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上廁所,下廚房」,並非「下廁所,上廚房」,原來如此

2020-12-20 極光說歷史

眾所周知,現代流行的文化俗語有許多都源於古代,古人們創造了這些語言,經久不衰地沿用至今,也就成了社會約定俗成的說法。我們可能從未思索過為什麼要這麼說,這個說法是出於什麼目的,只是從祖輩們那裡傳承下來,大家都這麼講,於是自己也跟著這麼稱呼了。所以今天,我們要來對一個約定俗成的社會俗語進行刨根問底的分析,看一看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古人才會如此定義。

地理位置

「上廁所,下廚房」,相信大家對這句話肯定不陌生,內急時會說「上個廁所」,做飯燒菜就是「下廚房給你們露一手」,這種叫法的由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從方位因素入手。古人的房子裡,廁所常常處於北邊偏東的位置,廚房為南邊偏東的,而那時候又存在著「坐北朝南」的講究,因為太陽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坐北朝南視野好,還迎著光。廁所在北邊,北是主位置,廚房在南方,南方是宅子的背部,是副位置。所以,才會出現「上廁所,下廚房」的叫法。

陰陽五行

其次,從五行入手。廚房是做飯做菜用的,火是其中最稀鬆平常的事物。但有火就意味著稍不注意會走水,有安全隱患,所以,迷信的古人稱做菜為「下廚房」,廚房有大火,人得在火下面才平安;廁所有水,對待水我們要處於水的上面,就不會淹死,因此叫「上廁所」。

