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用戶小紅書被下架,中國內容電商遇到了這五個檻!

2020-12-25 中外管理傳媒

內容電商一度被認為是創造流量的新機制,怎奈光鮮的背後也存在著不廣為人知的是非成敗?

採寫:本刊記者 任慧媛 編輯:李靖

本期「管理百家」特約觀察家:馮華魁(調皮電商創始人)

7月30日, 中國內容電商的領頭羊「小紅書」,被各大安卓應用市場下架。作為一個號稱2.5億用戶的「生活社區平臺」,小紅書的發展一直是內容電商的風向標。

此次突然被下架則眾說紛紜。有說小紅書營銷過多已成「殭屍軟體」的,有說小紅書曾因虛假宣傳被多次處罰的,也有說小紅書代寫問題早被質疑的。總之,從輿情來看,負面反饋居多。而小紅書官方則稱:「正在與相關部門溝通中。」

近年來,用內容給消費者心裡「種草」,成了電商一大發展方向——京東、阿里巴巴等以傳統商品搜索出身的電商企業,看到了新機會,紛紛開始用內容「種草」。京東先是在微信小程序中上線了「京東購物圈」。今年,京東又啟動了京東購物圈超級合伙人計劃,打算引入更多頭部網紅達人;阿里巴巴旗下的「洋蔥盒子」也被稱為「淘寶版小紅書」、哇哦視頻則是「淘寶版抖音」,都以瀑布流形式呈現用戶原創的好物分享內容;另外,抖音、快手自身也紛紛推出「種草社區」……

而如今小紅書的大規模下架,卻對這種趨勢按下了暫停鍵。無論如何,中國內容電商的發展,在2019年已到了該復盤、反思的時候了。對此,本期「管理百家」專訪了調皮電商創始人馮華魁。

以下是馮華魁對內容電商現狀和問題的闡述。

1

2016年到現在,內容電商一直做不大

內容電商在2016年就一度被認為是一個創造流量的新機制,但是到現在並沒有發展到哪家公司是因為做內容電商而上市,或者因為內容做得好就變成了一個新晉的品牌。

導致這種結果,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說到底,內容電商還是電商,內容只是電商的一個輔助或者吸引流量的機制。

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內容電商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2

通過網紅「種草」?結果網紅成本上去了

第一類是,傳統商家有貨,想通過內容「種草」的方式,來獲取流量。這種方式門檻相對較低,也就是去找一些網紅、明星,通過直播或者一些微博、微信的大號來創造流量,其實這種模式落地無非是個執行力的事,並沒有太多創造性的價值,所以一開始先做的會有一定的優勢,很快抓住了紅利期,賺到了錢。

但也正是因為沒太高的門檻,其他人很快就去模仿,也去找網紅,最終導致網紅成本非常高。以前可能佔到銷售成本的5%-10%,現在則佔到30%,另外還要再加上基礎費用。所以這類內容電商說到底就只是為了創造流量,很少有創造出品牌的。

3

通過內容帶動電商?結果內容成本上去了

第二種類型是,一些有流量的內容機構為擴大內容變現的規模,依憑內容生產能力發力電商業務。比如「一條」「二更」,都屬於有流量,想賣貨,然後自己去找商家的類型。

這是與上一類型相反的方式。一開始賣一些貨可能還行,但後來就會發現一個根本問題——流量成本。

流量成本對於單純的內容方來講沒有什麼,但是像「一條」這種又做內容又做電商的就是問題了。因為隨著商品品類越來越多,為此創造內容的成本也越來越高。

但是如果不創造內容,僅僅靠現有的商家及商品信息,轉化率又非常低。

線上流量成本變高之後,這類內容電商很快遇到了瓶頸,最後還是要轉到線下去開店(比如「一條」),還是要去尋找客戶在哪裡。

到這一步,就不分內容電商不內容電商了,最終還是擠到了零售這個賽道上,拼的是成本、效率和顧客體驗。

4

通過中間商模式打遊擊?結果兩頭不落好

第三種內容電商類型是中間商模式。

它們一頭去找商品,另一頭自己把內容做好,獲得一些流量。比如:一些縣市級的微博、微信號。然後他自己再負責發貨。

它們夾在商家和內容方兩種類型中間,一開始做得也還不錯,但是到最後發現,它誰也競爭不過——跟商家相比,它的競爭能力不強,攻擊力也不強;跟內容方相比,它的內容創造能力也不強。

