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吳川籍畫家陳鈉回到家鄉開展寫生創作,用水墨記錄家鄉人文歷史,弘揚吳川文化。
陳鈉教授是吳川籍知名畫家,現為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陳鈉寫生,勤於動筆,常走出畫室到市井與自然中去寫生,用水墨創作出不少優秀的畫作。
茂山書院是我市著名古蹟,坐落於博鋪街道,由晉代王浚創建,原來是王浚藏書的地方,歷為名士隱居、教學育人之所。當天,陳鈉教授用水墨筆畫記錄下了茂山書院一磚一瓦,讓歷經歲月風雨的書院以山水畫的藝術形式呈現出來。陳鈉教授告訴記者,這次回鄉寫生主要題材是博鋪街道各處人文歷史景觀、水鄉田園風光,如茂山書院、歐豪年故居、博鋪東江橋等。
【廣州美術學院陳鈉教授:這個博鋪村(鎮)裡面還有很多很有傳統、很有文人特色的景觀,比如這個茂山書院,比如歐豪年的故居,還有很多那個祠堂、廟宇,都能看出這個地方的文化底蘊。】
陳納教授希望將家鄉的人文歷史風採通過山水畫的形式記錄下來,讓大家把家鄉的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認識吳川。
【廣州美術學院 陳鈉教授:所以這個寫生呢,我是作為一個在外工作、作為一個美術工作者回到家鄉,有點鄉情回歸的這種感覺,回來對家鄉的一種文化的記錄,也有對家鄉的這種文化的弘揚的這種想法。】
陳納教授即興畫功底深厚,在路過一顆老榕樹,看到樹下有市民休閒在乘涼時,陳鈉教授靈感活現,即興揮毫,市井生活與毛筆碰撞出了一幅鮮活的水墨畫。
記者:陳曦 陳柱柱
聲明:允許完整轉載,需註明出處,斷章取義追究責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