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松江的「野心」和「傷心」!
昨天,滬蘇湖鐵路上海段開工儀式在松江南站樞紐舉行。《米宅長三角》第一時間作了報導,詳見《滬蘇湖高鐵今開工,4年後這幾個地方的房價將翻番!》
有粉絲在留言區問,為什麼滬蘇湖鐵路上海段這麼繞,徑直走青浦不行麼?偏偏要從松江那邊繞一下。
最初,滬蘇湖鐵路設計方案是沿G50滬渝高速走線,經過青浦新城的,那時候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概念還沒影呢,上海各區其實都對「鐵路割裂城市」這一看法空前一致,尤其是對外鐵路通道,各區並不歡迎,比如寶山讓滬通鐵路二期全部綁定高速公路通道S7-G1503走線,甚至連火車站都不爭取一個;嘉定對待鎮南鐵路(現為南沿江高鐵)、滬通鐵路一期的態度也是如此,只準走滬寧通道,出安亭上海市界後,再轉向太倉;青浦當時以黃浦江上遊水源保護為由,婉拒滬蘇湖鐵路,以至於滬蘇湖鐵路在規劃設計時,一度考慮走滬杭通道,出楓涇上海市界後,經由嘉善西塘、吳江盛澤再到湖州,但是蘇州方面為了滬蘇湖和通蘇嘉甬兩條高鐵能夠在吳江區境內做成十字換乘樞紐,最終形成了今天滬蘇湖高鐵的走向(青浦擦肩而過,並無設站)。
滬蘇湖鐵路走向示意圖
而松江,這個曾經管轄上海除崇明島外所有郊區的專區(相當於地級市),也通過擴建9臺23線高鐵站,趁勢坐實了滬郊最大樞紐地位。
松江南站效果圖
事實上,松江的「野心」,從2016年主導G60科創走廊開始,就已初露端倪。2018年,首屆進博會上,松江主導的G60科創走廊進一步擴容到蘇滬浙晥9個地級市參加,並形成了G60滬嘉杭金,以及G50滬蘇湖宣蕪合兩條主廊道。
由上海松江主導,滬蘇浙皖9市參與的「G60科創走廊」
然而,讓松江感到無比「傷心」的是,儘管歷史上家大業大,財大氣粗,如今僅是「滬郊一縣之軀」的松江,在上海的9個郊區中,GDP僅排名第4,2019年全區GDP1579億元,排名松江之前的有浦東新區(即有主城部分,也有郊區部分)12734億元,是松江的8倍,嘉定區2608億元,閔行區2520億元。
即使把松江的GDP放到蘇州各縣市中去比一比,也遠遠落後於崑山4045億元(是松江的2.56倍),張家港2547億元,常熟2269億元,僅領先於太倉的1324億元。
經濟體量決定城市能級。今日松江固然與浦東、閔行這2個近郊區沒得比,即使與同等地位的嘉定區相比,嘉定已經有了3條軌交,分別是11、13號線和明年即將開通的14號線,近期建設規劃中又新增了直達虹橋樞紐的嘉閔線,松江到現在為此才1條!自從2005年比嘉定早四年開通了9號線之後,再無新增軌交。
雖然區政府也在據以力爭G60科創走廊的重大配套項目12號線西延伸15.6公裡至洞涇,但畢竟還沒有出現在2023年之前開建的上海軌交三期的大名單中,估計開通至少還要等上8-10年。
松江正在爭取立項的12號線西延伸段工程
明清時期「蘇松財賦半天下」,歷史上與蘇州齊名的松江府,眼巴巴的看著蘇州已經端出總長1077公裡軌交規劃「大餐」,自己還在為爭取第1.5條地鐵(12號線西延段)苦苦追尋!
蘇州2035年軌道及交通規劃圖
松江2035年軌道交通規劃圖
2
如果當年江蘇省松江專區沒有併入上海,
636平方公裡的上海市,將更「小而精」!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偽命題,如果1958年松江專區沒有併入上海市,那麼今天「蘇大強」會是松江麼?
我們先來看一下,江蘇省松江專區還沒有被併入上海之前,636平方公裡的上海直轄市行政版圖
1956年,浦西市區部分,有14個行政區,如今已歸併成7個
。
其中,黃浦、邑廟、蓬萊、盧灣區,為今日黃浦區版圖;
江寧區、新成區、閘北區,為今日靜安區版圖;
虹口區+提籃橋區為今日虹口區版圖;
榆林區+楊浦區,為今日楊浦區版圖。
4個郊區:
西郊區,大致是今日普陀、長寧、徐匯區內環外部分+閔行區莘莊春申塘(機場聯絡線)以北區域,今日閔行區的虹橋空鐵樞紐+虹橋商務區核心區、第一經濟重鎮七寶、區政府莘莊都在1956年的西郊區境內,但老閔行開發區、吳涇工業區、紫竹高新區、浦江鎮,都在原江蘇省松江專區的上海縣版圖之內。
北郊區,大致是靜安、虹口、楊浦區北部+寶山區外環以內主城區+吳淞鎮區域,此一區域涵蓋了今日寶山主城區的精華部分,但寶鋼以及寶山外環外的楊行、顧村、月浦、羅店、羅涇5鎮,都在原江蘇省松江專區的寶山縣範圍內。
東昌區,大致是今日浦東從慶寧寺到周家渡的自貿區陸家嘴金融片區濱江核心地帶
東郊區,大致是自貿區陸家嘴金融片區非濱江核心地帶+金橋片區+外高橋片區
今日浦東的亮點區域,張江科學城、迪士尼(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浦東機場區域,在江蘇省松江專區的川沙縣範圍內;臨港新片區,則在江蘇省松江專區的南匯縣、奉賢縣範圍內。
如果按照1958年擴容前636平方公裡上海直轄市的行政版圖,來測算2019年上海市的GDP,大致為浦西7區13366億元+西郊區(約佔閔行區GDP的2/3,約1688億元)+北郊區(約佔寶山區GDP的2/3,約1039億元)+東昌、東郊區(約佔浦東新區GDP的60%,約7640億元),那麼上海市的GDP總量仍有23733億元,略低於1997平方公裡面積的深圳市(26927億元)和1958年擴容前4820平方公裡的北京市(1958年擴容前的北京相當於今天城六區+門頭溝、昌平8區,約26910億元),排名第三。即使是636平方公裡的上海市GDP,仍略高於7434平方公裡轄11區的廣州市(23628億元)。
可見,即使把1958年併入上海的原江蘇省松江專區、南通專區10個縣全部還給江蘇,北、上、深、廣四大一線城市的地位仍不會變,上海每平方公裡創造的GDP,以及人均GDP這兩項數字,將大大超過北深廣,是國內四大一線城市中最最高的!
