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外來詞彙?常用的外來詞彙有哪些?

2020-12-13 丘比學堂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詞彙是近現代由西方社會流傳音譯過來的,本身外來詞彙是另一種語言的詞語,因為漢語中本身沒有這個詞語不知道怎麼形容,而且翻譯過來沒有音譯好記、好用、好理解,為了跨越不同的中西方文化障礙,所以直接採用音譯形式組成的詞語或者字眼稱之為外來詞彙。

那麼我們常用的現代外來詞彙又有哪些呢(音譯公司名稱和音譯人物名稱不在此範圍)。

比如一些名詞:引擎 engine;雪茄 cigar ;席夢思simmons,偉哥vigor;坦克 tank;蘇打 soda;維他命 vitamin;萬寶路 Marlboro;沙發 sofa;巧克力 chocolate;撲克 poker ;摩絲 mousse ;模特 model;麥克風microphone(現代中文翻譯話筒)黑客 hacker或者駭客,等等等等.......

又如一些形容詞:休克skock(指人身體機能的一種病變);

脫口秀talk show (指一種語言表演式的節目),本身秀 show就是表演的意思,我們常說誰誰你給我秀一個,意思是讓你給我表演一個;

酷 cool在上世紀末特別流行這個字用來形容誰誰誰好拽、好厲害、好diao等。

也有一些既有音譯也有漢語解釋的詞語:巴士 bus (漢語釋義為公共汽車);拜拜 bye-bye (漢語釋義為再見);比基尼bikini (漢語釋義為泳衣);的士 taxi (漢語釋義為計程車);拷貝copy (漢語釋義為複製);的確良 dacron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的確良這種全滌綸織物的衣服特受歡迎,穿著這衣服就是的確很涼爽的意思,哈哈!好像現在沒有這種白色的全滌綸的襯衫了)

