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能、雀巢、美贊臣等乳企2019年財報盤點,這幾個機會點值得關注

2020-12-22 騰訊網

近期,達能、雀巢、美贊臣、雅培等嬰幼兒奶粉企業相繼公布了2019財年財報。它們去年在中國的表現如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突然來襲,它們又將如何應對?一起來看看!

達能、a2實現高位數增長

在各乳企發布的最新財報中,知食君發現,達能和a2表現相對較為突出。

根據達能2019年財報顯示,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2.6%至253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929億元)。其中,2019年專業特殊營養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5.8%至75.5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77億元)。生命早期營養品在華業務的增幅為高個位數,第四季度增長超過了20%。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品類的全年增長為中個位數。

對於中國生命早期營養品業務的整體表現,達能財務長Cécile Cabanis表示,增長由表現積極的產品組合及高端化驅動。一方面,她形容在低線城市的擴張「十分成功」,所進駐的母嬰店數量大增。另一方面,達能也在跨境電商渠道推出了更多高端新品。

另一個近兩年實現增長的品牌a2牛奶公司,根據其近期公布的2020財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在中國市場,中文標籤嬰幼兒配方奶粉實現強勁增長,銷售額翻一番,取得6.48億元的收入,線下母嬰店數量也從2019財年下半年的16400家增至18300家;另外公告指出,在跨境電商渠道,2020財年上半年,a2 Platinum英文標籤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額為1.587億紐西蘭元(約合人民幣6.93億元),同比增長57.8%。

儘管目前存在疫情暴髮帶來很多不確定性,a2方面表示,依然計劃在中國市場加大投資,加強與消費者的持續溝通,繼續關注中國其他營養產品的增長機會。

雀巢、雅培、美贊臣保持增長

另外,雅培、美贊臣、雀巢在中國也仍保持穩定合理的增長,並表示仍看好中國奶粉業務前景。

雀巢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雀巢的總銷售額為925.68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6614億元),同比增長1.23%;淨利潤126.09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900億元),同比增長24.4%。雀巢在公告中提及,雖然受S-26系列影響,但惠氏嬰兒營養維持了中個位數的增長,在所有市場均保持了良好增長勢頭。結合眼下新冠肺炎疫情,雀巢表示,現在量化疫情造成的財務影響還為時過早。

雅培2019年業績則顯示,嬰幼兒銷售41.61億美元,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國際市場銷售額為22.82億美元,增長了1.6%,估測在中國市場銷售額50-55億,這主要的驅動來自於小安素。

美贊臣的業績未單獨公布,不過其母公司利潔時集團的2019年財報顯示,利潔時的嬰幼兒營養業務(主要為美贊臣)2019年在全球銷售額為29.8億英鎊,同比增長2.6%。

同時利潔時指出,2019年美贊臣推出的主打草飼概念的新品受到了消費者歡迎,看好嬰幼兒奶粉業務長期前景,將在低線城市母嬰店及電商進行擴張。

市場競爭激烈,奶粉企業如何鞏固地位?

雖然受出生人口下滑等因素影響,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但是困境之下我們也看到,企業仍在不斷探索新的增長點。從整體業績上看,高端消費、品牌產品結構的升級、下沉渠道和電商渠道成為推動乳企業績增長的力量。

在產品結構的升級上,高端化的趨勢日益凸顯,企業紛紛押寶有機奶粉、草飼奶粉、A2奶粉、羊奶粉等細分領域。據了解,2019年,達能、美贊臣、雀巢等均已利用跨境購渠道將旗下A2蛋白奶粉引入中國市場;有機奶粉方面,已有雅培Similac、美國貝歐萊、惠氏啟賦等品牌紛紛加碼;在去年,市面上還有美贊臣、滿趣健、歐素力、可唯安等數款主打「草飼」的奶粉先後登陸中國。

除此之外,不少乳企在擴充產品線,通過轉變單一的嬰幼兒奶粉經營模式、深化消費者年齡層次,進軍兒童奶粉、孕婦奶粉、成人奶粉等全家奶粉市場

在渠道上,目前中國0-3歲嬰幼兒有多半位於三四線及以下市場,下沉市場中消費升級越來越明顯,中低城市新生代的購買力越來越強,達能、美贊臣、a2等外資奶粉企業們正在通過擴充母嬰店等措施加強在三四線市場鋪貨,搶佔中國市場份額。

