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的鍋裡,已經異常擁擠,而品類冠軍的賽道,正地廣人稀。
導讀:
一次關於爆品的赤裸解剖,
一份品類冠軍的養成計劃。
⚫️卸掉網紅的濃妝,還原爆品的全貌。
⚫️四個維度的追問,展現爆品的森林。
⚫️產品/品類/品牌, 產品進化的地圖。
⚫️爆品表象是戰術,其實是科學系統。
⚫️一時打爆並不難,長勝靠換算思維。
⚫️農耕模式到冠軍,效率是決勝密碼。
⚫️耐吃不貴人緣好,國民食品長壽訣。
⚫️爆品到品類冠軍,是當下最大紅利。
預告一個爆品戰術的時代,即將結束,
祝賀一個品類冠軍的時代,戰鼓敲響。
幾年前,爆品的颱風,在烘焙行業一登陸,就迅速席捲了整個行業。
然後是5、6年的野蠻生長,一派繁榮熱鬧的景象,上中下遊集體狂歡。一時間,眾多同仁都賺的盆滿缽豐,也讓我們烘焙行業,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中,和智慧型手機一起,斬獲了大塊的紅利和關注度。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股強颱風,已經逐漸減弱,進入了疲勞期,甚至有人患上了「爆品憂慮症」。
爆品憂慮症?
是的,今年,有越來越多的同仁,和我們訴說做爆品的困惑,列舉幾種,看您是否也有同感:
✅「爆品」來去一陣風,戲稱「江湖三分鐘」,爆品的有效期,越來越短;
✅「爆品」像一針興奮劑,上市就促銷,馬上就高潮,但優惠一停,立馬就疲軟;
✅「爆品」有副作用,因為爆品促銷拉升業績快,時間一長,銷售部門就有了依賴症,天天喊著要爆品,業績一不好,就又推到公司身上:沒爆品!
✅「爆品」消耗資源,一上爆品就是全公司的加班運動,時間長了就集體疲憊,但又不做不行,騎虎難下;
✅「爆品」像一場全民圍剿,一個爆品出來,立刻就是所有餅店一哄而上,廣告戰、促銷戰、網絡戰,最後就是價格戰,哪怕是一個超級苗子,也被迅速催熟、戰死;
✅爆品路上也擁擠了,初期那會兒,剛從產品的紅海,跳到了爆品的藍海,效果顯著,但隨著「爆品」越來越多,大家小家都在做,「爆品」也從藍海變成了紅海。這感覺,就像好不容易才從一個紅海裡爬出來,結果又努力地跳進了另一個紅海裡;
… …
我的年度付費群裡,也是,經常就成了老闆們的「爆品」訴苦大會。
但是,不知你注意到沒有,在羅列上述問題時,我都給他們口中聲稱的「爆品」,加了個引號?
為什要加引號?
因為接下來,我要和各位一起追問,問出爆品的真相,掰開、看清爆品的盲點。
市場在進化,爆品本無罪。
爆品,是個好東西,但要想從爆品憂慮症中,解脫出來,然後更好地駕馭它,成為長跑的動力,你需要回答下面的幾個問題:
️第一問:你做的,到底是爆品,還是網紅?
如果你選的爆品,本身就是蹭熱點的、賣概念的、刺激荷爾蒙的,我們都知道:熱點易逝、產品是根、興奮劑不持久,所以你的爆品,從基因上就註定了是個短網紅,沒毛病吧?
不是短網紅不好,而是如果你的爆品戰隊,全是短網紅就不好了,因為再多的短網紅,也只是一時熱鬧驚豔,跑不了馬拉松。
或者是某個爆品,別人都上了,我必須迎頭跟上,那麼,當前面的潮水褪去時,後面的人光屁股站在沙灘上,就賴不得別人了吧?
再或者是,我自己非常喜歡,而沒有做顧客內測和市場外測的,如果最後敗走麥城,那就只能怪自己太過自我,而沒有聆聽顧客的感受了吧?
好了,再問一次:
你做的,到底是爆品,還是網紅?
