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西包達力幹嘎查:駐村工作隊讓村兒裡變了樣
自開展駐村工作以來,烏蘭浩特市房產管理局駐村工作隊始終把提升群眾滿意度作為扶貧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立足駐村工作實際,充分發揮幫扶單位自身優勢,排民憂、解民難、幫民富。在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西包達力幹嘎查,建檔立卡貧困戶王永安一大早就來到村部通過村務工作管理平臺上查詢各項補貼發放情況。「有了這個平臺,辦事真是方便多了!」王永安說道。
-
「千村千戶脫貧故事」義勒力特嘎查:「農旅融合」助貧困戶鼓起...
近年來,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堅持以農帶旅、以旅興農,以農業、旅遊互動融合發展的新思路,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提升技能、增加收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盛夏時節,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內的開心農場裡百花盛開,蝴蝶添美。
-
幸福花開新邊疆|義勒力特嘎查:村富帶民富,打造脫貧樣板
今年44歲的白雙龍精瘦幹練,現任義勒力特嘎查黨支部書記,談起如今的嘎查,白雙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2015年,白雙龍當選義勒力特嘎查黨支部書記時,義勒力特嘎查並不富裕,500多戶村民大都種地為生,靠天吃飯,年頭好收入高,趕上災年,家底薄的一夜返貧。嘎查人均土地僅3.7畝,全村有89戶共有180名貧困人口。
-
金融扶貧興產業 趕著黃牛奔小康
走進科左中旗代力吉鎮前四井子嘎查,看見一排排農家院落坐落整齊,一條條水泥街路寬敞整潔,道路兩側垂柳成蔭、柳絲拂地,給人以溫馨而又舒適的感覺。再往每家每戶的院中探去,牛棚、草棚、窖池、餵牛槽子建設齊全,錯落有致,吃飽的牛兒們或站或臥,悠閒自在,養著秋膘。
-
【幸福花開新邊疆】義勒力特嘎查的逆襲:一隻羊、一個人、一處旅遊...
內蒙古烏蘭浩特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找到破題之路:搞全域旅遊。 不到5年時間,義勒力特嘎查不僅讓村民收入翻番,讓貧困戶全部脫貧,還打造出了自己的旅遊品牌,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小鎮」。圖為義勒力特嘎查「開心農場」內部。
-
幸福花開新邊疆|義勒力特:通過全域旅遊贏得脫貧攻堅的勝利
本文圖片 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孫湛 圖義勒力特嘎查位於內蒙古烏蘭浩特市西北9公裡處,嘎查共552戶,總人口1872人,蒙古族人口約佔80%。是當地較為典型的地廣人稀的傳統山村。直到2015年,義勒力特嘎查還是個人均年收入僅有7500元的經濟薄弱村。
-
內蒙古烏蘭浩特:義勒力特鎮以「六進」工作法為抓手 打通聯繫服務...
惠民政策進農戶 實打實破解發展難題 如今種糧有補貼,看病有合作醫療,有啥不懂的鎮幹部還親自到農戶家裡解疑釋惑。義勒力特鎮在全面推廣「456」、「532」工作法的同時,結合扶貧攻堅「三到村、三到戶」和「千名黨員幹部下基層活動」,著重為基層群眾送政策、解難題、辦實事。
-
乘著扶貧「吉祥鳥」 飛上勤勞致富路
孔雀羽毛頭飾好學上手,回收價還挺高,讓像我這樣身體不好的貧困戶也能足不出戶賺錢了!」家住鐵西街礦泉社區的學員張玲激動地說。「這次共有55人來參加結業考試,有30多人是低保戶、貧困戶,鐵西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積極與我們聯繫,希望社區貧困居民能有一技傍身。」
-
福州長樂:幹部捐助20頭牛 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陳依燦靠養牛走上致富路。福州新聞網12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文/攝)在長樂區航城街道五竹山中,70歲的村民陳依燦依靠航城街道和村幹部捐助的20頭牛,逐步走上致富路。陳依燦家位於航城街道五竹村蟛蜞自然村,距離山外大路7公裡,位置偏僻。多年前,陳依燦一家六口擠在一間破舊的石頭房內,靠種地為生,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戶。山裡空氣清新,擁有大片天然草場。得天獨厚的生態自然資源,為發展養牛業創造了條件。
-
江西贛州尋烏縣:精準到戶走上致富路