另外,近兩年電商渠道開始在奶粉銷售當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以愛他美、諾優能等多品牌及a2奶粉為例,其跨境電商份額增長較快。另外美贊臣去年包括嬰幼兒奶粉品類在內的電商銷售也取得了領先表現。

2020年的疫情,更是加速了電商渠道的增長。達能、菲仕蘭等多家乳企表示,疫情期間跨境電商平臺業務均錄得了明顯增長,在天貓國際海外旗艦店、京東國際等平臺的日均銷售額是平日的2倍多,新用戶貢獻銷售佔比也大幅提升。

對此業內表示,2019年我國嬰幼兒奶粉行業洗牌正在加劇,未來國際奶粉企業的中國市場業績將呈現分化,渠道終端管理、消費者培育較好的奶粉企業業績將不斷向好,而終端渠道銷售能力較差、品牌影響力較差的奶粉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而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奶粉行業整體的洗牌將加速進程。

相關焦點

  • 中國食品、達能、雀巢、蒙牛……頭部食企扎堆出財報,成績都不錯
    近日,不少食品企業發布了2019年業績快報。過去一年,頭部食企表現可圈可點,交出了較為滿意的成績。具體看雀巢中國的產品,烹飪調料(註:太太樂)、咖啡、冰淇淋都表現不錯,包括啟賦在內的奶粉品類整體銷售勢頭強勁,但是被惠氏S-26系列奶粉的下滑所抵消,這讓嬰兒營養品的增長幅度放緩,嬰兒營養品獲得中個位數增長。 整個產品線上,表現最差的是銀鷺品牌的花生牛奶、八寶粥,銷售仍處於下滑中。此前的雀巢三季度財報也顯示銀鷺花生牛奶和粥的銷售處於下滑狀態。
  • 對比飛鶴、達能、惠氏、健合、澳優等多家乳企財報,揭開這幾大增長點
    近日,多家乳企陸續發布2020上半年財報,也都在財報中提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但由於奶粉擁有一定的剛需特性,各家業績大多呈現正增長,但各企業的表現也有差異。
  • 雀巢、達能、恆天然的「融合」之路怎麼走?
    雀巢目前急需解決的,是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問題。隨著消費升級的加速,國人越來越追求食品的健康度,聚焦到奶粉上新鮮、營養活性成了高頻詞。雀巢等進口奶粉在這方面,與伊利、飛鶴、君樂寶等國內乳企還存在一定差距。一般來說,奶粉的保質期多在一年半至兩年左右,運輸以及清關時間,都會減弱奶粉的鮮活程度。
  • 美贊臣、飛鶴、雙城雀巢、美廬等4家乳企生產環節存缺陷被通報
    公告顯示,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贊臣」)、雙城雀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城雀巢」)、飛鶴(甘南)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鶴」)、美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廬」)4家奶粉生產企業在生產環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 乳企上半年業績出爐:雀巢居首位,伊利蒙牛國內領跑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家乳企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總額約為5255.62億元,淨利潤總額約為75.73億元。從營收方面看,雀巢位居第一位,營收超過3000億元;達能位列第二位,營收超過1000億;伊利位列第三位,營收超過473億;蒙牛、光明、飛鶴、澳優、現代牧業、新乳業、雅士利國際進入前十位。
