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規級晶片出貨量超10萬,地平線開啟「前裝量產元年」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如果拋開上世紀停留在概念車階段的自動駕駛技術不談,從2009年穀歌的Project Chauffeur項目啟動算起,真正意義的「智能汽車」進入公眾視野不過十一年的時光。

十一年裡智能汽車技術飛速發展,軟體和算法不斷迭代,晶片、傳感器等硬體設備層出不窮,基於這些軟硬體「黑科技」的測試產品競相上路,不斷刷新著人類社會過去百年來對於移動出行的認知。

但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是——2020年,智能汽車第二個十年的起點,這些技術究竟離人們的生活還有多遠?它們到底什麼時候能量產「上車」?畢竟前裝量產,才是檢驗這些「黑科技」商業化能力的唯一標準。

對此,行業中的領軍企業已經開始給出答案——12月1日,邊緣人工智慧晶片的全球領導者地平線舉行慶祝儀式,公布其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2,前裝出貨量正式突破10萬片。據了解,其2020年有望實現15萬片出貨,遠超行業預期。

人工智慧「上車」

地平線是當前中國唯一實現車規級AI晶片前裝量產的AI晶片公司。

那麼地平線率先實現AI晶片大規模量產「上車」,會給消費者的用車生活帶來哪些智能化的變革體驗?我們從兩個方面來了解一下。

目前行業公認的汽車智能化包含兩個方向,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

先說自動駕駛。在11月的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其中有一項關於自動駕駛的重要指標——到2025年,L2級和L3級車輛合計佔比達到50%。自動駕駛量產化的目標已經明確,面對未來廣闊的市場,行業領跑者正在踩下提速的油門。

9月22日,備受行業及消費者關注的 A 級純電 SUV——奇瑞新能源螞蟻在北京正式上市。奇瑞螞蟻集成了地平線和英博超算聯合開發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搭載中國首款車規級 AI 晶片地平線徵程 2,實現了 L2+ 級自動駕駛。

依託徵程2的強大算力和人工智慧技術,配合車上的傳感器,奇瑞螞蟻可以幫助駕駛者實現主動剎車、車道保持、ACC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等各種主被動安全、便捷的駕駛功能,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的駕乘體驗。

L2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已逐漸在各家車企量產車型上亮相,而在2020年,智能化的一個新載體也正從概念走向落地,成為Tier1、主機廠和各大出行領域科技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這就是智能座艙。

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相輔相成。長遠來說,隨著自動駕駛將人類注意力從方向盤和汽車控制上不斷解放出來,汽車將真正發展為「第三生活空間」,這意味著它有潛力成為一個充滿各種內容的生活、娛樂、辦公乃至商業交易場所,智能座艙在智能汽車時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6月正式發售的,地平線與長安合作的新車型UNI-T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這款搭載了徵程2的汽車是第一款基於國產AI晶片的智能座艙量產車。

未來智慧駕艙UNI Life車載智能交互系統,圖片來源@長安官網

相比於缺乏場景理解、機械且複雜的傳統單模態交互,長安UNI-T能夠提供的主動式交互是一種融合了視覺、語音等多種感知數據的多模態AI交互方式,在感知語音信息外,還可以通過人臉、聲紋、唇語識別等更精準地理解駕駛者的意圖。

在「軟體定義汽車」時代,車內多模態交互的實現,除了對AI算法的高要求,更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持。長安與地平線聯合開發的智能駕駛艙NPU計算平臺,搭載徵程2車規級AI晶片,能夠高效靈活地實現多類AI任務處理,全方位賦能汽車智能化。

我們可以看到,在智能汽車的發展過程中,除了傳統車企的發力,像地平線這樣擁有技術壁壘的軟硬體供應商、方案提供商也正在扮演重要角色,成為智能汽車時代的「關鍵先生」。

地平線開啟「前裝量產元年」

一款智能汽車的問世,首先需要有符合車規級標準的硬體和軟體,併兼顧費用和成本,且需進行大量的測試驗證可靠性,每一項工作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在智能汽車時代,主機廠普遍選擇與具有專業能力的方案提供商聯手。

作為唯一一家實現前裝量產的中國車載AI晶片企業,地平線在這一年火力全開,開啟了中國智能汽車時代的前裝量產元年——進行中的合作項目超過50個,已籤下20餘個前裝定點項目,2020年內將有6款搭載地平線車載AI晶片的量產車型上市。

那麼,在「智能汽車時代」這個群雄並起的新世界,地平線是如何成為行業領軍者,引領這場轟轟烈烈的汽車產業智能化變革的呢?

