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鱗小刺少,肉質細嫩鮮美,而且沒有魚腥味,這是最主要的。真正的三文魚捕自深海冷水裡,那裡水質優越,細菌和寄生蟲都極少,而且在人體也不能存活。捕撈出水後就很快去除內臟,急速冷凍,所以品質有保障。三文魚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
「三文魚」這個名字起源於港臺地區對於「salmon」這個詞的音譯,所以說「三文魚」這個詞彙並不是一個嚴格、準確的描述,而是一個音譯、約定俗成的叫法。從這個角度來說「三文魚」幾乎可以泛指所有具有差不多形態、具有洄遊習性的鮭魚,其中有海魚也有淡水魚,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就並非如此了。
其實挪威日本等國的人工養殖技術已經很成熟。人工養殖的大西洋鮭,也就是挪威三文魚,是沒有「寄生蟲」的風險,也不比擔心重金屬,可以生吃。三文魚之所以生吃,不光是口感的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營養價值較高,在70℃以上的高溫,其富含的有益脂肪酸會被破壞,所以通常不會高溫烤或煮。
當然了,淡水魚就不能跟海水魚比。這裡還有個原因,早在多少年前,江河湖海還沒有受到人類汙染的時候,就沒得這些區別,稻田的小魚小蝦都美味無比。但是,如今的淡水魚蝦不是那回事了,所以還是不說它。
【來源:泰安美食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