最後,從古人的地位尊卑看,有身份的主子很少親自下廚洗羹湯,做飯、備菜的都是那時候相對低賤的僕人,廁所就不一樣了,有的大戶人間會把廁所建在自己房間的附近,就是為了方便排洩。自然。廁所的地位就跟著水漲船高。其實,就算沒那麼多講究,古人既然這麼叫了,流傳到今天都是這個稱呼,就證明「上廁所,下廚房」已變成了口語習慣,沒有辦法糾正,在人的心裡扎了根。只能感嘆古人對生活要求的嚴格和曆法規範的嚴肅性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是上廁所、下廚房?而不是下廁所、上廚房?
    現在上廁所都文雅的稱之為「如廁」了那為什麼我們都說「上廁所」而不是「下廁所」呢?糞便當時可是上好的肥料,是人們期盼豐收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肥水不流外人田」,為了讓肥水積於大地中。於是建造廁所的時候就建在北面偏東一點,北是水位,東是木位,五行相生,水生木,水是萬物之本,木是萬物之源。廁所建在北面偏東,表達了人們希望莊稼豐收的願望。
  • 古人為什麼說「上廁所」,「下廚房」?
    「上廁所」和「下廚房」是我們在生活中常用的表達。為什麼是「上」廁所和「下」廚房,而不能反過來說「下"廁所和「上」廚房呢?這語言現象的產生,與我國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在我國古代,廁所又被稱為「圂」、「軒」、「廁」等。
  • 廁所為什麼是上,廚房為什麼是下
    廁所和廚房是家裡使用頻率非常高的兩個地方,平時大家都說上廁所、下廚房。而沒有人說下廁所、上廚房。網上有人說上廁所是因為人類還居住在洞穴裡的時候,因為氣味往上跑,人怕燻著,所以廁所建在高處,所以叫上廁所,真的是這樣嗎?
  • 只聽說上廁所,下廚房,沒有人說下廁所,上廚房,這是為什麼?
    「上廁所,下廚房」不僅是一個文化問題,還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語言習慣。有人把上廁所、下廚房與風水方位之說聯繫在一起,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上廁所上廁所源於平民百姓的習慣性口語。「上廁所」不是古代的語句,應是現代漢語的句子。宋元明清時期有大量的白話小說,這類古典小說的語言採用了當時大量的市井口語,反映了當時的語言風格和習慣,但所有的白話小說,包括戲曲劇本均未出現「上廁所」一詞。「上廁所」之說,於古代來說應該不屬於不雅之詞,與「如廁」是一樣的,作為書面語來用是沒有問題的。
  • 現在都說「上廁所,下廚房」,為何不說「下廁所,上廚房」呢?
    像我們現在說的這個「上廁所,下廚房」,說起來很順嘴,每個人說得都很溜。可是如果要細問一下,為什麼要這麼說?而不說不說「下廁所,上廚房」?那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答不上來了。我們古代中國人的住宅都講究一個中正平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們先從房子的結構來說吧,一般房子是朝南的。那麼廁所在哪個位置呢?
  • 為何人們常說「上廁所和下廚房」,怎麼不說「下廁所和上廚房」?
    舉個例子,就說「上廁所」和「下廚房」吧,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去廁所用「上」,而去廚房用「下」呢?為什麼不能反過來,說「上廚房」和「下廁所」呢? 那麼一個簡簡單單的「上廁所」和「下廚房」究竟能蘊含著哪些文史常識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吧。 一、五行說 首先提到和古代房屋的五行學說,便不能不提一下古代房屋的方位布局,因為這布局和「上廁所」、「下廚房」的由來有著密切的關係。
  • 常說「上廁所下廚房」,為何不是「下廁所上廚房」?怕人笑沒文化
    比如說上廁所又叫「出恭」,「入敬」等文雅之詞,「恭」和「敬」乃恭敬的意思。上廁所也就是「如廁」,通俗地說就是解手、方便。人生有「三急」(內急、性急、心急),內急說的就是上廁所,不管什麼時候,無論皇帝和平民百姓,上廁所是頭等大事,有語云:「管天管地管不住屙屎放屁」。
  • 上廁所為什麼用「上」,下廚房為什麼用「下」,其中蘊含大智慧
    「不足十平方的廁所裡」在古代可以成就一代才子歐陽修、在現代可以暗中增加優勢;小小的廚房內最能體現人間煙火氣,廚房裡的煙火氣就是婚姻的詩和遠方。它們的存在既不容替代又不易高雅,但你知道小小的廁所蘊藏著怎樣的風雲變幻嗎?「上廁所、下廚房」為什麼不是「下廁所、上廚房」呢?
  • 上廁所為什麼用「上」,下廚房為什麼用「下」,看後漲知識了!
    事實上,東西南北和五行是有關聯的,東邊屬於木,西邊屬於金,南邊屬於火,北邊屬於水,而木和金都是物質,而水火卻是無情的,所以我們會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老話:「上廁所和下廚房」。為什麼廁所要用「上」而不是「下」,廚房要用「下」而不是「上」呢?老祖宗的智慧之談,讀後還真長見識。
  • 我們為什麼會說"上廁所、下廚房"?答案萬萬沒想到
    「為什麼是上廁所,下廚房?而不是上廚房,下廁所呢?」,一個小朋友提出了讓爸媽頭疼的問題,不用擔心,著急的爸媽們,請看下面的內容。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什麼會出現「上廁所,下廚房」這樣的詞呢?這個說法的緣由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通過查詢,在資料中發現了好幾種說法。說法一:和早期人類的穴居生活有關早期的人類,都是居住在山洞裡。
