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裝L1/L2ADAS產品量產前夜,背靠Tier 1的前向啟創將如何布局?

2020-12-20 騰訊網

汽車從設計到出廠,通常需要幾年的時間。2020年,將是ADAS市場激增的一年,英國著名市場研究機構TechNavio和Strategy Analysis曾預測,2020年全球ADAS市場規模將在176億—300億美元。從汽車的研發生產周期倒推,這兩年,ADAS企業需要開始前裝產品的量產了。

前向啟創作為國內早期投入ADAS的企業之一,目前正在準備量產之中。2015年,成立兩年的前向啟創穫得了國內龍頭制動系統企業亞太機電的戰略投資,雙方也達成了深度綁定的合作關係。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 亞太機電的銷售網絡覆蓋了許多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例如一汽、北汽、奇瑞、上汽、長安等,產品包括底盤,ABS/EPB/ESC/IBC以及輪轂電機等。藉由亞太機電的客戶資源,前向啟創能夠將其產品迅速推廣入OEML1/L2市場,先發制人。

這樣的前景,或許前向啟創的創始團隊在2013年決定一起創業的時候,就已經意料到了。

前向啟創的的CEO熊志亮告訴雷鋒網,前向啟創的初期技術成員,包括他和CTO張暉在內,主要來自一家跨國晶片公司。這家公司主營音頻、視頻、圖像處理晶片,早期產品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產品和汽車電子中,其累積晶片出貨量超過5億顆。在2013年左右,公司成立後,通過與西交大等國內外高校的合作,以及來自汽車行業的核心團隊成員,整個團隊具有很強的原型算法開發、算法晶片化、晶片產品化、整車控制,以及功能安全實施能力。

兩款硬體產品——ADAS的眼睛和大腦

前向啟創的CTO 張暉告訴雷鋒網新智駕,在視覺感知技術路線上,團隊選擇了前視單目攝像頭的技術路線。張暉表示,之所以選擇單目,主要是因為單目足以滿足L1/L2級智能駕駛系統的視覺感知要求,全球的主流攝像頭廠商也選擇了單目的技術路線,並經過了成規模的量產檢驗;此外,單目攝像頭更接近人眼在駕駛場景下的作用——對目標進行距離的估計,而不是精度很高的深度測量。雖然視覺能夠解決大多數問題,但是無法應對全天候的問題,因此,在前向啟創的感知方案中,也使用了毫米波雷達進行輔助。

前向啟創目前的產品有兩類:前視單目多功能攝像頭和中央控制器ECU,分別充當ADAS智能駕駛的眼睛和大腦。

前視單目多功能攝像頭產品能支持到L1到L2的智能駕駛,採用了國際主流的車規級以及通過功能安全論證的視覺感知ASIC晶片,融合了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算法,可以同時對多個目標所屬的種類進行識別並對每一個目標進行跟蹤和精準測量,測量每個目標具體的方位、相對距離,大小和相對速度等。

早在2015年,前向啟創就已經量產出了一款用於商用車的後裝產品——LenEye Free,該產品具備車道偏離預警、前向碰撞預警、行人檢測報警功能。

目前,前向啟創正在為其用於乘用車的前裝產品Manta X做量產準備,該產品有5大視覺感知(多車道線檢測、多車輛檢測、多車燈檢測、多行人檢測、多交通標誌檢測)和DMS(駕駛員監控)功能。除了軟體和算法,該產品的主要硬體和產品設計都由前向啟創自主完成。熊志亮表示,Manta X正在進行落地測試。

前向啟創還在研發下一代在2020年量產的第三代前視單目多功能攝像頭產品,能夠滿足L2.5/L3的智能駕駛需求,與第二代相比,採用了更多的深度學習算法以及具有更為強大算力的高性價比ASIC晶片,能夠識別更多的目標種類,以及對物體進行三維識別,對Freespace可行駛區域的檢測,同時還增加了行人姿態與意圖識別,一般障礙物識別,REM定位等算法。

