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個人會吃掉20個炸雞、76袋方便麵、700袋榨菜;天天熬夜到凌晨,白天就靠喝咖啡硬抗;身份證上全部都有一個中文名字。韓國的6個冷知識,了解一下?
1、我們吃雞一般是喜歡用炒的或燉的,當然現在還有一種是用槍來吃,今天不說拿槍的事,說真的雞。吃雞這事到了韓國,口味就變了,韓國人普遍喜歡吃的是炸雞,5160多萬韓國人,一年吃掉的炸雞超過10億隻,人均20隻左右,當年《來自星星的你》裡邊,女神全智賢吃著炸雞喝啤酒的畫面,其實就是韓國小夥伴平時最愛飲食組合的真實寫照,尤其是世界盃比賽時,韓國人的標準套餐就是:炸雞、啤酒和足球!而韓國大大小小的外賣軟體幾十個,幹的最多的事兒就是送炸雞,很多外賣甚至能保證10分鐘之內送達。
2、炸雞再好吃也不能頓頓都吃呀,因此,除了炸雞,他們又盯上了面!這種面在他們那兒叫拉麵,在我們這兒的名字是方便麵。韓國吃方便麵世界第一,平均一年一人吃9153克,對,就是18斤3兩。平常一袋方便麵重120克,意味著韓國的小夥伴一人一年吃掉76袋!韓國的小夥伴都是狠人吶,敢吃這麼多方便麵!這讓我們中國媽媽們看見,不得指著腦門給罵死:「跟你說了多少遍了,多少遍了!這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懂不懂?不要命了?仗著你年輕,你就作吧,看你老了一身病怎麼辦,你就氣死我算了!」
3、韓國人吃方便麵怎麼能少了它的最佳拍檔,泡菜!韓國的泡菜已經是「世界著名泡菜」了。可是知道韓國人一年要吃掉90萬噸泡菜嗎?平均一人一年就要吃掉70斤,我們平時吃的榨菜是一般都是1袋50克,70斤就是700袋,基本上等於是1天吃兩袋榨菜了!韓國人這是一直在挑戰我們中國媽媽對垃圾食品的忍耐限度呀?不知道秋瓷炫嫁給於曉光後,有沒有被於媽媽吐槽過,哈哈哈哈!
韓國人為什麼喜歡吃泡菜?是因為韓國的地理位置導致韓國的冬天漫長且寒冷,新鮮蔬菜根本沒辦法保存,於是就形成了家家醃製大白菜和蘿蔔的習慣,泡菜的傳統就一代一代人傳承了下來,習慣就傳成了民俗,民俗又變成了文化,就像我們過年吃餃子一樣,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
4、吃完炸雞、方便麵、泡菜之後,韓國人總喜歡用咖啡來「簌簌口」!作為一個亞洲國家,受漢文化薰陶這麼多年,不喜歡喝茶,喜歡喝咖啡!我……大部分的韓國人吃完飯基本上都會喝一杯咖啡,甚至有人為了減肥,中午這一頓就用咖啡來替代午餐。他們尤其喜歡速溶咖啡,佔整個市場的60%。平均一人一年喝掉377杯咖啡,一天一杯不夠喝!
5、韓國人多能熬夜:凌晨1點鐘,可以看見很多人才剛剛下班,甚至有的學生補習班也會上到晚上12點多,第二天早上6點鐘,還是這些人,又走在了大街上,開始新的一天!都打雞血了?這麼牛批?
我們平常下班組個酒局,找上三五好友,喝酒聊天吹牛批,完事就各回各家了。韓國人不一樣,他們晚上這樣的局一般都是來個兩三輪才能結束,甚至有人能「戰鬥」五輪以上,凌晨三四點才回家也是家常便飯!這樣看來,韓國小夥伴的酒量也不錯嘛!就是老喝20度的清酒沒啥意思,不知道喝我們53度的茅臺能喝幾輪?
也難怪韓國人現在不喜歡喝茶,而換成了咖啡。咖啡的勁兒大呀,像這樣子熬夜,白天再不喝點咖啡來提神,誰能頂得下來?就是不明白,為什麼不能好好睡個覺呢?像我這種「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是筷子,唯一陷進去出不來的是被窩」懶蛋精神,估計韓國小夥伴是理解不了吧。
6、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有兩個名字,一個是韓文的,一個是漢字的。就比如大美女全智賢,「全智賢」只是她的中文名字,韓文名字是「」。這是因為韓國本身就受我們漢文化的影響特別深,以前他們並沒有自己的文字,都是採用漢字,後來才發明了拼音類型的韓文。如果身份證上只是用韓文這種拼音類型的話,那得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人用一個名字了,所以就有了中文名字。比如四個小夥伴,一個叫張杰,一個叫章介,一個叫張潔,一個叫章婕,如果只用韓文的話,他們四個都得叫「」!只要發音一樣,就只有一個字,所以嘍,只好再弄個名字了!
韓國的冷知識就到這裡啦,歡迎大家對文中不足之處,予以指導批評!
我是阿呆很好奇,每天一篇冷知識,邀你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