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力挺美國軍事打擊敘利亞 防衛相出語強硬
作為美國的政治、軍事同盟國,同時又在中東地區有關乎國運的利益需求的經濟大國,日本近來極為關注敘利亞戰事的發展和美歐等國對其動武的事態進展。 安倍:理解歐巴馬的決定 美國總統歐巴馬8月31日正式向國會提出提案,要求國會依據美國「戰爭權力法」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004年通過的決議,授權總統對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
-
敘利亞硝煙再起 美英法挾「化武」之名動武
>>詳細 當地時間4月13日晚間,在尚未對敘利亞東古塔發生的「疑似化武襲擊」徹查的情況下,美方毫不猶豫地威脅動武,同時宣布聯合英國、法國對敘利亞實施「精準打擊」,向敘利亞有關設施發射逾百枚飛彈。>>詳細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14日在社交媒體留言,美英法對敘利亞的聯合打擊「任務完成」。
-
烽火敘利亞|透視美英法動武的各自算盤:兩次空襲的變與不變
之所以西方頻頻揮舞「懲罰化武襲擊」的大棒,其根源即在於化武襲擊難以確定真正的肇事者,在戰爭中幾乎無法調查取證,極易捏造、偽造事實;同時該事件容易激起國內民眾同情、博取國會政治支持,是最「方便」的動武理由。今年的「化武」事件與去年4月的簡直如出一轍,事實真相同樣撲朔迷離。
-
佩洛西呼籲拆除國會所有邦聯雕像?川普曾經堅決反對:非常愚蠢
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呼籲拆除國會所有的南部邦聯雕像,並堅稱這些雕像代表著「殘忍和野蠻」,是對美國理想的「荒唐侮辱」。6月10日,周三,佩洛西向國會圖書館寫信,要求拆除這些雕像,因為它們沒有「體現美國人的最高理想」。
-
日本擬支持美對敘利亞動武 又擔心俄發怒
但日本政府顧及強烈反對美國動向的俄羅斯,對攻擊行為本身暫不表示支持。據日本共同社消息,關於不斷升級的敘利亞局勢,日本政府內部有意見認為「可能成為下周美日首腦會談的重要議題」。報導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欲從堅持牢固的「日美同盟」這一觀點出發,極力與川普統一步調。但另一方面,安倍5月訪俄時可能向俄羅斯總統普京詳細說明日方立場,努力避免對日俄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
對敘利亞動武?法國說等調查結果再定,日本說支持美國下決心
關於是否軍事打擊敘利亞,美國總統川普此前曾表示將在4月11日前作出決定,但直到12日,他仍然只給出了一個模糊的表態。這與他之前不惜對俄羅斯發出飛彈攻擊威脅的強硬態度相比,有所退步。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日報導,川普試圖淡化美軍可能空襲敘利亞的時機。
-
FBI調查「國會暴力」事件背後是否受俄羅斯等國資助
據美國媒體1月17日報導,聯邦調查局(FBI)正在調查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的騷亂是否受到國外資助。 1月6日,當美國參眾兩院舉行聯席會議確認選舉團投票時,華盛頓發生了大規模抗議,川普的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大廈,迫使國會聯席會議中斷,並造成5人死亡。
-
內塔尼亞胡剛訪俄羅斯,為何以色列就又炸敘利亞,俄以到底什麼關係?
一方面,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問俄羅斯並參加了紅場閱兵式;另一方面,以色列卻用飛彈轟炸了敘利亞,炸毀了敘利亞的雷達。我們都知道,以色列和敘利亞、伊朗仇恨不共戴天,而俄羅斯則和他們都是盟友,內塔尼亞胡卻一邊訪問俄羅斯一邊打擊敘利亞,俄羅斯卻沒有發聲,這到底是幾個意思?俄羅斯和以色列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外交部回應
記者: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外委會正式通過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外委會審議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方已在第一時間作出了回應。(記者點頭) 中方對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外委會審議通過有關法案,公然為香港激進勢力和暴力分子張目,粗暴幹涉中國內政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 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得到貫徹落實,香港居民享有的各項權利和自由依法得到充分保障。
-
美國國會——中美對話的「影子主角」
美國國會——中美對話的「影子主角」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美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肖煉2007年05月28日19:55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主要話題不是在中國政府與美國政府之間,而是在中國政府與美國國會之間;而美國國會最關心的是人民幣匯率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兩大問題。
-
在敘利亞的美國基地陷入「地獄」:俄羅斯軍隊嚴厲批評華盛頓
據俄羅斯之春12月14日報導,敘利亞魯克班難民營目前發生的嚴峻局勢是由美國的破壞活動造成的——美國軍隊非法駐紮在坦夫地區,坦夫地區與約旦、伊拉克接壤。上周日,俄羅斯國防部嚴厲批評美國公然拒絕聯合國人道主義代表進入魯克班難民營的行徑。
-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領袖緬懷劉易斯】已故國會議員劉易斯(John...
