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某珠寶賣場,有顧客在挑選玉石 記者 傅琪媛 攝 |
和田玉籽料貴過黃金
近日,價格突然瘋漲的黃龍玉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其實,黃龍玉只是近期玉石漲價風潮的冰山一角,記者昨日從省城多家珠寶玉石市場了解到,始於2003年的這股玉石漲價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在這股漲價潮背後,除了原料稀缺、工藝複雜等常規原因,從樓市和股市中轉移出來的大批投資客湧入玉石收藏市場,並佔據了高達七成的銷售份額,成為玉石漲價的重要推手,高檔的翡翠戒面價格半年增幅近一倍,和田玉籽料價格遠超相同重量的黃金。記者 陳川 實習生 劉雙菊
緬甸翡翠半年漲五成
從年初到現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在玉石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緬甸翡翠和新疆和田玉價格整體漲幅均超過50%,部分稀有珍品價格翻了數倍,增長之快令人咋舌。
「翡翠價格長期看漲的趨勢已是業內的共識。」昨日,在位於省城歷山路的北方國際珠寶玉石交易中心,緬甸翡翠經營大戶、濟南丹彤翡翠珠寶公司總經理劉瀅告訴記者,近幾年,緬甸翡翠的價格每年的總體漲幅都在50%左右,但今年玉石價格在快速上漲的同時,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明顯,低端翡翠價格變動不大,而部分高端翡翠價格幾個月就能翻一番。在上半年,高檔翡翠戒面的價格整體翻了一番(戒面指用於鑲嵌在戒指上的寶石),原本單價在1萬元左右的戒面普遍漲到了2萬元以上,「今年春天,在廣州一次拍賣會上,一隻翡翠戒面拍出了3500萬元的天價,大大抬升了市場上高檔戒面的含金量。」
緬甸人到中國回購翡翠
據了解,雖然翡翠產於緬甸,但大部分成品都在中國加工。幾百年來,中國一直是緬甸翡翠的第一大進口國,70%-80%的高檔翡翠都銷往中國內地。劉瀅透露,由於精品翡翠具有不可再生的稀缺性,加上優質翡翠原石開採量的下降,從今年開始,不少看好翡翠漲價前景的緬甸玉石商人開始從中國回購翡翠原石,而且出手闊綽,「歷來都是中國人到緬甸進口玉石,緬甸人來中國回購的現象還是第一次出現,這表明原料爭奪已經白熱化,高檔原石產量越來越少,價格上漲潛力很大。」
和田玉論克賣貴過黃金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翡翠戒面價格半年漲一倍,看著很驚人,但與和田玉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高端籽料價格兩個月就能翻一倍。
「現在高端和田玉的價格已普遍達到每克400元,而同期的黃金價格在每克270元左右。」昨日,在省城萬嘉隆珠寶城,和田玉經營大戶鄭傑告訴記者,「黃金有價,玉無價」這句話用在和田玉身上再合適不過了,目前市場上珍寶級的和田玉每公斤達數百萬元,稍差點的也要數十萬元。
紅玉黃玉成市場新寵
在多數人的印象裡,和田玉就是指白玉,所謂「潔白如玉」,白玉幾乎可以是和田玉的別稱,其實並非如此。鄭傑告訴記者,按照顏色不同,除了白色的羊脂玉,和田玉還包括紅玉、黃玉和墨玉,「品質高低的順序是:一紅二黃三墨四羊脂。」
「近幾年,紅玉、黃玉和墨玉的價值逐漸被更多的藏家認識,因為儲量更為稀少,價格也高的驚人,成為玉石收藏界的新寵。」目前在玉石市場上,和田玉中的紅玉價格為每克3000元。鄭傑分析,紅玉肉質全紅,玉質純淨,紅色在中國文化中代表了喜慶、大吉大利,所以本已極為稀少的紅玉也就成了極品中的極品。
[原因探究]
昨日,在地處濟南市中心的北方國際珠寶玉石交易中心,記者看到,與鄰近的家樂福超市人聲鼎沸的場面相反,偌大的玉石交易大廳,僅有幾十位顧客。在一個玉器櫃檯,剛花6000元買了一隻玉鐲的老人告訴記者,鐲子是送給未來的兒媳婦的,她來看了三次了,每次來價格都會漲,眼看價格還要上漲她只好出手買了。而在位於省城燕山立交橋以南的萬嘉隆珠寶城,由於位置相對偏遠,前來選購玉器的普通消費者就更少了,部分商戶還只做批發業務,拒絕零售。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普通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多在萬元以下,大量的高檔玉石產品都是為投資客準備的。
省城玉石藏家武先生告訴記者,5月份他去了趟廣州,驚奇的發現當地的高檔翡翠價格竟然在一個月內漲了20%以上,好一點的翡翠擺件幾乎一天一個價,甚至有錢都買不到,「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新面孔,一擲千金,讓我們這些老玩家都看傻了眼。」
熟知行情的劉瀅告訴記者,在目前的高檔珠寶消費群中,投資客至少佔了七成左右,「一些大客戶,花七八十萬元買一塊玉石很輕鬆,眼睛都不眨一下。」在濟南東部萬嘉隆珠寶城專營和田玉的商戶鄭潔證實了劉瀅的這一說法,他告訴記者,一些新結識的顧客都是從房地產市場轉移過來的,國家調控房產的力度越來越大,炒房的風險在增大,不少炒房者將目光轉向了珠寶玉石收藏,「近期高端玉石價格的突然暴漲與房地產市場的低迷有很大關聯,大量資金從樓市轉向了玉石收藏。」
