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藍天、碧水、淨土……五起典型案例看四川檢察機關「亮劍」

2020-12-19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 任鴻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6月4日,四川省人民檢察院發布了2018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辦理環境資源犯罪情況,同時,發布了五起典型案例。

記者獲悉,2018年以來,四川全省檢察機關共批捕各類破壞環境資源犯罪577件1028人,起訴2275件3781人,其中省檢察院掛牌督辦22件,辦理了一批有社會影響的重大破壞環境資源案件。

五起典型案例涉及到對大氣、河流、土壤、生態資源等的保護。在這些案件中,檢察機關堅持綠色發展和生態司法理念,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有力的懲戒了破壞環境資源犯罪。

【案例一】

鄧某甲等4人汙染環境案

大氣汙染作為世界環境十大問題之一,其汙染的感受度高、擴散性強,但因取證難、認定難,入罪懲處少。

2016年2月起,鄧某甲在僱人在未取得相關資質的情況下,從夾江縣多個瓷磚生產廠收購煤焦油,進行儲存並加熱、分裝、轉賣。2017年1月,當地環境保護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部門聯合執法,對鄧某甲煤焦油加工廠房進行了查封,當場扣押所有處理設備及疑似煤焦油及其副產物質400餘噸。另查明,截止2016年9月,已加熱並銷售煤焦油約200餘噸。經眉環境保護部門認定,該加工廠房扣押產品為煤焦油及其提煉產品。經檢測認定,所扣押送檢的物質為危險廢物。

針對被告人「加熱」「分裝」煤焦油行為是否屬於汙染環境罪規定的「處置」、被告人的行為是否實際造成周邊環境汙染、被告人的行為是否符合「後果特別嚴重」的加重處罰情節等爭議焦點,檢察機關多次實地查看,走訪合規企業,諮詢業內專家,充分解讀、務實適用相關法律、司法解釋、行政法規的規定,引導偵查專項取證,以汙染環境罪將被告人鄧某甲等四人提起公訴,並申請專家出庭作證,成功指控證明犯罪。法院採納檢察機關指控意見,對四名被告人定罪處刑。

【案例二】

唐某某汙染環境案

隨著環保理念的提升,化工產業已成為重金屬汙染的重點防治產業之一。但一些化工企業為降低環保成本,明知故犯,牟取利益。

被告公司隆昌市某鐵鏈製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鐵鏈生產製造和金屬件電鍍鋅加工生產,同時對外加工彩鋅電鍍。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被告人唐某某明知其公司安裝的熱、電鍍鋅廢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只能對鍍鋅生產廢水中的鋅、化學需氧量、懸浮物具有處理功能,仍然使用該設備,處理彩鋅電鍍所使用的六價鉻鈍化液(其中含有重金屬六價鉻)產生的廢水,並將該廢水外排至周邊河內。2018年4月20日,隆昌市環境監測站對該公司正在排放的生產廢水進行了採樣。經監測,該公司排放的生產廢水多個指標超過排放標準,其中重金屬六價鉻和總鉻分別超出限值的21倍和3.78倍。

該案中,檢察機關通過追訴涉案單位某鐵鏈公司,實現對汙染環境的產廢企業和公司主管人員雙重打擊;通過聯席會議、司法鑑定、專家證人出庭,破解汙染類犯罪的取證難、生態環境損害及修復鑑定難、論證難等問題;通過綜合運用檢察職能,追究違法犯罪行為人刑事責任和環境損害賠償責任,被告單位在四川省級報刊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警示了潛在違法單位和人員,同時協助相關行政單位引導、督促當地生產企業依法經營,履行環保義務,實現了「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辦案宗旨。

【案例三】

謝某非法採礦案

近年來,相關部門、單位對河道內盜採砂石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當地政府陸續關停存在破壞生態環境隱患的小砂場。但砂石作為工程建設的基礎原材料,需求量大價格高。一些人員受利益驅使,躲避監管,承包村鎮荒灘濫採亂挖砂石出售獲利。

被告人謝某系F砂石場經營者。2018年1月至2月6日期間,被告人謝某組織人員和機械,未經批准在其承包的砂場即將關閉時,以「清場」為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未經批准其租用的砂場內無證開採砂石共計12958.2立方米,破壞植被及土壤,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給當地群眾生產、生活造成極大安全隱患。

