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巨頭大戰中的送餐小哥:撐起300億市場的落寞青春

2020-12-16 天下網商

摘要:1.5億中國人在吃外賣,但他們可能不知道外賣員身處的江湖,是一個階層分明、硝煙瀰漫、事關生計和榮譽的戰場。

文 / 小 安

1次接6單。

這曾經是外賣員周武的極限。

如今這個數字變成了8單。這意味著,1個小時裡他最多要連續跑遍3公裡內的8個不同地點。

「一到高峰期,訂單直接塞給你,跟系統後臺打電話說受不了都不行。」自從今年6月份以來,周武感覺到工作強度更大了。

送餐時他共出過3次車禍,「都沒敢跟公司說,說了不光沒有醫藥費,還要扣你錢」。

所幸都是小車禍。最輕微一次是撞到了樹上,最嚴重一次是避讓對面過來的一輛三輪車,結果「整個人帶車飛到了馬路牙子上」。

周武擼起袖子,展示右手胳膊肘上的傷疤,那是一塊蝴蝶形狀的疤痕。就連摔出去的時候,他也沒想著自己,「全想著保溫箱裡的23塊5的外賣千萬別灑了」。

雪天摔倒的外賣員

這個剛滿22歲的河北小夥子,在做外賣之前,已在北京嘗試過3種工作:保安、餐廳服務員、建築工人,最終送餐員幹得最久,「畢竟掙得多」。

他喜歡讀《水滸傳》,手機裡備著一本,一到閒下來就翻看。以前他最喜歡的角色是「鼓上蚤時遷」,因為「自由自在,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如今喜好變了,新偶像是「神行太保戴宗」,「那傢伙,日行八百裡,要是送餐肯定巨快」。

因為單子越來越多,他快要撐不下去了。

外賣送餐市場就像周武的體驗一樣,發生著巨大的轉變。2015年7月底,百度宣布拆分百度外賣,後者融資2.5億美元;同年10月8日,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2016年1月19日,「合體」後的美團點評宣布,新公司已完成首輪超33億美元融資。

    有人說,即將過去的2016年,是包括O2O行業在內的全行業遭遇資本寒冬的一年。百度外賣對外宣稱,百度外賣全國配送站每天至少虧60萬元,全年光是配送,就要虧損2億元以上。

 參加培訓的外賣員們,他們即將成為新一批「騎士」。

儘管這樣,各大外賣公司仍在為「搶奪」更多客戶和商家費盡心思。在北京舊宮招聘點,以每天100人以上的規模輸送像周武一樣的外賣員,「但這仍遠遠不能滿足增長的訂單需求」。

騎士

周武是外賣公司的「黃金騎士」,聽起來頗為威風,但這只不過是外賣員中的底層。

外賣員的階層劃分中,由低到高共分為青銅騎士、白銀騎士、黃金騎士、黑金騎士、鑽石騎士、聖騎士、神騎士7個級別,升級的唯一依據,就是用戶的好評數。

這讓周武想到初中後沉迷的一款網路遊戲《傳奇》,他當時在升級的樂趣中不可自拔,「無非就是跑遍地圖的各個角落打怪,漲經驗,然後就可以升級,再到新的地圖打更高級的怪」。

如今,他驚訝於現在工作同以前遊戲的相似,「沒想到現在當了送餐員,也是跑一個個地方,然後漲經驗值,同樣是為了升級」。

只是「打怪」變成「送餐」。

    「現實永遠比遊戲殘酷。」說這句話時,是12月2日上午10點,周武一天的送餐生活開始了。

 在做這行之前,他總覺得送餐是一份太簡單不過的工作,「無非就是餐館買了餐,然後送到別人手裡」,但事實上這一過程異常繁瑣。

他先檢查兩塊電動車電池,公司原本發的是48V電池,後來他發現根本不夠用,於是自己配了新的60V改裝電池。

然後要檢查手機的移動電源,他身上常備著2個,租的房子裡還有1個,「冬天的冷風一吹就電源沒電了」。

他的夢想是回老家開一家餐廳,「老家那邊沒有賣烤魚的,就想開一家烤魚店,送餐員也和餐飲行業有關,正好可以學學」,但沒想到如今他更多學到的是修電動車。在當送餐員的1年多裡,他的電動車壞過6次,「每次都捨不得花錢修,都自己在網上找資料學著修」。

