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梢瓜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2021-01-12 老姚談植物

一,地梢瓜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地梢瓜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救荒本草》;別名很多,在《江蘇南部種子植物手冊》中記載為地梢花;在《本草新注》中記載為女青;其他別名還有蒿瓜、地瓜瓢、蒿瓜子等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蘿藦科鵝絨藤屬地梢瓜組植物。

2,分布和生長環境

地梢瓜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陝西、甘肅、新疆、河南、山東、江蘇等省區;通常生長在乾旱沙地、荒地、水溝旁。

3,外形特點

為直立或斜生草本,高度15-25公分,有白色乳汁,密生細柔毛;莖多分叉,細弱,節間比較短;單葉對生或節間對生,條形,長3-5公分,寬2-5毫米,葉邊全緣,兩面有短毛,背面中脈凸起;

聚傘花序腋生,花萼外面有柔毛,花冠綠白色,副花冠杯狀,裂片三角狀披針形,5-8月開花;

蓇葖果紡錘形,中間大,兩頭尖,長5-6公分,直徑2公分,

種子扁平,暗褐色,先端有白色絹毛,8-10月果實成熟。

二,地梢瓜的生長習性

地梢瓜的生長適應性強,具有抗寒、耐肥、耐熱、耐旱、耐瘠薄、耐強光、容易管理等特點;對土壤要求不嚴,自然生長在石坡、林緣、草叢、砂石灘;一般在壤土地、沙土、地頭地角、水溝邊、大株作物行間都可以種植。地梢瓜生長發育適宜溫度為20-30°C,種子萌芽在10°C以上,發芽適宜溫度在25°C左右。