前向啟創的中央控制器ECU能夠滿足L1到L2,以及L2.5的智能駕駛需求。通過對前向攝像頭以及雷達等多傳感器的數據融合,以及對車輛執行器件的匹配和控制,可實現從L1到L2.5的LKA/AEB/ACC/ADB以及TJA/HWA等功能。

除了以上兩款產品,前向啟創還提供L1到L2.5智能駕駛產品和系統集成服務,提供從算法/產品的開發和實現,到不同傳感器與不同車型的執行器件的匹配的整套產品和解決方案。

面向前裝市場,2019年量產

在商業化路線上,前向啟創將重點放在了前裝上,乘用車和商用車業務都在進行。

前向啟創的乘用車業務主要從控制上入手。在與亞太的合作中,主要以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LKA/AEB系統為主,採用的都是國產的傳感器和執行器件,以及核心算法。另外,前向啟創也有其它的TIER1以及主機廠的客戶,為他們提供 LKA/ACC/ADB等智能駕駛產品。在商用車上,由於法規的限制,前向啟創目前更多的是提供L0預警功能產品,未來隨著商用車AEB法規的推出,前向啟創也會推出商用車AEB的整套產品和解決方案。

到了2019年年初,前向啟創將陸續開始量產乘用車的L1/L2前視單目視覺感知以及中央控制器ECU的智能駕駛產品。從2017年下半年到現在,前向啟創已經陸續獲得多家乘用車L1/L2定點項目。

未來展望和布局

從2013年創業至今,前向啟創已經在這一行業中積累了5年的經驗。熊志亮說:「我們的積累都在產品和技術,還有客戶渠道的積累上,我們會繼續堅持前裝的智能駕駛以及未來的自動駕駛的方向以及投入,並且會持續加大投入。」

熊志亮認為,到了2025年, 90%以上的商用車和乘用車將會搭載L1/L2及以上級別的 ADAS智能駕駛產品。而前向啟創通過其深度綁定的Tier 1以及主機廠合作夥伴者,夠獲得10%到15%的市場份額。他預計,2025年的乘用車和商用車銷量將達到3500輛,而前向啟創能夠獲得300萬到400萬輛的市場,這樣的市場已經非常可觀。

