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夏店鎮:返鄉青年創業描繪小康好「錢」景

2020-12-23 鄉村報導

「我這雞子都是在林下放養的,平時光餵玉米和麩皮,自己刨土吃點草葉和昆蟲,沒有餵過飼料,這樣產出的雞蛋和柴雞都是純天然的,可以賣個好價錢。」2020年10月23日,看著山溝裡裡自由嬉戲的柴雞,汝州市夏店鎮黃溝村六組村民姬增要滿臉幸福地說。

姬增要原在汝州市區從事承包水電安裝工程,一年算下來落不了幾個錢。2019年7月,他看到村裡的幾個養殖戶都先後致富,就尋思回村創業。

「李書記,你給我說實話,到底養雞啥樣?」姬增要找汝州市畜牧局駐村第一書記李青建「討教」。

「這兩年因為非洲豬瘟,基本上養啥都掙錢!想幹就放心大膽的幹吧!」李青建笑呵呵的對姬增要說。

李青建的一番話,給尚在猶豫之中的姬增要吃了顆定心丸。姬增要位於張溝自然村老宅子鄰居都搬到新農村居住了,他把老家的房子改造成保溫雞舍,在門前的空地上搭建了一個養殖大棚,用網把溝裡的樹林一圈,用夫妻倆積攢的8萬多元錢,養了2000隻蘆花柴雞。

為了少走彎路,一有時間姬增要就跟著村裡的養雞大戶學習養殖技術,邊學習、邊實踐,他很快掌握了整套養殖技能。前期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不到一年時間,就淨賺了三、四萬塊錢。

今年疫情期間,鎮村又幫助姬增要辦理整村授信貸款5萬元擴建大棚一座,養殖規模翻了一倍,達到4000隻。姬增要註冊成立了汝州市潤宏養殖合作社,帶動15戶村民發展柴雞養殖。潤宏合作社現存欄柴雞2萬餘只,年出欄柴雞5萬餘只,柴雞雞蛋36.5萬枚,年收益380萬元。

幹就要幹出名堂。姬增要是個有心人,他為自己的柴雞雞蛋專門印製了精美的包裝箱,註冊了潤宏商標。姬增要每天在抖音上銷售合作社的柴雞雞蛋外,還在汝州市區1688夜市申請了一個攤位,線上線下結合雙渠道銷售模式極大地提升了黃溝村潤宏蟲草蛋的知名度和銷量。2020年8月28日,姬增要的潤宏合作社參加了平頂山市第二屆扶貧產品產銷對接會,銷售貧困戶社員柴雞雞蛋8500元,為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姬增要的引領下,汝州市機繡產業園當老闆的毛曉佩也萌發了返鄉搞養殖的念頭,註冊成立了山裡娃養殖有限公司,投資120萬元存欄1500隻羊的養殖基地正在施工。在江蘇務工的毛好團夫妻二人在姬增要雞場的附近建起了3座養殖大棚,並加入了潤宏養殖合作社。姬增要被評為黃溝村2020年「最美帶貧模範」,成了返鄉創業青年學習的典範。

「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於吸引人才。返鄉青年在外開闊了眼界,積累了一定財富,他們回到家鄉創業,為夏店鎮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夏店鎮重視支持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將為他們提供一切便利條件」,談及夏店鎮鄉村振興的未來,夏店鎮黨委書記焦慧濤信心百倍地說。( 平黨申 李海濤)