成都市檢察機關將該案作為首例環境資源類認罪認罰刑事案件,通過發揮刑事訴訟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推進檢察機關與國土行政機關協同工作機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等,在一系列組合拳中,落實了被告人盜採砂石刑事責任及其家人代為修復受損生態環境責任,實現了被告人認罪服判與生態環境及時修復的雙贏格局。最終,檢察機關因同案犯罪嫌疑人白某某參與盜挖砂石金額未達非法採礦罪入罪金額,依法對其作出不起訴決定;以被告人謝某犯非法採礦罪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採納檢察機關指控意見,對被告人謝某定罪處刑。

【案例四】

曾某等人非法採礦案

長江河道內非法採砂是破壞長江生態環境最嚴重的刑事犯罪行為之一。一些涉長江企業和個人為了高額利潤不惜鋌而走險,將工程中採挖的砂石非法販賣獲利。

2016年12月,被告人曾某從宜賓市TB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B公司」)分包了自來水廠工程的取水工程。工程分包方TB公司多次對曾某強調取水作業所產生的砂石只能回填,嚴禁對外銷售。

2017年10月起,被告人曾某為謀取非法利益,在工程未開工且未取得水上水下活動許可證的情況下,以「合法工程」作掩護,逃避監管,多次將工程中採挖的砂石販賣牟利。

該案辦理過程中,檢察機關堅持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以非法採礦罪起訴被告人曾某、李某,並對二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起訴被告人徐某甲、徐某乙。此外,檢察機關對辦案期間發現的工程施工領域的監管漏洞,發出了檢察建議。

該案辦理後,從事長江河道作業的公司對於施工中開採的砂石處理更為謹慎,對長江河道生態保護的意識顯著增強;長航、水務等部門健全了施工過程中開採、轉運等環節全程監管措施,當地政府對長江岸線私挖亂採治理力度進一步提升。

【案例五】

吳某某、張某某、馬某某等3人汙染環境案

重金屬汙染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不規範的採礦業是重金屬汙染的成因之一。

被告單位會理縣JF銅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JF公司」)主要從事有色金屬礦採選業。被告人吳某某任公司總經理,負責公司生產經營,被告人張某某任公司安全環保部部長,負責公司安全環保工作,被告人馬某某系公司泵站負責人,主要負責泵站日常運行和管理。

被告人吳某某、張某某、馬某某為給公司謀取利益,明知不能將未經處理的尾水、尾砂直接排放至採空區的情況下,在2017年7月17日、7月18、7月25日生產期間,將未經處理的3000多噸原礦產生的洗選廢水通過暗設管道全部排放到1號礦井下未採取任何防滲措施的採空區內。2017年7月25日,涼山州環境監測中心站對排放的該洗選礦廢水水樣進行監測,監測結果表明多項指標超標。檢察機關依法追訴涉案單位JF公司和直接責任人馬某某,以犯汙染環境罪將被告單位JF公司和被告人吳某某、張某某、馬某某提起公訴,法院採納檢察機關指控意見,對被告單位及三名被告人定罪處罰。檢察機關還就辦案中發現的監管漏洞依法發出了檢察建議。

