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的中心很可能就是佛家說的須彌山

2020-12-21 隱士申子源

現代的科學研究發現,那銀河系的星系核——銀核。銀核是銀河系中央略微凸起的部分。它是一個很亮的球狀體,直徑約2萬光年,厚約1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星和星際物質組成,其中主要的是年齡大約在100億年以上的老年紅色恆星。銀核的活動十分劇烈。

通過射電望遠鏡發現,銀河系中心處有一個很強的射電源,它被命名為人馬座A。這個射電源的中心特別小,最大不大於木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有人認為,如果銀河系中心核的半徑不大於0.32616光年,即不大於0.3光年的話,就意味著這裡很可能是一個大質量的緻密天體的中心,甚至是一個黑洞。如果中心核的半徑為1.95696光年,即約2光年的話,那麼,不是黑洞的話,也該是一個質量很大的物質團,其中包含著相當於200萬個太陽質量的物質。根據1987~1988年天文衛星的觀測結果,日本科學家認為,銀心曾爆發過一個大質量的天體,或者大量超新星。

星系核是星系中心質量密集的區域,由大量的恆星、等離子體和高能粒子等組成。星系核有寧靜星系核和活動星系核兩種。寧靜星系核中有各種光譜型的恆星,可能還存在中子星、白矮星等緻密星。寧靜星系核常產生冪律譜形式的射電輻射。活動星系核具有劇烈活動現象,一般認為它的核心是一個黑洞,存在吸引力和噴流,還會發生星系核爆發。

我們再看看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位置,如下圖:

看到這裡,我們可以大膽的和佛教的須彌山聯繫起來,須彌山是什麼樣的一個概念,祂在哪裡?

須彌山一詞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須彌山(梵語: Sumeru),又譯為蘇迷嚧、蘇迷盧山、彌樓山,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

古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山位於一小世界的中央(一千個一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由來),後為佛教所採用。

傳說在須彌山周圍有鹹海環繞,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須彌山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構成,高84000由旬(1由旬可能約13公裡,即110萬公裡),山頂為帝釋天,四面山腰是四天王天。

根據《長阿含經》的說法,須彌山北為北俱蘆洲、東為東勝神洲、西為西牛賀洲、南為南贍部洲。

《起世因本經》卷第一〈閻浮洲品第一〉描述了須彌山的具體景象:

諸比丘,須彌山半,四萬二千由旬中,有四大天王宮殿……須彌山上,有三十三天諸宮殿,帝釋所住。三十三天,向上一倍,有夜摩諸天宮殿住。其夜摩天,向上一倍,有兜率陀諸天宮殿住。其兜率天,向上一倍,有化樂諸天宮殿住。其化樂天,向上一倍,有他化自在諸天宮殿住。其他化自在天,向上一倍,有梵身諸 天宮殿住。其他化上梵身天下,於其中間,有魔波旬諸宮殿住。倍梵身上,有光音天。倍光音天,有遍淨天。倍遍淨上,有廣果天。倍廣果上,有不麤天。廣果天 上,不麤天下,其間別有諸天宮住,名為無想眾生所居。倍不麤上有不惱天。倍不惱上,有善見天。倍善見上,有善現天。倍善現上,則是阿迦尼吒諸天宮殿……阿 迦尼吒上,更有諸有,名無邊虛空處天、無邊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此等盡名諸天住處……如是之處,如是界分,眾生所住,若來若去,若生 若滅,邊際所極,是世界中,諸眾生輩,有生老死墮在……。