相關焦點

  • 小蔥餅做「大文章」 永泰這對青年夫婦返鄉創業奔小康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一個個美麗鄉村吸引眾多青年返鄉開拓農村市場。在千年古鎮嵩口,80後青年夫婦汪燕梅、林志錦看準家鄉旅遊市場好前景,毅然辭職返鄉加入創業隊伍,三年內靠賣蔥餅走上致富小康路。返鄉創業青年 汪燕梅之前我在福州工作,老人小孩在家裡,有時候難免照顧不到。現在回來在自己家門口工作,一家人住在一起很幸福,生活質量也提高了,收入比以前好,老家房子也翻新了。
  • 汝州市夏店鎮化解糾紛溫暖兩家人
    12月15日,汝州市夏店鎮甄窯村5組村民劉平國對前來回訪的鎮紀委書記王亞賓說。  事情還得從兩年前的一起糾紛說起。2018年8月1日,劉平國在其侄子劉黨鋒帶領下到鄭州一學校幹裝修。施工中,劉平國不小心從抽油煙機上墜落,被診斷為骨折,住院花費10多萬元。事故發生後,劉黨鋒以自己也是打工者為由拒絕承擔劉平國醫療費用。劉平國一怒之下,將劉黨鋒訴至法院。
  • 汝州市夏店鎮:一曲愛民歌 深深扶貧情
    7月15日,汝州市夏店鎮黃溝村貧困戶李法娃的監護人耿美民拉著駐村工作隊員李海濤和王釗的手感動地說。李法娃是夏店鎮黃溝村三組的特困供養貧困戶。7月14日下午,汝州市畜牧局駐夏店鎮黃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李青建和工作隊員王釗入戶走訪李法娃的時候,發現李法娃在家門口南邊的菜地裡蹲著幹活。李青建招呼著李法娃過來時,只見他顫顫巍巍,站不起來,走路東倒西歪,與平常判若兩人。
  • 汝州市夏店鎮:民生大數據為村級監督插上科技探頭
    映象網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平黨申 南飛宏)「手指頭一點,咱村近年來所有三資、三務基本情況信息一目了然,公開透明,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幹部一個清白,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這個平臺好。」12月20日,汝州市夏店鎮魯張村老黨員魯二信一邊和周圍群眾瀏覽汝州市民生監督平臺公眾號,一邊稱讚這項舉措好。民生大數據平臺是平頂山紀委在多方考察的基礎上大力推行的2020年重點工作之一,其根本目的是將應該公開的村級三資、三務數據全部錄入民生大數據平臺,並實時更新。群眾可隨時通過手機APP或電腦客戶端進行查詢,實現村級三資三務真正意義上的公開。
  • 汝州市夏店鎮:小粉條秒變「大金條」
    2020年12月17日,正在忙著涼曬粉條的汝州市夏店鎮黃溝村八組穩定脫貧戶毛愛國對走訪的第一書記李青建激動地說。汝州市畜牧局與黃溝村結對幫扶以來,駐村工作隊積極引導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種植,多次邀請農業專家現場技術指導種植技術。黃溝村屬於淺山丘陵地區,土地非常適合種植紅薯。
  • 鄉村振興好青年|李國敬:碩士研究生返鄉創業 本土人才點燃青春新希望
    02:23編者按:鄉村振興的路上少不了青年人的奮鬥足跡,近年來,廣饒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立了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並評選出鄉村「好青年」多名。為引導鄉村「好青年」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群體紮根農村服務發展的熱情,鼓勵廣大青年返鄉創業,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共青團廣饒縣委推出《鄉村振興好青年》專題報導,走近鄉村創業青年,聆聽他們的創業故事,感受他們的創業之路,弘揚他們的創業精神,將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作用積極發揮,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學廚青年返鄉創業記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多部高質量的國產影片上映,其中返鄉創業青年助力脫貧攻堅的主題引發關注
  • 決勝小康關鍵一年,看看汝州都做了哪些工作
    在實現中國夢的行進坐標中,全面小康是「關鍵一步」,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今年的一項重大任務。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汝州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安全生產的同時,全面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決做到不停頓、不大意、不放鬆,確保小康路上汝州一個不掉隊。
  • 「拉麵之鄉」化隆回族青年另闢減貧新途徑 扶持青年返鄉創業
    文思睿 攝中新網青海海東11月22日電 題:「拉麵之鄉」化隆回族青年另闢減貧新途徑 扶持青年返鄉創業作者 文思睿土生土長的化隆「90後」回族青年高原,2014年畢業後,沒有選擇留在大學所在地西安工作,反而是毅然決然地回到家鄉,開始創業。
  • 茶鄉青年返鄉創業帶領農戶闖出脫貧路
    返鄉創業逐農夢  「鄉親們能夠自給自足,種養殖效率高、質量高、收益高,生活安逸,就是合作社對農民真正的負責。」當被問及心目中的小康生活,安溪縣禾康好農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思達靦腆一笑,如是回應。主動放棄國有控股企業高管職位,毅然返鄉創業,帶領樸實勤勞的農民朋友於山野間拼出一番事業,林思達用5年的堅守,換來了身邊鄉親日漸甜美的幸福生活。
  • 汝州夏店鎮黃溝村:愛心接力賽讓脫貧戶臉上寫滿了幸福