我相信,智慧的您,一定已經有了答案。
我們在研究和實踐中,總結出的答案是:
爆品組合:長 短結合 經典款。
解釋一下:短爆品,就是網紅,是為了拉新或導流的,增加來客數、提高客單價;或者是為了避免顧客疲勞的,因為,即使是再牛叉的產品組合,天天吃也會膩,天天看也會倦,需要適時地來一點小刺激、小驚喜,來維繫老顧客的購買耐力。
小結一下:
短爆品,於新顧客,是拉攏;於老顧客,是維穩。
長爆品,指的是麵包店裡的那些民生品種,剛需高頻的,就是那些基礎性的、常吃的、主流的產品。這些,更需要用爆品熱情來做,用凡事徹底的精神,持續不斷地改良、與時俱進地迭代,越做越耐吃,越做越實惠,才能成為國民口糧。
經典款,就像香奈兒的5號香水、博柏利英倫風的戰壕風衣,能代表你的品牌調性或當地特色的標誌性產品,不一定銷量大,但卻是你的獨有符號型產品,一看到或一想到這個產品,就只想到或第一個想到你的品牌。比如在地特產的點心、首創獨創的秘方糕點、某款經典設計的伴手禮,就像白色戀人的餅乾、聖心堂的油炸包、嘉華的玫瑰鮮花餅…
長、短結合,保持日常競爭力;經典款,保持品牌個性力。
這是一套有規劃的組合拳,不是隨機的湊局子。
第二問:你做的,是爆品還是暴銷?
回頭看一下你的新品營銷,是不是基本都要用到這幾招:
追大熱點、擺好位置、大堆頭、滿店大字報、大促銷、喊口號、大鬧朋友圈、打雞血做PK?
我們把這種兇猛聚焦的營銷推廣,稱為「暴力營銷」,簡稱暴銷。
暴銷,沒有錯,我們支持且也在應用,因為把洪荒之力聚焦一點砸下去,才有穿透力!但是,我們卻不能迴避一個問題:你的爆品爆了,到底是品爆的,還是銷爆的?
品爆&銷也爆,當然是完美的組合,我們怕的是,你始終沒有復盤過,到底是誰爆的。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把這幾板斧,用在你的老黃牛產品上,比如毛毛蟲、戚風蛋糕、菠蘿包、桃酥、雞蛋糕、蛋撻老婆餅上,是不是短期也會大幅提升銷量?而且很可能在促銷過後,會把這些老傢伙們拉升到一個銷量的新高度,上量且持久?這叫老產品的銷量「位移」,也叫老夫上位。
所以,這是一個需要分辨、撇清的問題:只要爆了,就是好事,但是,誰爆的,要分清楚,千萬不能被暴力營銷迷惑了,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基礎:產品。
我們的觀點是:產品必須要好、要爆,再去放肆地營銷,才安心,是為:守正出奇,才能「爆」業長青。
️第三問:你上的爆品,是為了增加品種,還是為了增加品類?
有人為了增加業績,不斷地增加產品品種,想通過「品海戰術「,實現業績堆積式增長。
姑且不說,每個業態的品種數量,都是有一個臨界值的,過了這個閾值,就開始效應遞減了。
比如,一個飯店的菜單,菜品的基本類別和主力商品如果已經覆蓋了,那麼在品類下再新增的菜品,就變得可有可無,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管理的流程和成本,卻是開始同步上升了。
因此,達到一定的品類結構和品種分布之後,品種越多,盈利率越低,也就是菜品雖然在增多,但賺的錢卻有可能減少。相反,我們更多地看到,很多麵包店的產品,在現有品類結構不變的前提下,不是品種太少,而是品種太多了,貌似這個賣一點,那個賣一點,加起來銷售就多了,其實不然,因為很多產品都差不多,一個麵團風味,換個形狀、換點裝飾,等於換湯不換藥,品種再多,也基本還是一個產品,但是管理成本和損耗,卻上來了。
俗話說,一群老鼠也抵不上一隻貓,其實就是比喻產品要優選,貴精不貴多,要讓上場的產品,個個都頂用。就像我們在「超級菜單」課程裡舉的西貝的例子,它從120多道菜,優化後減少到56道菜,銷售不降反升,利潤也大幅提高了。
還有另一種增加產品的思維,叫品類思維,每增加一個對的品類,客單價和盈利率就增長一截。比如:飯店新增加兒童套餐,或者增加特色飲品,或者開啟外賣品類,也有的增加了代工的禮盒,這些都是做了品類加法,而帶來盈利增加的效果。
那我們麵包店,如果也用品類思維,該增加哪些品類呢?