首先是自身過硬的技術實力。前文所提到的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地平線徵程2,在剛剛結束的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入選了「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這枚晶片是中國邊緣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它能滿足 AEC-Q100 標準,可提供超過 4TOPS(1TOPS=1 萬億次計算每秒)的等效算力,典型功耗僅 2 瓦,配合高效的算法,每 TOPS 的算力可以處理的幀數可達同等算力 GPU 的 10 倍以上。

車載AI計算晶片是智能汽車的數字發動機,它的研發被公認為是攀登人工智慧行業的技術巔峰,當前智能汽車發展的核心瓶頸就是算力不足,這枚晶片可以說補齊了我國智能汽車產業生態的關鍵環節。

徵程2的前裝量產只是地平線吹響的第一聲號角。今年9月,地平線發布了新一代高效能晶片徵程 3,進一步加速車載 AI 晶片迭代,根據地平線的產品規劃,更強大的徵程 5也即將推出,面向高等級自動駕駛場景,單晶片達到劃時代的 96 TOPS 的 AI 算力,支持 16 路攝像頭,組成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具備 192-384 TOPS 算力,可支持 L3-L4 級自動駕駛,並且現已率先斬獲車型定點。

根據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介紹,地平線還計劃推出性能更為強勁的車規級AI晶片徵程6,算力超過400 TOPS,滿足ASIL C級功能安全。

在高速推進技術進步的同時,地平線正試圖構建一套打破邊界的商業模式,用「賦能」引領產業變革。

一方面,地平線與主機廠展開了多維度的深度合作,「上汽集團與地平線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是中國汽車領域領和人工智慧領域領先企業強強聯合的標誌性案例,結合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技術,實驗室將在其所聚焦的智慧出行、智能駕駛等方面打造出差異化的旗艦產品;地平線與一汽智能網聯開發院的戰略合作,也將大大加速中國汽車產業智能化的進程——地平線將通過「天工開物」AI 開發平臺開放賦能,向一汽智能網聯開發院提供包括徵程系列智能駕駛處理器、Matrix 自動駕駛計算平臺、視覺感知算法、眾包高精地圖和定位、智能座艙在內的產品和技術,助力一汽數位化轉型。

此外,地平線還與廣汽、長安、奇瑞等多家國內主流車企合作打造具有其集團特色的智能終端應用,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產品。

另一方面,地平線通過晶片對合作夥伴進行底層賦能。在與汽車科技企業的合作過程中,地平線不僅僅是提供晶片,簡單交付就結束了,而是用晶片賦能,開放算法和工具鏈,賦予合作夥伴自主開發的能力,進一步幫助客戶用好晶片。僅在北京車展期間,地平線就接連與低速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追勢科技、智能網聯終端以及車聯網服務的領先企業北鬥智聯、世界領先的汽車科技企業大陸集團籤署了合作協議,讓更多合作夥伴能夠直接受益於地平線成熟的晶片和工具鏈,共同開發適用於各種場景的解決方案。

地平線開啟了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前裝量產的元年,不僅意味著智能晶片終於「上車」,更意味著地平線產業藍圖中的「生態系統」已經孕育,一個「賦能」型生態將引領產業變革,打破傳統Tier1和Tier 2邊界,豐富和完善產業鏈上下遊在汽車智能產業的布局,推動中國及全球的汽車產業智能化發展。

新時代,新玩家,新機遇

從1886年汽車誕生,到2020年已經130餘年,在這漫長的汽車歷史長河中,閃耀著許多個人類智慧迸發的光彩瞬間。或許站在未來的智能汽車時代回望,2020年這個人工智慧的前裝量產元年,也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錨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汽車行業正經歷著一場「由傳統手機向智慧型手機」式的轉變,它將誕生一個不亞於「移動網際網路變革」的新機遇,在這個全新的時代,必將湧現出新的玩家矗立潮頭。

整車廠方面,出現了以特斯拉、蔚來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而試圖以AI、ADAS(輔助駕駛)等新技術打破現有市場秩序,成為新Tier1的廠商也紛紛湧現。