  • 雅培、達能、雀巢一季報PK 奶粉業務增長誰最強?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 在國內奶粉企業奮力追趕的當下,曾經霸佔中國奶粉銷售排行榜前幾位的惠氏、雀巢、達能系、雅培等奶粉企業又將如何穩住地位?這也成為中國乳製品市場的關注點。近日,雅培、達能、雀巢等公司相繼發布2019年一季度報告。記者梳理財報發現,目前,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活躍依然在支撐這些外資龍頭企業的增長。不過,由於行業競爭加劇,它們也在不斷尋找新的增長點,其中高端、進口等依然是這些品牌的顯著標籤和優勢。
  • 聖元優博、惠氏、美贊臣、愛他美等配方液態奶盤點,有戳中心窩嗎
    隨著家長們對奶粉多元化的訴求愈發突出,市場競爭白熱化,乳企為博得市場方寸之地而大力進軍細分品類。其中嬰幼兒配方液態奶作為一種升級版產品,因其「即開即飲,方便快捷」深受新生代家長們喜愛。那麼,到底有哪些乳企布局了配方液態奶呢?《奶粉圈》作為專注於奶粉產業的垂直細分媒體,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一番。1.優博布瑞弗尼優博布瑞弗尼幼兒配方液態奶是聖元集團旗下法國原裝進口產品,有添加益生元組合和特色強化營養元素葉黃素。產品源自素有歐洲乳倉之稱的法國黃金奶源帶。同時,該奶源帶還是歐盟認證的AOP奶源保護區。
  • 雀巢、達能同曬業績,惠氏在華下降趨緩,達能奶粉銷售持平上季
    2家巨頭受外界關注的重點在於他們是中國奶粉市場最主要的玩家。7月30日,雀巢發布,上半年營收411.52億瑞士法郎,同比下滑9.5%。剔除匯率變動、併購及資產剝離等因素後,有機增長率達到2.8%。包括大中華區在內的亞太等地區銷售額為為101億瑞郎,同比有機增長下降2.2%。
  • 2020年頭部乳企為何加速奶源地投資建設?
    其實近幾年,養殖端規模化、加工端集中化、乳企兼併重組等加速進行,乳企上遊規模化、集中化格局愈加明顯。2020年雖受到疫情影響,但頭部乳企對奶源市場建設的熱情依舊未減,甚至更加明顯。今年也在加快對奶源地的「跑馬圈地」,與中衛市政府、寧夏農業投資集團籤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投資建設奶產業種養加全產業鏈項目;並與天康生物戰略合作,在牧場管理諮詢、平臺建設與技術支撐、採購協同、飼料及疫苗合作等業務板塊進行重點合作......但目前還未看到市場效果,2019年的財報數據與第一名的伊利、第二名的蒙牛還相差甚遠。
  • 乳製品行業專題:重生自我還是復刻巨頭,探究乳企龍頭的十字路口...
    在消費升級的下一階段,即產品的差異化程度更加細化,不同消費者將擁有更定製化的產品服務,意味著乳企需加強產品的差異化以適應消費者的更多個性化需求,這將要求乳企對消費者的了解足夠深入,在這一點上國內的乳企深諳「本土特色」,擁有天然優勢。
  • 細數OPO、乳鐵蛋白、A2蛋白、HMO,這些奶粉熱點,你get 了多少?
    從DHA到牛磺酸、葉黃素、膽鹼再到乳鐵蛋白,益生元、益生菌或者OPO結構脂、核苷酸、左旋肉鹼等等......奶粉智庫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奶粉市場的這些熱點,你趕上了多少?、營銷團隊的執行力等原因,今年前三季度已經實現19.96億元的銷量,繼續保持羊奶粉市場第一的位置;比如藍河2015年用綿羊奶的定位獨闢蹊徑,開闢了一個品類的藍海,如今可瑞康等更多乳企也將入局這一品類,算是贏得了渠道和消費者的認同;不過,隨著家長們知識水平越來越高,育兒觀念也不斷升級,對奶粉營養的要求自然越來越高,這就倒逼越來越多乳企添加大眾熟知的這幾類營養素
  • 植物奶市場或超160億美元雀巢、達能等巨頭入局瞄準新消費人群
    根據Mintel統計數據,自2015年以來,由於素食主義者激增,英國植物奶銷售額增長了30%;在美國,近一半消費者會選擇植物乳;在全球範圍內,這一行業價值超過160億美元。歐睿國際數據也顯示,2019年中國植物奶市場規模達536.9億人民幣,預計2019-2024年複合增長率為2.7%。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財富》中國500強榜單發布,乳企3...
