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同濟大學校友會主辦,設計創意學院、招生辦公室、上海同濟大學校友會協辦的第四屆同濟青年論壇暨同濟校友終身學習平臺•星空講堂第六講在楊浦創智天地開講。楊浦區委常委、副區長周海鷹,我校常務副校長、同濟大學校友會會長伍江,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校長、同濟大學原副校長董琦等出席論壇。我校校友、「苗圃計劃」合作中學師生、上海兄弟高校校友等200餘人參加論壇。同時,來自全國17個地方的校友通過當地校友會組織的分會場在線參與活動。2萬餘名觀眾通過同濟大學全媒體直播平臺、同濟大學校友終身學習平臺同步觀看。
周海鷹代表楊浦區委區政府感謝同濟校友會舉辦此次活動,並對同濟大學多年來對楊浦區發展給予的支持,以及為楊浦展示區域發展成果、聚集人才搭建合夥平臺表示感謝。他表示,同濟大學與楊浦區聯動協同、攜手前進,在區校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已經成為「三區聯動」「三城融合」的成功範例,成功發揮出同濟大學優勢學科和科技園對產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成為楊浦區乃至上海的標誌性產業及地區。
伍江表示,一直以來,同濟青年論壇不忘初心,堅持為同濟青年的發展代言,為這個時代的青年人發聲。活動選址楊浦,希望雙方能通過校友會平臺深入合作,共同為促進楊浦經濟發展、壯大楊浦人才儲備、強化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建設、加快推進上海「設計之都」核心區建設等方面貢獻同濟校友的力量。希望同濟青年以自身活力帶動同濟校友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母校「雙一流」建設添磚加瓦。
此次論壇「以設計探索世界」為主題,邀請設計創意學院院長婁永琪教授作主旨演講。另有5位來自不同學科與行業的同濟青年校友分別圍繞「設計×公益」「設計×社交」「設計×教育」「設計×FUN」「設計×星空」5個主題,分享各自的設計思維和見解,帶來了一場充滿激情的劇院式演講。
婁永琪以《設計之道 大學無疆》為題,與校友們分享了自己對於設計與創新之間關係的理解,並展示了設計創意學院近年來成功打造的同濟黃浦設計創意中學、「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等成果。
何勇為2003屆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學畢業生,好處MeetBest創始人。他認為,通過「好處」的設計與運營,空間不再僅僅是物理形態,它可以連接城市中有趣的人,減輕城市年輕人的「孤獨感」。
朱達一為2008屆藝術與傳媒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生,獨立策展人、導演。從小夢想開一個天文館的他,參與了全球許多天文館的設計,成為了一個經常仰望星空、描繪星空的同濟人。
肖潔為2007屆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身為全職公益人的她,通過對「一個雞蛋的暴走」等公益活動的設計與策劃,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設計自己心靈自由的「設計師」。
汪昶行2005年至2016年分別就讀於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藝術設計系、設計創意學院設計藝術學、建築城規學院風景園林學,為弄設計NONGSTUDIO創始人。他分享了 「FUN」的人生態度,不僅玩樂的「玩」,也是頑強的「頑」。
唐錦為2008屆汽車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畢業生,混沌大學混沌學園、文理學院、創投營、校友會負責人,混沌創新基金創始合伙人。他分享了如何將「腦科學」的邏輯思維運用在課程設計中,使教育不再被動,讓混沌的學員們「主動學習」。
此次論壇得到了楊浦區政府與楊浦區投資促進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並於當日上午組織了「同濟校友看楊浦」活動。40位青年同濟校友參觀了楊浦濱江沿線及長陽創谷的優秀企業,了解了新楊浦,探索未來與楊浦共同發展的可能性。
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濟青年論壇自2016年創立以來,已有30餘位活躍在各行各業的青年校友來到這個舞臺探討青年人的現實挑戰、人生理想和社會責任。同濟校友終生學習平臺的「星空講堂」品牌活動是今年5月開啟的演講系列,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邀請全球同濟人共同「仰望星空,洞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