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過年愛放鞭炮的,你們都「鞭」上長炮!太狠了!

2020-12-17 出欄

有個牙尖嘴利的人最討厭人放鞭炮,一年春節他寫個段子——愛放鞭炮的,祝你們都「鞭」上長炮!

太狠了!

這哥們叫張發財,就上面COSPLAY王思聰的這位。名字你可能不知道,但《舌尖上的中國》海報一定看過,那就是他設計的。

…………………………………………………………

「娃子娃子你別讒,過了臘八就過年。臘八粥,喝幾天,裡裡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屋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合家歡樂吃餃子。」

這首民謠基本概括了人們年前一系列喜氣洋洋的準備過程,現在某些偏僻的農村還部分延續著這樣的程序。

在物質生活不充足的年代,過年是一種有著無窮誘惑力的期待,這種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的歡樂,是超市裡大包小包拎不回來的,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印象尤其深刻。

大人們忙著備年貨,孩子們則憧憬著新年禮物,女孩子希望有件花衣裳,男孩子最想要的是煙花和鞭炮。

隨著年的臨近,街上的鞭炮攤兒越來越多,來串門的親戚也一下變得大方起來,常會帶著你去買上幾樣。

瀏陽的閃電鞭每家都會買幾掛,有100響的、200響的、500響的。

這種小鞭由正宗廠家出品,相對安全些,但對大些的孩子和大人們來說就不夠響,不夠過癮,「大雷子」才是讓人心動的上品。這種鞭炮如炸雷響徹天空,所以得名。

「大雷子」都是家庭作坊出產,每個拇指粗細,白皮,多用舊書廢報或印刷廠印壞的紙捲成,無包裝,就編成一個小圓盤,一盤多為50、100或200響。一般在年前幾天,賣「大雷子」的最多,賣者騎個自行車或推個板車,就在道路兩旁擺好攤兒,一盤盤「大雷子」就擺放在自行車後座的箱子上或是板車上。

「大雷子」好壞的唯一標準就是響不響,吸引人的方式也簡單,直接放!

遇到有人問響不響,賣者就拿一個散炮放在路中間,吆喝一聲「聽著啊」,然後用香菸引燃,「咣」一聲,硝煙瀰漫。聲越大,賣者越得意:「咋樣?看咱的炮!」

一般放完就會你三盤我兩盤的有個搶購小高潮。至於那些聲不如人的,在一片「還不如個屁響」的鬨笑聲中,自個兒也訕訕的不好意思,面對殺價沒有了一點底氣。

有時候為了吸引人,賣者會把整掛「大雷子」用竹竿挑起來點燃,電光閃閃,轟鳴陣陣,立刻圍得裡三層外三層。

(1988年,河南揚集的鞭炮市場)

……

煙花、鞭炮買回家,因為數量有限,絕對寶貝一般,再手癢,不到年三十也沒人捨得放。

一般人也捨不得把一掛鞭一次性放完,往往會拆成單個的,放到衣服口袋裡,一個個的放。點上根香或是白線繩,興奮的出門,一路走,一路不停地摸一個出來引燃,丟在路邊,清脆的炸響。

有時不小心,捻兒被揪下來了,或者炮沒響,也捨不得扔,把它們收集起來,攔腰折斷成「V」字形,露出火藥來,用火柴一點,噴出一道小火焰,俗稱「呲花」。

最刺激的是放「大雷子」,大家都喜歡把它扔在半空,高高的炸響,這就要相當的眼急手快了。

一般鞭炮的捻兒越長越安全,你有足夠的時間把它扔出去,放「大雷子」正相反,捻兒要揪得短短的,用拇指指甲緊緊掐在炮身上,前面留出些許能點火的就行。為了不讓它著得太快,放前大多還會把捻兒剝一剝,把前面這點火藥抖掉,只剩層捻紙。

然後一手拿香,一手掐著「大雷子」,彎下腰,屏住氣,把捻兒往火頭上一靠,猛的直起身子往天上扔,瞬間即在最高處爆響,紙屑雪花般飄下,一股硫磺味兒瀰漫空中。

放過「大雷子」的都知道,點捻兒很大程度上是憑直覺,你不能等看到著了再扔,那太危險。因為精神高度緊張,放幾個就會碰上捻兒沒點著就扔出去的情況,這時千萬不能立刻去撿,要等一等,確保沒事後再撿回來重點。

