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在懷孕後都會發現自己的「胃口」似乎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不愛吃的東西突然愛吃了,甚至對一些食物感到狂熱,總是感覺吃不夠。雖說能吃是福,但在懷孕這個特殊時期,飲食不當對健康帶來的風險可不容小覷。
近日,廣州一位準媽媽在連吃兩天炸雞後,突發劇烈腹痛、腹脹,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ICU緊急進行3天血漿置換,血液中濾出幾袋「油」,讓在場的人都吃了一驚。
女子吃完炸雞排後腹痛,緊急送醫
上個月,懷孕32周的李女士左上腹一直痛了兩三天,遲遲不見好轉,無奈之下只得在家人攙扶下前往醫院就診。
接診後,產科迅速為其進行測胎心、查B超、驗血常規等檢查。結果,驗血報告讓醫護人員驚呆了——甘油三酯超標了數十倍!正常人血脂一般<1.9mmol/L,而李女士高出檢查上限(>50mmol/L)。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經詢問得知,李女士前幾天一時嘴饞連吃了2天炸雞排,之後便出現左上腹疼痛,並不斷加劇、甚至放射至背部,同時還有噁心嘔吐。
根據症狀及輔助檢查,產科診斷為急性重症胰腺炎,是由高脂血症引起的。這種危急情況只有通過緊急血漿置換,才可以把血脂降下來:把病人的血液從體內抽取出來,
經過特殊過濾器分離清除血液裡的血脂,再把過濾後的血液還回體內。
李女士當日即被轉入ICU。ICU迅速組成監護治療小組,為她進行了全血漿置換。經過連續幾天的雙重血漿置換治療,李女士的血脂終於降到相對安全的區間,腹痛症狀也逐漸緩解,最終母嬰平安。
醫生表示,孕婦在妊娠期出現急性胰腺炎並不罕見。妊娠期甘油三酯升高,孕婦飲食攝入無節制,血脂增高,都是發生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因素。因此,醫生建議「準媽媽」們在整個妊娠期都要健康規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按時吃早餐。同時,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規律鍛鍊,避免孕期體重增加過多。那麼,孕期飲食具體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起來看看~
孕期科學飲食,做好這五點
1、儘量選擇粗糧和高纖維穀物
全穀物:全麥、糙米、黑米、大麥、燕麥、玉米、高粱;
薯類:馬鈴薯、紅薯、紫薯、芋頭、山藥;
雜豆:紅豆、綠豆、扁豆、豌豆、蠶豆。
這些粗雜糧,不僅能提供碳水,也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對孕媽們的大便通暢以及營養的補充很有幫助。
2、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
飲食中應注意包括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肉類(牛肉、羊肉、豬肉),綠葉蔬菜(菠菜、西蘭花)。孕期充足的鐵攝入,有助於降低孕期貧血的發生風險。
3、選擇加碘鹽,適當多吃海產品
飲食中注意包括一些含碘豐富的食物,比如選擇碘鹽,以及適量食用含碘豐富的食物(比如紫菜,魚,蝦等)。
4、攝入要適量
孕中晚期要多補充蛋白質和鈣,孕期每日熱量的需求與非孕期相比,幾乎是沒有變化的。但是,孕期對於各營養素的需求會有一定增加。特別是進入孕中晚期,胎兒開始快速成長,要注意多補充蛋白質和鈣。
5、補充葉酸
在備孕和孕期,注意飲食中包含葉酸豐富的食物,比如綠葉蔬菜(菠菜,西蘭花等)、堅果、豆類等。另外,由於孕期的葉酸需求往往無法通過單一的飲食攝入得到滿足,因此需要注意額外每日補充葉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