這個要根據消費者的就近購買需求,儘量增加關聯式的品類滿足。比如,零食,尤其是代餐零食,現在是增量大品類,且需要就近、就快地得到,就可以考慮增加這個品類,從一個一個核心品種開始增加;再比如早餐需求,現烤麵包師一般早上就要上班,可以公用這段時間的產能和人力,增添類似熱三明治、熱飲、菜餚麵包等,通過推出核心品種,支撐起早餐烘焙這個品類。我們看看上班高峰期的便利店早餐,多麼熱鬧,就更懂了。再比如,在下午的營業低峰期,可以增加附近寫字樓的下午茶外賣,特色點心+時尚茶飲,就可以讓年輕公司的年輕人們很滿足,公司氣氛也更融洽。
比如半熟芝士,作為爆品明星,自身不斷進行口味繁衍,形成爆品葉子群;然後又橫向進行延伸,繁衍出爆品枝幹群;高顏值但不厚重的包裝,又卡住了4、50元的黃金價格帶;於是,微觀看,是一個爆品大明星帶出了一幫爆品小明星團,跳出來看,是一隻爆品種子,繁衍出了一個冷藏伴手禮的大品類!而且這種爆品繁衍的路線,一旦種子選對且培育成功,後期的繁衍就會成本變低、風險下降,並且佔在心智的高端,享受著領軍者的特權和紅利。
每繁衍出一個優質的品類,就是一次客單價的提升和客群的優化重組。80年代的第一批西餅店,推出了鮮奶油蛋糕,就是一次新品類推動的客單價的提升,後來加麵包,同比再次擴大了受眾和客單價,再後來增加水果月餅、湯圓、粽子這些節慶品類,近些年,又開始增加咖啡、茶飲、零食、伴手禮、年禮。。。烘焙行業每一次成功的客單價提升和受眾的擴編,表面看是在增加品種,其實都是在增加品類。
這些,只是拋磚引玉。
你看到了,為了提升業績,有兩條路可走,一種是不斷增加「品種」,一種是根據市場趨勢和顧客需求,選擇性地增加有效的「品類」。回頭審視下你加過的新品,到底是補齊缺項,還是堆積業績,亦或是增加品類來拓展場景、提升客單價?
️第四問:你做的,是爆品戰術,還是爆品戰略?
換個問法,就是,你做的,是爆品招數,還是爆品的思維?
爆品的招數,就是把爆品作為提升業績的手段,他們做爆品,就是為了業績,為了賺錢,為了和對手搶市場,除此無他。所以,他會嗅覺靈敏不知疲倦地,找尋各種爆品訊息,然後發起一次又一次的爆品戰役。沒有規劃和章法,只為賺錢,更快更多地賺錢。
而還有一類人,除了用爆品來賺錢,還把爆品作為穿透市場的一束光、切開市場的一把刀,而後有後續部隊魚貫而入,這是一種有節奏的戰術突圍,相比前一種,是不是就有了些章法和套路?
再有一類高級思維者,把爆品作為一種戰略。這類人,他們深諳2/8定律,關鍵要素決定最終結果;他們還相信聚焦的力量,讀透了太陽下的放大鏡能點燃火柴的力量,是集合洪荒之力砸向一個點的高效率思維。
他們懂得換算的秘密,他們寧可在行動之前,多花時間去找出這件事成敗的要點和命門,然後飽和攻擊一擊致命,也不願匆匆上路,在路上再花更多的時間去修正和救火。
—這是時間成本的換算。
他們懂得少數領袖的可遇不可求,所以寧可在行動以前花大量時間尋找或挑選精兵良將,也不願花大量的時間,去說服教育那些小白兔和低能量的累贅。
—這是人力成本的換算。
他們懂得一支超級單品的威力,所以寧可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耐心地打磨雕琢一款爆品,然後以首戰即決戰、殺雞用牛刀的決心,壓倒性地投入,培育起一支超級領袖,再繁衍出一批爆品部隊,也不願意把時間和經歷,分散在多個看著還行的二級選手身上,這種沒有穩操勝券的操作,他們覺得沒有安全感,有風險不划算。
—這是新品成本的換算。
他們懂的業精於專、荒於濫,所以他們寧可花時間做產品的減法和品類結構的優化,也不願意耗費大量時間,在品類不清的情況下在那些無足輕重的品種上。這是產品結構和品種數量的成本換算。他們寧可花錢把非核心競爭力的版塊,外包出去,交給專業的人和公司來競標,也不願花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去心力憔悴地構建自己的「聯合國」。國家掌握核心資源,就能稱霸世界,企業掌握核心資源,就可傲立江湖,其他的都交給產業鏈協作,既能保持專注、深化核心競爭力,又能和產業鏈和睦相處共同繁榮。看了最近的大國博弈,和74歲任正非的150分鐘採訪,我們也會略有同感吧?