要是趕上連扔幾次都沒點著,人就開始冒汗了,心裡也打怵,膽小的就換一個放,膽大的不信邪,聚精會神再來一次。那炸響後的感覺,更刺激。

幾乎每次過年都會有人「大雷子」沒扔出去就在手裡炸了,一手紫泡,第二年還死性不改,照樣玩。現在想想,這玩意兒真真的就像個小手榴彈。

人無聊了就得生事,有人嫌單放「大雷子」還不夠過癮,就順手擰個自行車鈴鐺蓋,或是找個破茶缸子,把炮蓋在下面,點著了一炸,「咣」一聲能騰起十幾米高,引來一片叫好聲。還有跑廁所放的,那個狀況就別提了。

雖然總聽老年人念叨「傻子放炮,精的聽響」,可喜歡放鞭炮的人還是那麼多,可見玩心之烈。

「爆竹兩三聲,人間易歲;梅花四五點,天下皆春」,在中國,過節燃放鞭炮的歷史相當悠久,最初是為驅惡鬼,後來發展成迎喜神,繼而普及為喜慶之日的必備之物。

鞭炮又名「爆竹」,最初真的是爆竹子,「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竹子點了火,裡面的空氣膨脹,竹筒就會爆裂開來,發出響亮的聲音,唐人方幹《歲晚苦寒》詩中就有「新曆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的句子。

據《荊楚歲時記》說,「爆竹」是為了「以闢山臊惡鬼也」。「山臊」是一種怪物,體形跟猴子差不多,《神異經》中說它「在西方深山中,長尺餘,犯人則病,畏爆竹聲」。

還有種流傳更廣的說法認為上古時有個兇殘怪獸叫「年」,每逢春節時就會出來傷害人畜。「年」力大無窮,誰也治不了它,人們只能四處躲避。有一年,一個紅衣頑童燃竹取暖,竹子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時正好「年」張牙舞爪的來了,一聽到爆竹的響聲,立馬嚇得抱頭鼠竄。這下人們樂了,敢情這傢伙是個膽小「鬼」啊!

