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提到澳門,你首先想到什麼?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澳門蛋撻」,但你知道「蛋撻」的正確讀音是「蛋撻(tà)」而不是「蛋撻(tǎ)」嗎?
「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撻」不是多音字,它只有一個讀音:tà。
其實,還有下面這些常用語,也是一讀就錯,來看看你讀對了幾個!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懟」的讀音只有一個,那就是「duì」!也就是說,你們的日常互「duǐ」其實是日常互「duì」!並且,「懟」的本意其實是「怨恨」。
這個詞你九成會讀錯!是話嘮(lào)而不是話嘮(láo)。
「噱」有兩個讀音,xué和jué,很多人讀噱(xuè)頭是錯誤的。
「癖」的讀音是pǐ,不是一個多音字,只有一個讀音,所以讀潔癖(pì)是錯誤的。有沒有懷疑人生?
鉈有兩個讀音,tā和tuó,表示金屬元素時,讀tā。
蛤蜊的正確讀音是gé lí,因為「蛤」是個多音字,可以讀作gé,也可讀作há,所以很多小夥伴會讀錯。另外,不同的地方對「蛤蜊」有不同的稱呼,如gā lā。
「與」是個多音字,有yǔyùyú三個音,所以很多人會將「與會」讀錯,其實它讀與(yù)會。
責任編輯:李墨涵(EN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