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若具備這3種「關鍵力」,數學成績多半不會差,家長要早培養

2020-12-18 錦春育兒經

自從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家長們就沒有一天不為孩子的學習而擔心。甚至很多媽媽為了輔導孩子的學習,辭掉工作在家專門輔導孩子學習。但是往往付出和回報卻不是成正比,即便是父母用了很大功夫,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一直都是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有的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有的孩子英語成績不好,要說哪科最不如願,相信最多的回答還是「數學」這門學科。

我的朋友他家孩子現在上了小學三年級,最近他就因為孩子的數學成績很差而煩惱。為了提升孩子的數學成績,這位朋友也開始孩子報補課班兒,但是半年下來孩子的數學成績一點兒提升都沒有。每次看到孩子試卷上的錯誤,朋友都氣得不打一處來。

朋友和很多父母一樣,抱怨孩子不是學數學的料,但是在我看過孩子的卷子之後,我就明白了為什麼孩子的數學成績差了。一般來說小學的數學題不是很難,簡單的計算題孩子都能答對,但是像應用這種題孩子就不會了。根據孩子平常做題我的總結出,這個孩子並不是數學成績差,主要是缺少三個關鍵力。正是這三個「關鍵力」,才導致孩子的數學成績一直提升不上去。如果孩子不具備這三個「關鍵力」,家長再給孩子報補課班兒也是在做無用功。

孩子若具備這3種「關鍵力」,數學成績多半不會差

1.理解力

朋友的孩子之所以數學的基礎題做得好,是因為只要孩子背下來基本公式,就能得到基礎分。而應用題則需要孩子有良好的理解能力,不是只要代入公式就能做得出來的,需要孩子對題目進行分析、整理和理解,從而找到解決思路。

如果孩子對題目的分析理解能力不強,那麼就很難把數學題高分,而且將來到了高年級數學考驗的都是孩子的理解、分析和邏輯能力,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強,那麼成績就很難提升上去。

2.專注力

第二就是孩子的專注力不強,有一些題孩子明明能夠做對,但是孩子總是會馬虎把題做錯。例如把六看成九,或者是忘掉一個數字等等,都會導致孩子數學成績低。所以,要想孩子的數學成績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也很重要。

3.數感能力

對於孩子來說,數感是學數學的第一步,就像做事一樣,有了感覺才會有做事的動力。有了數感才能有學習數學的底氣。

數感是指孩子能夠靈活運用使用數字,了解數字之間的關係、體系用靈活的方法做出數學判斷,並為解決複雜問題提出有用的策略。

所以相比於死記硬背來說,數感是更加高級的基礎,孩子一旦擁有了數感,就會從生活中學習數學,比如1和一塊積木的關係。就是物體和數字的神秘關係。所以想要讓孩子數學學得好,這3種能力一定要掌握,才能讓孩子在數學的路上,如履平地。

我在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時,我就會選擇數學啟蒙的遊戲書。因為遊戲的方式孩子比較容易接受,我給我家孩子選擇的就是這套《其實數學很好玩兒》,這套書總共有3冊,分為春季篇、夏季篇、冬季篇。因為是將遊戲和數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像玩遊戲一樣學習數學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點。

書中相比其他的數學書籍,把遊戲精心設計成各種遊戲,包括100多個數學遊戲題,將春天場景的試題與室內場景的試題穿插排列,例如種樹、種菜的活動與邏輯推理裡、四則運算等數學知識的相結合。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做不出來,書中的每道題都有對應的答案和提示。這套書的大小是16開,材質是膠版紙,平鋪有厚度,孩子的做題體驗會更好。

《其實數學很好玩兒》中的試題都是風靡美國小學的數學遊戲題,書中的試題沒有按照年齡、專題的方式編排,這樣是為了遵循多樣化和趣味性的特點,所以,我的還對這套書就很感興趣,在書中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智慧,通過做這些有趣的遊戲題,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我相信我沒有選錯。

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遊戲,我還會用到這套《IQ益智遊戲大百科》。這套書總共有5冊,這套書既是遊戲也是孩子學習數學的一個好幫手。而且,這套書是由日本東海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秋山仁主編的。他作為國際圖論領域的人物之一,在數學教育方面有傑出的貢獻。

孩子做這套書還能培養智力,書中的益智遊戲有風靡世界的九宮數獨、七巧板、尋寶圖、迷宮、九連環等,都可以訓練孩子的思維,提高孩子的智商。所以,這套書我也是極力推薦家長給孩子購買的。

