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鎮巴三農,這一章節主要是分享一下黃瓜的起源與它的營養價值。我相信很多人買菜的時候都會去買點黃瓜,而它也是人們不可缺少的蔬菜。黃瓜的不管是做炒菜、涼拌、生吃都是可以的,我們雖然經常在吃,但是真心了解它的人不多,那麼它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它又有什麼營養價值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黃瓜的起源
黃瓜又叫王瓜,胡瓜,是葫蘆科甜瓜屬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我們吃的黃瓜明明是綠色的,為什麼叫黃瓜而不叫綠瓜呢?那麼黃瓜的由來到底是怎樣的呢?實際上我們吃的都是還未完全成熟的黃瓜,完全成熟的黃瓜是黃色的硬皮,裡面的籽也很硬,但口感較差。營養成分也大打折扣,我們之所以稱它為黃瓜,而不是綠瓜,是因為古人吃的的是成熟的黃瓜,但是後人發現黃瓜生吃更脆更好吃,所以就在綠的時候就開始食用。黃瓜的營養豐富,它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食用方法多,並且簡單易行,可直接吃,可涼拌,可炒熟吃。另外黃瓜還可以加工,比如泡菜、醃漬、幹制、罐制,只要方法得當,完全可以滿足各種各樣的口味需求。黃瓜及其加工品是全球性的大眾化重要蔬菜,其栽培面積僅次於番茄,甘藍和洋蔥,名列第四,尤其亞洲栽培面積最大。我國約佔全球栽培面積的1/3,居世界之首。
圖片來自網絡
關於黃瓜的歷史非常久遠,原產地大概在印度東北,後來傳播到西方。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在公園1世紀,在歐洲的羅馬,希臘,小亞西亞等地開始栽培9世紀前後傳到法國和俄國,在英國的種植記錄是在1327年才有的。黃瓜的種植規模,直到1573年之後才得到快速發展,1609年傳入馬塞諸塞州,10世紀傳入日本。
圖片來自網絡
根據我國種植歷史,開始於公元前122年武漢帝時,當時張賽出使西域,從印度帶回黃瓜種子,當時叫胡瓜,經過馴化形成華北系統的黃瓜,特徵是葉柄和節間比較長。根系細長,果實較長,有刺瘤,早熟,皮薄,再生力弱。後來華北系統的黃瓜傳到華南,在漫長的進化中,黃瓜適應了南方溫帶季風氣候,形成華南系統的黃瓜。它的突出特徵是葉片比較厚,根系較強。果實粗而短,果皮較堅硬,無刺瘤,晚熟。胡瓜更名為王瓜,開始於後兆時期,後趙王朝的創立者叫石勒,他是羯族人。他在襄國稱皇帝後,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臺地區,對漢人稱呼為羯族人為胡人非常生氣,為了顯示羯族人的地位,強令羯族人為王人,胡瓜無形中葉得了利,從此更名為王瓜。王瓜更名為黃瓜,開始於隋朝時期,當時為了避隋煬帝,改名為黃瓜。到唐朝時已經成為常見的蔬菜了。
圖片來自網絡
二,黃瓜的營養價值
(1)抗腫瘤。黃瓜中含有一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抗治腫瘤的葫蘆素c,同時還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此外,該物質還可以治療慢性肝炎,對於原發性肝癌患者具有延長生存期的作用。至於葫蘆素c,一般最容易被人忽略。它就存在黃瓜的瓜把中,一般來說,瓜把中含有較多的苦味素,吃黃瓜的時候會將這部分扔掉,事實上,苦味成分就是葫蘆素c,具有一定抗腫瘤的作用,因此當吃黃瓜的時候要避免浪費,瓜把也應該吃。
圖片來自網絡
(2)防酒精中毒。黃瓜中含有豐富的精氨酸,丙氨酸,谷胺醯胺等,這些物質對肝臟病人,特別是對酒精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酒精中毒。
圖片來自網絡
(3)降血糖。黃瓜口感清脆,酸爽可口,這是因為黃瓜中含有葡萄糖甙、果糖等。這類糖為人體吸收後不會參與通常的糖代謝,因此,糖尿病人用黃瓜代替澱粉類食物充飢,血糖非但不會升高,甚至會降低。
圖片來自網絡
(4)抗衰老。近年來,黃瓜抗衰老的功能逐漸被人們發掘出來。成為越來越多愛美人士的選擇,各種方式進行潤膚,舒展皺紋。這是因為黃瓜中含有豐富的黃瓜酶,有很強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此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起到延年益壽,抗衰老的作用。
圖片來自網絡
(5)減肥健體。黃瓜中含有一種被稱為丙醇二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可抑制糖類物質轉變為脂肪。另外,黃瓜中的纖維素對促進人體腸道內腐敗物質的排除,以及降低膽固醇有一定作用,能強身健體。
圖片來自網絡
(6)健腦安神。黃瓜含有能夠改善大腦和神經系統功能的維生素b。能夠安神定志,輔助治療失眠症。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