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裡有了「千裡眼」和「順風耳」!
水文、波浪、暗湧運動······
App裡全知道
話不多說,快來圍觀吧~
「太方便了!」站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新村漁港岸邊,海水養殖場管理人員何建偉通過手機App,就能接收到養殖場網箱回傳的清晰視頻和網箱溫度、鹽度、溶解氧等養殖環境參數數據。何建偉說,「如果有魚跑掉,通過手機App我們就可以及時察覺和止損。」
在手機上就可以看到網箱動態視頻
在手機上就可以看到實時數據
這個「神器」就是海南省首個「5G+海洋牧場」示範項目——網箱生物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如今,它正在新村鎮深海養殖場試運行。
安裝在海上的網箱生物環境在線監測系統
過去,深海養殖場距離陸地較遠,傳輸網線無法部署,再加上4G不能滿足視頻大帶寬數位化測控技術的需要,智慧海洋發展嚴重受阻。如今,有了大帶寬、低延時的5G網絡技術助力,通過防水線纜接入數採器,與岸基移動基站建立通信鏈路,將觀測數據與視頻上傳至雲伺服器數據展示分析系統,同時轉發遠程控制指令,建立起「5G+海洋漁業」水產養殖新模式。
工作人員正在維護設備
App裡全知道,降低災害損失
以前深水網箱幾乎無法應對超過其承受範圍的自然災害。應用5G實時監測技術之後,通過對水文、波浪、暗湧運動發生情況監測,可及時將可升降深水網箱降至安全水位以下,最大限度地避免災害損失。
對此,何建偉深有同感:「過去,有沒有魚跑掉,主要靠人工觀測,如果發現不及時,損失會很大。去年,我們養殖場就因為有魚跑了,虧損了100多萬。還有一次是在2016年,竟讓我們虧損了2億元左右。」
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深海養殖場
5G實時監測,降低人工成本
在網箱養殖的水質監管環節,若達到與應用5G監測技術相同或相似的實時監測效果,平均每年水質抽樣監測成本高達365萬元。而在應用5G監測技術之後,監測系統將按照設定,自動對水質相關指標進行監測,並將監測數據傳送至中樞管理系統,做到對水質情況的實時監測,首年單口網箱節約實時監測成本200多萬元。
據陵水科工信局負責人表示,集成網箱海洋環境實時在線監測系統,促進了海洋開發和保護,推動了海洋漁業的裝備化和現代化的提升,有利於實現海洋經濟提質增效,壯大海洋經濟規模。
山東榮成愛倫灣國家級5G海洋牧場
目前,中國移動5G+海洋牧場正在山東、海南、浙江、江蘇等地如火如荼開展,加快海洋牧場及近海養殖區域開展5G試驗基站建設,完成5G信號覆蓋,並結合海洋牧場實際需求開展5G全景監控應用的驗證。
隨著5G正式商用,中國移動將繼續全面實施「5G+」計劃,融入千行百業,助力產業轉型動能升級。聯合垂直行業優質合作夥伴,聚焦14個重點行業打造100個5G應用示範。賦能產業融合,推動5G深度融入各行各業生產經營管理各環節,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農業AI大腦,助力勞動密集型生產向無人化、少人化轉型。