相關焦點

  • 班主任:「數學成績好」的孩子,都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及時培養
    據這位數學教齡20年的老師平時觀察:歷年來,那些數學學得好的孩子,身上多半都有這3個特徵。並建議文文爸,提前針對培養孩子。01、擅於思考,深究背後邏輯數學成績好的學生,一般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性思維能力都比較強。
  • 孩子數學不開竅,影響不容忽視,培養數學思維有利提升
    正因為這樣的想法,往往只會讓孩子對學習數學抱有消極、畏難的情緒。吳媽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今年剛升初一、小兒子今年才五年級,兩個孩子的成績都算不錯,但是剛升初一的大兒子,小學成績不錯,尤其是數學,但在升初一後,數學成績退步不少,可說是直蕩谷底,這也讓大兒子非常消極。對此,吳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躊躇著要替孩子多報點補習班。
  • 「孩子數學太拉分了……」孩子數學成績差如何逆襲?父母都該看看
    所以,關注孩子學習的家長和父母,都會著重為一些數學成績差的孩子尋找彌補差距的機會,幫孩子補課,替孩子報班等等,希望孩子的數學不要太拉分。 但是,這個過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想要學好數學,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孩子數學成績不好?奧數老師:抓住培養邏輯能力的「窗口期」
    文|全文共1578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朋友為了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3年級時在校外給兒子報了奧數班。結果一個月下來,孩子哭鬧著表示不想去上課。任憑朋友怎麼溝通,孩子都堅決不去。朋友去跟老師了解情況,老師表示:「簡單的題目孩子沒有問題,但遇上邏輯性稍微強一點題目,孩子總是出錯。並不是孩子不夠聰明,而是邏輯能力比較弱,需要多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很多家長總是認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便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結果學到的內容孩子消化不了,主要原因還是找錯了方法。
  •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往往有3種習慣,家長需從小培養
    米醬寫了許多關於高考狀元和神童的故事,通過了解他們的成長曆程,發現他們往往都有3種表現:喜歡看書、喜歡預習課文、愛好廣泛。有的人可能覺得這3種表現很平常,其實這些,正是孩子們愛上學習,考得高分,考上名校的重要起因。而這些孩子之所以擁有這3種習慣,往往是父母從小培養起來的。
  • 80%的孩子學習成績差,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做到這3點!尤其是小學生
    80%的孩子學習成績差,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做到這3點!尤其是小學生!上周末,因為有事情要到外地出差,剛好出差的地方就在堂姐家附近,所以辦完事情就立馬去找堂姐蹭飯了。這麼多年來,我幫助無數家長解決了孩子學習上及教育上的難題,也從中獲得不少的經驗,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如果引導孩子正確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有效執行每當給學生診斷試卷的時候,我就會發現,很多孩子不是不會做題,而是自律性比較差。
  • 孩子數學不好不是「笨」,家長明確3點,奠定孩子學習數學的基礎
    因為初高中的物理和化學,其實都是建立在數學的基礎之上,所以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以後學習數學的基礎,家長要重視。小學數學對於不同的孩子來說,難度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就算天天做題目,考試依然考不出一個好成績;而有的孩子天天看電視,卻依然能考一百分。
  • 全班成績差是老師沒教好嗎?有這3個習慣的家長,孩子成績大多差
    文/小魚朋友家孩子讀初二,最近想轉學。初中轉學在我們當地不是個好事,因為會直接影響到上高中。轉學生是不能享受重點高中定向招生指標的,所以一般家長不會輕易在初中階段讓孩子轉學。但是朋友卻說非轉不可,他說:「全班學生成績都差,這肯定是老師的問題。
  • 3個方法激發3-7歲孩子數學興趣,聰明家長邊玩邊啟蒙!
    >解析:3個方法激發3-7歲孩子數學興趣,聰明家長邊玩邊啟蒙!家長都知道,在目前成績結構中,數學佔據很大比重,所以家長往往更重視數學。但事與願違,越重要的內容,孩子反而越難掌握,導致家長很是頭疼。輔導班換了多個,各種方法都嘗試了,依然無濟於事,孩子成績依孩子提不上去。
  • 學會算數,不如培養數學思維,3個小技巧幫孩子建立數學思維方式
    對於孩子來說,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一個人的各種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數學的影響。單純從應試的角度來說,不學好數學也就喪失了考試競爭優勢。那麼,在孩子啟蒙階段,學數學到底要什麼學?學什麼?如何引導孩子學好數學?這些問題都是家長比較關注的問題。
  • 從小具備這6種能力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差,看看你家娃佔幾個?