開展文化活動,對提高村民素質能起到極大作用,使得勤勞致富的觀念深入人心。與劉傳盛有同感的澄江鎮周田村黨支部書記王遠浪深有感觸地說:「別小看文化的力量,它把很多村民從麻將桌拉到跳廣場舞的行列。村民王應欽在文化志願者的勸說下,戒掉賭癮,積極參加村裡組織的系列文化活動,並在鎮村幫助貸款8萬元後,種植了200畝蘋果桃,今年至少10萬元的收入。王應欽的轉變帶動了全村36戶貧困戶遠離了不良嗜好。」
-
「2020,我們一起走過」「扶貧政策就是我的另一隻手」
雖然我只有一隻手,但扶貧政策就是我的另一隻手。」修大娘說。修大娘名叫修英麗,今年61歲,曾是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兒子患有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出生至今癱瘓在床。修英麗在20歲時被農機具鍘掉了左手,母子倆都成了殘疾人。
-
肉牛「槓桿」拗動8萬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豐都走上了「中國肉牛之都」的創建之路,肉牛在成為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撐性產業外,也成為全縣扶貧攻堅的主導產業,它帶動全縣45%的農戶,其中貧困戶8.1萬戶參與肉牛產業發展,實現每年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
【幸福花開新邊疆】義勒力特「融」出好風景
近年來,義勒力特鎮憑藉自身生態優勢,借力「全域旅遊」,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特色民宿、孔雀園、開心農場、稻田畫等吸引很多遊客慕名而來。義勒力特鎮孔雀園負責人周海燕:隨著義勒力特旅遊業的蓬勃興起,我們孔雀園旅遊觀光事業也蓬勃發展,我們加大了技能培訓。現在已有9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2名殘疾人,52名低保戶實現了就業增收。
-
英山精準扶貧因人制宜 「窮光蛋」變「雞司令」帶動貧困戶致富
英山縣石頭咀鎮胡山村貧困戶肖本章,吃過午飯,就和老伴拉著滿滿一板車農家肥,到茶葉地裡下春肥。望著已泛青的茶樹,老肖滿是皺紋的臉龐,漾起了笑容。 今年60多歲的肖本章,是村裡出了名的「老古板」。當別人開始發展茶葉藥材等產業時,他固執地認為土地是種糧食,種茶種藥不是走正路,以致自己的日子過得很貧困。
-
廬江縣廬城鎮:養牛走上致富路
周良付今年56歲,是廬江縣廬城鎮高建社區龍塘村民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先天性肢體殘疾,並患有高血壓需要常年服藥,妻子身體狀況也不好,只能從事簡單的農活,早些年兩個孩子都在上學,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看著周圍鄰居都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面對陷入了困境的家庭,一家人異常著急。就在手足無措之時,2014年扶貧春風吹進了周良付家,帶來了希望的曙光。通過召開村民大會,他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魯青基準貸,「貸」動80後走上創業致富路
摘要:截至目前,該行累計發放青年創業貸款150餘萬元,成功扶持了多名青年創業者成功走上致富道路,真正成為青年自主創業的「金紐帶」。今年以來,建行德州分行黨委積極落實德州市委、市政府及上級行扶貧工作要求,選派第一書記駐齊河縣馬集鎮南方寺村開展扶貧脫貧工作。
-
中天金融集團的扶貧成績單
遵義團結村:創新扶貧模式有成效中天金融精準扶貧項目團隊 為積極響應決勝脫貧攻堅的號召,中天金融集團於2017年4月入駐遵義市團結村,接過黃大發老支書立志為家鄉「脫貧致富」的接力棒,針對團結村發展痛點,設立了團結村精準扶貧項目部,出臺了「三三三精準扶貧模式」,落實黨建扶貧、醫療扶貧、保險扶貧、結對扶貧、教育扶貧、旅遊扶貧
-
四川:養好小龍蝦 自貢市大安區貧困戶走出致富路
四川:養好小龍蝦 自貢市大安區貧困戶走出致富路2020-04-13 11: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但雪上加霜的是,此時廖春的奶奶也因摔傷住進了醫院,兩個老人巨額的醫療費,不僅將廖春多年省吃儉用攢下的幾萬元積蓄用光,還欠下了債務,廖春家被認定為貧困戶。
-
長順縣:念好「山」字經 走上致富路
原標題:念好「山」字經 走上致富路 提質增效 特色品牌亮起來村支書李敏感慨地說,格道村現在已成為全縣最大的綠殼蛋雞專業養殖村,形成養殖、加工、銷售一體的產業鏈,村民增收致富有了支柱產業。 按照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思路,緊扣山地農業發展基礎和資源優勢,長順打出調整產業結構、培樹特色品牌等一系列含金量高的「組合拳」,推動山地農業提質增效,形成「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