    上市公司中,多數是以液態奶或上遊牧場為主營業務的乳企,如伊利、蒙牛、光明、現代牧業等;僅有飛鶴、澳優、貝因美、雅士利等四家乳企是以嬰配粉或奶粉為主營業務;而健合是一家綜合性母嬰企業,旗下業務涉及較多,如奶粉、益生菌、紙尿褲、成人保健品等。
  • 達能出售益力瓶裝水在華業務 對標雀巢聚焦高端水市場
    達能將採取更專注於全國市場整體發展的模式,以實現銷售、生產的高效運營。前不久,雀巢方面也稱,「將強化對標誌性國際品牌、領先的高端礦泉水品牌關注」。中國市場高端水的增長快速,幾年內市場或達百億規模。對於兩家包裝水生產商巨頭爭相布局高端水市場,有業內人士表示持相當樂觀的態度。
  • 25個配方空位,飛鶴、惠氏、君樂寶等大乳企推新機率有多大?
    自2016年奶粉新政出臺後,2017年8月3日國家公布了第一批註冊名單,據《奶粉圈》新媒體統計,至今為止已有440款嬰配粉通過配方註冊,其中超95%的嬰配粉在去年上半年之前通過,僅有不到25款嬰配粉是在2019年下半年之後通過,那到底後面是否還有新品進入呢?有多少呢?
  • 我們摸查了雀巢、達能、恆天然、菲仕蘭...
    在全球抗擊疫情的當下,海外乳企和在海外擁有業務的中國乳企顯然也遇到了巨大挑戰。「進口嬰兒奶粉的供應會受到影響嗎?」相信這是很多中國父母、消費者和業內人士都在關心的問題。 針對中國市場的進口奶粉商家供應情況,近兩日,我們摸查了雀巢、達能、恆天然、菲仕蘭、Arla、澳優、健合、新萊特和聖元等多家乳企。 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各家公司的最新說法。
  • 奶粉日報丨2020年中國進口乳品下滑19%;新萊特最新財報
    (公司新聞)美贊臣鉑睿、雀巢等否認將免費發放嬰幼兒奶粉3月18日,針對歐美市場有傳聞稱奶粉商將在疫情期間免費發放嬰幼兒奶粉,美贊臣鉑睿在官網發布聲明否認該傳聞的真實性,並表示已制定應急計劃以提高產量,消費者將可繼續在零售商、亞馬遜及沃爾瑪購買到其產品。另外,雀巢、達能、a2牛奶公司均否認了該傳聞。
  • 我們摸查了雀巢、達能等公司
    在全球抗擊疫情的當下,海外乳企和在海外擁有業務的中國乳企顯然也遇到了巨大挑戰。「進口嬰兒奶粉的供應會受到影響嗎?」相信這是很多中國父母、消費者和業內人士都在關心的問題。在被問到是否應該限制消費者購買產品(例如嬰兒配方奶粉)的數量時,該部長表示「沒有必要」,但也會和零售商討論這一問題。針對中國市場的進口奶粉商家供應情況,近兩日,小食代摸查了雀巢、達能、恆天然、菲仕蘭、Arla、澳優、健合、新萊特和聖元等多家乳企。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各家公司的最新說法。
  • 雀巢奶粉再曝質量問題 回應:不涉及中國市場
    近日,雀巢公司德國官網發文稱,雀巢日前宣布在德國召回一批恩敏舒胺基酸嬰兒配方奶粉,原因是其部分產品的礦物質含量過高,可能引起兒童不適,如有影響必須立刻就醫。受此影響,消費者對于洋奶粉安全性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此次涉事奶粉流向了哪些市場,是否會給寶寶造成影響?對此,雀巢中國在回復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受影響的批次僅針對德國市場且影響非常有限。產品質量和安全是我們的關注重點。
  • 雀巢召回問題奶粉 中國「倖免」
    對於該批次產品,雀巢已通知經銷商和零售店停止銷售並召回,已積極組織專家團隊進行討論研究,尋找導致礦物質含量值過高的原因。12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就此聯繫雀巢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恩敏舒胺基酸嬰兒配方奶粉召回不涉及中國市場,受影響的產品批次僅針對德國市場且數量有限,產品質量和安全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對此造成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