2020-07-28 07:22:45來源:FX168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領袖緬懷劉易斯】已故國會議員劉易斯(John Lewis)的靈柩於周一下午抵達首都華盛頓的國會大廈。
-
美多名議員呼籲減少談論俄羅斯:「麵包和黃油」更重要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嚴翔】6月20日,美國民主黨候選人在喬治亞州特別選舉中被擊落敗。這加大了民主黨獲取贏得2018中期選舉勝利的難度。據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6月25日報導,為增加國會競選的獲勝率,多名許多民主黨議員呼籲其黨派領導高層人物,「不要再過多談論俄羅斯」。
-
參眾兩院聯手限制川普動武,伊朗能「鬆口氣」了|新京報快評
兩院決議向外界傳達出華盛頓跨黨政治精英反對對伊朗動武的堅決立場,川普要繼續任性動武,恐怕也得三思而行。▲美眾議院通過決議限制總統對伊朗動武。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文 | 刁大明當地時間2月13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55票贊成、45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支持一項限制總統對伊朗動武的決議。按照本決議的相關條款,川普必須在對伊朗動武上尊重國會所謂「宣戰權」,即必須得到國會授權方可行動。
-
澳國會議員呼籲川普赦免阿桑奇,稱希拉蕊討厭他的膽量
據澳大利亞天空新聞(Sky News)12日報導,該國國會議員喬治·克裡斯滕森(George Christensen)透露,他希望美國總統川普在離開白宮之前赦免維基解密創始人、澳大利亞人朱利安·阿桑奇。許多人認為,暴露他人的不當行為不是他應該面臨的指控。
-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中超半數議員成百萬富翁
據新華社電 美國一家機構發布最新報告,顯示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中首次有超過半數議員的個人資產在100萬美元以上。英國廣播公司10日援引美國敏感政治問題研究中心的這份報告報導,美國國會現有534名議員中,至少268人在2012年個人資產超過100萬美元。而2011年時,257名議員屬百萬富翁,佔議員總數48%。
-
攻陷美國國會的「勤王軍」都是什麼人?
1月6日當他們攻破美國國會後,外界普遍認為川普利用「勤王軍」,目的不過是想讓粉絲對國會施壓,抗議選舉結果,表明自己不屈服的態度。但事情的發展似乎是出乎了川普的預料……遊行示威很快演變成暴力衝突,示威人群開始衝擊國會大廈,不少人衝了進去,洗劫了一些物品,正在進行的選舉人票認證程序也被迫中斷,議員被緊急疏散。
-
美國總統作為美軍統帥,是否可以不經過國會,隨意任免軍隊將領?
理論上講,美國總統是絕對有這個權力的,這是美國憲法賦予他作為總統以及最高統帥的權力。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得要分情況。首先是和平時期,基於美國三權分立的民主制度,對於官員的任免,總統往往需要徵得國會的同意,否則是無法對將領進行隨意罷免的。除非這個官員觸犯了軍法,受到了軍事法庭的審判。
-
科學家在國會的活動與美國1946年原子能立法進程
當時,參與美國曼哈頓工程的科學家群體(下文統稱為「原子科學家」)也曾熱烈討論戰後原子能管理問題。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戰後如繼續由軍方管理原子能研發,不僅會阻礙科學研究的進步,還有可能引發核武競賽。而只有確立對原子能研發的文官控制,才能為原子能國際控制機制的建立提供基礎。為此,原子科學家積極通過參與起草法案、參加國會聽證會和辯論、教育國會議員等活動,試圖影響美國國會有關原子能立法的具體進程。
-
外刊速讀|川普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闖入」的英文是什麼?
這是本公眾號陪你學英語的119篇文章 最近最大的新聞莫過於川普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沒想到美國大選最後竟然還有這麼一出。事件一出,川普政權多人辭職。雖然離拜登上任僅有十幾天,多位議員呼籲副總統動用第25修正案將川普趕下臺,否則議會會考慮彈劾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