「經過前幾年的大規模開採後,國內外知名玉石資源越來越少。」經營玉石生意多年的省城業務陳旭告訴記者,緬甸被稱為「翡翠之國」,但是近些年來該國的上等原石開採已近枯竭。礦脈成熟的老坑翡翠產量越來越低,而新坑由於成色較差,產量同樣上不去,「有的新坑一年也產不了幾噸上等原石。」目前,緬甸政府統一調配物資和資源,一方面限量開採,另一方面限制上等玉石出境。上等原石資源短缺,只剩中、低等資源,導致市場整體翡翠質量下降,間接抬高了高檔翡翠的價格。
劉瀅向記者總結了國內玉石漲價的路線圖。「國內玉石大規模漲價始於2003年,中間經歷了北京奧運、上海世博等幾個上漲高峰期。2003年,當時正值非典期間,民眾的恐慌情緒凸顯了玉石作為一種精神寄託載體的價值,「玉石闢邪驅魔,帶來好運,佑護平安的傳言被放大,需求的突然增長刺激了國內的玉石產業,促成了漲價風潮。」劉瀅說,2003年之後,伴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增長,富裕起來的人們開始將眼光投向珠寶玉石領域,鑽戒、玉鐲成為青年人約定俗成的新婚禮物。到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上,「金鑲玉」的奧運獎牌設計式樣,突破了以往任何一屆奧運會獎牌設計單一材質的傳統,又融入了典型的中國文化元素,不僅喻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玉良緣」,更讓「玉」這一國寶大放異彩,提升了玉石的品位和價值,使國內玉石價格進一步高漲。「當時奧運金牌用的玉就是崑崙山出產的和田玉。」今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辦,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玉石是不少地方展館的鎮館之寶,珍寶級玉石一時千金難求,「前幾天,在上海世博會上,揚州玉雕廠的那件俄料玉白菜就被一對外國夫婦以1.3億元人民幣買走,和田玉也應聲大漲。」
[深度揭秘]
40億遊資爆炒翡翠
昨日,濟南丹彤翡翠珠寶公司總經理劉瀅向記者透露,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6月的緬甸仰光翡翠公盤價格翻了一倍多,漲幅創造了緬甸翡翠的歷史。據了解,緬甸翡翠公盤是翡翠毛料交易的盛事,是指賣方把準備交易的物品在市場上進行公示,讓業內人士或市場根據物品的質料,評議出市場上公認的最低交易價格,再由買家在該價格的基礎上競買。
「除了價格飆升,6月底剛剛結束的緬甸仰光翡翠公盤還出現了一個重要變化,參會的中國商人數量暴增,由往年的5000人左右一下增加到了2萬人,增加了三倍。」劉瀅告訴記者,新增的投資者多是炒房者、炒股者和山西煤老闆,據他估計:「不計算百八十萬元的小股資金,新增加的大股遊資至少達到了40億元,這是史無前例的。」
據了解,從今年五一開始,國內樓市形勢急轉直下,炒作房價的風險越來越大;同期股市表現也非常糟糕,上半年上證指數從3289點跌至2398點,縮水比例超過27%;另外,基本退出煤炭行業的山西煤老闆,雖握有海量資金但又面臨轉型之難,據業內人士估計,山西各地「煤老闆」手中大約有3000億元的資金。劉瀅稱,作為投資品,玉石的優勢顯而易見。和房產相比,翡翠能很容易地攜帶和變現;與古董、書畫等其他藝術品相比,翡翠更容易鑑別,藏品的關鍵點不外乎原料的品質和加工時的雕工,品質用儀器鑑定非常便利。
山東魯金珠寶行董事長王旭光也向記者表示,現在貨幣購買力下降非常快,玉石投資正成為投資者保值升值的重要渠道,「把錢存銀行是貶值的,而炒房子風險也在增大,買黃金吧,金價又跌的厲害,『黃金有價,玉無價』,玉石不可再生的特點使其頗具投資收藏價值。」
商家陷入惜售兩難
「現在的翡翠價格是一天一個價,大家都忙著囤貨,賣的好了反倒賠錢。」劉瀅給記者舉了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今年年初,他從緬甸進了一批翡翠鐲子,進價每隻1萬元左右,因為價格漲得快,他按照1.5萬元的高價在店裡出售,利潤為1/3。到5月底,這批鐲子售完後,他再次到緬甸進貨時,驚奇的發現,同樣成色的鐲子在當地的進價已經接近2萬元,「拿著1.5萬元根本進不了貨,賣出就等於賠錢。」
「許多貨主都在捂料惜售。」劉瀅表示,不僅價格飆升,從原料商到經銷商都開始對高檔翡翠原料、成品採取捂料囤貨的措施,「但捂著不賣也扛不住,因為高檔翡翠都價值不菲,囤積的多了所需要的資金量也越大,資金周轉不動,風險也很大。賣也不是,不賣也不行。」記者在店裡看到,一個普通的翡翠展臺,按照裡面各個翡翠的標價相加,總額竟然超過50萬元。劉瀅告訴記者,現在進入珠寶行業的門檻越來越高了,十年前,幾十萬元就能經營起一個不錯的玉石店,而如今沒有幾百萬元投入免談。
(責任編輯:周徑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