檢查完電池,就是穿上「裝備」了。在外賣員這一群體裡,「裝備」也能體現出個人等級。身為「黃金騎士」的周武,需要穿上玫瑰紅色的制服,黑色的褲子,黑色的皮鞋,然後戴上紅色的頭盔,掛上健康證,背上外賣箱,一身才算齊活。

公司裡最高級別的「神騎士」,有著黑色的頭盔、黑色的制服,象徵著外賣員的頂級榮譽,同時也意味著最高的收入,每送一單外賣可額外獲得1.8元,而周武這樣的「黃金騎士」每單只能獲得0.8元。

到達「神騎士」需要30000積分,這意味著需要得到3000名顧客的好評,但公司的新政策又規定,每個月剩餘積分清空,只保留上一級基礎積分。

這如同傳說中的妖怪推塔故事,凡人被妖怪抓走,妖怪承諾,如果在海邊用石子堆好小塔,就放他走,但每天晚上,妖怪都會來把塔推倒一部分。

這個塔就永遠無法堆完。

搶單

和周武在同一片區域送餐的孟召偉,曾被稱為片區的「搶單小王子」。

孟召偉的最高紀錄是1分鐘連搶8單,在午餐高峰的11點半到13點這段時間裡,基本用不著搶單,「這時間訂餐的人太多了」。但其他時間,像孟召偉一樣的送餐員,背著空空的餐箱,三五成群地坐在空空的餐廳裡,盯著空空如也的送餐系統屏幕。

送單的多少關係著收入,按照一個小時送6單來算,一天的餐飲高峰有3個小時,總共約能送20單,每單1塊錢,外加「黃金騎士」的提成8毛,總共也只有36元收入。

提成隨著月度送餐總量的上升而提升,當一個月送到400單以上的時候,每單提成能增加到6塊錢。

騎士一般每月掙4000多元,多的將近8000元,少的則只能拿3000多元。

孟召偉依靠搶單,常常在每個月20號左右就能達到6塊錢的提成門檻,這使得周武頗為羨慕。在訂餐高峰期之餘,孟召偉喜歡坐到一家星巴克咖啡門口的座位上,倚靠著玻璃,蹭星巴克咖啡的wifi來搶單子。

「那裡的wifi信號快,接單子能比其他人快零點幾秒,就這零點幾秒就能搶到單子。」在請孟召偉吃過一次麥當勞之後,他終於說出了他不可告人的「秘訣」。

來北京之前,孟召偉在河南平頂山一家小煤窯當記帳員。他在小煤窯幹了10年,但在今年年初,小煤窯被關停了,他和老婆孩子一家五口唯一的收入來源沒有了。

在最窮困潦倒的時候,他試著來北京碰碰運氣,找一份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工作,但他沒有學歷,沒有其他工作經驗,唯一的技能只剩下記帳和騎電動車。

他從沒想過騎電動車算得上一門本事。應聘外賣員的那天,他看到一個19歲短髮女孩也來應聘外賣員,在領電動車的地方,女孩說自己只騎過3次,在嘗試騎了送餐員的大型電動車之後,騎出「之」字型,她被淘汰了,會騎電動車的孟召偉留下了。

很多像孟召偉和周武一樣的人,通過極為簡單的審核進入送餐員行業。在擁有超過2000萬常住人口的北京,似乎有一層若有若無的薄膜將兩種不同的人隔離開來,一方面,它是無所不包的,這裡似乎歡迎任何人,找一份像送餐員這樣的工作如此簡單,但另一方面,它又在區別著一些人,一些人註定為另一些人服務。

在那頓請孟召偉吃完麥當勞之後,孟召偉伸舌頭舔乾淨拿麥辣雞翅的手指,說:「我平均每天要送2次以上的麥當勞,幹了大半年了,但這是我第一次吃。」

送餐

12月4日,周日。

對周武來說,雙休日意味著最繁忙。

「為什麼如今這麼多人都不自己做飯了?」周武頗為疑惑。工作日訂單多一點還比較好理解,但是為什麼雙休日還點外賣?