目前,前向啟創也在進行下一輪的融資,用於擴大團隊的規模,以配合主機廠的項目。相信,我們很快就能在汽車上看到他們的產品。

相關焦點

  • 車規級晶片出貨量超10萬,地平線開啟「前裝量產元年」
    對此,行業中的領軍企業已經開始給出答案——12月1日,邊緣人工智慧晶片的全球領導者地平線舉行慶祝儀式,公布其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2,前裝出貨量正式突破10萬片。據了解,其2020年有望實現15萬片出貨,遠超行業預期。人工智慧「上車」地平線是當前中國唯一實現車規級AI晶片前裝量產的AI晶片公司。
  • 國內ADAS窗口關閉前夜,安智汽車如何用全棧方案搶灘市場? | 2018...
    2014 年年底,在正式啟動創業前,郭健給自己留出兩個月的緩衝期,密集拜訪了一汽、長城、江淮等國內整車企業,印證自己對國內 ADAS 市場的判斷。「他們願不願意採用國產的傳感器和系統?如果自己創業,他們會不會認同自己的團隊?前期能不能提供給自己一些車型做開發?」這些問題的正向反饋給了郭健足夠的底氣,2015 年 1 月,安智汽車在蘇州正式註冊成立。
  • TGN新啟創與清創空間成功舉辦北京線下科技項目路演活動
    路演項目一:方雲AI研發管理方雲智能管理,凝聚共識、激發自驅、強化協同,利用研發工作中產生的數據,結合AI算法,激發員工自管理、自驅動,快速、顯著提升組織協同力,1個月提效30%、1個季度提效超100%,項目已在媒體、車聯網、通信、AI、教育等行業成功實施,產品與服務標準化、可複製。
  • 量產食用冰如何製作?又如何儲存?
    那麼量產食用冰如何製作?又如何儲存?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量產食用冰的生產過程有以下幾大步驟和注意事項:第一步 凝凍1.對不同品種的料液,應確定對應料液凝凍時間。第二步 灌裝1.灌裝前模具用清水衝洗乾淨。2.灌裝前模具清洗消毒後將殘留的水徹底清理乾淨。3.鹽水的溫度和濃度應符合工藝要求,跟隨產品凍結程度,及時調節主機製冷能力。4.灌裝時應按工藝要求進行灌裝。
  • 地平線獲C2輪融資,上半年將發布面向L3/L4級自動駕駛晶片...
    據悉,地平線計劃將資金主要用於加速新一代 L4/L5 級汽車智能晶片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以及建設開放共贏的合作夥伴生態。作為國內唯一實現車規級智能晶片前裝量產的科技企業,地平線已經形成了覆蓋從L2到L3級別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晶片方案的完整布局。此前,在北京車展上,地平線CEO餘凱表示,地平線大概花了4年時間,推出徵程2,趕上了Mobileye EyeQ4的輔助駕駛晶片。
  • 發布第二代ADAS前視解決方案後,福瑞泰克要在烏鎮再建一座工廠
    其中,在LKA以及TJA等功能方面,該產品能識別車道線不清晰以及沒有車道線的道路邊緣,並通過控制方向盤響應。福瑞泰克總裁張林介紹道,第二代ADAS前視解決方案滿足CNCAP 2021測試標準,將於2021年上半年搭載於國內某自主品牌量產車型上。
  • TGN新啟創到訪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惠州中科先進位造研究中心
    智能製造是TGN的13個主要產業領域之一,TGN在該領域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源(如惠州仲愷高新區、河南新鄉高新區)、大企業資源(如富士康、TCL科技集團、三一重工等),以及眾多行業協會、高校、創新項目資源,雙方在智能製造領域將產生諸多產業合作機會。
  • 衛生間廚房間裝移門好還是摺疊門好 衛生間如何布局
    雖然說衛生間和廚房這兩個並不是主要的房間,但是,我們每天都會去這兩個房間,一天要做三頓飯,每頓飯都要在廚房中度過,所以說對於這兩個房間我們也要重視一下,具體要安裝什麼樣的門,要根據自己的看法來決定,首先,可以先了解一下衛生間廚房間裝移門好還是摺疊門好,另外,衛生間如何布局的方法是什麼
  • Rokid發布全屋智能語音方案2.0,主打前裝增量市場
    在此次的2.0版本升級中,Rokid與鋒哲、聲必可、傑科等國內智能家居公司推出了完整的硬體解決方案,搭配Rokid自研的AI語音晶片KAMINO18,可將產品開發周期縮短至7天完成軟體對接、30天硬體從方案到量產。
  • 蘇州觀前、南門商圈將向地下「擴容」
    如何搶抓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的機遇,找準商業與交通的最佳結合點,進一步激活現有商圈?記者30日獲悉,藉助古城控規修編和軌交4號線站點設計的契機,市規劃部門已委託相關單位編制軌交4號線觀前街站、竹輝路站地下空間規劃,並已通過市政府審批。
  • 3,2,1nm,臺積電晶片工藝已經布局到2024年
    今年已經量產5nm工藝,而接下來將於2022年規模量產3nm晶片,同時宣布將會在2023年推出3nm工藝的增強版,命名為「3nm Plus」,首發客戶是蘋果。 雖然臺積電沒有透露3nm Plus相比於3nm產品的差異,但諸如更高的電晶體密度、更低的功耗、更高的運行頻率,這些顯而易見的參數會有改變。
