視頻火了,一個寶媽生了個渾身都裹著透明的膜,寶寶就在裡面蜷縮著,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果凍」。陪產的爸爸看到後,都急哭了,連忙問醫生是怎麼回事,還一直質疑這是不是自己的小孩。

醫生解釋說:「這是羊胎膜。」但是也這種情況也是十分罕見的,寶寶還是很幸運的,在生產的時候,羊胎膜都沒有破,所以寶寶也是健康安全的。

很多網友都說,就像是一個小肉球,但是聽到醫生的解釋後,也紛紛說道:「這大概是保護神吧!」所以,寶爸寶媽也不要過度的擔心,孩子很健康。

所謂的羊胎膜,就是一層薄薄的保護膜,可以裹住胎兒。但是羊胎膜在寶寶出生後,仍然保持不變是「超罕見的,」大約8萬個嬰兒中僅有一例。所以醫生說這個寶寶也很幸運。當爸媽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不要擔心,相信醫生就好。

羊胎膜有保護寶寶的作用,但是萬一提前破了,寶寶也有缺氧的危險,那麼作為寶媽,應該怎麼預防胎膜早破呢?

1. 按時產檢

按時產檢,就可以知道羊水量的情況。所以,平時要定期去醫院產檢,提前做好準備。如果有出現羊水過少的情況,要採取相應的措施,聽取醫生的建議跟指導。一旦發現羊水有什麼異常,要及時告知醫生。不要過於擔心跟焦慮,要相信醫生。有特殊的情況也要及時去醫生檢查。

2. 適量運動

有些孕婦為了緩解孕期的壓力,會經常外出逛街、散心。偶爾出去適量的運動是沒有關係的,但是要注意不能過量。一方面是外面的人比較多,容易碰撞到自己,二來是外面的空氣也不是很好,所以不要出遠門。

但是也要保持適量的運動,經常起來活動,可以適當地做孕婦瑜伽,適量的運動也有利於寶寶的健康。孕晚期要少做劇烈運動,保護好自己。

3. 保持均衡的飲食

羊胎膜包裹著胎兒跟羊水,需要很強的彈性。所以在孕期,也要補充適量的營養,要保持合理飲食,但是儘量不要挑食。

每天要保持正常的營養攝入,均衡搭配,飯後也可以來點水果,補充維生素,蛋白質、瓜果蔬菜都要均衡攝入。對寶寶的皮膚也有幫助。水果和蔬菜可以天天都吃,有些孕婦為了保持身材,會控制吃肉甚至是不吃肉,這樣是不對的,不建議每天都大魚大肉,但是也要控制好比例。

