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暗香》《疏影》

2020-12-12 一段讀歷史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波陽市)人。姜夔少有文名,詩、詞、駢文為時所稱,兼善書法,通曉音律。其詞名尤著,為辛棄疾所折服。

其填詞與拘譜盲填者不同,多自製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集中有17首詞,自注工尺旁譜,是流傳至今惟一完整的宋代詞樂文獻。姜夔詞風以清空騷雅標格,時人擬之「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南宋後期詞人多瓣香於此,遠祧清真,近師白石,形成了盛極一時的以風雅、格律相標榜的詞派,其影響綿延而及清代乾隆中葉,浙西詞派更奉之為不祧之祖。

點絳唇

丁未冬過吳松作。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丁未是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這一年三月,白石由金陵至杭州,經蕭德藻介紹,袖詩拜謁楊萬裡,萬裡許其為文工致,甚似晚唐陸龜蒙,並以詩介往蘇州見範成大。此詞可能是這一年冬天自湖州再往,道經吳松時所作。

大約白石應諾蕭德藻屏居湖州之時,他的清客兼隱士的志趣便大致已定。加上初識楊萬裡,即擬之以陸龜蒙,故白石往來蘇、杭間時,也頗以龜蒙自擬,其詩如「沉思只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三生定是陸天隨,又向吳松作客歸」等等,皆可洞察其一時之心跡。這首詞為我們提供了又一個佐證。

全詞以冬季日暮、寒山欲雨為背景,委婉傳寫出作者意欲歸隱的幽微複雜心態。因為親眼目睹了燕雁無心與數峰清苦的明顯反差,所以換頭便直言心志,希望能像晚唐詩人陸龜蒙一樣,拋卻紅塵,在吳江城外的第四橋邊安度今生。

齊天樂

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裴回萊莉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為促織,善鬥。好事者或以三二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庾郎先自吟愁賦。悽悽更聞私語。露溼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據詞前小序,知此詞作於宋寧宗慶元二年。這一年秋天,白石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家,聞蟋蟀而賦此。

蟋蟀被譽為「人間第一蟲」。蟋蟀之名最早見於《詩經》,《唐風蟋蟀》和《豳風七月》都提到蟋蟀。競鬥蟋蟀之風,溯其淵源,唐代開元、天寶時,宮中、民間已開玩賞之習,後遂衍為競鬥之風。

詞人徘徊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因而這首詠蟋蟀的詞便是在這一特定情境下產生的。

揚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成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揚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唐時尤為繁盛。但南宋時,金兵數度逾準南侵,揚州屢遭蹂躪,繁華消歇,令人唏噓不已。姜夔於淳丙申年冬至日,從漢陽沿江東下經過揚州,上距最近一次金人兵臨揚州,已有16年,然卻無任何恢復跡象,滿目蕭條,詞人感慨今昔,《黍離》之悲期期而出,因賦作此詞。這也是白石詞明著甲子的第一首。

姜白石在今昔對照中寄寓了深沉的愛國感情,雖然他的意象是慘澹的,感情是隱微的,但一點也無傷於其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暗香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日《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暗香》、《疏影》二詞是姜夔與範成大友情的見證。他們初識於淳熙十四年,這一年,姜夔以楊萬裡詩介往謁範成大於蘇州,並作《石湖仙》壽石湖居士詞,內有「須信石湖仙,似鴟夷翩然引去」之句,寫其隱逸之志,蓋有與白石深相契者,故有此紹熙二年冬的再訪。姜白石於諸花之中,對梅花情有獨鍾。白石寫梅諸作,當以《暗香》、《疏影》 二曲為最工。詞源於詩,雖小小詠物,亦貴得風人比興之旨。故《暗香》、《疏影》二詞,雖以詠寫梅花,實當別有寄託。歷來學者多以身世之感意屬《暗香》,而以家國之恨意屬《疏影》,此固亦未嘗不可。

