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餐飲展具大發展潛力,熙陽小鎮竭力打造素食文化名片

2020-12-23 熙陽小鎮

隨著生產生活方式改變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更多地追求高品質生活,注重自然生態保護、綠色健康飲食。基於此,素食的概念常被提及且逐漸演化為餐飲界的一種潮流趨勢。今年,面對全球性防控危機的影響,人們更是逐漸意識到改變餐飲結構的重要性,對素食的需求量有所提高,素食主義者也越來越多,由此我國的素食文化正悄然傳播開來。可以預見,未來,素食主義的浪潮必定席捲全國。

素食文化的興起更多是受宗教因素的影響,表現為在一些重大的場合或祭祀典禮前夕,人們都會戒葷幾日,吃素來潔淨自身,以表對神明的虔誠和尊敬。發展至今,隨著人類對於飲食營養與健康的要求便越來越高;同時,人類對生命進行反思,可持續發展、地球生態環境的保護理念也深深影響著現代飲食。吃素對大眾來說除了能夠保持膳食營養均衡,還能使其在喧囂的社會生活中擺脫欲望,體驗純淨的感受。素食,現如今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健康環保、自然原生態的生活方式。

伴隨著人們認識到素食的好處之多,市場對素食的需求也隨之增大,素食餐飲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高峰期。但是,發展至現在我國的素食餐飲仍沒有出現極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且表現出明顯的地區不均衡性。素食餐飲發展較好的還是分布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城市。例如在我國東北地區,素食文化的傳播就不廣泛,且與旅遊等相關文化產業的結合度很低;在素食餐飲發展較好的廣州、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卻也頻頻出現「慘澹經營無奈退場」的局面;在宗教因素影響下,以佛風潮為主的餐廳也只有在佛友聚會時才能出現客滿的場面。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很多企業在經營理念上過度地去創新餐廳風格,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餐廳形象及高端定位,而忽略了素食其實只是大眾一日三餐的一種選擇;另一方面,既然素食餐飲來源於環保和佛教的文化思想,那在它的推廣應該著力於相對應的餐飲文化,並形成產業特色。

在深入分析了素食餐飲的發展現狀之後,熙陽小鎮立足返璞歸真,自然養生的原生態思想理念,旨在籌劃以高品質、低價格、促健康、惠眾生為目標的素食文化品牌。熙陽小鎮創新經營理念,不僅重點削弱外在風格的包裝,惠及於民;而且更加重視推進素食與生態農業等方面的合作模式,形成健康、可持續的綠色原材料供給。在宣傳方向上更是注重對健康、有機素食文化的宣揚,旨在將原生態素食打造成為大眾日常的飲食傾向,改善社會整體的膳食習慣。

21世紀的人們不僅要求吃飽吃好,更要吃出附加值,吃出文化感,提升自身境界,素食餐飲應做到高質量的飲食,淨化身心的飲食氛圍,平易近人的價格,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變身素食主義者,宣傳素食文化。