十月懷胎,直到寶寶真正的健康出生,寶媽才可以放心。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孕媽要注意按時產檢,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的狀況,孕期要多聽從醫生的建議,迎接一個健康的寶寶。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孕婦誕下「果凍寶寶」全家意外,聽完醫生解釋後,寶媽轉悲為喜
    90後寶媽誕下「雪人寶寶」,寶爸嚇得不敢抱娃,醫生卻連聲恭喜文文是一名90後孕媽,為了生下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文文在孕期做了很多的功課。吃穿用行樣樣注意,婆婆和老公也仔細照顧,因此十月懷胎雖然辛苦但也幸福。轉眼間,到了臨產的日子,文文在老公的陪伴下進了產房,見妻子緊張得渾身發抖,老公在一旁安慰她:沒事的,一會我們就能和小寶寶見面了。
  • 兒子身上裹著「奶油」出生,爸爸見狀被急哭,醫生卻說恭喜
    亮亮的媳婦經過十月懷胎,終於順利地產下了一個男嬰,當陪產的亮亮看到剛出生的小寶寶身上白白的,像裹了一層「奶油」,心情變得十分焦慮,以為孩子生了大病當場急哭了。一旁護士看到這一幕很奇怪,諮詢原因後跟他解釋:「您別哭了,我們還想跟您說一聲恭喜呢!
  • 產婦生下「蛋寶寶」,媽媽看到後崩潰,醫生卻說:寶寶真有福氣
    但是孕媽媽的孕期幾乎是全家人都跟著一起勞累。終於等到了寶寶要出生的時候,琳琳也是滿懷期待的等寶寶的降生,但是琳琳看到自己家的孩子的時候幾乎是要暈了過去。原來琳琳生的是個「蛋寶寶」這個寶寶居然是帶殼出生的,全家人都無法接受。琳琳可謂是世界都塌了這時候醫生卻連忙來道喜:「恭喜恭喜,母子平安,寶寶真的是太幸運了居然能夠這樣出生,這樣的情況我也很少見到呢。」
  • 為什麼很多醫院取消老公陪產?醫生:老公陪產,還不如不陪
    準媽媽們經歷了十個月的辛苦等待,終於要「卸貨」了,可是越是到了孕晚期,就越會對分娩產生恐懼。很多寶媽都想讓準爸爸陪伴著一起生產,這樣似乎心理上就多了些許安慰,也能讓準爸爸體會到準媽媽的不易。
  • 寶寶睡覺媽媽煲湯,回來發現孩子不見急哭,爸爸:看看是不在鍋裡
    相信不少媽媽們都發現自己家的小寶寶是個不安分的小陀螺,常常在睡覺的時候喜歡滾來滾去的。孩子睡覺不安分,其實有很多因素,家長們應該多多注意。寶寶睡覺媽媽煲湯,回來發現孩子不見急哭雪莉的寶寶今年1歲多了,小傢伙肉肉的,像大丸子一樣,因為先生姓於,雪莉給寶寶起了個小名叫魚丸。
  • 孕媽生下「帶牙齒」的寶寶,暗自高興發育好,醫生:有你哭的時候
    孕媽生下"帶牙齒"的寶寶,暗自高興發育好,醫生:有你哭的時候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漸變好了,家裡一旦有了孕婦之後,那基本上全家人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孕婦身上,會全方位照顧孕婦的衣食住行,特別是在飲食方面,孕婦的飲食是很講究的,而且也需要特別注意,
  • 許多醫院為啥不讓準爸爸陪產?別錯怪了醫院,背後三大理由很暖心
    小芳在孕期就聽說,許多醫院可以讓準爸爸進去陪產,甚至到時可以親手剪斷寶寶的臍帶,留下有紀念意義的一刻。但等到自己生產的時候,醫院卻死活不同意老公進去陪產,讓小芳很氣憤。後來聽了在醫院工作的朋友張濤的解釋,她才知道自己錯怪了醫院,其實不讓家屬陪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很暖心。
  • 產檢時得知寶寶無手無腳,媽媽卻執意生下,如今的現狀令人惋惜
    但也有一些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被檢查出畸形,這時候大多數醫生會建議孕婦引產,因為孩子的出生不僅會造成家庭的負擔,而且會讓孩子不幸。可是母愛的"泛濫"讓大部分孕婦覺得無論如何都要把孩子生下來。案例小蘭是一名準媽媽,在一次產檢中被醫生告知胎兒無手無腳,明顯畸形,建議引產,小蘭當時沒做出什麼反應,整個人都蒙了。
  • 寶寶只會叫爸爸,媽媽急得要跳樓,專家:不是孩子笨是你太焦慮
    最近看到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杭州一位全職媽媽的寶寶現在16個月大,但是卻只會叫「爸爸」,媽媽心裡已經是非常著急,老公又埋怨她只是看手機不陪娃,夫妻兩人又因為這個大打出手,最後這位媽媽手持菜刀跨上窗戶,氣得要跳樓。 孩子不說話,爸爸媽媽心裡真的是非常著急。
  • 寶寶出生就長牙齒,媽媽餵奶被疼哭,爸爸:咱吃奶能不能小點勁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你知道剛出生的寶寶什麼時候長牙嗎?一般嬰兒都是在出生後的第六個月長出牙齒,但是也要一些寶寶剛出生口腔內就已經有牙齒在蓄勢待發的冒了出來。新生兒長牙,媽媽餵奶疼哭了閆先生上個月喜得了一個貼心小棉襖,可是小棉襖卻並沒有那麼貼心。寶寶剛出生第三天下頜就已經長出了乳牙。閆先生說:「孩子剛生下來,就發現長牙了,結果醫生說不是。結果孩子吃她媽母乳,咬合的時候,給她媽疼壞了,那時候就比較確定是長牙了。」