發現「年」的這一弱點後,家家戶戶過節時都燃竹爆響,從此「年」再也不能為非作歹了。沒過多久,連點「年」的消息都聽不到了,也不知道它「移民」去了哪個國家。「年」嚇跑了,「燃竹」這個遊戲大家仍然喜歡玩,後來就演變為放鞭炮,春節也被稱作「過年」。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雖然現在人人都說年味兒淡了,可每至春節,大家還是會想盡辦法趕回老家過年。那首京味的歌就是過年最好的背景音樂——「大年三十兒,喜氣盈門兒,家家戶戶擀著餃子皮兒;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還得串親戚兒;大紅福字兒,倒著貼上門兒,大人小孩兒臉上帶笑紋兒;鞠躬拜年透著和氣勁兒(過年好過年好),順順噹噹一年好日子兒……」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你們的父母跟說過最狠的話是什麼?這也太扎心了吧!」哈哈哈……
    「你們的父母跟說過最狠的話是什麼?這也太扎心了吧!」哈哈哈…… 娛樂評論姐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 #父母說過最狠話是什麼# 網友們的評論太真實了
  • 元宵夜放鞭熱烈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記者葉寧 張明泉)昨天是元宵節,也是武漢城區今年最後一個「放鞭日」。從下午5時起至深夜,鞭炮聲響徹三鎮不絕於耳。市民們享受放鞭的快樂,也經受鞭炮聲的吵鬧。記者下午6時走訪江城多處售鞭點看到,攤主們紛紛打出批發價賤賣的招牌,搶最後一天的生意。來自武漢市煙花爆竹專營公司的消息稱,當日的銷售量直逼大年三十。全市春節期間共銷售8.2萬件煙花爆竹,價值約3500萬元,佔總進貨量的一大半。
  • 爭放財神鞭 燻壞老天爺
    爭放財神鞭 燻壞老天爺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3.08.29 星期四 他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名私人小老闆,家住桑梓路附近,當天特意讓孩子在家門口附近購買了一掛鞭炮拿回家燃放。 「大家都放,討個彩頭吧。 」在臺東桑梓路上,一家商販燃放鞭炮,冒起了濃煙。路過的不少市民掩住口鼻,不敢呼吸。11個站點PM2.5超標    來自市氣象臺的監測數據顯示,昨日我市吹南風,平均風力3至4級,海上最大陣風則達到了7級。
  • 「散文」過年話鞭炮,放完小鞭兒,最喜歡拽著滴滴金跑
    過年,得放鞭炮。鞭炮最初之意,是為了驅逐鬼神和迎接新春,但對於一般人而言,鞭炮中的文化內涵,是不去深究的,鞭炮就是一般人家過年的象徵,是過年最熱鬧歡樂的聲音。大年三十,先要全家圍坐一起吃團圓餃子,夜裡十二點的鐘聲一響,鞭炮訇然齊鳴,禮花漫天綻放,那樣全城熱烈的勁頭,是外國聖誕節無法比擬的。對於鞭炮,是很有講究的。響的叫炮,據說最早的炮叫「麻雷子」,很粗糙的牛皮紙外表,單響,但非常響。我小時候看別人放過這傢伙,小孩都對它敬而遠之。
  • 在農村,大年初一放的鞭炮,代表什麼意思?這個時間放最吉利!
    在農村,大年初一放的鞭炮,代表什麼意思?這個時間放最吉利!過年對我們國家的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尤其是在現如今很多人在外打工,一年可能都回不了一次家,只能趁過年的時候,回家和家人團聚,過年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最神聖的節日了。
  • 點年火放鞭炮吃餃子穿新衣,小時候年初一美妙無比的記憶
    在老崔老家晉東南地區,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架年火,下面墊上玉米芯,中間架上舊朽木,上面罩上松柏枝,架年火的工作一般在除夕下午完成。初一早上黎明之前點燃。這點年火的光榮的任務,一般在是屬於家中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所擁有的「特權」;沒有小孩子的家庭,點年火的責任則屬於家中最年輕者。記得小時候,除夕晚上,我們小孩子基本上不怎麼睡覺的,年初一當然也是起得最早的。
  • 農村人辦紅白喜事為啥愛放鞭炮?
    農民在辦紅白喜事的時候喜歡放鞭炮,原因歸咎起來有以下幾點:1、這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在我們國家至少有千年的歷史,作為一種傳統的風俗習慣,人們都願意遵從。另外放鞭炮還有一些神話的意蘊,顯示了農村人對於他們心目當中所謂神的尊崇,對于吉祥如意的祈望,所以放鞭炮似乎就成為了一項必須要做的事情。農村結婚放鞭炮2、農村並不禁止放鞭炮。我們國家現在在城市禁止放鞭炮,但是在農村並沒有明確的禁止。
  • 媽媽生活中對你說過最狠的話是什麼?有個文化高的媽媽太厲害了,哈哈!
    記得小學時,當時有個同學特別調皮,有次偷了家裡的五十塊錢,後來被他媽媽知道了,大家知道怎麼懲罰他的嗎?他媽媽騎著電動車,讓他在前面光腳跑著,他要是跑得慢,就用電動車撞他,邊跑還邊罵他: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把你生出來了……說真的這是我聽過一個媽媽,罵孩子最重的話了。大家生活中,媽媽對你說過最狠的話是什麼呢?
  • 男子街頭求鞭抽,誰抽他三鞭賞誰一百
    以前網上總看到誰打他,誰就給他十塊錢或者五塊錢之類的文章,那是以出氣筒的方式在街頭創業賺錢,但這種被打有錢拿的事畢竟不會有人去真打,打傷人家了那可不好。當然這種行為也不排除求打者是為了博取眼球 或是真的遇到什麼困難才做出這種事。但求鞭抽還倒給錢的事還是頭一次看到。