3
如果現在把松江專區9縣復歸江蘇,
GDP排名省內第2,全國第11,
蘇超粵,成為GDP總量第一大省!
1958年,劃入上海的10個縣,原屬江蘇省松江專區的有9個,分別為松江縣、上海縣、寶山縣、嘉定縣、青浦縣、金山縣、奉賢縣、南匯縣和川沙縣;原屬江蘇省南通專區的有1個,崇明縣。原上海市的東昌區、東郊區合併組建浦東縣。
假設1958年劃入上海的松江等10縣復歸江蘇,那麼2019年江蘇省的GDP就是114053億元,超過廣東107671億元,坐穩中國GDP第一大省的位置!
原松江專區9縣的GDP,初略統計下來也有14044億元,在江蘇省內,雖不敵「蘇大強」蘇州市的19235億元,但略高於南京市的14030億元,排名江蘇省第2名,全國第11名(僅次於深北上廣渝蘇蓉漢杭津)。
4
如果當年松江專區沒有併入上海,
那麼松江超越蘇州,比肩深圳,
成為中國5大一線城市都有可能!
但,如果1958年松江專區沒有併入上海市,蘇州市就沒有直接背靠上海直轄市的優勢可言,轄9個縣市的「江蘇省地級松江市」,必然取代今日蘇州市的「蘇大強」位置,蘇州肯定會被「無錫化」,而無錫則會被「常州化」。
假設1958年沒有併入上海市的松江專區,如今成了「江蘇省地級松江市」,如今會下轄幾個區縣市呢?
松江華亭湖畔將不止是泰晤士小鎮,此處應該有「秋褲」東方之門!
如果參照蘇州主城6區的規模,那麼松江市主城6區範圍最有可能佔據松江、上海、青浦、金山4縣,則地級松江市的主城區範圍可北至吳淞江(蘇州河),南抵杭州灣,西至澱山湖,東至黃浦江,這塊區域如果劃成6區,很可能有華亭區(松江新老城區+小崑山石湖蕩+新橋車墩)、徐涇區(徐涇華新趙巷+佘山泗涇洞涇九亭)、青浦區(青浦主城區+白鶴+朱家角金澤練塘)、楓涇區(楓涇朱涇亭林+新浜泖港葉榭)、金山區(金山衛山陽石化+呂巷廊下張堰漕涇)中)、閔行區(老閔行吳涇+顓橋馬橋);
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因為離松江主城區較遠,應該會是縣級市設置。
嘉定將不止是F1賽車場,更應是TOP1百強縣市!
其中,嘉定作為滬寧廊道上的「出滬第一縣」,與虹橋機場僅一河之隔,大概率會比今天的崑山更強大,應該會是「中國百強縣市之首」;
寶山將不止是郵輪港,更可能是自由貿易港!
寶山扼守黃浦江、長江出海口的「淞滬要塞」地位,很可能會是中國大陸第一個自由貿易港,實力應該比江陰、張家港更強大,應該會是中國百強縣市的「千年老二」。
浦東三縣(川沙、南匯、奉賢),如果留在江蘇省內,也是1990年開始開發,大概率會被劃出地級松江市,成立高於松江市行政級別的副省級計劃單列市——浦東市,舉江蘇全省之力,實行經濟特區政策的浦東市,很可能再複製一個「深圳奇蹟」出來,形成「北、上、廣、深、浦」中國5大一線城市都有可能!
浦東的歷史,臨港的歷史,將被改寫,會不會是「下一個深圳"或超越深圳?
浦東三縣,如果留在江蘇省內,放到2010後世博時代,上海全市限購以後再開發,且行政上並不完全脫離松江市,則有可能循「雄安新區」模式,以一個「千年大計」的形式推出。
總之,如果1958年松江專區沒有併入上海市,那麼今天「蘇大強」將鐵定是松江市無疑,松江市第一、蘇州、南京爭老二。且這個松江市,跨滬北(長江沿岸)、滬西(暨松江主城區)、浦南(杭州灣沿岸)、浦東(長江、杭州灣匯入東海的入海口)4大地理單元,等於集今日南通+蘇州+嘉興+浦東的優勢於一身,發展前景必然比現在的蘇州更廣闊,上海直轄市+江蘇省松江市,很可能是「香港+深圳」雙一線、超一線城市模式,大概率會超過今天松江併入上海後,上海一市的GDP總量,成為中國當之無愧的經濟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