以汽車晶片市場為例,在過去,車載晶片被恩智浦、英飛凌、德州儀器等傳統汽車晶片巨頭把控。但隨著車內功能不斷增多、智能座艙概念逐步成形,運算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傳統車載晶片的性能漸露疲態。

於是高通、英特爾、英偉達等本來主戰場在電腦、手機等消費電子領域的晶片玩家,也紛紛切入汽車晶片市場,同時,在這些國際巨頭之外,以地平線為代表的中國新生代企業也在趁勢發展,把握新時代的新機遇,向國際巨頭髮起挑戰。

在全球科技創新的浪潮下,中國迎來了核心技術創新的時代,為硬核科技型企業的成長提供了歷史機遇,中國智能汽車行業正站在時代的潮頭乘風破浪,放眼未來,全球頂尖智能晶片企業中一定會有來自中國的力量,不負使命、不負時代!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超10萬
    12月1日,國內人工智慧晶片公司地平線對外公布,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已超10萬,搭載此款晶片的汽車實現了L2+級自動駕駛。在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這款晶片還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 地平線出貨超10萬
    12月1日,艾問資本從被投企業地平線官方得到消息,截止11月,【2020全球創始人大會·最具創新力創始人榜單】上榜人物餘凱博士帶著他創立的地平線研發的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已超10萬。
  • 國產AI晶片 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破10萬
    國產AI晶片 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破10萬 AI晶片徵程2的出貨量突破了10萬。
  • 中國首款人工智慧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已超10萬
    打開APP 中國首款人工智慧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已超10萬 快科技 發表於 2020-12-03 11:42:07   日前,人工智慧晶片公司地平線對外宣布,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已超10萬,搭載此款晶片的汽車實現了L2+級自動駕駛。
  • 車規級晶片出貨量跨越10萬+!地平線CEO餘凱:5年初「芯」不改
    【新智元導讀】近日,地平線徵程2 車載AI晶片迎來了一個新的裡程碑——出貨量突破10萬大關。五年的時間,地平線也已經成長為行業的獨角獸。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在接受新智元採訪時表示:汽車行業將迎來一場「智能革命」,地平線已經成為產業鏈的「最大公約數」。
  • 餘凱:今天,地平線實現了中國車規級AI晶片量產零的突破!
    正如地平線創始人&CEO餘凱所言: 「此次地平線率先推出首款車規級AI晶片不僅實現了中國車規級AI晶片量產零的突破,也補齊了國內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建設的關鍵環節。」
  • 地平線徵程 3 助力嬴徹科技自動駕駛卡車量產,用科技實現物流美好
    近日,AI 晶片企業地平線與自動駕駛卡車技術與運營公司嬴徹科技達成前裝量產定點合作。地平線徵程 3 車載 AI 晶片應用於嬴徹科技自主研發的全棧自動駕駛系統,面向 L3 級別自動駕駛卡車商業落地,將於 2021 年底實現量產。
  • 國產車規級AI晶片零突破!地平線徵程2代出貨量達10萬
    日前,人工智慧晶片公司地平線對外宣布,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已超10萬,搭載此款晶片的汽車實現了L2+級自動駕駛。作為一款經過量產驗證的國產車規級AI晶片,地平線徵程2滿足 AEC-Q100標準,可提供超過4TOPS(1TOPS=1萬億次計算每秒)的等效算力。
  • 首款國產車規級AI晶片出貨量超10萬顆
    (原標題:首款國產車規級AI晶片出貨量超10萬顆)
  • 地平線獲C2輪融資,上半年將發布面向L3/L4級自動駕駛晶片...
    據悉,地平線計劃將資金主要用於加速新一代 L4/L5 級汽車智能晶片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以及建設開放共贏的合作夥伴生態。作為國內最具價值和前景的AI獨角獸之一,此前12月份地平線宣布開啟C輪預計超過7億美元的融資,並已經獲得C1輪共計1.5億美元融資,當時地平線估值35億美元。
  • 地平線榮獲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獎