這個疑問在4個月前一次送餐後得到解答。那次周末,他給住在朝陽區西壩河附近一戶人家送餐,點的是一份蓋飯,當他送到時,敲門半天沒有反應,他又掏出手機打電話,心裡想著「是不是又找錯了單元樓?」的時候,一個髮型桀驁不馴男子怒氣衝衝打開了門,邊拿走餐邊抱怨,「催什麼催!害我打boss都死了」。

周武這才知道,對方在打網遊呢,往屋裡一瞅,電腦屏幕上果然亮著灰暗的光,周圍一片狼藉。

隨後的幾十個周末裡,訂餐的大多是這樣的一批人——平時工作太忙,周末是難得可以揮霍的時間,於是在家宅到天昏地暗。

偶爾見到的溫情簡訊

外賣員最不願送的東西就是帶湯的食物了。他們中流傳著一句話,「沒送過3公裡外的一碗清湯麵,別說你幹過外賣員」。

黃元斌送過清湯麵,還是3碗。他是周武隔壁片區的外賣員。那次下雨,11月底的北京,冷風吹在臉上像針扎,他也想吃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

「但是3公裡開外啊,而且3公裡只是軟體上標註的直線距離,實際距離通常要到四五公裡遠了。」那天還刮著風,黃元斌一心想的就是湯麵千萬別涼了,甚至都沒顧得上自己身體的寒冷。

半個小時後,餐送到了,打開保溫餐盒,一看麵湯沒有灑,還好。黃元斌一摸,還暖暖的。

出來接餐的是個20歲出頭的女生,黃元斌把面遞過去的時候,女生二話沒說就接過去了,然後「砰」地一下關上了門,沒等他將「麻煩給個好評吧」說出口。

回去路上,黃元斌拿出手機,大風吹在他臉上,看到對方給了他差評,原因是「面都泡坨了怎麼吃」。

「真的,當時騎著電動車,眼淚就下來了。」黃元斌說。他就要30歲了,之前再多的苦也吃過,「沒想到送個外賣,第一次覺得這麼委屈」。

無論有怎樣的喜怒悲歡,外賣行業的發展都已成烽火燎原之勢。《2016中國外賣O2O行業洞察報告》顯示,2016年6月截止,我國外賣用戶已達1.5億,外賣滲透率已達21.1%,半年增長率高達31.8%。

這相當於每10個中國人之中,1個是外賣用戶。

特務

自今年6月以來,情況悄悄朝著更艱難的方向轉變。

對周武來說,除了訂單量急劇增加之外,罰款也更嚴了,「升級」變得更艱難。

在公司,大大小小的罰款規定一共有40多條,罰款額度從50元到2000元不等。

    最嚴重的2000元處罰,是「提前點擊完成」。也就是說,餐品未送達,提前在送餐軟體中點擊「送餐完成」。

 某外賣平臺嚴重質量事故的評價標準

周武的一個同事就被罰過。「那同事到了單元樓下,就點了送餐完成,然後也順利把餐送到客戶手裡了。」

「就提早了幾分鐘啊!半個月都白幹了。」周武感嘆,那客戶隨後就打投訴電話了,說餐沒送到就收到送餐完成的簡訊。

其他處罰也細到極致,比如「衣服未掖」、「車輛外觀髒亂」、「沒穿長褲」,屬於一般質量事故,都要被罰款50元,而諸如「等餐時佔用顧客餐位」、「聚眾扎堆聊天」等都屬於嚴重質量事故,罰款都在200元以上。

在公司,除了送餐員之外,還存在一個名為QC的群體,意思是「品質控制員」,周武把他們叫做「特務組織」。這些人會穿便裝監視片區內的外賣員,一旦發現違規行為就會用手機偷拍下來,發回公司後,從罰款裡得到提成。

「有一次一個送餐員不知為什麼得罪了QC,那個QC一路跟隨這個送餐員,跟了幾單都挑不出毛病,然後送餐員去上廁所,這個QC也跟進去,終於發現送餐員在廁所裡抽菸,於是在廁所裡拍下來了。」周武說。