如果大傢伙有其他特別有意思的、好玩的外來詞彙,就一起來分享吧

相關焦點

  • 摩西英語教你辨別英語本土詞彙和外來詞彙——以P為例
    根據英國文化協會進行的一項名為「英語2000」的大型調查,全世界有3.5億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以英語為次語言和外語並能流利使用的人的多達4.5億人,英語在七十多個國家為官方或半官方語言,這些國家總人口達十四億,全世界的英語學習者估計會超過十億。英語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 漢語中的外來詞有哪些
    每個國家的語言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每年都會有一些新詞產生,而世界上各個國家的語言也是相互借鑑。「大媽」「支付寶」「紅包」等詞彙最近被收錄到英語詞典中。而在漢語中也有很多詞彙是來自英語或者其他語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漢語中的外來詞。
  • 韓語詞彙3大分類
    韓語中漢字語佔59%,固有語佔26%,外來語(英語等西方語言)佔11%。所有這些詞彙構成了韓語的詞彙體系並豐富了韓語的詞彙。因為韓語中一半以上的詞彙來自漢字,所以中國人學韓語有天然優勢。同樣,韓國人學中文也不會特別難。
  • 有哪些常用的商務英語詞彙?
    商務英語詞彙和普通的詞彙最大的區別就是有很多的專業術語,這些涉及到商務的詞彙都是需要記憶的,只要把握好了方向,剩下的事情就是堅持了,儘管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 日媒調查:世界常用的日語詞彙有哪些?
    原標題:日媒調查:世界常用的日語詞彙有哪些? 日媒17日報導,日本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在多個領域都對全球有著深遠的影響,比如科技、動漫、時尚等等,與此同時,隨著世人對日本的了解程度不斷加深,許多日語詞彙也逐漸被海外所熟知甚至成為了世界共通詞彙,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所熟知的「卡拉OK(日語羅馬音:KARAOKE)」一詞就源自於日本。 那麼除此以外,海外熟知並經常使用的有名日語詞彙還有哪些呢?
  • 英文詞彙裡的中日外來詞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說英語中有很多詞彙都是源自於日語,而追根究底,日語裡的很多詞又是來源於漢語。那麼為什麼日語有很多詞彙被收錄進了英語,而漢語裡被收錄的詞卻沒有那麼多呢?這個語言傳播和發展的課題的確值得研究人員探討。不過,因為受到這篇文章的啟發,小編就搜集了一些源自於日語的英文單詞,仔細看一下,有些的確來自於漢語。
  • 生活常用詞彙:咖啡相關日語大全
    這些車站名,都會讀算我輸|日本流行測試:通過襪子看出你的性格|5分鐘了解「寢る」與「眠る」有什麼區別!|100個字面與含義相近的詞彙總結!十分詳細,珍藏!|學日語必備之動詞9種變形方法大全|日本感人短片,跌落谷底又怎樣!
  • 日語外來語中英日對照
    我是日語教學交流諮詢平臺張老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下日語中常見的外來語詞彙。日本,是個吸收能力非常強大的國家,語言方面也算是一種。日本人有很多詞彙其實都是引進的歐洲人的詞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英語。而這些外來語,一般都是用片假名表示的。那麼下面就來學一下生活中經常用的到的外來語詞彙吧。
  • 韓語單詞快速記憶,初學者韓語詞彙教學!
    這篇文章我們來學習韓語的詞彙,韓語的詞彙的分類分成漢字詞,固有詞,外來詞三個部分,那麼在韓語詞彙中這個漢字詞非常的多,有70%,為什麼?剩下的這些個外來詞有10%是外來詞,外來詞是什麼?比如說從一個英文裡面或者是從法語裡面從日語裡面導入的一些詞,那麼韓國的文字裡面現在是越來越多這樣的一個趨勢了。
  • 許多人認為日語引進大量外來語是負面的嗎?
    先總結一下幾個方面:1.和母語是漢語有關係,不僅是由於民族主義,也與原生的語言習慣、翻譯原則有關係。原生詞彙含義不足使得借詞成為必然,只是向誰借的問題。音節的匱乏和漢字的難讀使得在非正式場合,外來語也許更易理解。二、日語中外來語的引入歷史和心態分析1.古代引入的漢字及其構詞法,使得日語和漢字有了充分結合,也讓日語有了書寫體系,假名是依託於漢字產生的借源文字。原生詞彙不足使得借詞成為了日本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 燕梳、鹹濕、笨豬跳……說說粵語裡的英語外來詞
    外來詞有趣的地方在於,他們不僅可以展現語言交流的點滴,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一門語言是如何接納新詞彙的。粵語中的英語外來詞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1) phonetic transliteration 音譯這些英語外來詞在人們長年累月的使用過程中,已經慢慢本地化,成為了粵語詞彙,甚至也被普通話所引用。比如我們常見的這些:有一些傳統上被列為「經典」的粵語詞彙其實也是從英語裡來的。比如,鹹濕。
  • 日語中那麼多外來語,你所認知的日語是怎麼樣的
    不同於中文,外來語在日語的詞彙構成中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究其原因,除了日語本身音節少的原因之外,日語本身就是一門集合各種語言而成的揉和性語言。明治維新初期,日本大力學習西方文化,外來語的佔比還是相對較少的,當時的日本更加偏愛用漢字來書寫外來語。比如下面三組詞彙就是初期的外來語。
  • 分類詞彙:常用樂器的英文詞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分類詞彙:常用樂器的英文詞彙 2011-11-24 13:1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英語3000詞彙量和5000詞彙量對閱讀的影響有多大?
    《新華字典》收錄漢字10000餘個,而國家1988年公布《現代漢語常用字表》選收2500個常用字、1000個次常用字,總共只有3500字。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漢語的詞彙量大家很少去關注。但3500個常用字,你是不是也有點驚訝呢?
  • 日語中非英語語源外來語單詞
    眾所周知,日語的詞彙大致有日語固有詞彙,漢語詞彙,外來語等區分,日語外來語大多數情況來自於英語,也有少數來源於荷蘭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情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下非英語外來語單詞。
  • 清除西方詞彙 伊朗pizza改叫「彈性麵包片」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伊朗語言指導部門29日說,伊朗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頒布政令,要求清除波斯語中的西方外來詞彙。  「艾哈邁迪-內賈德總統頒布政令,禁止使用外來詞,並敦促我們找出那些外來詞的替代詞彙。」伊朗波斯語言和文學學會發言人說。
  • 外來語詞彙中日應用大不同
    如今已是世界國際語言的英語,可以說在各個國家之中都已經融入成為文化的一部分,且同樣的英語單字在不同國家、地方也有可能會有不同的意思。而日語之中本來就有許多詞彙是從英語轉變而來,除了發音聽起來不同之外,有一些詞也隨著時代演進意思逐漸延伸、改變,讓外國人有時候即使聽得出、認得卻不一定是想像中的意思。
  • 英語中常見的漢語詞彙
    漢語詞彙很早就進入歐洲的語言。至少從17世紀開始,一些表達中國特有事物的漢語詞彙就通過音譯或者借譯的手段進入英語。全音借入是英語借入漢語詞彙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借入速度最快和最直接的方式。這種方式主要考慮英語與漢語拼音的音似。
  • 佛教對漢語詞彙的影響 「剎那」來源於佛教
    它豐富了漢語詞彙,促進了漢語音韻學的發展,推動了漢語句法的發展,還為中國的翻譯方法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佛教傳入後,佛教用語與漢語詞彙有機結合,產生了眾多新詞彙。  據統計,今人丁福保所編《佛學大辭典》收有佛教語詞近三萬條。這些漢晉時期至唐朝八百年間諸位大師所創造的,加入我國詞彙系統從而變為新成分的佛教詞語極大地豐富了漢語詞彙,從而奠定了其在漢語詞彙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 上海方言中的外來詞
    語言學上所謂的「外來詞」指的是從外族語言中引入的音譯詞。西洋近代文明無論工藝、建築、交通、衣飾、飲食、教育、醫學、音樂、體育還是娛樂和生活用語等都在上海話的詞彙中留下了音譯詞。外來詞有些在寫法上不夠穩定,如一種「nougat」的奶糖,在1950年代的包糖紙上還有「牛軋」、「鳥結」、「紐結」三種寫法。又如No.1,有的寫成「拿摩溫」,有的寫成「那摩溫」,釋義由「第一」引申到「蝌蚪」和排班在第一的「工頭」。有的在含義上還會有所延伸或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