  • 《江南百景圖》江南風水向院落布局攻略!
    江南風水向院落布局攻略!江南百景圖風水向宅院布局,八月已經過了一大半啦,不知道大家的小破圖進度如何?已經做好開荒杭州的準備了嘛?新人物都抽到了嘛?(扎心了這個)經常看到大家關於布局的討論,尤其是關於如何布置別墅區的問題。今天呢,給大家帶來一些中國傳統建築風水的常識,希望可以給大家布置小院的思路帶來一些啟示。
  • 陳玉東:Tier 1轉型,博世如何應對未來出行生態?
    陳玉東:博世的半導體產品組合專注於微機電系統(MEMS)、用於車輛ECU的ASIC和功率半導體。博世最新研發的新型碳化矽微晶片將助力電動車實現質的飛躍。與車載信息娛樂、智能網聯、自動化和電氣化無關的應用所需晶片價值每年以1%到2%的速度增長,平均而言,一輛電動車上的附加半導體晶片價值約450美元。據專家預測,這一數值還將隨著自動駕駛的發展而進一步提升約1000美元。第一電動:這些技術將對博世產生怎樣的影響?
  • 經開區上市公司前三季業績向好
    來源:北京商報近日,上市公司紛紛披露前三季度報,經開區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持續增長,向市場傳遞出積極奮進的信號,發揮出拉動全區經濟增長的作用。亞寶藥業披露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3.3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2.3億元,同比增長6.1%。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63.6%,同比提高6.3個百分點,淨利率為9.7%。群益證券分析師王睿哲分析指出,亞寶藥業渠道變革已基本完成,隨著新渠道模式的理順,預計短期公司業績將會繼續得到恢復。
  • 榛果民宿 :背靠美團 將如何改寫共享住宿格局?
    榛果民宿將不斷探索如何為龐大的95後、甚至00後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掌握民宿行業的核心群體,才是制勝的關鍵。賦能房東是基因裡的存在在成立一年的時間內,榛果民宿的平臺上已經上線了15萬套房源,增速較快。究其原因,一方面,房東願意將更多房源拿出來做民宿、做共享,部分房東在經營中的房源數量從2017年的1套變成現在的3套。經營規模的擴大讓房東有需要去尋找更好的運營平臺。馮威赫表示,榛果民宿的初心是希望為市場提供創新性的、多元化的房源供給,讓旅行中的住宿更能滿足年輕一代的需求。同時,真正踐行「共享經濟」的宗旨,讓房東可以通過分享房屋收穫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滿足。
  • 無限極張前: 化「危」為「機」 新產品布局滿足新需求
    本報記者 李向磊 北京報導11月26日,在《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以「點亮新消費 驅動內循環」為主題的2020中國新消費高峰論壇上,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張前坦誠地表示,受突發新冠疫情影響,無限極今年的業績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也促使其洞察消費趨勢,不斷加大新產品布局,完善供應鏈,將「危」轉為
  • 威馬汽車任命前高盛高管為首席戰略官 新一輪融資將超30億
    雷帝網 雷建平 11月9日報導威馬汽車日前任命前高盛高管Rupert Mitchell為首席戰略官,Rupert Mitchell將負責集團戰略融資、投資和企業發展,直接向威馬汽車創始人、CEO沈暉匯報。
  • 豌豆派上線早教電子產品,連接學齡前兒童和全世界的英語母語者
    近兩年在線少兒英語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各類培訓機構發力在線直播1對1。直播的變現能力強,且家長對外教的付費意願強烈。不過,外教也存在價格高、地域分布廣、供需不平衡等問題。 豌豆派創始人兼CEO馬濤認為,學齡前兒童掌握一門語言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全世界大部分父母並沒有教師資格認證,或專門學過如何教語言。
  • 東山精密許斌:Mini IMD封裝將優先實現P0.4產品的量產
    東山精密許斌:Mini IMD封裝將優先實現P0.4產品的量產 高工新型顯示 發表於 2020-12-17 14:28:16 12月14日-15日,由兆元光電總冠名的以
  • 雷射雷達下半場:前裝量產高地之爭
    不過,究竟哪種技術路線最符合前裝量產的需求,各廠商之間仍未達成共識。截至目前,活躍在一線的雷射雷達技術路線至少有四種:在Velodyne發布Velarray的時候,法雷奧的首款雷射雷達Scala 1已開始向奧迪A8交付。從一開始,法雷奧就以打進前裝量產市場為目標,因此,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要注意避免機械旋轉式方案常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