相關焦點

  • 張鳴:舊時月色——姜夔《暗香》《疏影》詞的情感書寫
    舊時月色姜夔《暗香》《疏影》詞的情感書寫主講人丨張鳴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舊時月色:姜夔〈暗香〉〈疏影〉詞的情感書寫》,想和大家講講我讀姜夔兩首非常著名的詠梅詞的體會,順便說說閱讀宋詞的一些基本方法。
  • 傲骨勁蒼疏影舞,霜徑冰庭暗香吐;詠梅詞六首,寂寥蕭然意難抒
    暗香《暗香·紅梅》(詞林正韻 第十七部 姜夔體)桃魂杏色。有一番俊賞,至今猶憶。暗香《暗香·臘梅》(詞林正韻第十七部 姜夔體)滿庭月色。照老梅瘦影,無人吹笛。疏影《疏影·問梅》(詞林正韻第五部 姜夔體)相逢檻外。欲語先淚斷,飛夢心載。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原句不出名,修改後成千古絕唱
    還有宋朝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詠梅的千古名句。這兩句也不是詩人憑空想像而來,而是化用了南唐詩人江為的兩句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讀了原句才知作者有多高明。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 姜夔《小重山令》:相思血,都沁綠筠枝
    白石道人姜夔,南宋著名文學家、音樂家,他是繼蘇軾之後宋朝的另一位全才。可惜他官運不通,四次科考均名落孫山,後終生未仕。姜夔擅長詩詞、散文、書法,音律,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瑰寶。姜夔生平有一段情事,刻骨銘心。
  • 知名學者姜清水:姜夔《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十首其一》應怎樣理解?
    二、此詩寫作時間:一般都認為是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冬,姜夔冒雪到蘇州石湖拜見範成大,至除夕自石湖歸苕溪(湖州)途中作。應是又一次,或晚些時候。理由如下:1、姜夔1191年冬從合肥來尋找到戀人到範成大處,傷心之極。在範成大處停留月餘,作《暗香》、《疏影》兩詞,得到範成大讚賞,並贈小紅給姜夔。
  • 江疏影,帶「疏影」的詩,你只知道《山園小梅》!
    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有「疏影」的幾首詩詞!江疏影,一個從詩詞裡走出來的名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是那幾首是吧!01疏影宋·姜夔辛亥之冬,餘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 疏影橫斜,暗香幽浮,誰枕著月光的孤獨,舞盡流年
    梅花,清瘦卻遒勁,蕭疏卻風雅,千枝清影,漫溢暗香,帶著老不盡的詩情,褪不去的優雅風骨。在一片冰雪的世界裡,幾枝寒梅,在清風裡搖曳著流年的光影。多少文人墨客,枕一片孤獨的月色,把酒而吟,詠遍華年;一縷詩心,穿越江南的雲水聲寒,帶著今生的夙願,帶著隔世的梅香。
  • 和靖先生: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眾多詩人對其凌寒傲雪的精神極為讚嘆,若是說到詠梅的古詩詞,那可謂數不勝數,比如最為熟悉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等等,眾家各有所長,各懷絕妙之詞。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在《山園小梅》裡的清幽雅致
    與梅花有關的詩詞我們讀的都不少,其中肯定也有這首《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不是很有意境?這首出自宋朝詩人林逋手中的梅花詩,也是眾多梅花詩中的精品了,於千萬首詩中脫穎而出,《山園小梅》有著怎樣的魅力呢?
  • 終生未仕的姜夔:一生窮困潦倒,驚為天人的才華
    南宋的文學史上,兩位詞人不得不提,一位是辛棄疾,另一位便是姜夔。辛棄疾的一生挑燈看劍,戎馬詞酒,豪邁瀟灑。而姜夔,一生窮困潦倒,從未入仕。來白石的一首名作: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 姜夔:反俗為雅,被奉為雅詞的典範,在辛棄疾之外自成一派
    姜夔[kuí](1155年—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其代表作品有《揚州慢·淮左名都》、《疏影》、《暗香》等。姜夔數次科舉不中,遂一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詞風瀟灑,講究韻律,多自度腔,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
  • 宋代姜夔《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後枝》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姜夔簡介: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裡、範成大、辛棄疾等交遊。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
  • 姜夔十首經典宋詞,唐宋情詞中最突出者
    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用情之專之深,在兩宋文人中只有陸遊差堪比擬。這也使得他的詞具有極為感人的品質,誠如夏承燾先生所說的,「在唐宋情詞中最為突出」。
  • 疏影暗香——花鳥畫大家張書旂誕辰120周年藝術展在國博展出
    10月1日至12月16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浙江美術館主辦,浦江美術館協辦的「疏影暗香——紀念張書旂誕辰120周年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8展廳展出。86件(套)精美展品、30餘件輔助展品,充分展示了張書旂先生作為的多樣人生和藝術成就。
  • 五首含情詞:疏影,暗香,東風,清風,一枝梅,一生等待!
    《七娘子》李清照清香浮動到黃昏,向水邊、疏影梅開盡。溪邊畔,輕蕊,有如淺杏。一枝喜得東君信。風吹只怕霜侵損。更新來、插向多情鬢。壽陽妝鑑,雪肌玉瑩。嶺頭別後微添粉。徒憐暗香句,笑梨花顏色。羈馬蕭蕭行又急。空回首,水寒沙白。天涯倦牢落,忍一聲羌笛。一枝枝梅花爭相開放,有的疏朗,有的齊整,有的歪斜,有的色淡,都是盈盈身姿,脈脈含情。徒自欣賞寫梅花暗香的句子,想到梨花的顏色,也覺得比不上這梅花。我在羈旅中騎馬快行。空自回首,只看到寒冷的江水和泛白的沙灘。
  • 姜夔-雪後梅香,寂靜無聲
    1221年姜夔離開了世間。雪後梅香,寂靜無聲。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姜夔《揚州慢》大約21歲的姜夔,1176年冬至,他終於來到了揚州。眼前的一切同教科書中杜牧的詩句截然相反。他沒有看到明月夜色,沒有聽到玉人簫聲。只有波心蕩,月無聲。這首詞是當時南宋政權下揚州的真實寫照,也是姜夔個人的讖語。姜夔生平,大家可以自行查閱,在這裡就不敘述。
  • 宋詩裡最經典的一首詠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稀稀疏疏的影子,橫斜在清澈淺淺的清水中,梅花獨有的芬芳在那幽暗是浮動,即使是在很遠的地方,也是能夠聞到它的香氣。這兩句也是此詩的詩眼,詩人在這兩句中,不僅描寫到了梅花的這種芬芳,更多的還是描寫了梅花的這種精神。「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 「疏影暗香」紀念張書旂誕辰120周年藝術展亮相國博
    近日,「疏影暗香——紀念張書旂誕辰120周年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浙江美術館主辦,浦江美術館協辦,通過86件(套)精美展品、30餘件輔助展品,充分展示了張書旂先生作為花鳥畫大家、美術教育家和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多樣人生和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