他們懂得品牌是企業最重要的對外資產,所以會有自己的品牌憲法,然後在品牌憲法下面制定產品憲法。他們寧可在產品銷量與品牌憲法衝突時,忍痛割愛放棄眼前利潤,也不願意掙了當下的錢而透支了品牌的價值。他們寧可放棄一出手就石破天驚的低級事件營銷,也不願意在未來再花更多的成本去修復品牌的傷痕。他們知道,有些爆品可以立馬盆滿缽豐,有些營銷可以立即人滿為患,但是為了品牌的基業長青,他們最想規避的是:很多牛逼的產品和營銷,當下看都是一本萬利,但是當你費力地爬到梯子的頂端,如果突然發現梯子靠錯了牆,該是多麼的悲壯!
—這是品牌成本的換算。
換算的背後,就是效率思維,要達成高效率,就必須抓住命門、飽和攻擊。
做爆品戰略,也是同理:
爆品,要選準苗子,選中了基因強大的,才有上市的戰鬥力和後期的繁衍力;
爆品繁衍,要選對路線,選對了最佳線路和布局,才有品類冠軍的機會和特權紅利;
爆品,繁衍出爆品枝葉,形成超級品類,但要緊緊守住繁衍的核心,不只為當下的業績服務,更重要的是為品牌加分,形成品牌護城河和品牌宗教力。
我們最近幾年,研究和借鑑得比較多的,有這樣幾個超級品牌,雖然目前還是一知半解,但已經收穫了巨大的能量和信心:
國外的:好市多(毛利超過14%要通過董事會)、亞馬遜(永動飛輪)、7-11(一家便利店行業的培訓諮詢公司)
國內的:小米(ALOT平臺)、阿里(智能商業和中供鐵軍)、老乾媽們(單品極致,定價殺手)
行業的:桃李、好利來、嘉華、軒媽們
在爆品規模化、品牌年輕化、產品特產化、單品社群化等緯度,讓我們受益良多,也用換算思維少走了很多彎路,為服務的客戶節省了時間。
連結高人,垂直攀登,是一件多麼幸運又充滿能量的事啊!
感恩於這個國家的發現紅利,為感恩於行業貴人的支持,我們有一點小心得,和您分享,希望一起激發思考,在烘焙拐點,找回初心,找到底層的邏輯:
️我們做爆品這些年,一直在遵循和完善的一個私家地圖,就是產品進化論:
產品️商品️爆品️品類️品類代詞️品牌️圖騰
我們的很多餅店客戶,正在從爆品向品類過渡,奔向消費者心中的品類代詞的時代。
假定這個地圖對你有用,看看您的產品運作,在哪個階段?
️做爆品產業鏈這幾年,也有一個水下的航行地圖,就是產業進化論:
農耕模式️工業化流水線️爆品智造車間️品類冠軍️新零售生態️社會化企業
我們的一些上遊原料商客戶,還沒有來得及從農耕模式完成工業化的改造,就被中國的網際網路浪潮和新消費升級,推到了新零售的賽場上。而面前,又擺滿了爆品的呼喚和鏖戰,身後,又是企業等待進化的危機和重擔。
這些年,上遊原料商,為眾多中小企業提供了大量的爆品方案,有戰術型的也有趨勢型的,提高了整個行業,主要是大量中小企業的產品效率,也間接推動了烘焙行業在整個消費市場的佔比和升級。
我們研究、復盤了幾隻烘焙行業的巨無霸、獨角獸,發現他們雖然品類不同,但殊途同歸,走的是同一條進化路線圖:對外是用爆品成就品類獨角獸,再跨品類複製獨角獸,用金三角戰略,最後成為巨無霸。
假設這個地圖對你也有用,看看您的企業進化,是在哪個階段?
這兩個內部腦圖,我們會在接下來的三個場合,與您詳細的解讀:
☑️餅店的【本邦華餅】計劃—助您成為區域烘焙之王。
☑️原料商的【獨角獸】密訓班—助您成為全國品類冠軍。
☑️烘焙•產品經理研修社—幫您培養產品經理人,打造自己的爆品流水線。
☑️經銷商的培訓合作計劃—為經銷商提高效率和毛利率,轉型升級。
結語:
這是一個沒有爆品不能發聲的時代。
爆品,是一套科學的方法論和工具包。
這是一個重新看清爆品、認知升級的最後一班車。
這是一個從爆品到品類冠軍的最佳窗口期。
這是一個思維大決戰的時代,執行為臣,思維為王。
網紅還在繼續,
爆品正規軍開始登場,
準品類冠軍已經起跑,
要基業長青的偉大品牌,正在明合道妙地重倉加碼。
未來的品類冠軍們,我們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