  • 為什麼我們總說上廁所、下廚房,反過來不能說嗎?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很多我們都習以為常的事,卻是大有文章,就比如我們經常說的「買東西、上廁所、下廚房……」千百年來只知道是這樣說的,有時候可能就會想為啥是上廁所、下廚房而不是上廚房、下廁所啊,雖然看起來沒有什麼不同,但是我們從小到大都是這樣說的,所以在我們的潛意識當中這樣說似乎更加合理,但是這個上和下的說法可不是隨隨便便流傳下來的
  • 自古以來,為何是「上廁所」和「下廚房」,難道古代廁所比廚房高
    為何我們常說「上上海、下基層、上廁所、下廚房」等,而不是反過來?下邊我們立足於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將好多個常見的例子詮釋一下。為什麼去江南叫下江南。最充足的原因應該是,古代人對自然地理方向的精準掌握「上北下南」,因此 往長江南端,就很當然地說成下江南了,同樣也有下西洋。此外,筆者臆斷:中國古時候四大古都,最南的是南京,也未過長江,絕大多數在北方地區。
  • 究竟為什麼是「上廁所」、「下廚房」呢?追根求源頗有道理
    這就需要人們每天都要上廁所,當然現在的說法多為上衛生間或洗手間了,也同樣需要下廚房煮飯做菜,當然現在也可以直接叫外賣的。問題是,究竟為什麼是「上廁所」、「下廚房」呢?追根求源後,還真的頗有道理哩。而廁所又大多會選擇放在四合院的東北角,廚房則放在東南角。先來說一下「上廁所」。在房屋東北角落的位置建廁所,當然,古時多叫「茅房」,從陰陽五行理論看,東北分屬木和水,有「水生木」之意,水是生命之源,木是萬物之本。古代時農業為主,廁所裡的「肥水」是很好的肥料,能夠讓莊稼、植物等長得好有收成,這也是人們所希望的。重點來了,在傳統的方位觀念中是以北為上,以南為下的。
  • 為什麼我們常說「上廁所」和「下廚房」?這回可算是明白了
    為什麼我們不說「下廁所」和「上廚房」,對於這個問題,答案也是五花八門,其中極具「邏輯推理」特點的答案是這樣解釋的:無論是「北上南下」,還是「上廁所」「下館子」,抑或是「上九天」「下黃泉」,「上班」「下榻」,都與「尊卑」有關。
  • 俗語:上廁所,下廚房,為何不說下廁所,上廚房?深析習慣由來
    於是古人把廚房一般都建在東南角上,而且東南角在八卦中屬於巽位,巽有代表自然界的風,有風自然有利於火的燃燒。這個方位按照面南背北的原則去看就處在院落的低處,因為按照我國地理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實際來看,就是處在低的地方,所以叫下廚房。 在我國去北方叫北上,去南方叫南下,古人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說明人們早就發現我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 上廁所,之所以用一個「上」字原因也不簡單。
  • 廁所用上,廚房叫下,一上一下弄懂方知古人智慧
    ——李商隱《藥轉 》前言前文這首詩是李商隱所做的關於上廁所的詩,相比於李商隱的傳世之作,寫一首顯然並非上乘之作,這首詩裡面李商隱引用了兩個古人上廁所時候的典故,而這首詩所寫的內容也是關於上廁所的事情的,因此這首詩的格調也不是很高,所以姑且看一看罷了。
  • 中華民俗博大精深:為什麼去廁所叫上,到廚房叫下,佩服古人智慧
    像我們說的買東西,為什麼就不是買南北呢?在歷史文化當中講究屬性。哪怕是4個方向,也帶著自己的特有屬性。南北分屬火水是不能裝在籃子裡的,因此才有了買東西一說。在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全部都是老祖宗所留下的智慧。比如說"上廁所"和"下廚房",這其中有什麼講究呢?古代的五行學說是非常有科學依據的。
  • 為什麼叫「上廁所」,「下廚房」?這些俗語,你知道嗎?
    上廁所、下廚房說到「上廁所」「下廚房」,為什麼不是「下廁所」「上廚房」,這還得從五行說起。在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裡,南方屬火,東方屬木,北方屬水,西方屬金,中衛屬土。根據五行相生原理,廁所是汙水之所,水生木,所以把廁所建在東北角,也有以肥水滋養木性,祈求發家之意;又因為木生火,生火的廚房就被在四合院的東南角了。不三不四生活中,人們常常把一些行為不端的人,或是一些有醜陋惡習的人,被大家自然而然地稱為「不三不四」的人。那這「不三不四」是怎麼來的呢?
  • 俗話說:「上廁所,下廚房」,究竟是有什麼意思?你不一定知道!
    在我們國家,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經常有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這些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做,其實很多人都是不一定清楚的,只是從父母或者家人等身邊學過來的,很少有人會去想或者是問,這樣做是為什麼?或者是為什麼要這樣做,當然了就是有人問了,長輩們也會說傳下來就是這樣的。
  • 古話說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是什麼含義嗎?
    美麗口袋古話說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是什麼含義嗎?自古流行著一句話那就是娶媳婦要娶一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不過這上得廳堂我們好理解,可是為什麼去廚房要用「下」呢?然而這還不是最奇怪的,我們知道廚房和廁所是完全相反的兩個地方,但是去廁所卻經常被人說成上廁所。所以這就很是讓人納悶了,乾淨的充滿香氣的地方用「下」,臭的讓人不願意進的地方卻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