  • 藍天保衛戰|二月二放鞭炮?德州多人「喜提」罰單!
    二月二,龍抬頭,宜復工,宜理髮,但是......一大清早就在市區放鞭炮的莫不是忘了這張圖???非要在今天放這一掛鞭有啥好處?天天看到德州的藍天真的不香嗎?沒辦法,不聽勸,只好為自己放的鞭來「買單」了經濟技術開發區2月24日截至15時,德州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共辦理違規燃放煙花爆竹案件7起。
  • 舞動麒麟鞭 打響健康新生活
    身為初學者的他雖然還甩不出各種優美的舞姿,但紮實的基本功已熟記於心,一條2米多長的鞭子在他手中先是左右來回,隨後再甩起來,當鞭子甩過頭頂,他的手腕急速往反方向急撤,鞭子末端綁著的一段軟繩劃空而來,發出「啪」的一響,如同放鞭炮一樣,整個過程,剛柔並進,一氣呵成。
  • 過年時,請不要讓小孩子用鞭炮雷炸魚,太危險了
    其實,生活在農村的人應該都明白,因為過年放鞭炮,出事的孩子也不少,特別是那種威力大的,更加應該讓孩子遠離。農村孩子對抓魚有著天然的興趣,每個男孩子都喜歡這個,而村邊又有河,春節前後,小賣店會賣一些這類的東西,也就是能在水裡響的那種鞭炮。這種東西,已經不能稱為鞭炮了,稱為雷還差不多,太響了。黑嫂這邊,是有人出事的。
  • 年三十的團年飯,都準備了啥?還放鞭炮嗎?
    剛剛準備完明天早上要吃團年飯的菜,火盆裡的火也還一直在燒,明早團年飯的鞭炮也已經準備好,也就等著明天早上早點起來做飯。很多地方現在都已經向城市化發展,但不是全部,很多地方燒柴做飯的還真的不少。畢竟農村裡經濟條件不太好,但是對過年是特別重視,燒的柴火、祭奠菩薩用的鞭炮,大紅的燈籠、春聯,把整棟房子裝飾的特別喜氣。在小趙的家鄉,柴火多得是,只要人勤快,山上真的要多少有多少。特別是這段時間,天空陰雨連綿,氣溫也一直都不高,也不像北方有暖氣,家裡要是沒有柴火的話,有老人和小孩的,還真的不知道他們怎麼是怎樣熬過去。
  • 公園響鞭健身:什麼毛病都好了 市民有意見:常被「噼噼啪啪」聲吵醒
    不過每天清晨,南京鄭和公園都會出現這樣一群特別的健身老人,他們手中甩著重達四五斤的皮鞭,鐵索,揮舞扭動抽出啪啪的巨響聲,不亞於鞭炮,這種響鞭是近年來南京開始出現的一種健身運動。不過有不少住在附近市民反映,響鞭的聲音經常吵得他們睡不著覺,也有人擔心鞭子威力大範圍廣,會不會傷及路人。
  • 古風純愛,嬌軟美人x狠戾帝王「朕說過,朕心悅你,你忘了麼?」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笑笑的地盤,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古風純愛,嬌軟美人x狠戾帝王「朕說過,朕心悅你,你忘了麼?」《小侯爺》 作者:醉笑浮生重生溫柔忠犬× 病弱冷淡足智多謀美人, 雙潔!我貧瘠的語言形容不出他們萬分之一的美好,我可太愛主角的人設了!清冷病弱強大,雖然走正劇風,權謀朝堂佔了篇幅大半,但是感情超細膩,感情戲和劇情平衡地非常好,兩人相知相愛相守水到渠成,番外賺了我一波眼淚,主角壽終正寢,男主握著他的手:「阿久別怕,我馬上去陪你」,很圓滿可我還是特別想哭,下一世你們一定還要好好的啊。
  • 成都美領館前放鞭炮被抓後,網友:必須嚴懲,罰他去吃火鍋
    2020年7月24日19: 00,一名男子走向四川省成都市領事館路,做了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他從黑色口袋裡拿出一串鞭炮,點燃後扔在美國領事館前的路上。街上充滿了喧鬧的鞭炮和紅色紙屑,這種情況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他們停下來觀看,這裡的值班警察迅速衝過去,把放鞭炮的人帶離現場,鞭炮沒有傷害周圍的人。當該男子燃放鞭炮時,碰巧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在這裡進行了現場直播,該男子的行為也被現場直播,全世界的觀眾都看到了大哥的風採。
  • 當外國佬在鐵軌上放鞭炮,火車碾過鐵軌的那一刻,會有什麼後果?
    當外國佬在鐵軌上放鞭炮,火車碾過鐵軌的那一刻,會有什麼後果?眾所周知,每年家家戶人家都會放鞭炮,噼啪作響,這也給節日增添了幾分熱鬧,但是你知道鞭炮對米亞行駛的汽車的影響嗎?此外,新的實驗狂人喜歡挑戰各種危險的項目。
  • 去年不允許點鞭,今年也許可以:農村燃放煙花爆竹,年味來了
    好多人不理解,尤其是上了歲數的人,他們找到村支書說:俺就盼著過年聽個點鞭聲兒,大年三十圖個喜慶勁兒,圖個吉利,這是咱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為啥突然之間就不讓放鞭哩?村支書耐心解釋:不是咱們村不讓放,是咱們整個魏縣都不讓放,這是上級的通知,怕汙染咱們的環境,望鄉親們理解。
  • 陸玲瓏:聽說有好多小夥伴都在吐槽我太傻?太狠?你們看懂了嗎?
    漫遊君通過反覆推敲這段劇情得出了與很多小夥伴截然相反的兩個結論:「不是陸玲瓏無知也不是陸玲瓏傻,而是夏柳青太年輕觀眾沒看懂」「不是陸玲瓏對自己太狠,狠只是她們家的傳統」‖下面就請小夥伴們跟著漫遊君一起來透過現象看本質
  • 今天六月初一,吃餃子、放鞭炮,「新麥節」都有哪些風俗?
    早上筆者還沒有起床,結果就被噼裡啪啦的鞭炮聲給吵醒了,我還迷糊著誰家裡是不是結婚了,為何大早上就放鞭炮。媽媽聽到後,和我說新麥節到了,我這才知道小年到來了。 這個節日在河南和山東兩地才會有,小年意思是一年已過去了一半,此時一定要慶祝慶祝,以祈求莊稼能夠豐收,下半年繼續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