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在現如今這個社會裡,糖果泛濫,各種小零食應有盡有,孩子們都已經不當回事兒。在他們眼裡的吃的,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吃個飯都要家長捧著碗,滿院子追著喂,零食更是天天可見,換著花樣吃,有時還會嫌棄。可在80、90年代那會兒,零食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存在,手裡攥著兩毛錢,就可以歡天喜地的去小賣部,買幾顆糖,小心翼翼的當寶護著。
寶塔糖就是其中之一,說是糖,其實就是一種打蟲藥,因為甜甜的,所以很受小孩歡迎,對身體沒有什麼副作用,所以拿著當糖吃。在當時很是常見,便宜又好用,只不過現在幾乎已經不見了,00後的小孩應該都沒聽說過。它為何消失的如此突然?內行人告訴你原因。
了解寶塔糖消失的原因,要先知道它的成分,由什麼做成的。那時候的我國還沒這麼發達,藥物種類也不多,治療蛔蟲的就更是寥寥無幾了。但是當時跟蘇聯的關係還不錯,就從他們那引進了一種植物,名叫蛔蒿,是製作打蟲藥的主要成分。因為需求量大,所以有很多人中,倒也是能提供不少的原材料。而且因為味道好,小孩子都願意吃,所以銷量也是很高的。
但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科研也越來越先進,藥物研發也給力,出現了許多其他不同種類的治療蛔蟲的藥物,這些藥物的療效更快更好,原材料豐富,製作方法也簡便。而蛔蒿因為是從外國引進來的,不好種植,存活率不是很高,就漸漸的沒人種了。隨著時間的推進,好東西越來越多,一些稍次的東西就會淘汰。再加上沒了原材料,自然這種藥糖也就逐漸淡化出我們的視線,不再出現在生活中。
當然寶塔糖作為曾經風靡一時的藥物,也沒有徹底的消失不見,在一些藥店裡還是見的到的,只不過是裡面的成分已經大不相同。其實這是社會發展的趨勢,隨著時代的推進,總會出現新的更好的藥物,而那些舊的也將逐漸被覆蓋淘汰。現在治療蛔蟲的藥物多種多樣,可以自己隨心選擇,不必再拘泥於寶塔糖這一種,說不定換一種藥物,效果更好。各位網友,你們小時候吃過寶塔糖嗎?有沒有懷念小時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