這種方式做一些小規模生意還可以,但是想做大做久可就不行了。

5

平臺電商正面出擊?結果京東來晚了

第四種,是平臺型內容電商,主要就是京東和淘寶做的內容平臺。

淘寶的內容平臺,坦白說除了微淘之外,其他做得還算可以。淘寶現在在內容電商上的主要發力點是直播。之前淘寶的蘑菇街最先把直播這條路趟了出來,然後淘寶又依託自己的商家優勢,迅速通過直播把內容電商做起來了。

至於京東,在內容方面一直在嘗試,但並沒有做好。一方面是因為京東缺少內容基因,另一方面京東的內容機制不太健全,它現在的內容還是在模仿微淘的思路,但其實微淘(私人智能化手機購物助手)的思路已經不是主流了,現在的主流是抖音和直播。所以,京東其實原本是錯失了時機,然後在直播和短視頻方面又未找到發力點。

6

頭部內容平臺做電商?結果仍沒沉澱出電商機制

其實內容真正做得好的是今日頭條系,以及抖音、快手類型的短視頻,它們已經成為了當前流量的主要聚集地,這也是商家特別需要的。

但是它們的問題在於只給別人引流了,自己很少沉澱什麼。確切說就是沒有沉澱出一套電商平臺機制。比如:今日頭條沒有沉澱出像淘寶這種類型的平臺機制,以至於今日頭條的內容電商是怎麼做怎麼不成功,怎麼做怎麼難受。唯品會火的時候,今日頭條做過特賣,後來又想到做自營電商,但是最終都不成功,白白給別人做了導流。

7

結論:重心不在內容,而在「電商」二字上

由於內容創造的進入門檻並不高,很多人都可以做,內容每天都在產生,最終導致內容的競爭力在下降。這就決定了內容電商最關鍵的還是電商,核心還是怎麼賣貨,而賣貨的最關鍵部分在於供應鏈。

所以拼到最後,內容電商事實上還是在拼供應鏈,也就是在拼商業機制,以及這種機制下聚集來的商家數量、商家能力,最終拼的是平臺的轉化率。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說:「內容電商往往死於供應鏈」,因為如果供應鏈系統不夠強大,一旦被傳統電商警覺到動了自己的利益,會立刻給內容電商「斷奶」。況且當消費者第一次是通過「內容電商」的渠道購買某款產品後,下一次就很有可能轉戰淘寶了。

如果沒有很好的供應鏈就貿然去做內容電商,那麼轉化率、成本和效率就沒有辦法做到更優秀。內容電商看起來很好,但其實不是適合所有人。這也是為什麼內容電商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沒有出現特別厲害公司的原因。

像小紅書這種類型的內容電商,也是虧了很多年,而且它一定是面臨了非常大的競爭壓力。因為它有了內容流量之後就開始做電商,做了幾年,卻不溫不火。現在又在做社交電商,那麼社交電商究竟能做成什麼樣?還要看它的商業體系是否能夠搭建成功,而不在於內容是不是很好。

8

為流量不擇手段,是內容電商的宿命

至於刷評論,刷「種草」的情況,這其實是一個難以避免的現象,而且會長期存在。因為商家就是會為了流量不擇手段,流量就是它們生存的基礎,它們拼命地去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把流量和轉化率做好。

內容電商線上運營的思路永遠都是圍繞流量展開的,它很難轉化成所謂的「深度服務」,更談不上把品質做好。所以說作弊是無法避免的。小紅書平臺上就算沒有刷流量的情況,那麼那些商家也會去微信公眾號或者去別的地方刷「種草」,應該說這是內容電商的一個常態。

