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1M
4月22日,蒲城縣黨睦鎮秦家村村民趙先生反映,去年3月至2019年2月不在家,前幾日交水費,要收他216噸的水費,算來算去都對不上數。
去年3月因趙先生孫子需要照顧,他便到北京幫兒子帶孩子,今天2月返回秦家村,回家後趙先生白天基本走親串友,在家最多燒點熱水喝。但前段時間管水員查看水錶,用了216噸水,管水員說216噸是去年有次水管跑水的量。
「去年確實走過一次跑水,鄰居很快過來處理了,說跑了大概約1個多小時,但也不至於200多噸吧,216噸算了近1000元水費。我前兩天還找人查看了家中水管,未發現有漏水點。」趙先生說。
對於216噸水費,趙先生去找村鎮自來水管理員協商,管理員稱可減免70元,交860元即可。「因為一直沒找到原因,沒辦法就先交了600元水費。但這水費肯定交的不明不白,到底誰把水用了?」
秦家村2組村民秦先生說:「趙先生外出時由我負責照顧他家,去年冬天確實漏過一次水,當天趙先生鄰居先發現後通知的我,我去時總閥門已被關掉,我進到院子查看,未發現明水,只有水龍頭附近有個水坑,且漏水點也在水龍頭附近。但漏水是啥時開始的不好說。」
對此,黨睦鎮秦家村一村幹部表示,趙先生確實近一年沒在家,按常理用掉216噸水很不正常,但管水員稱他們只認水錶讀書。趙先生也向村委會反應過,前段時間村委會給協調,雙方稱暫時說好了,先交一部分錢。因自來水不會村委會管,所以沒有過多幹預。
那到底要不要收這部分水費呢?黨睦鎮專門負責水費事宜的潘先生表示,趙先生去年外出時水錶顯示100噸,今年回來後水錶顯示316噸,且水錶並沒有損壞,只能以水錶讀數為準。「去年漏水是事實,用了這麼多水也是事實,在無法確定漏水量的情況下,只能以水錶讀數為準。」
來源:華商網(記者 唐保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