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之鄉」化隆回族青年另闢減貧新途徑 扶持青年返鄉創業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圖為高原。 文思睿 攝

中新網青海海東11月22日電 題:「拉麵之鄉」化隆回族青年另闢減貧新途徑 扶持青年返鄉創業

作者 文思睿

土生土長的化隆「90後」回族青年高原,2014年畢業後,沒有選擇留在大學所在地西安工作,反而是毅然決然地回到家鄉,開始創業。

「化隆很多青年到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賣拉麵,掙了不少錢,但留在家鄉的很少,本地經濟一直未得到有效發展。」高原說。

圖為韓軍介紹電商服務站內售賣的化隆縣的特色產品。 文思睿 攝

高原的家鄉化隆回族自治縣地處青海省東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耕地總面積3.7萬公頃,人均耕地不足2畝,一度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

為解決生計問題,許多化隆人走出大山,做起拉麵生意。但在化隆縣「拉麵榮譽」的背後,卻面臨著大部分青年人才流失的窘境。

回鄉後的高原沒有選擇跟隨「潮流」——做拉麵生意,反而是結合之前工作的經驗,創辦了一家文化公司,致力於發展、研究和推廣化隆的文化旅遊。

在他看來,家鄉的旅遊文化資源絲毫不遜色於其他地區,但是該如何選擇適用於化隆的發展方式呢?

「每年春季,青海其他地方還是白雪皚皚的景色時,化隆的杏花早已悄然綻放,這粉色花海不就是我們化隆的『財富』嗎?」籌辦杏花節的想法在高原內心萌芽。

作為返鄉創業的致富帶頭人,2015年,他提議打造杏花旅遊文化節,同時,還出資舉辦「杏壇評論會」高峰論壇及旅遊文化研究、推廣活動,邀請一些省內外的民俗專家學者,對化隆當地的民俗文化和旅遊文化進行挖掘和研究。

「首屆杏花旅遊文化節吸引遊客將近30萬人次,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有個手抓羊肉鋪的老闆一天就賣了十萬元。」高原說,「今年由於疫情未能按時舉辦杏花旅遊文化節和『杏壇評論會』高峰論壇,很多專家學者都很遺憾。」

經過五年的努力,他發起的「杏壇評論會」高峰論壇成為了青海省鄉村振興的一個典範和化隆縣打造杏花城市的名片之一。

為了吸引更多青年回鄉創業,發展家鄉經濟,2018年,他組織成立化隆縣青年創客聯盟,負責青年創業就業和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為全縣青年提供創新創業和政策引導服務。

當地青年紛紛加入返鄉創業隊伍。今年25歲的回族青年韓軍放棄在外的拉麵生意,回鄉創辦了電商服務站,銷售化隆當地的特色產品到全國各地,幫助當地民眾解決銷路渠道窄的難題,「我也想為家鄉做點貢獻。」韓軍說。

今年,青海省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的若干措施》,進一步推動和支持青海省城鄉各類人員返鄉入鄉創業,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高原表示,未來他將繼續為青年搭建創業、就業的學習交流平臺,創辦好「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和「城市會客廳」,「我愛我的家鄉,也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青年回歸家鄉,這對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建設起著重要作用。」(完)