相關焦點

  • 首屆貴州素食創新發展論壇在貴陽召開
    論壇的宗旨是以學術性和建設性助力貴州素食產業創新與發展,探討素食行業現象與解決方案,推出現代素食代表性的菜品,在貴州以及中國西南各省弘揚與傳播健康素食理念,打造與致敬素食影響力榜樣人物與品牌。 論壇主持由中國食文化研究會餐飲文化委員會會長、央視廚王爭霸評委、全國農展館直播平臺美食顧問朱永松擔任。
  • 素食文化:舌尖上的臺灣 素食者的天堂
    而2012年,擁有深厚素食文化底蘊的臺灣素食更是愈加繁榮,長期深受全球素食者的嚮往;無數遊客與美食家紛至沓來,嘗遍素食美味的同時更是對東方素食文化的意蘊與美麗大加讚賞,而作為一個以吃聞名的地區,臺灣素食文化的發揚與繁榮同樣是臺灣飲食經濟甚至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 促進素食產業融合發展 首屆全國素食發展大會在京舉行
    本報訊 以「展現素食力量,促進素食發展」為主題,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烹飪協會素食廚藝委員會承辦,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等全國各地近30家素食協會、相關機構參與的首屆全國素食發展大會、首屆全國素食大賽日前在京舉行。
  • 樂活博覽及亞洲素食展 呈獻重點採購時機
    樂活博覽及亞洲素食展 呈獻重點採購時機   2月22至24日香港會展開幕 展示各地特色天然、有機、素食新產品   第8屆樂活博覽及第5屆亞洲素食展將於2019年2月22至24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5F及5G舉行。
  • 素食文化:論壇臺北閉幕 展現臺灣素食文化_佛教_鳳凰網
    為了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主辦方在飲食方面研究出一套具臺灣特色的菜譜,藉此展現臺灣素食文化「軟實力」。佛教論壇閉幕期間,兩場媲美「國宴」的歡迎與歡送晚宴是展現臺灣飲食文化的一個舞臺,主辦單位之一的國際佛光會22日與兩家臺灣素食餐廳討論「菜譜」,廚師長將最具臺灣特色的食材做成「國宴」,同時兼顧貴賓的口味以及飲食習慣,細心為大陸客人準備「辣椒」、為日本客人準備「哇沙米」,餐桌上還備有玄米茶等具臺灣特色的飲品
  • 平涼餄餎面產業發展提檔升級 打造甘肅麵食餐飲新名片
    每日甘肅網7月19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冀晉存)今日上午,平涼餄餎面文化產業項目落成開業,該項目為進一步打造「平涼餄餎面」甘肅餐飲新名片,促進平涼市乃至甘肅省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就業助推脫貧攻堅、助推傳統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意義重大。
  • 首屆全國素食發展大會在京勝利召開
    國務院參事、原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農業部副部長劉堅、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人事司原司長閆金昌、國務院新聞辦五洲傳媒中心主任楊建、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喬傑、中國烹飪協會素食廚藝委員會主席陳志田、昌平區婦聯主席隋彥玲、昌平區教委副主任徐大生、昌平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張鳳英、昌平區商務局副局長宋紅、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校長段福生、以及近500位素食產業從業者、專家、學者、投資人、連鎖餐飲負責人出席了大會
  • 素食文化:靈山蔬食館對話米蘭理工項目組 可持續素食與設計
    9月17日,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聯合的DESIS國際項目組一行30多人來訪靈山蔬食館,以「靈山素食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可持續設計」為討論主題,與靈山蔬食館的管理團隊,文宣策劃部靈山義工召集人進行了熱烈、友好的討論和交流。
  • 多倫多舉辦素食展倡導素食文化
    新華網多倫多6月9日電(記者張子倩 馬丹)為推廣健康環保的素食理念,大多倫多地區的密西沙加市9日舉辦大型素食展會活動,吸引上千市民踴躍參加,以實際行動支持素食。  素食健康又美味,深受多倫多民眾喜愛。在當地一家美食推薦網站上,供食客們選擇的各國風味素食餐廳有100多家。組織素食文化活動已成為當地人推廣素食文化的重要方式。
  • 這家素食餐廳如何在當今餐飲大環境中安身立命?
    素食餐廳亦如此,眼看著遍地開花,眼看著花開花落。到底如何才能擺脫不被市場「祝福」的命運?這恐怕是一條漫長且坎坷的「取經」之路,下面讓我們看一家名叫「紫竹林素齋」的素菜餐廳在當今餐飲大環境中如何安身立命。信仰趨同,不為賺錢!鍛造經得起考驗的團隊「體質」
  • 愛諾康:素食文化的探究
