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國網新源豐滿重建工程永慶魚道及增殖放流站放流活動,在豐滿魚類增殖站舉行,首次向松花江內投放細鱗鮭、懷頭、黑龍江茴魚、江鱈、烏蘇擬、長春等110萬尾珍貴魚苗,以恢復松花江魚類種群,改善水域生態環境。
鯰
鱨
鯿
增殖放流現場。
市委副書記、市長賀志亮,副市長陳東出席活動。
出席活動的還有:國網新源公司總工程師兼豐滿建設局局長王永潭,中國水利水電第一工程局董事長閆英才。
成袋的魚苗松花江。
待入
作為豐滿重建工程環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豐滿大壩魚道、永慶魚道和增殖放流站以保護松花江流域水生生態環境、恢復工程河段連通性,緩解水電工程建設對魚類的阻隔影響為總體目標,按照「蜿蜒曲折、灘潭相間、主急側緩、有深有淺」的布置原則,起始於左岸壩址下遊側緊鄰左岸壩角,向下遊延伸37.5米後折回上遊,從左岸非溢流混凝土壩段穿孔而過,分別於壩址上遊111.5米和218米處設置兩個出口,魚道總軸線長447.5米。魚類增殖放流站生產區選址在豐滿三期永慶水庫壩頭左岸,共布置4個室外親魚池,北側布置7個室外苗種池,承擔收集魚類親本、繁殖培育和人工繁殖後放流的任務,並在繁殖培育到一定規格後通過仿生態魚道實現洄遊。
工作人員在溫水魚車間裡進行魚類養殖。
自1942年原豐滿大壩蓄水以來,徹底切斷了松花湖內魚類洄遊通道,阻絕了魚類的基因交流,對松花湖內水生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國網新源豐滿建設局高度重視流域生態保護措施,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理念,積極落實各項魚類保護措施,在工程設計之初便提出修建豐滿新壩、永慶魚道及魚類增殖站方案,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改完善,制定魚道運行方式、探索相關運行和監控管理模式等,致力於打造人與自然的和諧。
現場陳列此次放流的魚種介紹。
國網新源豐滿建設局按照「徹底解決、不留後患、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用先進理念、創新技術、拼搏精神辛勤鑄造了一座各方面建設水平一流的精品工程,並開啟了在松花江流域建設魚道工程的先河,為科學養護松花湖水生生物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安全做出了貢獻。
國網新源豐滿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他們將為松花江水生生態及其棲息地保護與修復作出更大努力。新的豐滿水電站將為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松花江流域生態環境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作出更大貢獻,為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重要的能源保障。
另訊
9月25日,國網新源豐滿水電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6號機組將進入商業運行。這標誌著世界水電史上首個「百米級壩高、百億級庫容、百萬級裝機」大型水電站重建工程將實現全面投運。重建工程在距原壩址120米處重建新壩,徹底消除老壩安全隱患,是世界首創,為大型水電站病壩治理成功開闢了新路徑,為服務東北振興增添了新的力量。這座從設計到安裝全部國產化的水電站的全面投運,徹底洗刷了民族恥辱,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製造」的實力。
【來源:吉林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