相關焦點

  • 青海化隆走上「網際網路+拉麵」新徵途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拉麵人韓海明將一團面重重甩在案板上,揉好後上下左右三拉兩纏,就抻出一把毛細拉麵。  走在化隆的大街上,隨處可見來自全國各地的車牌,這源於當地發展了近30年的「拉麵經濟」。從「面一代」到「面三代」,化隆人在全國271座城市開設拉麵店1.7萬家,拉麵從業者11萬人。2019年,化隆「拉麵經濟」年產值達100多億元,利潤40億元。
  • 【海東市】化隆拉麵香飄中國
    不得不說,經過30年的發展,化隆拉麵走上了一條「群眾首創、政府扶持、市場發展、民族團結、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讓廣大群眾掙了票子、換了腦子、練了膽子、拓了路子,有尊嚴地實現了勞動、創業和脫貧致富。  送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拉麵店,化隆各地拉麵人也在以行動做回應,展示新風採。
  • 青海化隆:一碗牛肉拉麵「圈」出同心圓
    採訪團走進化隆縣拉麵電商中心,熒幕上正放映著一名懷揣希望的藏族青年起身前往北京學習拉麵技藝的場景。從「化隆造」到「化隆灶」,化隆縣以「拉麵經濟」為抓手帶動各民族群眾共同致富。該縣推行的「帶薪在崗實訓+創業」政策讓拉麵產業從業人群從回族、撒拉族擴展到漢族和藏族,各民族都能借著這股東風,用勤勞的雙手致富。在拉麵電商中心獨家打造的拉麵演播廳裡,這裡不僅會舉辦餐飲烹飪的培訓課程,也時常邀請法律專家與宗教界人士傳授法律知識、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思想,以拉麵搭舞臺,編織團結花。 小小的一碗拉麵,拉動著群眾脫離貧窮,也拉近著鄰裡心、民族情。
  • 春雁行動|引領河南返鄉創業青年成長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從「淘小二」到「貸款助手」,再到「鄉村獵頭」,返鄉創業青年王茜通過不懈努力,找到了奮鬥方向,還走上了聯合國的舞臺。王茜熱慨道:「我是社會發展的受益者,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帶動身邊的人,再讓他們去帶動更多人,讓所有人都能享受時代發展的紅利。」
  • 青海化隆:一碗牛肉拉麵「圈」出同心圓
    採訪團走進化隆縣拉麵電商中心,熒幕上正放映著一名懷揣希望的藏族青年起身前往北京學習拉麵技藝的場景。從「化隆造」到「化隆灶」,化隆縣以「拉麵經濟」為抓手帶動各民族群眾共同致富。該縣推行的「帶薪在崗實訓+創業」政策讓拉麵產業從業人群從回族、撒拉族擴展到漢族和藏族,各民族都能借著這股東風,用勤勞的雙手致富。在拉麵電商中心獨家打造的拉麵演播廳裡,這裡不僅會舉辦餐飲烹飪的培訓課程,也時常邀請法律專家與宗教界人士傳授法律知識、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思想,以拉麵搭舞臺,編織團結花。 小小的一碗拉麵,拉動著群眾脫離貧窮,也拉近著鄰裡心、民族情。
  • 鄉村振興好青年|李國敬:碩士研究生返鄉創業 本土人才點燃青春新希望
    為引導鄉村「好青年」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群體紮根農村服務發展的熱情,鼓勵廣大青年返鄉創業,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共青團廣饒縣委推出《鄉村振興好青年》專題報導,走近鄉村創業青年,聆聽他們的創業故事,感受他們的創業之路,弘揚他們的創業精神,將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作用積極發揮,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學廚青年返鄉創業記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多部高質量的國產影片上映,其中返鄉創業青年助力脫貧攻堅的主題引發關注
  • 關於印發《豐縣第四屆青年大學生暨返鄉人員創業大賽方案》的通知
    創業大賽方案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倡導創新文化」、「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精神,紮實推進「工業立縣 產業強縣」的發展戰略,夯實豐縣高質量振興的堅實基礎,挖掘一批市場前景可觀、發展潛力大的創業項目,找到一條扶持創業、促進就業的有效途徑,同時鼓勵豐縣籍在外人員返鄉創業,2020年繼續舉辦豐縣第四屆青年大學生暨返鄉人員創業大賽
  • 青海「拉麵之鄉」化隆:多民族共烹「新年味」
    地處黃河谷地北側的化隆回族自治縣是一個以回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共有回、漢、藏、撒拉等12個民族,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與融合造就了獨具特色的春節。圖為參加「青海年?醉海東——拉麵之鄉度新春」系列活動之一的化隆縣第九屆「昂思多?青藏冰泉杯」迎新春射箭錦標賽的選手。
  • 化隆拉麵王子爭霸賽開賽