而公司針對QC,專門制定了10條規定,以確保他們「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諸如「辱罵、賄賂、甚至與QC發生肢體衝突」都算是最為嚴重的「紅線事故」,「一經發現,永久除名,所有供應商不得錄用」。

對外賣行業來說,從2015年底一直到現在,整個行業都瀰漫著戰火的硝煙,百度也準備為外賣業務開始新一輪融資。

這是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的巨大市場,烽火波及到百度、美團、餓了麼三巨頭之外,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達達也上線外賣平臺,加入到戰局中。

 外賣訂餐平臺「三巨頭」

混戰也影響到每一個底層的外賣員。包括周武在內,幾乎所有的外賣員都感覺,單子越來越難跑了。

「每一單的提成都下跌了。以前是1塊的,現在變成了8毛,變相的罰款卻變得更多。」最繁忙的時候,周武冒著被QC拍到的風險在馬路上逆行,「因為逆行罰200元,但餐沒按時送到被投訴,就要被罰2000元」。

2016年12月10日,在周武最初應聘的舊宮招聘點,應聘者培訓時坐滿50平米的房間。

培訓講師指著這些新人說:「今天在座的等待入職的外賣員或許有100人,然而隔壁就是辦離職的房間,可能會有150人離職。」

「這可是個辛苦的活兒,做好思想準備,吃不了苦的現在可以走。」

講師靜靜等待了10秒,沒有一個人離開。

註:文中採訪對象均為化名。

編輯 / 陳 璇

文章來源:每日人物

 