三,地梢瓜的利用價值

第一,可以作飼用植物。一些研究表明,地梢瓜的植物體含有粗蛋白質、粗脂肪、纖維素、維生素C、可溶性蛋白質、水分、可溶性糖等成分,是一種很好的飼料植物。

第二,地梢瓜的幼果可以食用,民間有直接採食嫩果的習慣,其味道甜,汁液多,口感好,是一種很好的野生水果。但果實成熟老了就不能吃了。

第三,地梢瓜的全草和果實藥用,根據資料記載其味甘性平,全草具有補肺氣、清熱降火、生津止渴、祛風活血、通乳等作用;種子具有補虛、生血、生肌功能。藥用時請遵醫囑。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地梢瓜是一種怎樣的植物?
    一,地梢瓜的名稱、分布和生境1,名稱:地梢瓜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救荒本草》,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別名在《江蘇南部種子植物手冊》中記載為地梢花;在《本草新注》中記載為女青;在陝西等地叫羊奶、羊奶草等;在山西叫細葉白前等。
  • 形狀像紡錘,小時候孩子們的美食—地梢瓜
    這個像紡錘一樣的東西就叫地梢瓜, 是蘿藦科、鵝絨藤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地梢花、女青、羊角、奶瓜等。地梢瓜為旱生植物,在我國北方從典型草原到草原化荒漠的草場植被中均可生長。主要生長在沙質土和沙礫質土壤上,在沙壤土上也可生長。
  • 蘿藦不是地梢瓜,竟然是從《詩經》裡一路妖嬈的芄蘭
    老瓜瓢的學名叫地梢瓜,老瓜瓢還有很多名字,在不同的地方就會有不同的入鄉隨俗的名字,在網上搜了一下,還真的很多,女青、山角、地瓜兒、羊不奶果、小絲瓜、浮瓢棵、老瓜瓢、沙奶奶、馬奶奶、沙奶草、細葉牛皮消、雀瓜、羅漢草、地瓜子、地葛、地瓜瓢、盤龍草、牛梢瓜、羊奶草、羊巴奶、地梢花、羊不奶棵、驢奶頭。不知道這些名字,哪些是你家鄉的名字呢?
  • 俗稱「地梢瓜」,含鈣量比牛奶還高,請辨識好,不然有大麻煩
    地梢瓜外皮青綠色,兩頭尖中間粗,形似農村男孩子常玩的「尜」,地梢瓜藏在雜草叢中,外皮堅硬,不過裡面的白色「果肉」卻像梢瓜一樣脆甜可口,於是有了「地梢瓜」這個稱呼。 地梢瓜是一種有趣的植物,很多植物是花落後才結果實,而地梢瓜是一邊開花一邊結果,剛長出的果實呈紡錘形青綠色,藏在綠葉裡不仔細看很難發現。此時地梢瓜還不好吃,而莖葉卻是上佳野菜,採回家洗淨開水燙一下,可以涼拌或做蒸菜,滋味軟嫩清香。
  • 地梢瓜還是蘿藦,從果實來看不好區分啊?
    地稍瓜,是蘿藦科、鵝絨藤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蘿藦,是蘿藦科、蘿藦屬的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地梢瓜接下來呢就簡單說一說這兩種植物的異同:首先是相同或相似之處,二者植株均具有乳汁,而且果實形狀相似,基本為果身橢圓,頭部尖尖,呈流線型,極似一個拉長了的棉桃。如果粗略地單從果實來看還是非常容易搞混的,不過地稍瓜的果實外表皮較為光滑,蘿藦則較為粗糙,有可見疣狀斑點。
  • 地梢瓜在農村不多見了,可以賣到100元一斤,可以大量種植嗎?
    地梢瓜的認知和分布是一種藤屬植物,我們老家叫蒿瓜也有的地方叫女菁、地瓜飄、蒿瓜子等;在國內或國外都有大量分布,屬於跨國的物種,具有抗旱、抗寒、耐熱、管理起來很方便等,在草叢裡比較多見,還有一些在河邊、山坡上也都能見到,植株高度大概在20釐米左右,含有大量的白色乳液,一口咬下去那個酸爽,花期5-8月,果期8-10月。
  • 地梢瓜,見過嗎?補肺氣,清熱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
    地梢瓜 來源產地 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細葉白前的全草。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 1.分布東北,華北及河南,河北,陝西,山西,山東,安徽,甘肅,新疆,江蘇等地。 2.分布於遼寧、內蒙古、河北、陝西、山東、江蘇、河南等地。
  • 薔薔聊三農:高質量地梢瓜真好,種植也有訣竅,你不想看看嗎?
    今天和大家說一下地梢瓜的種植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在這個比較乾燥的時候,來點能夠讓你覺得水靈的蔬菜真的是很愜意,像是梢瓜就是這樣的水靈的蔬菜。它外皮的顏色不是很深,顏色是比較淺的,這樣的梢瓜卻有著挺高的甜度,吃起來也是相當的不錯。不過一般吃梢瓜的方法都是炒吃,這樣能夠把它裡面的香氣還有那種淡淡的甜味都給炒出來,你要是覺得只放一些梢瓜太單調,可以增加一些別的蔬菜,像是各種肉類就是挺好的選擇。
  • 見過農村「地梢瓜」嗎?現如今市場賣到100元一斤,究竟有何優勢
    文/惜談見過農村「地梢瓜」嗎?現如今市場買到100元一斤,究竟有何優勢?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可能要享受許多遠勝於農村人的便利生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地梢瓜?這種地梢瓜常生長在農村的一些水溝旁邊,外型比較特殊,兩頭尖尖的,看上去像一把立體的梭子。有些地區對它也有不一樣的稱謂,還見過有些地區農民把它叫做羊角或者奶瓜的,不過雖然以前在農村的許多地區漫山遍野都是它的身影,不過他卻沒有引起農民們足夠的重視。