    1月9日,「中糧香雪」杯首屆「拉麵王子」爭霸賽在化隆回族自治縣群科新區舉行,通過比賽旨在讓更多的優秀人才融入打造青海拉麵系列品牌的隊伍中,使青海拉麵產業發展呈現更加彭勃的生機。本次「拉麵王子」爭霸賽邀請了來自甘肅、青海等多個省份的41個拉麵精英團隊123名選手參賽,將為大家上演一場視覺盛宴和味蕾挑戰。
  • 因為一「面」之緣!拉麵之鄉3年摘掉貧困帽
    你可能猜不到它竟是一碗"四千歲"的拉麵比義大利麵足足早了兩千年2002年考古學家在青海海東市喇家遺址發現了這碗4000歲的拉麵從喇家遺址循河而上轉過幾個彎就是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這裡是"拉麵之鄉"——化隆一個以回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
  • 韓軍:鄉愁召喚我返鄉創業
    韓軍(左)在項目施工現場 五月下旬的化隆山區,楊柳葉子才剛剛吐綠,四周的山野一片寂靜。而在化隆回族自治縣縣城南郊的省道邊上,「化隆伯爾曼返鄉創業安置小區」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當中。韓軍的回答是:鄉愁召喚我返鄉創業…… (一) 十幾年前,韓軍和眾多化隆人一樣,面對這片山大溝深、土地貧瘠的故土,懷揣東借西湊的400元錢,一步一回頭地揮淚走出大山,開始了無奈的打工生涯。 故土難離,但必須得走出大山另謀生路,解決溫飽,這個兩難的選擇,曾經讓韓軍他們徹夜難眠!
  • 化隆拉麵人的愛心
    他們中有誠實守信好青年馬輝軍、道德模範馬成義、政協委員韓曉峰……1月24日晚,馬輝軍和冶成明從哇加灘村回群科新區,在到團結路口下車登記的時候,冷風吹得他倆發抖,登記完後他倆就商議決定為一線執勤的警察同志和醫護人員送一點吃的。第二天下午6點左右,他倆準備了40份拉麵、雞蛋、礦泉水送到了團結路口的疫情檢查站一線同志手裡。
  • 從「脫貧面」到「品牌面」 化隆拉麵一年掙回100億元
    一碗拉麵中誕生的扶貧產業1月23日,化隆回族自治縣群科新區。時至中午,位於商業街街角的一家化隆拉麵體驗店內的食客漸漸多了起來。由於人多,老闆韓海明也不得不穿上廚師服,當起面匠。「這個店是我剛開的,人手不足。」幾個月前,在外打拼了18年的韓海明決定返鄉創業,於是便在家鄉開了這家拉麵館。
  • 醉美海東丨拉麵讓化隆的農民換了一個活法
    2019年化隆拉麵店分布圖 張雯攝/光明圖片  2016年4月,化隆回族自治縣正式推行「拉麵帶薪在崗實訓+創業」。面向貧困戶家中的青壯勞力,自願報名,把他們集中送到全國各地化隆人開的拉麵館,從跑堂幹起,學服務、學技術、學經營管理等。積累一定的資金後,便可以通過政府的貼息貸款開辦「扶貧創業拉麵店」,自己當老闆,很多人成了受益者。短短兩年時間,通過「拉麵帶薪在崗實訓+創業」的方式累計實訓近3000人,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實現穩定脫貧。
  • 【出彩河南青年說】返鄉創業青年韓春:農村大有可為 趁年輕擼起...
    「最近一直在關注兩會,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農村的重視,對農村發展、就業、創業、醫療、養老等各方便的投入,對脫貧攻堅的堅定信念,農村的春天越來越近了。」韓春告訴大河網記者,作為青年人,更要擼起柚子加油幹。
  • 汝州市夏店鎮:返鄉青年創業描繪小康好「錢」景
    2019年7月,他看到村裡的幾個養殖戶都先後致富,就尋思回村創業。「李書記,你給我說實話,到底養雞啥樣?」姬增要找汝州市畜牧局駐村第一書記李青建「討教」。「這兩年因為非洲豬瘟,基本上養啥都掙錢!想幹就放心大膽的幹吧!」李青建笑呵呵的對姬增要說。
  • 青海化隆:四月春綠黃河岸 拉麵之鄉杏花俏
    人民網西寧3月29日電(張莉萍)黃河岸畔春來早,拉麵之鄉杏花俏。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將於4月3日至6日舉辦2019年第五屆杏花旅遊節暨第二屆拉麵文化節,以推進當地旅遊發展,打造旅遊品牌。
  • 浙江德清:青年創業舍「城」求「村」
    「這些年,返鄉創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 團德清縣委副書記朱超說,德清是一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的宜居之地,更是一個「近滬臨杭、先行先發」的創業之地。  今年4月獲得2017年全國健身錦標賽A組冠軍的下渚湖街道女青年孫嵐,最近正忙著準備參加明年在法國舉辦的世界健身錦標賽。  她也是回鄉自主創業的大學生。
  • 小拉麵大產業 青海化隆的脫貧致富路
    (中國減貧故事)小拉麵大產業 青海化隆的脫貧致富路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 題:小拉麵大產業 青海化隆的脫貧致富路作者 陳康亮 張添福「一碗拉麵雖小青海省化隆縣地方品牌產業培育促進局副局長馬建國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青海省化隆縣搶抓脫貧攻堅等重大戰略機遇,通過設立駐外拉麵經濟服務辦、註冊「化隆牛肉麵」品牌、發放拉麵貼息貸款、創新開展「帶薪在崗實訓+創業」培訓等措施,有效推動拉麵產業高質量發展。馬建國表示,化隆縣在全國開有1.7萬家「化隆拉麵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