  • 二胎媽媽把寶寶生在車裡 新生兒科等接力救回小生命
    二胎媽媽把寶寶生在車裡 新生兒科等接力救回小生命 2019-09  二胎媽媽把寶寶生在了車裡   幸虧產科、新生兒科接力救回小生命  武漢晚報訊(記者黎清 通訊員周建躍 溫紅蕾 黃潔瑩)二胎孕媽提前發作,在慌忙趕來醫院的路上,一個32周的早產寶寶迫不及待地出生在了爸爸的汽車副駕上。幸而產科和新生兒科醫生及時處理,接力挽回了這條小生命。
  • 媽媽用吃果凍的杯子,給萌娃拔火罐,網友:寶寶很享受的樣子!
    文:小麗大家覺不覺得跟寶寶在一起玩真的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寶寶非常的單純,而且也經得起逗,跟他們一起玩感覺自己都會年輕好幾歲。媽媽生了一個寶寶,我覺得媽媽生個寶寶就是為了玩的。媽媽把寶寶的衣服脫了,讓寶寶躺在床上,媽媽還把以前吃果凍的杯子收集起了,這下派上了用場,媽媽竟然拿著杯子就按在寶寶的背上,一會兒就弄好了。媽媽一邊弄還一邊配音,玩得不亦樂乎,還問寶寶,舒服嗎?還幫寶寶回答舒服。媽媽又問,要辦卡嗎?後面只有一個簡單的字就是辦,媽媽還問,辦十萬的還是五萬,拔罐這麼舒服的體驗,而且還是媽媽親自弄的,當然是十萬了啊。
  • 兩個月大的寶寶肚子鼓得像個硬氣球 一碰就哭!原來是媽媽的餵養...
    剛開始,小寶因為肚子不舒服有明顯的抗拒感,特別是摩腹的時候,哭得撕心裂肺,看得一旁的爸爸媽媽和奶奶很是心疼。10分鐘後,小寶的哭聲明顯減弱,似乎是慢慢地感覺到了舒服,開始配合治療。那麼,為什麼小寶會得嬰兒腸脹氣呢?陳琴了解曉曉的母乳餵養史後,發現了問題所在——餵母乳間隔時間比較短。
  • 寶寶黃疸曬太陽有用麼?粗心媽媽險錯過,充分餵養對寶寶更重要
    2、退黃偏方不可靠急著讓寶寶"恢復正常顏色"的爸爸媽媽,可能聽過很多退黃偏方,像是日光浴洗藥浴、針刺皮膚、吃益生菌、服用茵梔黃等等。但是其實這些方法,並不是像傳說中的那麼有效。有些家長為了"退黃"會給寶寶曬日光浴。
  • 逗寶寶笑,還不如讓寶寶放心哭!讓寶寶多哭的好處,媽媽要知道
    經常看到孩子在打針,或者吃藥的時候,總是會各種各樣、撕心裂肺的哭,同時也會有爸爸媽媽在說:寶寶不要哭,不要害怕,一點都不痛;寶寶你是男孩子,不能哭;甚至還有說,打個針哭這麼大聲,煩不煩;或者打完針糖果全部都給你吃;可是這樣的做法有用嗎?對我們的孩子真的好嗎?
  • 出生不哭還怒視醫生,寶寶出生就引發熱議,網友:行走的表情包
    這一聲啼哭的背後,牽動著很多人的心,如果沒有發出聲音,醫生會通過倒立過來或者拍打後背幫助嬰兒啼哭。 總有一些寶寶,出生時候就能給媽媽帶來歡樂,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臭臉」嬰兒。
  • 寶寶吃果凍危險嗎?讓寶寶開心吃果凍,媽媽可以這樣做
    果凍顏色鮮豔,口味多樣,很多孩子都愛吃。新聞媒體也是不止一次報導了寶寶吃果凍遇險的事情,所以媽媽們也是提果凍色變。果凍危險不是因為食品質量問題,關鍵在於孩子吃果凍的方式。很多孩子吃果凍都是一邊往外擠,一邊用力吸。
  • 「寶寶哭不抱,不哭才抱」的創始人,後來怎麼樣了?結局很諷刺
    婆婆聽到孩子哭了,立馬跑過去抱住孩子,但是麗麗卻勸婆婆等孩子不哭了再抱,否則孩子以後會養成了愛哭的壞習慣。但是莉莉婆婆卻說「孩子現在哭的時間比不哭的時間長,你都要孩子一直哭著嗎?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麗麗氣不打一處來,明明是怕婆婆太累,婆婆卻說是自己做錯了,到底誰對誰做呢?
  • 爸爸媽媽須知,那些不能對新生寶寶做的事,對寶寶傷害太大了
    前段時間和開心媽媽一起去醫院看望一位朋友,這個朋友剛生了小寶寶,她們夫妻倆都是高學歷人才,而且也算得上是才子佳人,生出來的寶寶雖然還小,但是眉目之間也是個帥氣的小夥子。前段時間浙江省的一名3個月的寶寶,整日發燒,全身都是一些暗紅色的糜爛性皰疹,臉上和頭上的情況更加嚴重。經過一陣檢查,醫生推測,這個寶寶可能是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這種病最大的來源就是大人們直接嘴對嘴的親寶寶,所以又稱做是「親吻病」。
  • 1歲寶寶頭朝下摔倒地,媽媽的第一反應,醫生連連稱讚!
    每個小寶貝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從小到大怎麼能忍受寶寶受一點點傷呢,但是任憑大人再怎麼操碎了心地展開防護,在生活中還是免不了有磕磕碰碰的情況發生。這不最近群裡就有個媽媽就經歷了孩子受傷的突發意外,事情的經過是這個樣子的:小美(化名)一個人帶著一歲多的兒子在家,兩個人在客廳玩的好好的,就在小美離開去燒水的這不到半分鐘的工夫,活潑好動的寶寶不知怎麼自己爬到沙發上,小美回來恰好就看到孩子大頭朝下跌下沙發的場面,縱使小美反應再迅速也來不及阻止這一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