    12月10日上午,汝州市夏店鎮黃溝村11組脫貧戶李素粉邊說邊把一筐土雞蛋放在駐村工作隊的辦公桌上。李素粉今年57歲,子女尚在年幼的時候,丈夫因礦難去世,她獨自一人含辛茹苦將3個子女撫養成人。原本想著孩子大了,家裡的日子會好起來,誰知2014年大兒子毛延超在外務工時出現交通事故意外去世,大兒媳阿琳也在2015年留下兩個女兒毛怡歌和毛怡萱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
  • 汝州夏店鎮:變廢為寶好項目 年產值1.2億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汝州市夏店鎮的汝州市烽金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稱汝州烽金源公司), 在車間西側的大片空地上,堆放著大量的礦渣、砂石等原料,覆蓋著一層黑色的防塵膜。據了解,該項目是夏店鎮2019年引進江西金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和資金建設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
  • 返鄉青年闖出創業新路
    返鄉青年闖出創業新路 2020-09-17 13:36:58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2)讚一個!聖女果種植「錢」景好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2)讚一個!聖女果種植「錢」景好 2020-12-10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漂族有望返鄉!臺中企業家砸12億助高雄青年創業
    華夏經緯網2月2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北漂族有望返鄉工作了!高雄市長韓國瑜今(27)日參訪新加坡國立大學「創業聚落Block 71」取經,感觸良多。他提到,臺灣青創已比不上新加坡及中國香港,甚至是某些大陸城市,當前之務是幫助高雄青年創業,成立「孵化器」,他也宣布好消息,日前有臺中企業家將斥資12億元新臺幣,幫助青年創業,不需要任何回饋,直說「這非常了不起」。
  • 呼和浩特:返鄉創業青年敲開致富門
    遊客採摘櫻桃梁小明給試種的奇異果澆水工人正在採摘紫蘇葉樊家鑫姐弟在大棚內種植的「稀罕物」 剛剛閉幕的呼和浩特市兩會上提出,今年要鼓勵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創新,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現代青年農牧場主、農村青年創業致富
  • 從公司白領到返鄉創業青年 80後夫妻的小鎮生活
    從公司白領到返鄉創業青年 80後夫妻的小鎮生活  高玉樓正在拍王嬌做美食的視頻。從公司白領到返鄉創業青年,其實內心經歷了不少掙扎。  從公司白領到返鄉創業青年 他們經歷了什麼?  王嬌今年30歲,來自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後所鎮,而丈夫高玉樓今年31歲,來自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榮將鎮。  2010年,兩人都在昆明上同一所大學,高玉樓的專業是建築景觀設計,王嬌和他一個系,學的是數字媒體設計。
  • 春雁行動|引領河南返鄉創業青年成長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從「淘小二」到「貸款助手」,再到「鄉村獵頭」,返鄉創業青年王茜通過不懈努力,找到了奮鬥方向,還走上了聯合國的舞臺。王茜熱慨道:「我是社會發展的受益者,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帶動身邊的人,再讓他們去帶動更多人,讓所有人都能享受時代發展的紅利。」
  • 2019年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示範園區、示範項目和助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16〕135號)精神,強化示範帶動效應,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深入開展,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評審認定辦法(試行)等三個辦法的通知》(豫政辦〔2017〕25號)規定,省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開展了2019年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示範園區、示範項目和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評審工作
  • 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示範園區出爐,鄭州這些地方上榜
    」,其中,新密市被評為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鄭州二七區櫻桃溝特色種植旅遊園區入選為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根據「名單」,我省認定固始縣等16個縣(區)為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鄭州的新密市位列其中。新鄭鑫益豐生態農業基地創業園、鄭州二七區櫻桃溝特色種植旅遊園區等34個創業園區為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鄭州市富坤種植專業合作社等50個創業項目為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項目。新密市祥樂老年公寓等101個助力脫貧攻堅項目為河南省返鄉下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