相關焦點

  • 號稱要上市的小紅書,怎麼就被下架了呢?
    據悉,6月6日,小紅書創始人瞿芳、毛文超內部表示:小紅書用戶突破2.5億,其中70%用戶是90後。月活用戶量已經突破8500萬,每日社區筆記曝光超30億次。過去一年,數碼、家居、婚慶等生活方式的UGC內容,獲得了10倍以上的增長。
  • ...下架後將全面整改 小紅書博主靠什麼賺錢?小紅書種草是什麼意思
    8月1日,小紅書app此前因種草文代寫、產品造假等問題頻出,在多個安卓應用商店下架,僅剩下蘋果iOS端能夠下載。近兩年小紅書種草文代寫、數據造假、電商假貨等負面新聞屢見不鮮。今年5月以來,面對爭議,小紅書進行自我整頓效果依然不大。
  • 小紅書的七年之癢 沉默的獨角獸
    2019年7月30日,小紅書經歷全網下架,歷時75天。針對那一次的下架,小紅書至今沒有正面透露風波背後的真正原因,業內普遍推測其或與用戶存在的涉黃、涉煙軟文、筆記造假等「內容違規」事件相關,一時間眾說紛紜。
  • 繼網易雲音樂後小紅書APP遭下架 公司未予直接回應
    另有知情人透露,下架原因可能和網易雲音樂類似,都因內容涉嫌違規被要求下架整改。   中國網科技電話採訪小紅書合伙人曾秀蓮,她並未對此事進行直接回應,並表示後續會讓PR部門聯繫。截至發稿時為止,小紅書官方仍未對此事進行回應。
  • 虎撲下架難上市,小紅書陷裁員風波:垂直社區們的變現囚徒困境
    識貨藉助虎撲的媒體屬性、品牌信任度、精準用戶群,呈現出品類集中、用戶群體單極分布、客單價高等特點,服務於5萬個淘寶天貓中小賣家,2017年交易規模超過20億元,營收額在1.2億至1.6億之間,在虎撲營收中佔比超過三分之一,但流量導流對淘寶平臺等巨頭倚重過大,識貨引入海淘板塊後,選擇用上億資金再度重啟了自營業務。
  • 疑似涉黃的小紅書在內容上將何去何從
    近日,紅透半邊天的小紅書被各大應用商店下架,檢索之後只留下「內部優化調整,暫不提供下載」字樣。對於下架,官方表示正在了解情況,並沒有給出具體原因。但毋庸置疑的是,小紅書從內部到外界都在面臨一場嚴峻的考驗。作為主攻社區UGC內容的平臺,小紅書迅速種草各路用戶。
  • 對標小紅書?360輕選進軍種草電商真有底氣嗎?
    登錄產品後可以發現該產品分別設計了「首頁」「筆記」「發布」「優惠和個人中心」等功能,在遇到喜歡的筆記時也可以進行點讚、收藏和關注作者等系列操作;和小紅書不同的是,小紅書為自營電商平臺, 而輕選除了好物種草之外,扮演著渠道的角色。
  • 小紅書下架或與醫美亂象有關,粉毒、綠毒等違禁藥已下架_驅動中國
    只有App Store仍能搜索到小紅書。至於下架原因,小紅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內部正了解情況,很快會有答覆。   (安卓應用平臺已檢索不到小紅書)公開資料顯示,小紅書的運營主體為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由毛文超和瞿芳於2013年在上海創立,在小紅書,用戶通過短視頻、圖文等形式標記生活點滴。
  • Instagram尋路中國:微博快手的種草社區,與Ins隔了多少個小紅書
    雖然仍然沒有公測時間表,這款功能對標「ins+小紅書」的應用評分再次上架時還是受伺服器宕機、抄襲等事故影響跌到了2.7分。但是,它並不寂寞。LOFTER、美圖秀秀、小紅書都曾是它的前輩,字節跳動、快手也一度在這個戰場上栽過跟頭。綠洲不過是這個故事的一個最新樣本。
  • 小紅書下架或與醫美亂象有關,粉毒、綠毒等違禁藥已下架
    非常在線2019年7月30日消息 今日一早,小紅書疑被安卓平臺下架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截至發稿,包括華為、OPPO、魅族等在內的安卓手機應用商城以及安卓手機管理軟體豌豆莢內均未能檢索到小紅書。只有App Store仍能搜索到小紅書。
  • 小紅書下架了?!風靡全球的種草神器,竟賣違禁品、假貨,還涉黃!
    華為、OPPO、魅族、一加等主流安卓手機應用商店中全部下架!看到這條消息後,作為半個小紅書網紅的困妮兒,趕緊拿起手機進行了翻搜索發現...小紅書成立於2013年,最初是一個海淘化妝品的分享平臺,後轉變為吃穿玩樂買買買的分享社區,目前月活用戶量已經突破8500萬,總用戶數2.5億,也有越來越多的明星入駐小紅書分享心得。
  • 小紅書:刷量行為有損用戶利益必須嚴打到底