  • 農村的「羊不奶」,也叫「地梢瓜」,女性朋友多吃好處多多
    我還記得小時候,我經常在河溝邊看到一種綠色的長相。兩個尖野瓜吃起來很甜,有很多乳膠。我們通常稱之為羊不牛奶,中藥也稱之為地尖瓜。當然,也有人稱之為瓜葫蘆、驢奶頭等。外皮圓潤,無腫物。接下來,我將詳細介紹這種野瓜的藥用價值。
  • 農村一種野生植物,結的果實新鮮脆嫩,現在一斤能賣到幾十元
    在我們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生長著數之不盡的野生植物,當然大部分都生長在農村裡,像是荒地和山坡以及溪邊附近,在諸多的植物當中,其中一部分具有相當高的價值,引得不少農村朋友的青睞,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種植物,名字叫做「地梢瓜」,是農村經常可以見到的一種小野瓜,果實青綠呈橢圓形,與很多人喜歡經常嚼的檳榔有些相似
  • 農村山裡的地梢瓜,長相似芒果,味道清甜可口,營養價值也很高!
    後來我去問過朋友才知道,原來它的名字叫做地梢瓜。還真是一個奇怪的名字呢,聽朋友說還有別的地方的,竟然叫它叫做羊角。其實他是屬於種野果子,並不是當地人特意種植的,所以我們才會在路邊瞧見它。這種野果子呢,其實是在青澀最好吃。等到它熟了之後就會變成圖上的樣子,看上去並不怎麼好看。口感那也是比不上之前的口感。
  • 「諺語」「梢瓜打驢—去一半子」的來歷
    當然,有時候地裡的莊稼或者果園菜園,被人偷盜很多,大家也會形容為「梢瓜打驢—去一半子」。總之,只要遇到相關的情況,人們就來一句這個諺語,既形象又貼切。過去,梢瓜、周瓜、甜瓜、脆瓜、黃瓜是農村常見的瓜果。其中梢瓜的形狀跟黃瓜相似,長度差不多。梢瓜顏色黃一些,圓周粗一些,光溜溜沒刺,還前頭稍粗,蒂處稍細,握在手裡,形似棒槌。
  • 1種瓜奇特,像翠綠的「鼓包」,被稱為「地稍瓜」,碰見別亂摘!
    生長在農地裡的瓜有不少,像南瓜、西瓜、絲瓜、冬瓜、蒲瓜等,在農地裡都有不少,不過基本是人工種植的,那野生的瓜有嗎?其實也有,像下面的1種瓜就比較奇特了,它有著翠綠的「鼓包」,也就是這種瓜看起來鼓鼓的,像有一個大肚子,小時候在農地裡就經常能見到它,剛開始都覺得這種瓜很古怪,所以就不敢去靠近它了,以往都將它被稱為「地梢瓜」。
  • 農村一種瓜,常被誤認為苦瓜,農民拿它餵羊,今100一斤還說便宜
    大家好,又到了小編為大家介紹農村植物的時候了,今天小編要說的是一種」瓜「呢,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往下閱讀吧,喜歡這篇文章也不要忘了點個關注哦,小編謝謝大家的支持!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農村的一種瓜,它常被認為是苦瓜,農民拿它餵羊,如今城裡賣100一斤還被說便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是什麼吧!
  • 小時候經常吃的「地稍瓜」,這些作用你知道嗎?種植賺錢嗎
    後來聽說用「地梢瓜」裡牛奶一樣的液體塗抹上,「瘊子」就會脫落。從此就經常用地梢瓜的汁塗抹,也記不得是塗抹了多久以後,發現這些「美猴王」終於離開了我的臉上,也許是「地梢瓜」的功勞吧。「地梢瓜」能夠預防便秘還可以減肥瘦身,因為地稍瓜是一種低熱量食材,而且它含有豐富的果膠和大量的膳食纖維,這些物質既能增加身體飽腹感,也能加快腸胃蠕動,能促進大便生成與排出,平時人們多吃地稍瓜不但能預防便秘,還能減肥瘦身,能讓人們的身材變得越來越苗條。
  • 此物俗稱「地稍瓜」,農村遍地無人敢摘,殊不知作用強大十分珍貴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這種植物就很是不錯,它生長的地方就是在乾旱的環境下,屬於一種瓜類植物,名字就被叫做地梢瓜,在很小的時候我就見過這種植物,只不過當時見到的時候不敢去隨意的採摘,只覺得這種植物的模樣有些奇特,還以為是一種什麼東西,而對於大人們來說,這種植物卻是一種價值特別珍貴的植物,不捨得隨意的將它採摘掉,感覺有點暴殄天物的感覺。
  • 農村山上一種野瓜,形如紡錘形,如今吃過的人不多
    它生在農田肯定就是不折不扣的田間雜草,但我們要是把它種在田間,它可就變成一種價值很高的作物了。 因為這種植物會分吃一種乳白色的液體,沾在手上,會變的粘粘的,很難清理。不過為了吃到這種美味,犧牲一點也不算什麼。
  • 農村一野瓜,形如紡錘形,如今吃過的人不多了
    那麼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植物,它生在農田肯定就是不折不扣的田間雜草,但我們要是把它種在田間,它可就變成一種價值很高的作物了。在每年的9月份左右,在田間野外會常看到一種小野瓜,這種野瓜長在一種不高的直立小灌木上面,兩頭尖尖,形如紡錘。【你兒時的記憶是這樣嗎?】
  • 路邊這無人問津的「奶汁瓜」,你見過沒?中醫說它可是治病的寶貝
    其實它叫地梢瓜,在廣大的長江以北的北方地區多有分布。它經常長在沙質土壤中,是多年生草本旱生植物,它的生存力十分強悍,乾旱和炎熱都難不倒它,從草原到荒漠,甚至沙壤它都能生長。地梢瓜的幼嫩的果實是可以直接吃的,味道又甜又脆,有乳白色的汁液。它還具有勝過蜂蜜的營養價值,蛋白質和鈣含量都很高,深受小朋友喜歡,農村的小孩看到了就會摘幾個解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