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今天來探討什麼是正五行?
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
洪範)不但把宇宙間的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並且對五行的性質與特徵都作了界定。「木曰曲直」是說木具有生長生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說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曰稼穡"是說土具有長養、化育的特性;「金曰從革」是說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說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
古人認為,五行存在相生相剋的道理。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互相滋生、相互促進的關係,相剋,是指兩類不同屬性的事物間互相制約,克制和抑制。而事實上,這是跟事物的元素屬性有關。
五行相生規律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於火,顧名思義,因木性溫暖,火伏其中,木頭可用於生火。火生於士,因為火能夠贊燒木,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灰化為土,由火而來。土生於金是因為金隱藏在土石裡,所謂金即金屬,金屬多生於土壤山石。金生於水,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金靠水生,銷鍛金也可變為水狀,所以金生水。水生於木的道理就很簡單了,木靠水的滋養而生長,即水生木。
而五行相剋則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剋之理更為清楚明白。木植於土石,土石可變松,土石因有吸附性和粘黏性,可阻擋水的來去,水可滅火,毋庸置疑,火可化金屬,熔之進行鍛造金屬利器可劈砍樹木之輩,木最怕尖利之物。
五行生剋,密不可分。沒有生就沒有長,沒有克天地萬物就沒有束縛。互為助力,此消彼長,它如同陰陽、生死一般,有了這一面,另一面相對而言也就存在。
五行生剋理論是中國最早的樸素唯物主義理論,它具備科學性,也符合事物生長的基本規律,人生於萬物,所以五行生剋跟人生的命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不過,五行生剋只昭示著萬物生克的大道理和大規律,並不能完全表示萬物所有的姿態。當五行生剋太過或不及時,生克關係被打破,出現不正常相剋現象,萬物姿態凸顯他狀,這種情況下就叫做相乘或相悔。五行中的「相乘」和「相侮」,乘是乘虛而入,侮是欺侮。相乘就是過度克制,相侮就是自己可以反克制自己的那一行。
相乘乘,即是以強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而引起一系列的過度反應。當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過於強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過,促使被克的「一行」虛弱,又或者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虛弱,因而克制它的「一行」相對增強。這兩種情況引起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異常。
相侮:是指"反悔"。五行中的相悔,是指由於五行的某一行」過於強盛,對原來「克我」的「一行」進行反克,或者由於某一行」十分虛弱,不能克制其相對的「一行」,反而受到了克制!
發掘古法命理,弘揚民族文化!
謝謝大家閱讀,喜歡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