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獨家獲悉,阿里正在秘密冷啟動一款名為「粗鹽」的Vlog產品,目前已經開啟內測;而愛奇藝也推出了一款名為「PAO」的Vlog產品。
今年年初的愛奇藝財報會議中,龔宇曾提出計劃推出YouTube模式的App「隨刻」,隨後就上線了「愛奇藝隨刻版」,然而愛奇藝並不滿足與此,愛奇藝於近日又推出了另外一款Vlog的新產品,欲通過組合拳的方式拿下Vlog的市場份額。
阿里同樣也嗅到了這一塊兒的風口,在推出「鹿刻」短視頻失敗後,阿里並不甘心,寄希望於推出一款全新的Vlog產品,幫助阿里進擊短視頻以及Vlog市場,因此「粗鹽」浮出水面。
「粗鹽」的產品開發者為卓易暢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據企查查顯示,該公司的大股東為杭州寶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管之一為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俞思瑛。「PAO」的開發者則為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體驗愛奇藝的「PAO」後發現,「PAO」是由原來的「愛奇藝隨刻」升級的,總體設計和功能都保留原來的風格。通過對比「愛奇藝隨刻版」,可以發現,「PAO」Vlog短視頻只做Vlog這一個欄目,其它的不做。
「PAO」的主要產品功能分為首頁「VLOG」,拍攝以及個人中心等。
首頁中可以看到系統推薦的Vlog,用戶關注作者後就可以在首頁頭部的「關注」小分區中觀看關注作者的作品。同時,用戶還可以通過搜索Vlogger的暱稱,直接直達作者界面。
而在拍攝功能區中,用戶可以選擇拍攝、導入以及直接通過系統推薦的創作模板,生成視頻播客。
並且,「PAO」Vlog的視頻內容多以普通人的日常點滴為主,沒有過多的加入明星和網紅,走了一條類似於快手的接地氣路線。可以說,「PAO」Vlog更加的簡約親民。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也體驗了阿里的新品,發現「粗鹽」Vlog不同於「PAO」,走了一條小清新的路線。在這裡,用戶可以輕鬆拍攝Vlog,記錄日常有意義的瞬間,通過pick,共鳴日常的點滴感悟,其Slogan為「要粗鹽,不要平淡」。
「粗鹽」Vlog的設計同樣很簡約,分為首頁、拍攝和個人中心等主要功能。
首頁中,系統會推薦Vlog給用戶觀看,用戶也可以為Vlogger的作品進行點讚、評論和pick,其中的pick功能,可以讓眾多喜愛這種視頻風格的用戶進行關注交流。
拍攝功能中,用戶可以對本地的圖片或者視頻進行編輯整理,或者在線實時拍攝Vlog,並且可以選擇添加位置和話題後發布,用戶可以在話題中找到同類型的Vlog。
在「鹿刻」短視頻失敗後,阿里急於要通過一款新的短視頻產品,幫助自身完成在視頻產品的生態矩陣,「粗鹽」的低調推出,也將有利於阿里填補這一塊的業務空白,同時在Vlog市場暫未形成最終局時,實現率先搶灘登陸。
隨著2019年,短視頻人口紅利和流量的減少,Vlog將作為新的視頻模式進入大眾視野。Vlog是博客的一種,全稱是video blog 或 video log,意思是視頻博客、視頻網絡日誌,源於blog的變體,強調時效性,Vlog作者以影像代替文字或相片,寫個人網誌,上傳與網友分享。
2012年,YouTube上出現了第一條Vlog。根據百度百科上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1月19日,YouTube平臺上每個小時就會誕生2000條vlog作品,而且全球範圍內的95後甚至00後來說,Vlog已經逐漸成為了他們記錄生活,表達個性最為主要的方式。表明了Vlog正在被年輕人所喜愛,而且還將進一步擴大不同的受眾人群。
YouTube現在已成依靠Vlog,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如今有月活超過20億的用戶在是由YouTube。隨著2020年的5G以及AI技術的快速發展,YouTube模式也將成為國內網際網路大廠爭奪的全新賽道。
2月28日,在愛奇藝2019年Q4及全年財報電話會議上,愛奇藝CEO龔宇對外宣布計劃推出名為「隨刻」的YouTube模式App。這也意味著愛奇藝號創作者除現有愛奇藝App等渠道外,其內容也將增加「隨刻」App這一分發渠道,進一步增強流量與商業變現能力。
截至2019年11月,愛奇藝號內容生態已經擁有超過300萬創作者,同比增長200%,日生產超過40萬原創優質內容,較2019年5月增長超100%,且愛奇藝號的創作者分成已連續三年增長超過50%。
愛奇藝正在加速對內容、技術、社區、Vlogger的扶持,而且寄希望於通過前期的大力深耕,幫助以「愛奇藝隨刻版」為核心,「PAO」為輔助的短視頻生態建設,共拓短視頻行業巨大增量市場,豐富愛奇藝的娛樂生態矩陣。
而阿里在2018年推出了「鹿刻」短視頻,這是淘寶內容生態團隊為了更好地響應消費需求而推出的嘗試性產品。通過「電商+短視頻」模式搶佔消費市場,但是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最終下架。
這也是「鹿刻」泛娛樂性質過弱,更加突出帶貨能力,是一個生活消費類分享社區。而且對於龐大的電商基業而言起到的只是輔助作用。所以,此次阿里推出Vlog,也將更加專注於分享記錄生活日常,突出自身的視頻博客屬性,避免出現「鹿刻」的結局。
除了上述兩家外,抖音在去年4月發布「Vlog十億流量扶持計劃」,給予作者流量扶持;B站曾在2019年5月上線「Vlog星計劃」,致力打造全球Vlog第一平臺的社區;微博則更早的在2018年發出「Vlog正式召集令」,與明星、大V合作,擴大Vlog的影響力。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Vlog用戶規模為1.26億人,預計未來中國Vlog用戶規模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20年或達到3.68億以上。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在5G的加持下,社交作為視頻時代最具基礎性的價值,或助推Vlog成為視頻社交的下一個風口。
國內的Vlog處於起步階段。當前的Vlog平臺更多是以明星網紅的帶動為主,在通過平臺自身培養的創作者去形成底部的流動。後期,像「粗鹽」以及「PAO」等這類低門檻的Vlog創作平臺將陸續上線,這也將會助力Vlog市場的持續爆發,形成新一波衝擊短視頻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