相關焦點

  • 美團2018外賣騎手就業報告,5000元工資並不能撐起外賣小哥的艱辛
    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看看外賣小哥生活到底怎麼樣?按照報告中的說法目前美團外賣小哥包括270萬,而其中的人口組成部分超過77%的來自於農村,而以河南安徽四川這幾個地方為最多。而其中的年齡組成部分主要是以80後,90後為主,男性佔比高達92%。
  • 大年三十 外賣小哥仍在送餐路上
    中新社北京2月4日電 題:大年三十 外賣小哥仍在送餐路上作者 孫秋霞每逢春節,數百萬北漂族回到自己的家鄉,吃上一頓團圓飯。四成人離開,六成人留下,這差不多就是春節北京的樣子。資料圖:外賣小哥在送餐的路上。
  • 滿大街辛苦送餐的外賣小哥,他們一個月到底能賺多少錢?
    那麼餓了不想做飯呢,到現在商業化的發展使得人們足不出戶也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東西,有需求就一定會有市場,於是催生了外賣平臺和送餐的外賣員。說起外賣員大家一定不陌生,沒有他們就沒有人不顧風雨給我們送餐了。那有人就會問了,工作量那麼大那麼辛苦的外賣小哥一定能賺很多錢吧?
  • 外賣小哥凌晨4點冒雨10公裡送餐,顧客卻睡著了不接電話……
    穿梭於大街小巷,外賣小哥撐起了中國超2000億的外賣市場美團點評研究院《2017外賣發展研究報告》出爐。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有3億人叫過外賣,而身穿紅、黃、藍等各色服裝的外賣小哥,穿梭於餐飲商戶與大街小巷中,撐起了中國超2000億的外賣市場。辛苦,是大部分人對外賣騎手這個行業的印象。
  • 60萬外賣小哥拯救3億中國人的胃
    2017年9月22日上午,瀋陽雷陣雨伴冰雹,外賣小哥在惡劣天氣下穿梭送餐。他們用手機工作、娛樂,也被手機管理和塑造,在數公裡內來回奔波是工作常態,全年無休是家常便飯,颳風下雨晝夜寒暑依舊……他們拯救了3億中國人足不出戶便可享用美食的平凡理想,靠生死時速撐起了一個年交易額超2000億元的外賣市場。
  • 「外賣小哥」上門送餐,收貨阿姨驚呆了:怎麼是交警!
    外賣小哥教交警怎麼送餐交警「扮演」外賣小哥 完成第一單離規定時間只剩2分鐘出發前,外賣小哥詳細指導交警閱讀並熟悉送餐流程和規則。核對訂單與配餐,檢查酸菜魚包裝是不是完好,有模有樣的交警「外賣小哥」出發啦!
  • 外賣小哥送餐上門,快遞小哥卻不願送貨上門?第3點原因很現實
    外賣小哥送餐上門,快遞小哥卻不願送貨上門?第3點原因很現實!眾所周知,如今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很多新行業的崛起,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職業,其中大家最為熟悉的3種新型職業,分別就是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和外賣員,而在其中,快遞員和外賣員的職業定位比較像,一個是「送餐上門」,一個是「送貨上門」,但只從菜鳥驛站、快遞櫃出現後,快遞小哥已經不願主動送貨上門了,原因一共有3點!
  • 外賣小哥「拿命送餐」撞上公交車!上海擬立法發放外賣專用牌照
    條例草案擬對從事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電動自行車核發專用號牌。目前該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已在媒體上全文公開,正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  外賣小哥不讓直行撞上公交車   外賣小哥劉某在網上駕駛電動自行車由北向東行駛至本市浦東新區環林西路永泰路附近,適逢一輛公交車由北向南行駛至此。此時,劉某在轉彎時,為了趕時間,沒有讓行直行的公交車。
  • 金華外賣小哥送餐途中撞車 致人死亡被逮捕
    2018年1月16日,金華婺城區檢察院正式批准逮捕90後外賣小哥陳某,這是一起外賣小哥送餐途中發生的悲劇。外賣小哥失去了自由,也讓無辜的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事情得從2017年11月13日說起,外賣小哥劉某,和往常一樣接到訂單後騎電動自行車送餐,下午1點50分左右,劉某駕駛電動車沿義烏街由北往南行駛,在騎到環城南路交叉口時,闖紅燈左轉彎通過路口,此時西往東方向一輛普通二輪摩託車駛來
  • 外賣小哥送餐摔跤把湯灑了 顧客卻在微博上發文給小哥點讚
    走在大街小巷,我們總能看到正在騎車送餐的外賣小哥。為了準時將外賣送到客人手中,外賣小哥爭分奪秒,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同時還要保證外賣食物不受到損壞。一旦出現問題,那外賣小哥就得自己掏腰包賠錢。賠償一次有時比一天接單賺的錢還多,但是沒辦法,因為是自身送餐時出現問題導致外賣受損。
  • 小姐妹驚恐中叫外賣 要求送餐小哥會打大蟲子
