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家長們就沒有一天不為孩子的學習而擔心。甚至很多媽媽為了輔導孩子的學習,辭掉工作在家專門輔導孩子學習。但是往往付出和回報卻不是成正比,即便是父母用了很大功夫,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一直都是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有的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有的孩子英語成績不好,要說哪科最不如願,相信最多的回答還是「數學」這門學科。
我的朋友他家孩子現在上了小學三年級,最近他就因為孩子的數學成績很差而煩惱。為了提升孩子的數學成績,這位朋友也開始孩子報補課班兒,但是半年下來孩子的數學成績一點兒提升都沒有。每次看到孩子試卷上的錯誤,朋友都氣得不打一處來。
朋友和很多父母一樣,抱怨孩子不是學數學的料,但是在我看過孩子的卷子之後,我就明白了為什麼孩子的數學成績差了。一般來說小學的數學題不是很難,簡單的計算題孩子都能答對,但是像應用這種題孩子就不會了。根據孩子平常做題我的總結出,這個孩子並不是數學成績差,主要是缺少三個關鍵力。正是這三個「關鍵力」,才導致孩子的數學成績一直提升不上去。如果孩子不具備這三個「關鍵力」,家長再給孩子報補課班兒也是在做無用功。
孩子若具備這3種「關鍵力」,數學成績多半不會差
1.理解力
朋友的孩子之所以數學的基礎題做得好,是因為只要孩子背下來基本公式,就能得到基礎分。而應用題則需要孩子有良好的理解能力,不是只要代入公式就能做得出來的,需要孩子對題目進行分析、整理和理解,從而找到解決思路。
如果孩子對題目的分析理解能力不強,那麼就很難把數學題高分,而且將來到了高年級數學考驗的都是孩子的理解、分析和邏輯能力,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強,那麼成績就很難提升上去。
2.專注力
第二就是孩子的專注力不強,有一些題孩子明明能夠做對,但是孩子總是會馬虎把題做錯。例如把六看成九,或者是忘掉一個數字等等,都會導致孩子數學成績低。所以,要想孩子的數學成績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也很重要。
3.數感能力
對於孩子來說,數感是學數學的第一步,就像做事一樣,有了感覺才會有做事的動力。有了數感才能有學習數學的底氣。
數感是指孩子能夠靈活運用使用數字,了解數字之間的關係、體系用靈活的方法做出數學判斷,並為解決複雜問題提出有用的策略。
所以相比於死記硬背來說,數感是更加高級的基礎,孩子一旦擁有了數感,就會從生活中學習數學,比如1和一塊積木的關係。就是物體和數字的神秘關係。所以想要讓孩子數學學得好,這3種能力一定要掌握,才能讓孩子在數學的路上,如履平地。
我在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時,我就會選擇數學啟蒙的遊戲書。因為遊戲的方式孩子比較容易接受,我給我家孩子選擇的就是這套《其實數學很好玩兒》,這套書總共有3冊,分為春季篇、夏季篇、冬季篇。因為是將遊戲和數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像玩遊戲一樣學習數學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點。
書中相比其他的數學書籍,把遊戲精心設計成各種遊戲,包括100多個數學遊戲題,將春天場景的試題與室內場景的試題穿插排列,例如種樹、種菜的活動與邏輯推理裡、四則運算等數學知識的相結合。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做不出來,書中的每道題都有對應的答案和提示。這套書的大小是16開,材質是膠版紙,平鋪有厚度,孩子的做題體驗會更好。
《其實數學很好玩兒》中的試題都是風靡美國小學的數學遊戲題,書中的試題沒有按照年齡、專題的方式編排,這樣是為了遵循多樣化和趣味性的特點,所以,我的還對這套書就很感興趣,在書中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智慧,通過做這些有趣的遊戲題,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我相信我沒有選錯。
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遊戲,我還會用到這套《IQ益智遊戲大百科》。這套書總共有5冊,這套書既是遊戲也是孩子學習數學的一個好幫手。而且,這套書是由日本東海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秋山仁主編的。他作為國際圖論領域的人物之一,在數學教育方面有傑出的貢獻。
孩子做這套書還能培養智力,書中的益智遊戲有風靡世界的九宮數獨、七巧板、尋寶圖、迷宮、九連環等,都可以訓練孩子的思維,提高孩子的智商。所以,這套書我也是極力推薦家長給孩子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