    12月7日,小紅書公共政策部總經理熊鍵在參加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時表示,刷量、虛假評價等網絡違法失信行為,嚴重損害平臺用戶利益,完全背離小紅書社區「真實、向上、多元」的價值觀,平臺必須嚴打治理。  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於12月7日在山東曲阜舉辦。
  • 小紅書的悖論
    小紅書於今年1月披露的數據也顯示,其註冊用戶量已超過2億,瞿芳也對外宣稱過去一年小紅書的活躍用戶數上漲了4至5倍,日活用戶達到幾千萬。近一年來,的確有一些品牌在接受《第一財經》YiMagazine採訪時提到小紅書和有在上面嘗試KOL廣告投放的計劃。「我們發現很多年輕消費者在了解一個新東西時,喜歡先上小紅書搜索商品的實拍照片、使用體驗的分享,甚至是不同品牌同類產品的橫向測評。」
  • 「攻略大佬」小紅書最近怎麼樣了!
    而小紅書以用戶分享評價的方式彌補了傳統廣告「內容浮誇缺乏真實性、產品使用效果說服力」的短板。可是,小紅書上的測評就一定真實可信嗎?前不久,小紅書被扒出虛假種草,就是花錢請「寫手」專門寫一些產品的種草測評。
  • 售人胎素假肉毒素,推廣非法微整培訓,小紅書一夜下架
    8月1日,小紅書針對下架情況作出公開聲明,稱小紅書已對站內內容啟動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糾,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促進網際網路環境的優化和提升。有媒體報導稱,小紅書被下架疑似與涉黃、涉「黑醫美」等違規種草、內容或數據違規等情況有關。也有報導稱,iOS系統下的App Store近期也會下架小紅書。 第一財經向小紅書官方求證,得到的反饋為「正在與相關部門積極溝通解決」。其公關部員工表示,目前外界對小紅書下架原因的報導分析均屬猜測,傳言中的「無限期下架」並不屬實,App在整改完成後即會重新上架。
  • 早報|小紅書恢復上架;傳Dr.Martens尋求出售估值達12億英鎊;歌力思...
    )為8.23億美元,同比減少1.9%,截至9月30日止9個月綜合累計經營收益淨額為75.2億美元,同比增長5.13%。據FactSet的數據,分析師預計收入為200.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203.5億美元,跌幅為1.3%。強生集團則於今年7月表示,預計其全年銷售額將在808億美元至816億美元之間。
  • 小紅書瘋狂種草的背後……
    小紅書,一個這幾年來飛速成長的知名「種草」平臺,正在席捲年輕朋友們的生活圈。據悉,小紅書目前用戶數已突破2.2億,日活躍用戶突破一千萬。而這個2013年才創立的公司,究竟是什麼原因吸引了這麼多年輕用戶的深扎其中呢?
  • 母嬰日報丨小紅書APP恢復上架;淘集集每月虧損超2億
    目前,已有1321項農產品在電商平臺直接向中國客戶銷售。這是中保兩國合作的又一豐碩成果。據悉,和碼編程成立於2018年,是優品智學教育集團旗下的重點項目之一,是基於Scratch開發的在線少兒編程課程,目前主要專注於5-12歲兒童的在線學科編程教育,主打數理思維和編程技能培養。和碼編程主要針對C端用戶,目前主要的客戶群體是5-12歲的兒童,地域上分布在一二三線城市,覆蓋全國。
  • Ins的Stories、小紅書的視頻筆記,短視頻成就內容社區商業化變現?
    此外,那些以短視頻為「非主營業務」的產品也動作頻頻,內容分享社區小紅書在營銷中力推短視頻,以獨家視頻合作夥伴的身份聯名人民日報推出《中國福》系列微視頻,登陸四大地方衛視春晚,並在站內撒了1個億紅包。看起來,短視頻不僅僅是短視頻玩家的遊戲,也成了非短視頻玩家尤其是內容社區增強生態厚度,或者提升商業化能力的新方式。
  • 「種草」社區頭牌小紅書,如何走出商業化迷途?
    先是平臺正式上線交易功能,使廣告投放更加規範;隨後又有媒體稱,小紅書正在進行E輪融資,估值50億美元,小紅書官方表示「不予置評」。創業7年,小紅書已經從一個提供購物攻略的海外購物分享社區,成長為「種草」集中營。不過去年的一場下架風波,也讓小紅書陷入內容生態和商業變現之間的兩難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