    這兩天的抖音平臺上,一張來自大連的外賣訂單承包了無數笑點。訂單點了大連老味兒燜子、烤冷麵、涼皮、兩瓶水。下單時間是6月1日,零點剛過,訂餐者方位為錦華北園,訂單備註:請找一個會打大蟲子的外賣小哥,真的,不開玩笑,江湖救急,天花板上有一隻大蟲子,不敢打,求求外賣小哥了……視頻上還有天花板上一個蟲子的附圖和外賣小哥認真打蟲子的場面。這個喜感十足的抖音,吸引了超過20萬的點擊量。
  • 送餐時闖紅燈撞死人,金華外賣小哥被逮捕
    1月16日,婺城區檢察院正式批准逮捕90後外賣小哥劉某。被關押在看守所的劉某對辦案民警說,沒想到自己送餐時的僥倖,讓自己失去了自由。事故現場2017年11月13日,劉某和往常一樣接到訂單後騎電動自行車送餐,下午1點50分左右,劉某駕駛電動車沿義烏街由北往南行駛,騎到環城南路交叉口時闖紅燈左轉彎通過路口,沒想到此時西往東方向一輛普通二輪摩託車駛來,嘭的一聲巨響,兩車結結實實地撞到了一起。摩託車後座的付某受傷,經搶救無效於2017年12月5日死亡。
  • 外賣小哥疑嫌出餐速度慢親自炒菜 網友:被送餐事業耽誤的廚師
    你叫的外賣可能是快遞小哥炒的!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一位外賣小哥嫌出餐速度慢親自上陣炒菜,引發眾多網友的熱議,「一名被送餐事業耽誤的廚師」。視頻中一名身穿外賣服裝的小哥,疑似嫌出餐的速度太慢,怕誤了送餐時間,親自上陣炒菜!視頻顯示,這位外賣小哥炒菜的動作熟練,不輸大廚!
  • 送餐路過幫忙滅火,這個外賣小哥太硬核!
    原來,當時一名外賣小哥恰巧路過立馬加入到滅火隊伍中憑藉著自身掌握的滅火技能幾分鐘就解決了火情送餐路過幫忙滅火,這個外賣小哥太硬核!當日,外賣小哥呂華在送單途中看到美食城附近的廣告牌忽然著火便衝上去幫忙救火因為現場沒滅火器呂華就在水池裡舀水滅火保安拿來滅火器後眾人一起將火滅掉
  • 外賣奇葩備註多 送餐小哥當「紅娘」、幫取快遞
    然而,外賣訂單多了,什麼奇葩要求都有,網上還有人對各種奇葩備註進行了盤點,有要求小哥畫小老虎的,有要求讓帥氣小哥送餐的,還有要求小哥「鬼鬼祟祟」的……各種花樣層出不窮,讓人忍俊不禁。近日,海口有位外賣小哥,就遇到了這麼一個有特殊「要求」的客人:點外賣時備註稱,當天是自己生日,好友卻在陪男朋友,所以讓小哥送一份禮物。面對這種要求,這位小哥自掏腰包買了一碗排骨湯送給了客人。
  • 美團和餓了麼外賣小哥的頭盔大戰,是社交營銷的較勁
    而在微博上,你還能看到美團和餓了麼外賣員頭上五花八門裝飾的pk,除了耳朵和竹蜻蜓,甚至還有孫悟空的翎子、雞腿、髒辮、小黃鴨……#外賣小哥皮膚大戰#的話題還登上了微博熱搜。餓了麼外賣小哥餓了麼外賣小哥美團和餓了麼為什麼會在外賣員的頭盔裝飾上較勁?
  • 送餐途中與人口角 外賣小哥被捅三刀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一位外賣小哥在送餐過程中,因行車問題與他人發生口角,竟被連捅三刀。經河東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行兇男子近日被依法判處刑罰。
  • 深度|濟南外賣小哥持刀砍3人 送餐路上為何頻發衝突?
    18號下午1點左右,濟南一名外賣小哥和一快餐店老闆因為費用問題發生肢體衝突,外賣小哥將店老闆打傷。店主吳傑對記者說,當時外賣小哥一直問他要錢,就給這位小哥提前做了一個餐,結果還沒有走,一直問他要錢。隨後,外賣小哥拿起門口的磚頭,直接把店老闆打暈。  前不久,濟南交警部門針對快遞行業交通違法行為,進行了一次集中整治行動,在查處的違法行為中,快遞小哥佔了很大比重。
  • 外賣小哥送餐上門,快遞小哥卻不願送貨上門?原因主要是這3個!
    外賣小哥送餐上門,快遞小哥卻不願送貨上門?原因主要是這3個!外賣小哥和快遞小哥一直都是非常火的話題,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外賣和網購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生活當中的一部分。不過網際網路行業中,快遞還是比外賣發展更早,網購興起之後,外賣也是很快學習到了,於是很多的外賣平臺也是模仿網購的方式,客戶用網際網路點餐,然後外賣小哥送上門。但是很多人還是發現,外賣小哥和快遞小哥的雖然很相似,可是態度就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外賣小哥一般都是會把東西送上門,快遞小哥一般不會,都是要大家去小區門口又或者是集中點拿,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的原因還是這3個。
  • 外賣小哥送餐途中上了一趟廁所,卻「損失」500元
    外賣小哥送餐途中上了一趟廁所,卻「損失」500元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緊湊。為了節約時間,外賣成了現在被大家熱捧的對象。外賣小哥就成了城市裡一道獨特的風景。騎手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穿梭在大街小巷,很辛苦但掙錢並不是很多,這一切都是一個目的,那就是讓顧客儘快拿到外賣。因為這樣才會被好評。小劉就是這樣外賣大軍中的一員。小劉今年32歲,沒上到高中就早早就撤學的他也只能找一份體力活掙錢養家餬口,所以選擇了送外賣這行。可最近小劉遇到的糟心事讓他即氣憤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