    少林寺是我國僧侶的代表,少林寺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比如漢族僧侶提倡「吃齋吃素」,基於寺院的素食文化就逐漸發展並完善起來,梁武帝時,更是有了專門研究僧侶飲食的職業,才有了後來「一瓜可做數十餚,一菜可變數十味」的素食精湛廚藝。經過了多個朝代的變遷,寺院的素食結構與品位已經上升到一個單獨的系統,甚至有了「全素宴」的研發。
  • 上海名片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功德林素食製作工藝
    想一想,百年功德林從單純滿足佛教信徒需要的普通餐館發展成現在名滿天下的淨素菜名店。尤其近幾年,功德林的師傅們不滿足已有成績,南下北上,訪名山古剎,嘗中外名餚,研究各種特色菜品,探究火功刀法和烹飪技巧,成就了現在功德林素菜體系,仿葷、仿味、仿中國八大菜系名菜,幾可亂真,中西菜式並存。其中就有中國烹飪大師、功德林素食技藝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趙友銘師傅的一份功勞。
  • 素食文化:淵源與發展 鮮為人知的日本素食文化
    從奈良時期到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明治維新間的1200年間,日本人民的膳食一直是素食類型的。他們通常以大米為主食,同時吃豆類和蔬菜。只有在很特殊的場合或者是慶典日,他們才食用魚類。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日本人發展了一種素食烹飪法——精進料理,一種日本本土的烹飪法。「精進」二字,是梵文中「VYRIA」一詞的日文翻譯,意思是「存善遠惡」。
  • 風光的「素食餐廳」緣何後勁不足
    記者調查了解到,如今素食人群趨於年輕化,90後、00後對於素食更加鍾愛,但備受年輕一族熱捧的素食餐廳卻步履維艱,一些店面甚至半路夭折。業內人士透露,素食文化產業價值鏈長、滲透力強,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業態創新、營銷推廣、商業模式與市場需求銜接不夠緊密,從而導致素食文化產業發展潛力一直沒有充分釋放。
  • 瞄準5000萬素食人群 打造專業素食生活電商平臺
    古人早有「五穀為主,五畜適量,不宜失豆,五蔬色雜,瓜果輔之」的說法,在傳統文化復興的今天,「素食」這個詞出現得越來越頻繁。  據2015年數據統計,中國素食人口已經超過5000萬,彈性素食人口更多。現代人吃素,已經不像從前一樣,單純為了宗教的理由,而更多的因素是為了獲得身體的健康。素食主義越來越成為一種流行取向和身份標識,因此國內素食人口數量在不斷增長。
  • 素食文化長沙漸熱 小眾經營難盈利
    在童肇雄看來,「稻禾香素食館」更像是一個心靈的棲息地,在這裡他會向顧客介紹素食的文化、國學的理念,更會像朋友一般,與大家分享原味食材。   頓頓大魚大肉,在以前是生活富餘的表現。而如今,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改善,健康均衡的飲食反而成為了一種新的潮流,而這也為素食餐飲的興起培養了肥沃的土壤。但是,素食只是小眾,它該如何真正由田間地頭走上大眾餐桌,贏得掌聲的同時,也能收穫經濟效益?
  • 第五屆杭州素食文化節來了!今天起到11月1日,就在香積寺廣場
    今天起到11月1日,為期三天的第五屆杭州素食文化節在香積寺廣場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50家素食企業展示了植物肉、植物奶等肉蛋奶替代食品和純植物化妝品、洗護用品,還有各地優質的特色農產品,以及純植物服飾、布鞋,營養補充劑、琳琅滿目的素食零食、小吃等。
  • 新聞 | 全國素食業店長交流大會圓滿召開!
    範順鐲先生給大家分享了清心素食全新的發展理念,即清心素食3.0版——健康廚房。改變常規思維,以輕業態、更時尚小巧的健康廚房形式,紮根於中原大地(河南)來服務大眾的素美食餐廳。在新的模式下,以健康飲食五部曲將歸素健康廚房打造成一種新的飲食潮流。希望可以幫助有意向開素食餐廳的朋友們提供可行性解決方案,降低進入餐飲行業的門檻和風險。
  • 天府沸騰小鎮打造成都火鍋文化名片
    七大項目 展示「綠道裡」的高品質生活場景天府沸騰小鎮緊緊圍繞綠道建設,創造生活消費場景,推動發展綠道經濟,全面體現生態價值。小鎮核心主題為火鍋、音樂文化,投資總額20億元,共有七個項目,目前瑪歌莊園、五龍外灘兩個項目已正式營業,五龍山·鼎上林音、中洲·gugu農莊、香城田園特色生態火鍋公園、九熙春·風情生態火鍋園及沸騰裡街區五個特色生態火鍋項目在建。
  • 潛心鑽研24載 打造素食界108道「滿漢全席」
    潛心鑽研24載 打造素食界108道「滿漢全席」金羊網  作者:鄭誠 楊黛梅  2019-05-09   策劃李程  文/圖 金羊網記者 鄭誠 通訊員 楊黛梅  緣起  河源男生 獨愛後廚風華  24年前,楊威德中學畢業,從家鄉河源到廣州打工,因機緣巧合,親戚介紹他到一家素食館試試,他被安排到後廚幫工。沒想到,這份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給楊威德埋下了美食的初心。之後多年,他一直都在素食餐飲兜兜轉轉,做過幾家大品牌素食餐飲的主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