相關焦點

  • 山東檢察機關發布6起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
    聯合網訊 12月18日,省檢察院召開全省檢察機關嚴厲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違法行為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從今年檢察機關辦理的828件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的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和756件食品藥品領域公益訴訟案件中,選取6件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大、導向性強的典型案例予以發布,通過以案說法,進一步彰顯嚴厲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違法行為、維護公平正義的決心和信心。
  • ...褻瀆烈士的年輕人道歉,看看浙江檢察公益訴訟兩年來都幹了些什麼
    該案是浙江首例由檢察機關提起的英雄烈士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圖:此案當時組織了100多名學生旁聽)5月22日,舟山市檢察院就收購、運輸、出售海龜破壞海洋野生動物保護資源的15人,向寧波海事法院提起三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法院判令15名被告在各自的侵權範圍內連帶承擔生態修復賠償金共計657.6萬元。
  • 省檢察院發布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現選擇公布五起典型案例,昭示檢察機關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態度和力度,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與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行為作鬥爭。 案例一 開封肖某瑩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
  • 2017年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十大典型案例
    編者按 4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以「尊重智慧財產權、強化司法保護」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情況,發布2017年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十大典型案例。這些案例是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依法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的代表,體現出檢察機關在保護智慧財產權工作中的主動作為、不懈努力,敬請關注。
  • 2019年度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2019年度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目錄假冒註冊商標案案例1:上海汪某等假冒註冊商標案案例2:山東姚某某等假冒註冊商標案案例3:重慶古某某假冒註冊商標抗訴案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案例4:北京張某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不起訴案案例5:江蘇鄧某某等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
  • 2017年度全國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十大典型案例
    2017年度全國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十大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一:江蘇無錫市張承兵等人假冒註冊商標、洪立洲等人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黃孟浩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案典型案例五:雲南曲靖市趙廣生等6人假冒註冊商標案一、案件事實2015年,被告人趙廣生、劉天全合夥在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漾月街道落龍村廣生生物有機肥料公司生產劣質矽鈣肥並銷售,由於銷路不好,被告人劉天全、趙友明、劉啟光、平順濤等人與趙廣生商量以每噸180元的價格向趙廣生等人購進其生產的劣質矽鈣肥,並假冒雲南昆陽磷肥廠有限公司生產的
  • 辦了2萬多起公益訴訟案件後,河北得到了什麼?
    三年來,河北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以專項帶動全局,全面提升公益訴訟辦案質量效果,先後部署開展了「護航藍天碧水淨土」「白洋澱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專項檢察監督」「守護海洋」「違法違規礦山採砂場治理」「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和「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等系列公益訴訟檢察專項活動,為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發揮積極作用。
  • 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給...
    12月11日,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副主任肖瑋在會上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為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長江沿線省市檢察機關開展相關辦案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引。
  • 最高檢發布檢察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一、訴前程序典型案例   1、重慶市石柱縣水磨溪溼地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  2、湖北省黃石市磁湖風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  3、北京市海澱區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食品安全公益訴訟案
  • 最高檢:檢察機關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在歷史消息頁可搜全部法規 檢察機關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 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目 錄
  • 兩案例入選!最高檢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紹興檢察榜上有名
    日前,嵊州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員會舊址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新昌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浙江省新昌縣學前教育專項經費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 長寧檢察發布《危害公共安全典型案例白皮書》
    來源 | 長寧檢察在線近日,長寧區檢察院發布《危害公共安全典型案例白皮書(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向社會發布11起區域內涉危害公共安全典型案例。《白皮書》深度剖析具體案例並釋法說理,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後果進行警示教育,以進一步提升公眾安全意識,推動形成社會共治。
  • 九項指標超額完成 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
    來源標題:九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 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 「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 涼山曝光4起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典型案例
    涼山曝光4起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典型案例 2020-12-15 14: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四川公開曝光4起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典型案例
    央廣網成都11月24日消息(記者劉濤)四川省紀委、四川省監察委員會今天公開曝光4起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典型案例。分別是: 1.雅安市商務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餘世友在工程招投標、工程承攬、工程款撥付中收受賄賂等問題。
  • 四川公布首批7個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5個涉環境汙染
    四川公布首批7個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5個涉環境汙染   12月22日,省檢察院公布我省首批公益訴訟工作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巴中成水庫汙染嚴重影響全區20萬群眾飲水安全、雷波縣溪洛渡水電站庫區網箱養魚規模嚴重超標等7個案例。
  • 「回頭看」讓檢察建議落地有聲
    這樣的公益訴訟「回頭看」,讓一個個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發揮實效、落地有聲。  蒙陰縣是臨沂市的水源保護地,境內河流湖泊等水資源豐富。在今年年初的「為藍天助力,與河(湖)長同行」檢察專項行動中,蒙陰縣檢察院成立了公益訴訟監督辦案團隊,認真梳理境內178條河流,95座水庫、湖泊具體情況,由檢察長帶隊與縣水利局、縣環保局等部門開展了拉網排查,重點突出飲用水源地和市級河流幹線等部位,共收集各類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0餘件。
  • 碧水藍天新畫卷 青山淨土滿銅都 東楚網
    「十三五」期間,我市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提出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推進長江流域綜合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相繼打響了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  7日,走進實美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汙水處理設施。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五年來,企業先後投入3千多萬元對熔鑄車間爐體結構、熔煉燃料、氧化噴塗、汙水處理等方面進行環保改造升級,實現了廢水廢氣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