而太陽系,也就是地球所在的位置,就是小世界諸天的南瞻部洲,對應銀河系的位置,是不是很想像。

很多信佛的人關於十方世界(小世界諸天)根據佛教的描述,形象的勾畫出三十三層天的形象。

以及下面的圖: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銀河系,會更加的立體直觀。

相關焦點

  • 《山海經》所記載的地形是佛家須彌山的南瞻部洲的地形?
    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先說說另一個假設,在西遊記之中,經常提起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大唐屬地為南瞻部洲,從一些記載之中可以得到答案,四大部洲的記載來自於須彌山分布圖,而須彌山一詞則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傳說在須彌山周圍有鹹海環繞,海上有四大部和八小部洲組成。
  • 「須彌納芥子」好理解,「芥子納須彌」作何解?
    須彌,即須彌山,為佛家宇宙論中一小世界的中心,是與人類關係密切的最龐大的事物,故後來用以比喻極為巨大。佛經中常有「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的說法。前者不難理解,以須彌之大納芥子之小,自然不成問題;而後者就不好理解了,極小的芥子怎能容納極大的須彌山呢?
  • 須彌山,就是蘇美爾山
    佛經上說:須彌山是世界中心最高的山!佛經上還說:「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以前人們不明白,那麼高大的山怎麼會在芥子一樣的世界中?現在人們看了旅行者號探測器拍的照片就懂了,地球在照片中就像芥子一樣微小,須彌山(蘇美爾山的音譯)就是地球上古時期最高大的山峰。芥子是非常小的植物種子,圓球形顆粒,這句話也透露出地球是圓球形的。上古時代,地球上只有一個大陸,叫盤古大陸,劃分為四大部洲,四大部洲的方向也是地球反方向自轉前的方向。
  • 太和殿這塊石雕上的須彌山用意何在?
    還有一種像山峰的圖案叫須彌山,共五座,在海水紋和雲紋之間,須彌山一詞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須彌山(梵語: Sumeru),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古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山位於一小世界的中央(一千個一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由來),後為佛教所採用。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宮,為帝釋天所居住之處。
  • 《煙雨江湖》須彌山掌怎麼獲得 須彌山掌獲取攻略
    導 讀須彌山掌 出處:少林-玄難 品階:上乘武學 描述:須彌山掌乃是少林上乘武學,門檻極高,極為難練,縱能勉強練成,每次出掌也需坐馬運氣,凝神良久才能發掌。
  • 菩提樹枝藏須彌《三國傳奇》巫師天兵
    》世界裡巫師職業八階五品級的超級神兵,「菩提須彌杖」無疑擁有著絕世無雙的威力。雖然,它不是九天十地唯此一件,卻比那傳聞中唯一的「金剛法華」名聲更勝一籌。想來也是,「菩提」至寶再配上須彌山般大神通法力,菩提須彌杖的威力早已超出了俗世的界限。傳說,菩提須彌杖得名,就是因為它通體由菩提樹枝煉製而成。菩提,既是樹,又是佛法。菩提是樹。據傳說,佛祖年輕時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在經過多年修煉後,終於有一次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終於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升起時大徹大悟,成為佛陀。菩提是佛法。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芥子須彌山這些在佛教中如何解釋
    佛經說須彌山,是我們這個世界中最高大的山,一般人認為,就是這個地球上的喜馬拉雅山,我是不同意的。若須彌山就是喜馬拉雅山,那南贍部洲就是印度,中國就是東勝神洲,中東和歐洲就是西牛賀洲,西伯利亞就是北俱盧洲。幾十年前有位大師寫的佛學概論,就主張西伯利亞就是北俱盧洲,佛經描寫北俱盧洲幾乎是天人境界,是很舒服的。西伯利亞極為窮苦,哪裡是北俱盧洲的樣子?
  • 中年以後才明白|「人生如芥子,芥子納須彌」~
    有一次,李渤問智常禪師:「佛經上所說的『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我看未免太玄妙離奇了,小小的芥子,怎麼能容納那麼大的一座須彌山呢?這實在是太不懂常識了,是在騙人吧?」智常禪師聽了李渤的話後,輕輕一笑,轉而反問:「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是否真有這麼回事呢?」「當然了!當然了!
  • 踏雪尋絲路,相約須彌山
    雪景「醉」美在須彌 秋觀層林盡染,冬品水墨畫卷,相伴相依,如影隨形。越是寒冷,越要有美麗的姿態,霜雪「醉」美,我們相約須彌山......
  • 業力大如須彌山,那該如何懺悔
    都說眾生的業力大如須彌山。須彌山是很大,說是多少多少萬由旬,日和月也只好像在須彌山的半腰一樣。但是還有一個比喻,華嚴經裡比喻說:「眾生的業如果有形狀的話,那連虛空都容納不了」。那須彌山再大,是虛空大還是須彌山大?虛空大啊!
  • 佛陀這樣說,一粒米的因果竟然大如須彌山