    無論什麼時代,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夠聰慧,可以出人頭地。現在的家長們也是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希望他們努力學習,以後有一個好的前程。本以為這個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會一片光明,但是他卻在上大學後「迷失」了自己,整天翹課去喝酒打架,最後因為品行不端正、課業成績太差被大學勸退了。大家都傻了眼,不敢相信一個高中成績那麼優異的孩子,離開父母后竟然如此墮落?
  • 3歲萌娃秒解雞兔同籠,網友:還不如個孩子,數學能力要從小培養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有些家長有一個誤區,認為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就是強迫孩子不斷的刷題,陷入枯燥的加減法和乘法表之中。數學的趣味性和包容性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幫助孩子培養數學思維。
  • 孩子理解能力差,這是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別忽視
    在通訊非常發達,為家校聯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現在的學校會要求家長陪伴孩子讀書、做作業,但這也成為家長最頭疼的事情了。讓孩子背個書,一直背不會,家長認為讓孩子認個字,背個書怎麼這麼難!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就是陪孩子做作業,家長會被逼的發火,覺得這孩子怎麼這麼笨!大多數父母都不理解一提起學習,孩子就不行,一說起玩耍,孩子就像瘋了一樣高興。
  • 家長要鼓勵孩子這3種行為,在學校會更受歡迎,也容易取得好成績
    要想孩子的學習成績好,需要學校跟家庭、老師跟父母的相互配合才行,父母可以重點鼓勵孩子這幾種行為,比較容易引起老師的關注,更容易取得好成績。孩子上學之後,大部分的時間將在學校度過,每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不盡相同,很多時候,家長口中的好孩子,和學校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並非是同一類人,因為很多孩子在家裡和在學校裡,表現很不不一樣,這樣就會讓家長和老師之間產生觀點錯位,學校是孩子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而家庭是培養孩子良好品行和習慣的基地,只有家長和老師互相配合,才能共同督導孩子進步。
  • 經常「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會出現這3種後果,家長要注意
    01經常「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會出現這3種後果,家長要注意專家:會有這3種後果1.易變形,影響指甲美觀和個人整體形象有些孩子咬指甲過度頻繁,有時候直接把指甲咬禿了,新的還沒長出來又繼續咬。指甲周圍還有各種倒刺,胡亂用牙齒扯掉可能導致出血,嚴重破壞指甲周圍的皮膚組織,使指甲形狀發生變化,生長受阻。
  • 孩子成績差又不聽話怎麼辦?許多家長的做法錯了
    最近段考剛結束,在家長群裡又炸鍋開了……家長A:看了這試卷,我認為並不是好難。以數學試捲來看,只要平時認真聽,多練習,死記住例題或公式,多動一點腦,不至於交白卷那麼慘,剛剛上過的科目,什麼都不會,太令人失望了。家長B:成績又差,並且我最討厭的是連做人的最基本道理都不懂!
  • 培飛:學生數學思維的差異與培養——張梅玲
    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孩子學習上也存在各種差異,不然就不會出現那麼多「別人家的孩子」。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是張梅玲教授在培飛思維數學微課堂中講到的關於「學生數學思維的差異與培養」方面的內容,孩子在學習上、尤其在數學學習上的差異在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父母應該如何正確面對這些差異,而不是盲目羨慕「別人家的孩子」?
  • 「創作開運禮」家長:孩子數學30分需要補習嗎?聽班主任怎麼說
    在跟家長聊天時,聽到他們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我孩子在小學成績還不錯,到初中成績就下降了」這的確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隨著小學升入初中,很多學生對周圍的環境和同學還沒有適應,又面臨著學習上的很多問題。小學只有語數外這3門主課,到初中突然增加到7科主課,還有音體美也是考試科目,大多數學生都有一種「分身乏術」的感覺。
  • 孩子初中數學成績不好,跟小學沒上奧數班有關?數學老師說出實話
    一位資深數學老師表示:"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小學不上奧數班,數學成績就受到很大影響,這根本就是家長的片面之詞。」 所以上奧數班的孩子小學數學成績好,因為他們能有不同的方法來解答,其實這就是一種數學邏輯思維的培養。
  • 「玻璃心」的孩子,多半有這3種表現,將來步入社會可能吃不開
    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是有科學道理的,3-6歲被認為是性格塑造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孩子就像潮溼的水泥,捏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之後性格就會慢慢定型,再想改變就難了。所以說在7歲前,「玻璃心」的孩子,多半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以自己去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