    其中,地平線「車規級智能駕駛人工智慧處理器研發及產業化」成果榮獲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專項獎晶片項目一等獎。晶片設獎,首創先河,今年是「吳文俊獎」首次在半導體、集成電路和軟體、微電子等領域開創性設立人工智慧專項晶片獎勵,激勵廣大專家學者解決「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難題。首次設獎便榮登榜首,代表地平線在車規級智能駕駛人工智慧處理器研發及產業化上取得的成果受到了國家級學會的認可和表彰。
  • 地平線徵程 3 晶片的徵程在哪裡?
    去年發布的徵程二代晶片,到今年已經有成果了。長安汽車與地平線基於該晶片聯合開發了智能座艙 NPU 計算平臺,並搭載在其今年推出的全新車型 UNI-T 上,徵程 2 晶片成為首個上車量產的國產 AI 晶片。地平線副總裁張玉峰預計,今年徵程 2 晶片的出貨量會超過 10 萬。「目前我們在衝擊 15 萬的前裝出貨,明年預期出貨量將大於 50 萬。」
  • 地平線餘凱:智能汽車領域的未來十年將是中國品牌的十年|WISE2020...
    在主會場上,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和36氪首席內容官李洋共同探討了未來十年半導體行業的方向和機遇。餘凱認為,未來十年AI晶片行業的產能將主要留給智能汽車領域。智能汽車晶片在性能、可靠性、實時性、功耗效率以及對應的算法等方面都對應著人工智慧行業應用中最高標準。地平線在今年量產了車載晶片「徵程2」,前裝出貨量達到10萬片,這是汽車半導體行業一個裡程碑式的成績。
  • 地平線計劃 C 輪融資總額超 7 億美金,已完成 C1 輪融資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地平線車載人工智慧晶片和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以及建設開放共贏的合作夥伴生態。地平線於 2019 年 8 月正式量產發布中國首款車規級 AI 晶片——徵程 2。車載 AI 晶片被公認為是人工智慧的珠穆朗瑪,而車規級對於 AI 晶片有更嚴苛的工藝要求,一直是中國智能駕駛產業的「卡脖子」難題。
  • 前裝L1/L2ADAS產品量產前夜,背靠Tier 1的前向啟創將如何布局?
    從汽車的研發生產周期倒推,這兩年,ADAS企業需要開始前裝產品的量產了。前向啟創作為國內早期投入ADAS的企業之一,目前正在準備量產之中。2015年,成立兩年的前向啟創穫得了國內龍頭制動系統企業亞太機電的戰略投資,雙方也達成了深度綁定的合作關係。
  • 地平線徵程2車規級AI晶片獲2020鈴軒獎-量產類金獎
    打開APP 地平線徵程2車規級AI晶片獲2020鈴軒獎-量產類金獎 地平線HorizonRobot 發表於 2020-12-15 09:40:32
  • 地平線張玉峰:我們是最懂算法的晶片公司和最懂晶片的算法公司
    所以我們在晶片本身這幾代的迭代中也加入了越來越多的在網絡安全上能夠支持晶片上面的作業系統和軟體,實現足夠高等級的網絡安全。 整個我覺得對於地平線來講,因為我們還是一直比較看重這一塊的,無論是功能安全還是網絡安全,還是技術性的一些特性,所以我們的人員,從功能安全的團隊到預期功能安全到網絡安全,還是超配的。
  • 36氪專訪 | 地平線獲6億美元B輪融資,為何得到半導體巨頭SK和一線...
    落地首年:晶片出貨量達數十萬,營收達數億元地平線自2015年成立起,即瞄準於做邊緣人工智慧晶片和計算平臺,場景聚焦於智能駕駛和AIoT邊緣計算(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成立前三年主要是技術積累和產品研發階段,從2018年起,開始產品化落地,2019年將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階段。
  • 專訪地平線創始人:國內首款車規級AI晶片是如何煉成的?
    「車載AI晶片是人工智慧行業的珠穆朗瑪,也是自動駕駛實現大規模落地的前提。此次地平線率先推出首款車規級AI晶片不僅實現了中國車規級AI晶片量產零的突破,也補齊了國內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建設的關鍵環節。」8月30日,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的一場發布會上,地平線創始人餘凱在介紹公司發布的新款AI晶片時這樣說到。
  • 汽車AI晶片創業公司地平線,是如何實踐軟體定義汽車的?
    結果,特斯拉用了3年完成FSD晶片的落地,144TOPS/72W,能效比達到了2TOPS/W, 是量產自動駕駛AI晶片裡能效比最高的。從2020年9月到10月,華為、百度、地平線、黑芝麻都紛紛在各自的發布會上展示出了自己的AI晶片產品。在AI晶片早期競爭階段,可能都聚焦在峰值算力上。但對於AI晶片,能有效的指標是:有效算力(算力利用率)、算力能耗比(TOPS/W)、成本和量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