    因此說「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老百姓常說:「家中有糧心中不慌」。這些數字真的嚇人!而現在的浪費、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有資料說全中國一年在餐桌上的浪費可能高達600億元,浪費的食物蛋白質和脂肪分別是:800萬噸和300萬噸,每年至少倒掉了2億人一年的糧食。
  • 《煙雨江湖》少林寺須彌山掌加點技巧 一葉障目9重解鎖技巧
    煙雨江湖少林寺須彌山掌怎麼加點?須彌山掌是少林上乘武學,門檻極高,極為難練,分為五式,分別為,壁立千刃、佛法、掌藏須彌、勢沉如山和一葉障目,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煙雨江湖少林寺須彌山掌加點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 銀河系中心發生大爆炸,錐形的能量輻射直穿銀河系兩極!
    博科園:本文為天文學類大約350萬年前,一束巨大、不斷膨脹的能量束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爆炸式的彈起而出,將錐形的輻射爆發穿過銀河系兩極,並向外發射到深空中。(博科園圖示)藝術印象圖,大量電離輻射爆炸從銀河系的中心飛出,並影響麥哲倫雲流。圖片:James Josephides/ASTRO 3D同樣在雪梨大學工作的Bland-Hawthorn教授說:塞弗特耀斑有點像燈塔的光束,可以想像一下黑暗,然後有人在短時間內打開燈塔信標。
  • 佛經中記載的須彌山和四大部洲真實存在嗎,具體位置在哪裡?
    佛經中記載的須彌山和四大部洲真實存在嗎,具體位置在哪裡?須彌山一詞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佛教稱有三千大世界,億萬小世界。根據佛經記載,須彌山位於一小世界的中央,周圍有四大部洲。在這個世界中存在三十三天,四大部洲,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鐵圍山等等傳說中的區域劃分,在各個不同的層面上還存在著不同的時間線,有的一天等於四大部洲50年,有的一天等於1600年,時間線各不相同。
  • 科學家首次在銀河系中心發現吸血鬼恆星
    用綠色圓圈圈出的位於銀河系膨脹區的可能的「吸血鬼」恆星。(圖片由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提供) 北京時間6月14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最近第一次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心發現「吸血鬼」恆星,它們從鄰近恆星吸取能量。 科學家曾在銀河的其他部分發現這種名叫藍離散星(blue stragglers)的「吸血鬼」恆星,它們的年齡顯然滯後於其他恆星,它們明顯更熱、更年輕和更藍。
  • 實地探訪皇家園林小西天極樂世界須彌山,多角度實拍恢弘巨製
    《北海極樂世界須彌山》北海極樂世界殿位於北京北海西北角,建成於乾隆三十五年,乾隆帝為其母八十祝壽祈福所建。極樂世界的豪華不僅體現在建築格局上,還包括大殿裡的塑像。這是一座巨大的泥塑須彌山,象徵著南海普陀山。
  • 高僧故事:芥子雖小,可納須彌
    唐朝時江州刺史李渤,問智常禪師道:「佛經上所說的『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麼可能客納那麼大的一座須彌山呢?太沒有常識了,是在騙人吧?」智常禪師聞言而笑,問道:「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可有這回事?」「當然!當然!我讀的書豈止萬卷?」李渤得意洋洋地說。
  • 愛因斯坦不信的廣義相對論黑暗面,就在銀河系中心
    其中,彭羅斯因「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言」擁有一半貢獻,根澤爾和格茲則因「發現我們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而分享另一半。諾獎官網新聞稿用「黑洞和銀河系中最黑暗的秘密」來形容今年的獲獎成果。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大衛·哈維蘭(David Haviland)表示:「今年獲獎者們的發現為緻密和超大質量天體的研究開闢了新天地。
  • 這張超清照片可以幫助我們解釋銀河系中心為何是奶油狀的
    展示了銀河系中心氣體與塵埃漩渦的紅外光合成圖片(Image: NASA/SOFIZ/JPL-Caltech/Herschel)一個極其詳盡的銀河系中心新影像可以幫助解釋我們星系其中一個未解之謎:為什麼它的中心正在丟失恆星。
  • 宇宙大戰:銀河系中可能有多少外星文明世界?
    太陽所在的恆星系統就是銀河系,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個星系。它的直徑大約為15萬光年,中心厚度約1.2萬光年,由數千億顆恆星和大量的星團、星雲等組成。因為銀河系與地球最近,所以是科學家們重點研究對象。也是因為受科技水平限制。銀河系存在多少外星文明世界呢?說法很多。1960年,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提出了一個公式,這個公式可以用來尋找外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